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島嶼週記2017冬】不存在的存在,消失的島之四 : 島嶼記憶-澎湖山

文/圖 吳念真



【寫在前頭】
「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是從新銳導演陳慧齡2008年開始拍攝的「給阿媽的一封信」紀錄長片中,所延伸出的教學及展覽計畫,將紀錄的形式拉至教學當中,讓孩子們透過創作的方式製作家人的生命記憶故事,而從高雄的共同備課研習過程後,我也將這個計畫延續至鎮海國中的孩子們。而我們在課堂上,正在進行著….
這一回的島嶼週記,設定的主題是關於老舊的、過去的,舊有的島嶼,也許是藉由這個機會,我突然很想好好的紀錄這個關於我自己本身,未曾寫過的故事,算是勾勒幾道的簡筆人像素描。

【島嶼記憶-澎湖山】
  今天要說一個住在耳朵裡面的人的故事,
對他接觸最深的記憶,是混合著童年呢喃的故事聲。
或者,也可以這麼說,他,就像是小時候聽的每個故事起頭「在很久很以前...」關於他的一切,都是聽說的故事裡的樣子。
交疊著的,是積著厚灰塵的老樣式深褐色櫥櫃。
曾看見的,是油畫人像裡面的樣貌,或是某個舊器具,或是每年的墳前石碑。
石碑上,有著模糊的文字,有點光輝的餘韻,好似,他依存著這些物件,物件也展示著他存在的印記。
他的身影從清末裡來,跨過殖民統治的文化動盪直至國民政府時期,在東港教書一陣子的他,又回到故鄉深根,固執的他自此沒有離開過。在教學的生涯後,守著半殘破的文石書院,每日燒香時,寫下了「預結佛緣,豈在香爐杯酒。」這樣的句子,我想像他是個有趣的老人。
他也恢復澎湖廳誌,以澎湖為主題的寫作集冊,像是現在我正在寫著的島嶼週記嗎?
爾聰,是一個童年聽著故事的名字,我沒看過真正的他,
不過,他存在 在我的血液裡,我的祖父。

【作品草圖說明】
這個作品,主要是以粗造的色感來呈現歲月物件,畫面中有舊的文石書院,來自日治時期的老照片,就是現在孔廟的前身,剛好看到老照片的分享社團有這一張珍貴的照片,因為這是他在的時期。
作品下方是節錄來自 吳爾聰 所寫的詩句,結合在孔廟底下,想要看起來像文字又難以辨認是什麼,因為重點是在文字符號,而不希望觀者被那個文字牽制。
在畫面最上方,結合他的照片。

【島嶼週記2017冬】冬天就該吃火鍋

文/ 鄧小佩

以前曾在某篇文章裡讀到,在日本,男女若在約會時選擇吃燒肉,就表示是已經是處在非常穩定的關係裡,因為熟到不需要在意油煙味或是保持形象之類的事情。

若在澎湖的冬季,我認為相約一起在私人地盤吃火鍋就是將對方視為好朋友的一種認證。不是時下盛行一人一鍋想吃什麼各自點、各自夾,互不干擾的小火鍋,而是要同在一個大鍋裡滾著,筷子在裏頭交會著撈來撈去的那種圍爐才算數。

別小看火鍋與交情的關係,從選什麼湯底開始就是門學問,吃不吃辣、牛肉、中藥吃不吃,吃葷還是吃素,該放那些料、擺放的順序是什麼,而對於飲食上的潔癖程度也呈現在公筷的使用與否,這都得有一定的互相包容與默契才行。融化掉的芋頭、交錯在一起的蔬菜菇類,象徵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而火鍋的內容物也是溫度的指標,天氣微涼後,火鍋店就漸漸高朋滿座,但在茼蒿還沒出現前,冬季都不算真正開始。天氣越冷,茼蒿就長得越好,吃火鍋的頻率就節節升高,這也是我一年裡蔬菜補充的最多的日子。茼蒿大軍會逐漸席捲餐桌,出現在早餐的蛋餅內、熱湯麵的配菜裡、甚至單獨做炒青菜出現,而高潮是在年節的鹹湯圓鍋內,軟濡的湯圓與微微脆口的纖維和獨特香氣相得益彰。

然後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茼蒿漸漸消失在餐桌上,忙碌的季節漸漸展開,冬季也就畫下句點。

【島嶼週記2017冬】臨摹外婆的麻油雞食譜

 文/攝影 JF



做菜都是這樣的,妳讀了幾十份網路上的食譜,抓起筆與紙記下食材與調味料、劑量與步驟,雙眼與雙手來回瀏覽了數次做菜的PART I與PART II,烹飪新手界的路人甚至還為了量詞翻爛了cook book也還是抓不準何謂一小許,最後選了份看似最輕鬆卻期待效果最優的食譜印下後動身去採購食材。

然而在妳家擁有這一號a.k.a.”寶” 的人物___外婆時,妳完全記得小時候餐桌上最令妳破戒、迫不及待、瘋嗑狂啖的料理是麻油雞,而且勢必得出自外婆之手。冷氣團與回憶中的美味兩者威力不分軒輊之際,妳赫然意識到外婆手中握有最值得被流傳的食譜,外婆已然改吃素。

她只能交付給妳這樣的口訣,妳只能幻想食戟之靈中的句句熱血台詞,一種演員上台前的自我催眠。

步驟一:麻油下鍋熱。

妳看著超市架上不只一款的胡麻油,挑了一瓶傳統冷壓製造、相傳五代的胡麻油。火一打開,瓶蓋打開,隨興地讓色澤如肥沃土壤的麻油舖滿鍋底。


「澎湖好像真的很少人吃燒酒雞,麻油雞是有啦。」他思忖後,說。
「麻油雞小時候阿嬤很常煮,我超愛。」妳的語氣裡夾雜著些再也吃不到的失落,有些埋怨自己沒有及時將那年代的廚藝上手。


步驟二:薑下鍋煸炒。

妳挑了很肥壯的嫩薑,不計算切了幾片,也沒有秤下它的重量,跟著舖在麻油上,火力也開到三朵火焰的位置,鼻子湊近聞嗅起油與薑的雙人舞。一個不注意,有些較薄的薑片邊緣發了些微的焦黑,妳也是悠哉地將火調小,雞肉準備上場。


「麻油雞也很代表母性光輝的料理之一。」想來這料理是那年代的共饕。
「可以這麼說。」想了想,妳急著改口,「不行,我不會做。」


步驟三:雞肉下鍋。
將雞肉的水分擦乾後,雞皮那面先吻鍋,妳完全記得一定要讓雞皮先焦脆,那香氣與口感才不會讓妳的味覺記憶交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代不會做的東西可多了,都是碰到了才會問媽媽,或問阿嬤。」藉著麻油雞,他提起了關於這代對於傳承與繼承的失衡。
妳深深認同,想起太多童年裡看見的、品嘗過的、體驗過的,只有上一個世代的踏實,卻沒有一招半式妳將之納入自己的技能裡。「做出來的味道都是重新塑造回憶的。」


步驟四:水加下去。
因為是用了平底鍋,鍋面太過寬敞,妳也再一次隨性地將水灌至八分滿,雞肉還是像冰山那樣露了一小截在水面上。妳回想起小時候餐桌上那鍋麻油雞,黃澄澄地油亮,也疊滿了整顆拍開、燉得入口即化的蒜頭。於是妳也再一次不記得拍開了幾顆,並撈起下鍋。

「最直接的就是做出屬於這世代的味道,很難臨摹出老記憶的味道。」他點出了一種對於文化斷層所塑造的失落感的寬容。
「有時候因為失落才能激起臨摹的衝動,但貴在臨摹的心意。」


步驟五:給它慢慢燉。
蒜頭丟下後,妳不疾不徐地蓋上玻璃鍋蓋,大火待水滾開,一轉小火並先按下十分鐘的計時器,轉身喝茶。
再按下了三次的五分鐘,期間看見雜質滲出就出手過濾。


「阿嬤那時候做的就是屬於她那個世代的味道,對,心意百分百。」將自己在時空中錯位到阿嬤的生活環境裡,想像她憑著自己的本能烹練出每一道她的味道。
「只要好吃能回味無窮的就是好味道。」這不僅是結論,也是某種程度的自我安慰。


加了鹽巴後再閒聊幾句,便關火盛裝以驗收享用。
味道完全不是記憶裡外婆的麻油雞,妳卻也不會怪外婆不能手把手教妳重現那鍋裡雞的風華,吹稍涼後妳飲著浮著焦糖色麻油層的雞湯,謹慎而期待地以筷子撕開雞腿、雞胸的肌肉紋理,雖是解凍肉品,妳還是順利地保住了肉的彈嫩,薑蒜麻油的香氣也柔和地滲入了肉汁裡。

這是妳第一次完全沒有彩排地做了麻油雞這料理,妳的味道,不保證下一鍋還能如昔,三五好友分享著分量不多的這鍋,點頭、比讚,妳儘管只喝了幾口,胡麻油的溫、雞汁的蘊、薑蒜的暖,冬天,不冷。

【島嶼週記2017冬】冬草|第四章 菸草咖啡

文/攝影 黃士恩



之前,有人問我有沒有喝咖啡的習慣。
我總會下意識地回答:「沒有。」因為不在前三排序上頭出現過這道飲品。
但其實只要有人拿給我喝,我仍會充滿感恩地收下並啜口喝完,那是在今年九月前的一種慣性模式,從沒想過之後卻有些愛上咖啡,但只獨愛一間咖啡的香。

回想在台北工作的那段時間,也許業務的工作性質與精神消耗過快,那時候的我,是大樓旁咖啡店的常客,不習慣喝美式是因為覺得苦澀,很難讓我喝完一杯,於是牛奶加倍冰拿鐵是我最喜愛的風味,嚴格上說來也許沒有其他濃度較高的咖啡來得提神,但無論春夏秋冬都會喝冰拿鐵的習慣,早就自動化敲醒沉睡中的腦袋,有時不見得是咖啡因作祟,而是成為一種上班前、休息空檔與下班後都要喝上一杯的癮,找客戶時也會習慣跟老闆點上個幾杯,一併帶著與客戶提案,那被我稱為『咖啡社交』。

離開業務領域之後,好長好長好長一段時間都跟咖啡沒什麼連結。

不太往知名連鎖咖啡店跑,應該用兩隻手就可以數得出來。骨子裡就是喜歡獨立小店的風格,沒有太制式的定調,也沒有太制式的交流過程,每間店有不同個性展現,去了獨立小店就如同交了一位新的朋友一般。

回來澎湖前知道有間咖啡很酷,店名就完全吸引住我的眼球,粉絲專頁上頭的咖啡也十分獵奇,那時候點了這粉專的讚,也默默地分享了文章,那時候只單純覺得澎湖也有如此創新的咖啡模式,舉凡火龍果、山苦瓜、甚至麵茶都能融入咖啡跳場完美的雙人圓舞曲,無論重節拍或輕響鈴都是富有這咖啡製作者的靈魂,但我終究只是停留在按了讚,卻從未踏入市場喝過一次。

有天,朋友帶了一杯咖啡給我,驚呼是這間咖啡店的作品,我依稀記得是麵茶荔枝奇諾。六月份的夏日嘴裡流入荔枝香氣,我已經忘了這時在喝的是咖啡,心中不禁讚嘆數次,那杯陪伴我啜飲了一個下午。

似乎喝咖啡的次數變多了,有時為了新的點子有新味道嘗試,我也會到這間咖啡「廳」喝上一杯,甚至兩三杯也會陸續品嘗,這間是我看過最大的咖啡廳了,沒有固定的座位,也沒有固定的樓層,但咖啡師總是沖完咖啡後帶著作品彷彿花木蘭進市場,一下東市跑一下西市鬧,甚至騎上駿馬往鄰郡送去。

「等我一下喔!」成了最忙碌時最常聽見的話,等待咖啡師再奔回做咖啡已經有些習慣,一天喝個兩杯咖啡也不奇怪,但默默地也只習慣喝這間咖啡的味道,看似隨意但卻又細心地摸索每位熟客想要的理想咖啡模樣,真的,很難讓人不上癮,大概懂了些抽菸的人心裡感受。


現在,有人問我有沒有喝咖啡的習慣,肯定會回答:「有的。」


【島嶼週記2017冬】澎湖人冬天不在澎湖但心在

文/攝影 阿麗



冬天在澎湖能做什麼事?臺灣朋友很好奇這一部份。其實與平常生活沒有不同,只是偶爾會出現在臺灣各地,東跑西跑,在國內「微出國」。

以我算是「新移民」的狀態來說—我不在澎湖念書長大,只是在澎湖出生—選擇從臺灣回來澎湖至今已兩年,去年飛往臺灣本島的次數大約在15-20次,平均一個半月當一次空中飛人,或許仍是在尋找生活重心的平衡,也或許是仍留有太多眷戀在那裡,但待在澎湖的時間越長,我慢慢將這些「微出國」的機會當成交流,內心也漸漸不自覺地在意澎湖的一舉一動。

到台中時(在台中是最主要的朋友圈),帶點澎湖伴手禮過去,分享澎湖的咖啡店樣貌給台中的咖啡店朋友、分享澎湖溫柔的藍海、分享澎湖在我身上的印紀(曬黑)等,還有不停地勸他們只需要搭飛機25-30分鐘即可到達澎湖,享有以上無價體驗。到屏東時,自我介紹來自於澎湖,便會開始交流鄉下地方的共通點,還有空污的憂患,還有農業的可能性。…

從什麼時後開始會隨口將自己待的居住地掛在嘴邊了?而且還會非常希望朋友一起喜歡這樣的地方,拼命的分享美好。為了掌握澎湖的天氣,手機裡的氣象APP有七、八個;把交通船網頁加入我的最愛,隨時可以回答朋友的提問;特別會關心起澎湖的新聞,看到「澎湖」關鍵字就點開連結。

我是中毒了嗎?

可能吧,又愛又恨地,可恨的地方會被過多的愛給填滿,於是所得知的人心骯髒面也不那麼重要了。

【島嶼週記2017冬】島嶼情節 8-4 跨過海。至少我不孤單,我還有海!

文/攝影 Emma

越接近年底,越多人熱烈討論跨年計畫,不知從何時開始,自己已經距離那熱鬧喧嘩的跨年活動好遠好遠,心裡滿滿的都是想好好睡上一覺的念頭,但好吧!不得不承認,某個面向來說,其實是想要避開那種熱鬧的場景,才不會讓自己在人群中更顯得孤單,但又擔心躲得不夠遠,走到哪裡都是人群歡愉的跨年活動,於是在某一年,我決定找東北季風陪我跨年,只有他的冷冽才能讓我忘記自己的孤單。

住在離馬公市有一段距離的果葉,晚間九點就陷入一片寧靜的村落,只有輕柔的潮水聲,像是媽媽輕拍著小孩的背那樣讓人安心與平靜,和房內電視螢幕閃亮,即使調到最低音量,但那為了節目效果而刻意的喧騰聲,讓自己有同時置身兩個時空的錯覺,眼裡看的是大島,身心卻這樣的窩在自在小島,螢幕中的節目尚未開始倒數,我已昏沉睡去,再次睜開眼睛,已是隔年,窗外轟隆的機車引擎聲呼嘯而過,拉開窗簾,仍舊一片黑幕籠罩大地,港口的漁船隨海流輕輕擺盪,機車斷斷續續經過,明明距離日出尚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些年輕人卻傻乎乎的在黑暗中為日出受冷風吹,而我這旅人,卻一派悠哉的算準日出時間,緩步走向果葉海邊,找個好的視角,慢慢等待日出,隨海風飄散來的是阿婆的茶葉蛋香。


【見到這金黃色光穿過灰濛天空的霎那,驚呼之下完全忘卻被海風折磨的痛苦】

果然經過海風考驗後的日出就是不同,見證到那金黃色光芒穿越灰濛濛天空的霎那,大家忍不住驚呼,瞬間熱血沸騰,完全忘卻前一秒被海風折磨得發抖打顫的痴傻,看著日頭逐漸上升,灑一片橘紅在灰藍色調的冬日海面上,啊!就這樣開始新的一年吧!過去的不愉快就通通丟入海裡吧。

近兩年的跨年,住在馬公市區,再也沒精力去等候日出,遠處傳來馬公市區聚集跨年的年輕人的歡樂聲,而我依舊在房內,看著電視螢幕上的喧鬧節目,等待倒數的那一刻,然而卻沒有一次在倒數時分清醒,在小島的冬夜裡,我總是像回到母親懷抱的孩子一樣,閉上眼就能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是被跨年的煙火聲驚醒,不似花火節般的華麗多變,只是單純幾聲煙火,就把一年終結了!煙火結束,就這樣跨過了年,繼續小島的日常生活。

跨過海,跨過年,但能不能跨過心裡的關卡?每年我都這麼問著沈默的海,海雖然無語,但只要我需要海的撫慰,海始終都在,至少我不孤單,我還有海!

【島嶼週記2017冬】關係

文/攝影 Peter Su



記得大學的時候,一起打工的前輩G先生跟我聊過這個話題。身為公司前輩又是大學學長的他,一直都是我的好榜樣,他在公司裡也是不可缺少的好戰友。

我時常在上班時間空閒之餘跟他請教,不管是做事的方法、邏輯、哲學、科技、電資、政治...,我都很喜歡聆聽他的想法,並省思自己對於事情觀點的差異性。

他曾經跟我分享過,在外國人眼裡,對於華人世界[關係]這個名詞及其生態,感到相當好奇,甚至有過學術的研究。早出社會的我很深刻的體會到關係這件事情。國中畢業在一間餐廳上班第一天,我很不識相地叫了會計小姐[阿姨],以及某一個股東的兒子來打工,種種擺爛的行為都不太被糾正...等劇情,我幼小的心靈就可以感覺到人情人暖,並且了解到[關係]的重要性。

在小島上有一句玩笑話:[ 一雙拖鞋丟出去,不是丟到同學就是丟到親戚 ]。這意味者大家關係有多緊密。然而,這也形成一種大家時常有苦不能言,小則影響個人內心,大則影響社會發展,畢竟,社會進步是需要理性批判與實質的討論,歷史上王朝的興衰關鍵通常是君王是否願意聆聽逆耳忠言。

但小島的緊密關係,也造就了堅硬無比的團結與向心力。從在台服兵役或者工作求學時,應該都可以感受到。

不過,關係這件事情除了影響社會發展,也時常影響人們的思考模式。

曾經有一位[客戶]需要我的協助,在諮詢之前他便開始稱我為學長。一開始以為是同科系,後來才發現根本未曾讀過一樣的學校。但是最後他還是硬ㄠ的說:學長你以前是熱音社的吧? 我也有彈吉他喔...。其實不管你今天是誰,我都會盡力協助,畢竟這就是我的工作。但,也許大家都沉溺在「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思維之中。

【島嶼週記2017冬】冬日充電之三:你相信寫作也是充電嗎?

文/ 陳藹文

澎湖冬日最宜充電,我本來準備了八本書要推薦閱讀,最後一刻翻案,決定改寫冬日充電八法,但閱讀只是其中一小項普通的,我認為真正好用的充電動力是從寫作出發,而非讀書。像寫島嶼週記這件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冬日若我們得到較多空閑,不妨擬定一個寫作計畫給自己,不要太難的,但要持續的,不要寫長篇大論難閱讀,寫點輕薄短小剛剛好的文章,一方面練習寫,一方面鞭策自己想。

為什麼寫作是充電?寫文章明明耗費心神,應該算用掉電力才對,怎麼可能反而是充電呢?因為寫作所包含的閱讀,是閱讀自己,比看別人寫的書,要直接且深刻許多。

把自己的想法輸出的這個過程,是非常立體的,沒有一個字的書寫不與自己的過去相連,光是選字用,就代表你曾有過的學習和經驗,要在自己多年的資料庫裡搜尋出此時此刻合用的一個詞句,看似憑直覺,其實憑藉的是記憶與應用能力。

這種充電一半是來自層層挖掘生命吸收過的東西,攪動那些沈澱在底部的,你以為是出力氣去攪,其實死水活起來,會生動能!越是絞盡腦汁寫,越是逼著身體各個偷懶的細胞打起精神。
無關什麼深奧的哲理,有時候光想一個本來會寫突然忘記怎麼寫的字,那種不甘心不放手,就能讓人跳起來。

充電的感覺也來自不足、模稜兩可、和真的無能為力時。

為了明確表達,我們會想辦法思索、尋找、或學習,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充電行為,完全不需別人催促。持續寫作不見得會進步多少文采,可能永遠都那麼直白,但會壯大信心,純粹因為完成文章,尤其公諸於世後,那份坦然與誠懇,是信心的支點。

而且冬日在一年末尾,非常適合以書寫作結,看似寫了份期末報告或一年大事總整理也無所謂,只要能把這一年經歷了什麼都翻出來瀏覽,很可能會在做過的事裡面找到自我肯定,那種充電很微妙,特別是寫成文章閱讀,給自己留下紀錄,今年沒白活啊,歲末的我們很需要蓋這個章,好往下一年走。

澎湖平日的生活節奏已經比台灣緩很多,一到冬天,更是風吹得舉步維艱,寫寫島嶼週記,有人記下交通困難重重的二級離島生活,有人每週畫一幅小島主題創作,有人懷起舊照,有人寫冬季美食,環境、議題永遠有人關心,連醫生怎麼看、強風中的摩托車要怎麼騎都有人想碎碎叮嚀。一個人寫或許充電七成,找一群人一起寫,每個禮拜讀自己,也讀朋友彼此,保證電能充得更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