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島嶼週記2016】第一週:澎湖的醫療何去何從?

文 / 傅靜凡

澎湖的醫療一直是澎湖人最關心的,也一直是許多澎湖鄉親的痛,最近縣長曾表示希望中央政府可以在澎湖設台大醫院澎湖分院,可是這真的能解決澎湖的醫療問題嗎?

我曾經罹癌,在和信醫院治療、檢查、追蹤迄今已十三年,身體被照顧得很好,前陣子因心絞痛,下頜骨骨頭壞死,分別前往振興醫院、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開刀治療,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分這麼多的醫院?術業有專攻,每間醫院有不同專精的部分,甚至每個專科醫生都有其專業的部分,這也就是說看病是會選擇適合個人的醫院或醫師,因此台大醫院若在澎湖設立分院,醫師是常駐在澎湖或輪調?澎湖需要的是醫病關係的建立,就像筆者在和信醫院就診十三年來的檢查治療,早就建立起穩固的醫病關係,醫師護士和病人早就如同朋友般呵護,這種信任關係才是亟需被建立的。

目前澎湖的二大醫院,三總澎湖分院和衛福部部立醫院,以三軍總醫院若傾全力在澎湖經營分院,其醫療品質不見得會比不上台大醫院,可是,醫生的輪調,常常一至兩年就離開澎湖,醫病關係不易建立,若病人不信賴醫生,那怎會留在澎湖治療?再者,若醫師常駐在澎湖,一年的就醫人數遠少於台灣大醫院的就醫人數,醫生的專業技能是否會生疏?又醫療行為不只是醫師一個人而已,甚至是整個醫療團隊,如前陣子台大名醫施景中在臉書分享搶救貧困產婦的案例,治療植入性胎盤的孕婦,牽涉的包括麻醉師、血管攝影、血管栓塞、泌尿科、小兒科醫師...等,這又豈是一個醫師所能搞定的?

澎湖的醫療問題,應建立起醫生病人之間的互相信任,並將轉診制度、交通費補助做好,不只如此,更應將補助擴及到低收入或經濟弱勢族群,每年澎湖的交通費補助約四千萬,將這部份做好,甚至台灣的大醫院都有接應的窗口,讓經濟弱勢的澎湖人到台灣就醫不用擔心交通住宿的問題,我相信這樣的花費都將遠比在澎湖開設一間教學醫院的虧損要來得低,或許這是我們可以思考解決澎湖醫療問題的方向。

【島嶼週記2016】小島生活(1)

文/ 小佩

鶵鳥的牆壁上掛了一幅巨大的畫作「關於想家這回事」,由望安的朋友所作,在她於日本遊學一年時,將想家的心情以各式媒材化作小島的形狀而成的作品,那時我好有點羨慕也有點疑惑,羨慕小島的孩子對家鄉有如此具體的形象可以去「想念」,疑惑小島的魅力何以讓人思念至此。

住過許多地方,我以為自己是個習慣離開的人,一個人住的生活,一樣在哪都可以找到喜歡的三餐,每個城市都有值得喜歡上的特點,然而小島似乎特別不同。

小島的生活,尤其是七美,與人、與環境的接觸更加緊密。

七美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菜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兩間雜貨店與魚攤、菜販,而攤子們多沒有固定的擺攤時間。想吃魚,首先得學會關心天氣與月亮的圓缺,凌晨四點到六點是漁船早上回港的時間,若想買新鮮漁貨得要早起,在風浪大或月圓時通常漁獲較差,可以不用去碰運氣。在七美,眼明手快是重點。不懂選魚反倒不成問題,這裡沒有不新鮮的漁獲,每條魚都是閃亮亮剛回港的上等貨色,但要手不夠快就只剩捶胸頓足的份了;千萬不要以為還有什麼夾子可以讓你左挑右撿的,看上了!伸手抓便是,慢了可沒東西吃。

下午是螃蟹或手釣船回港的時段,不是天天會有,得要豎起耳朵仔細聽村里廣播才不會錯過好東西,螃蟹不像在台灣,五花大綁的排列在籃子裡,這的螃蟹沒有綁,在籃子裡對你張牙舞爪的,雖然有夾子可以使,但許多熟練的叔叔大嬸一樣赤手空拳沒有在畏懼的。

以為買了魚、蟹桌上就會變出一到好菜了嗎? 還遠的很,每種海鮮的處理方式都大不同。不管是小管、魚還是螃蟹,每一隻到手上都還活生生的,你得學著辨識牠們的全貌,有頭有尾,眼睛還盯著你的;開始學著去鱗、剖肚;學著在最短時間殺死螃蟹、小管,去感受到生命在你手裡消逝,剛剛還緊巴著手指的吸盤已失去力氣,還一張一閉的嘴已停止呼吸,揮舞的鉗子慢慢垂下,沒有專業的廚師代替你面對這些殘忍,漸漸的我學會珍惜,因為懂得每一口吃進去的飯、菜、魚、肉都為了你的生存與口腹之慾犧牲,而不浪費的吃乾淨是我們能做的最低底線。

吃在這不僅是飲食學,還是門生命學程。

(待續)

【島嶼週記2016】初

文/攝影 聖雯



不知不覺,駐紮任務至今也邁入了第三年尾聲了。任誰也想不到,2014年起步的「望心平安」計畫,之後竟會演變成每年到澎湖各離島駐島替島上犬貓結紮的「駐紮任務」。這三年的期間,駐紮團隊的足跡從望安開始,沿海路擴展至將軍嶼、鳥嶼、馬公以及七美嶼。

然而,到現在還是三不五時會有朋友問到,有需要到偏遠的小島執行TNvR(T-捕捉、N-絕育、v-疫苗注射、R-回置)嗎?

偏鄉地區的流浪犬貓及放養家犬貓多半都過著看似自由自在的生活。牠們到處跑跑跳跳玩耍,累了就睡,餓了就往人家院子去,靠家家戶戶吃不完往外丟的食物過活。雖然吃得不好,但一時也餓不死。生活看似過得快活。

這時,我偶而也會想,如果生活環境是友善的,那讓牠們順其自然繁衍有何不好?

不過越是繼續投入駐紮,看得也就越多。

最常見的狀況之一是每當母貓懷孕要生小貓的時候,或是遇到平時生活的地方因風雨而不再適合居住的時候,貓媽媽的本能總是帶著小貓前往牠們認為安全的地方躲避。牠們認為安全的地方,往往就是居民的家中。

而人類也很奇妙。平時會餵餵貓貓狗狗,但是當住所被入侵時又不甚喜悅。

於是,貓媽媽與小貓們,從一開始生小貓時生在某一戶內,被發現後整窩母帶子被往外丟;為了躲避風雨搬去鄰居家,再度被往外丟…

這樣的狀況,在台灣各地是很常見的。人們並非無法接納其他的動物,只要你過你的,我過我的,那微妙的平衡便可以維持住。但這樣的平衡往往在犬貓發情時、繁殖生產時被破壞。

除了上述的情況之外,當犬貓的數量過多時,發生意外的機會相對也提高許多,被車撞、被漁線/漁網纏住、被毒害等等。無論是無心的,還是惡意的,看到意外狀況時我第一個反應總是,不要讓母貓母狗一直生了!這樣也不用讓小貓小狗在面對各種挑戰中不斷被淘汰。當犬貓數量減少時,這些意外的狀況也會一起減少。

再者,TNvR是否能有效抑制流浪動物數量的增長,在小島上是相對容易看出成效的。我期許能從離島開始做示範,讓大家看到,藉由大規模的TNvR行動,人類跟犬貓是可以和平共生、共存的,而不需要用撲殺的方式,直接犧牲動物的生命與生存權利。

看清楚後,我告訴自己,就繼續努力,用我獨特的方式,航向更多島嶼吧!

【島嶼週記2016】取水難,難於上青天

文 / Ida

任何上過國小生物課的人都知道,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至少有四:陽光、空氣、水及介質。無奈的是,澎湖不僅三缺一,還是四缺二,前篇就已經分享過澎湖的土地取得有多困難了,而除了陽光與空氣不缺以外,澎湖的水源也真是一個讓人人頭疼無比的問題。

由於澎湖不像台灣南部夏季有午後西北雨、北部有冬季季風雨滋潤,僅能依靠颱風季降雨提供基本用水、島上蒸散量又非常大,在還沒有海水淡化的年代,除了少數擁有地上水源如城北、湖北村等區域,老祖先們只能依靠一分的經驗與九分的運氣鑿井,只要碰上了一口,往往就成為附近人家眼中的命脈,聚落得已成形,耕作也才能穩定,否則就只能看老天爺眼色,盼望春雨能來的巧適。這樣的景況在20年前仍屬常態,相信仍是許多澎湖人心中的夢魘。

直至2000年,烏崁海淡廠開始營運,澎湖人的民生用水終於不再是擱在刀上的豆腐,挑剔的澎湖人甚至養成了買RO水飲用的習慣,但農業用水卻仍是農人心中永遠的痛。為什麼呢?既然人們已經有海淡水可以提供民生使用,理論上就不會再與農業用水競爭井水,難道還不夠?

真的不夠,遠遠不夠。首先,即使是已經有了海淡廠的今日,澎湖的自來水仍有近半數是靠深水井挹注,而深水井與一般家戶後院的淺水井最大的不同,是淺水井挖的深度主要在地下20-30公尺、主要靠降雨補充; 而深水井抽的則是深藏在堅硬岩盤中的水,深度至少地下100甚至200公尺。經過日治時期至今的長期抽取,澎湖人早已將千萬年來好不容易累積的老本喝光,許多水井因而出現鹽化現象,而海水入侵可不管井是深或淺的,最終只能廢井一途。也許許多人還不知道,經濟部早將馬公市全區、西嶼鄉內外垵、小池角、竹灣、赤崁地區; 白沙鄉的瓦峒、城前、小赤、岐頭、港子、講美、赤崁及鎮海部分區域劃為地下水管制區,此後除非特許外不准再抽地下水,現有的水井則必須封填。你還在使用井水嗎?請節制。

好啦,不抽地下水,那接自來水來用總行吧?對不起,自來水公司要說話了,海水淡化一度水成本46元賣你9元,卻要拿來澆田?許多「誠實」申請農業用水的農人因此便被打了回票。在澎湖,要當個正直誠信的農人還真不容易啊。總而言之,在澎湖想做農業,請務必務必先想好水源供應問題,這是我發自內心的建議。假如已經擁有了穩定的供水,除了說聲恭喜之外,在此還可以提一個不錯的政策供參考,農委會為了突破水資源短缺的困境,辦有「推廣旱作管路灌溉計畫」,可幫助規劃和補助灌溉管路及相關的自動化灌溉設備,主要就是希望能建立像以色列那樣的精準供水系統,以解決缺水的問題,有需要的農友可以向農會的推廣課洽詢。




【島嶼週記2016】第三位登場人物 兔子

文/圖 ShuoYi



兔子現在是六年級(2016年),一直都是班上唯一的女生,也是班上家住離學校最遠的,家裡只有她一個小孩,是個脾氣很好的小女生,雖然有時會因為身材而被其他小朋友揶揄,但她總是能大器不去爭論太多,兔子也很喜歡畫畫,她的想像力不輸河馬,只是她走的是另外一種有趣的奇妙風格,有點像是夢境裡的畫面吧~兔子常會和我分享她昨天又做了那些夢,有些很好笑,有些很詭異,如果能將她說的夢做成動畫或拍成電影一定會很有意思~!兔子的腦筋轉很快,總是能在你身邊不停提出問題,充滿好奇心的她有時提出的問題會讓人有點錯愕,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哈~

現在表現不錯的她,聽她以前的班導說也曾是班上的頭痛人物,曾經有一次,學校交代兔子的事該做沒做完,在路上遇到校長,她竟然不加思索地轉頭馬上騎腳踏車逃走,校長也只能苦笑搖頭…現在真的兔子真的已經進步很多,學校老師常派她去參加閩南語的比賽,有時有些比賽非自願,而現在的她能默默接受並去面對,兔子也是個善良窩心的小孩,有時我遇到一些不順的事表情看起來比較奈時,她總會過來問我發生什麼事,有些她能理解的事反而會回頭安慰我,雖然我知道這樣子的安慰,事情問題可能還是沒辦法解決,但這樣的小舉動卻會讓我很感動與感謝!!是窩心的兔子。

【島嶼週記2016】文化的疲態

文 / 范光男

        澎湖群島,引以為傲開發最早的人文資產,數十年來在缺乏美術館的創意與活力,一切都停留在採集、研討、活動結束就歸檔的例行辦理,文化慶典和藝術季或創作營等節慶活動,有沒有可能走出狹隘的框架模式,若沒有今日的前衛遠瞻,如何成為未來朝聖的經典典範。

        文化疲態,一直是地方呈現的狀態,年年放火燒新臺幣的節慶,2016除了一夜驚豔燒掉二百多萬的風火輪上新聞版面之外,印象中火藥威力留下的是加速崩壞中的順承門等周圍文資古蹟,沒主題無新意的活動辦理,究竟要的是天長地久還是暫時擁有?欣聞學成歸澎的學子,個展聯展陸續開,但是地方「菊島藝聞」從不介紹,獨厚宮廷御用大師,藝術界噤聲配合辦理活動,從沒有異議也沒有爭取創作環境建全,聲援藝術家生存權益。文化主管大爺們,需要放下身段深入民間,傾聽民意,換換腦袋展望澎湖未來,為年青一代建立做夢圓夢的藝文永續經營計劃。

        文化造鎮從人文面貌的拉皮術開始,澎湖需要一個指標性的交流平臺(美術館)與多元性的創作基地的進駐(藝術村)空間,在一鄉一生活美學館作國民藝術教育深根工作,分類歸納工作室駐村協助藝術改造社區,發展地方特色。慢速樂活是在地的生活常態,但是不乏持續追求好學深入研究之士,依然深藏不露續勢待發,若典藏一重量級的藝術家內外在的智慧能量,重大文化研究與展現地方人文風格主義,將成為地方在世界舞臺發光的亮點。

【島嶼週記2016】價值與價格

文/ 豆在來

以前,在電視上、網路上看到大家爭相走告的「好實在」、「好便宜」、「CP值超高」的銅板美食,都覺得一定要筆記起來。對於這種流血、犧牲、回饋社會的老闆,一定要去支持,還要跟他致意啊!畢竟活在世界上,是艱難的,能省則省,只要大家互相支持,同舟共濟,再多的險阻一定能挺過去的。

開店以後,相對於其他店家,我的產品售價相對較高,有時會覺得對不起大家,好像我賺很多,都不會跟大家同甘共苦!這種心情,其實是內心小劇場,每當客人問我多少錢的時候,我都會偷偷的看著客人的臉,他有皺眉嗎?他淡定的表情後面,在想什麼呢?

源自於過去我媽和阿姨們對有機和友善種植的質疑,每次我跟他們說,要買有機的,要支持友善種植......。他們就會很用力的回一句話說:你哪一隻眼睛看到他們做有機啦?你不知道他們都是等人來檢查的時候做做樣子嗎?突擊檢查的時候,農園旁邊不知道被發現多少農藥罐咧!而且,大家還不都在吃慣行的蔬果,哪有什麼問題呢?
我媽對於要買比較貴的有機商品,會捨不得,覺得當省則省,不要被當成凱子削,不要被騙。

為此,我開始種菜,用友善農法,以不施肥、不灑農藥的方式來種植,那是一個辛苦,種得慢、產量又不好的過程。我媽小時候務農過,是睡不飽又勞累的經驗,所以他不想再碰農事,他看我種田,種出了一點點的作物,內心是肯定的,到處跟親戚們說,這是我種的有機作物,偶爾會把這些菜當成好禮物分享出去。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買這個帳啊!有人嫌菜太硬,有人嫌菜太小,有人嫌菜蟲太多......,我內心淌血,嫌過的人,以後都沒有機會吃到我種的菜了,不過,大家其實不希罕啦!因為事實就是,我的確種得不好。我媽很珍惜我種的友善蔬菜,我也是因為珍惜我媽,想多種點健康的食物給他吃,所以,就算種得不好,一時間吃不完的時候,我們也都會處理起來冷凍慢慢吃,因為我們都知道這些蔬菜的價值啊!

回過頭來講我們對豆腐店的定位, 從「豆在來」三個字即可看出,「豆」是以豆類為主的雜糧,「在來」是「傳統、在地」的意思,源自於日語用法。選用傳統、在地、友善和有機耕種的雜糧,製作豆漿、豆花、豆腐等豆製品,就是我們的定位。而這些雜糧的價值很高—無論是對環境土地的愛惜、對作物的用心,對健康的守護,都是值得我們珍惜的好價值。我們的原料成本可能是別人的好幾倍,訂價就貴個十塊錢。這貴出來的十塊錢,支持了有機和友善的在地農業和店家,也照顧了自己的健康。

豆在來是「CP值」很高的店家嗎?我絕對同意!

【島嶼週記2016】西嶼落霞


文/攝影 Leela



西嶼落霞,舉世聞名,其來有自。

西嶼的西邊再沒有任何物件,島嶼,只有一色的海和天,向晚時分,囂張了一整天的太陽,緩緩的,藏進雲彩裡面,這可就精彩了,開始炫目,開始,金黃色的雲,金黃色的半個天空,還有金黃色的整個海域。

漁船點點的在金波中蕩漾,慢慢地,水的顏色變了,藍裡透紅,天的顏色變了,紅裡透藍,雲改為紅色系,橘紅,正紅,粉紅,紫紅,熱熱鬧鬧的,多采多姿的這一片天際。

雁鳥怡怡的飛過眼前,伴著越來越深的靛藍天空,雲再次改變外型,改變顏色,湛青,靛紫,深藍。深藍的海,隨著天,伴著雲,一一倒映出不可思議的絕妙顏色。

金星悄悄地高高閃耀在十點鐘方向的天空裡。夜幕從四方慢慢的垂下,遠方的漁火亮了。

渾然,物我兩忘!

【島嶼週記2016】聲的長度

文 / 阿麗



我其實不太習慣生活中聽太多雜音。

從臺灣城市搬到望安,夜晚少了車子喇叭聲、嘻鬧聲、超商叮咚聲、電梯聲、鞋跟踩在磁磚上的響聲,多了星星的聲音和海聲,早中晚都各有不同聲音。

日出時坐在花宅靠海的地方,聽剛睡醒的海浪聲。雖然因為方位而看不到日出,但是可以看見從細藍、漸漸變成暖黃色的天空,身體也慢慢染上一層溫度而充滿精神,是早上充電的習慣。而,

夕陽的海邊是最安靜的書房,連沙在滾動都可以感受到的海聲,忍不住用腳踢踢浪花與砱仔(註1),希望能延續聲音長度。夜晚的海邊則全留給星空演奏。

星空讓我想起一個傳說,聽說過世的靈魂會化做天上的星,陪伴每一個掛念的心。其實我聽不見星星的聲音,但我喜歡夜晚在海邊陪著整片星空的樣子,規律的浪花一陣一陣,沙---沙---,不禁想起澎湖外公在病床上,規律的呼吸聲,一口一口,一張一合,依賴著呼吸器、依賴著鼻餵管,而我們則是依賴著回憶中外公的模樣,在病床旁融入醫院的灰藍牆面。

想了想,卻心虛了,其實並沒有太多與外公的相處、對話,所以只能拼命地,記住如此祥和的時刻-沒有壞脾氣的外公,也不會總是罵髒話的臉,拿著拐杖沒有打人的惡霸-伴隨聲音的記憶,就是那強烈的呼吸聲。

呼吸聲卻,不知道在何時漸漸消弱,變的好長---好長---,像是嘆氣,像是細語,我說:「外公好像想要說什麼。」但是我聽不懂,怎麼辦?那一瞬間忽然感到慌張,此刻以後再也無法聽見他親口說話了,吧?但是我卻,什麼也幫不上忙...。所有聲音停止之後,馬上進入了新的啜泣聲,然後...

然後,多了一個可以「聽」星星的理由了,莫名開始期待流星雨。


(註1,「砱仔」是台語唸法,指的是被海浪沖刷後變成細碎樣子的珊瑚塊)

【島嶼週記2016】夏天的尾巴

文 / 陳藹文

十月下旬抓住了一點夏天的尾巴,這幾天真是澎湖最舒服的日子,我的版面上有著美麗的色塊,封面屋頂是磚紅色,大頭貼是門綠色,動態裡有一牆黃色,路上有一天空藍色,路的盡頭是七彩晚霞與俯瞰海港夜景,全是繽紛滿版。

趁著工作去了一趟七美、望安,旅行真是好,搭船、搭車、騎車...各種交通接駁,民宿、客棧、餐廳合菜、匆忙在碼頭邊上或船艙裡吃的午餐便當、便利商店早餐、便利商點宵夜、便利商店的熱水沖泡自己的掛耳包咖啡,看電視裡的電影、連續劇、偶像劇...。

路過心儀的沙灘海水,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沒泳衣穿著便服、也忍不住就走進去游啊游。

漸落漸軟的太陽打在海面上一道金亮波光,是為我開的水道吧。沒有泳鏡,我只好帶著墨鏡游泳,並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太順勢把頭潛進海水裡,只能抬頭游泳!好在夕陽太美,向晚七彩的天空太美,我邊游邊欣賞,看得呆了,沒想把頭放進海水裡。

海馬颱風剛從小島的南方路過,沒有造訪台灣或海峽,但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海浪昨天還是兇巴巴欺負我,從馬公搭南海之星到望安明明好好地能倚著窗哼歌,但望安到七美這段就吐得亂七八糟了。今天的海卻如此溫柔相待,無風無浪,連水溫也是恰好舒爽的,把人整個包裹起來,有情綿綿。

沙灘上有一個父親帶著三個小小孩與兩隻狗玩得開心,他們的嘻笑聲是我的背景音,那父親好像一直自稱大海怪什麼的吧。隔天在早餐店遇到他們,竟然是熟識的好友帶著孩子們跳島遊學中,澎湖真是小得不能再小了,大家都想抓住夏天的尾巴,這是最宜居民走動的季節。

在七美的傍晚,也是坐港邊與朋友聊天,貓走過來就摸摸貓,上次來還幫忙找房子看房子,已經整理完成營業了,與四隻店貓玩耍十分療癒,連之前對我保持距離的貓都一直來靠近撒嬌,讓人“受寵若驚”,突然覺得:那是一個家啊,一個安穩的家,才能讓貓兒卸下防衛,習慣環境,友善來客。

我好羨慕,小小的房間、客廳、中庭,堅實的圓木橫樑、挑高的有美麗木紋的天花板,大大的院子、天台、紅瓦屋頂,濃濃的澎湖味。雖然是朋友租來的房子、朋友的家書店、朋友的院落,我卻一走進去就席地而坐,自在得很,像回到自己家一樣。

有些人的家很寬敞很明亮很新穎很完美,卻冰冷難以融入;有些人的家很狹窄、部分牆壁想油漆都漆不到、部分角落想清理都清不到、強烈颱風來時要擔心瓦片飛走屋頂漏水、永遠有修補不完各式各樣的裂縫、空間總不夠用、裡面擠擠擠...,但就是親切溫暖,是人實實在在過日子的地方。

夏天我們都好忙,到初秋才有空互相拜訪,季節交替,居民的心情也轉換中,以今天來說,有種平靜難以言喻,是很想去兜風的那種,想乘著夏天的尾巴飛在海上的那種。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宅】傳統又堅定

【傳統又堅定】

坐在安書宅等著大家來拿訂書有幸福感,這就叫安身立命吧。

在一個自己悉心經營的地方,安頓著自己的身體,也穩住生活的節奏;輕鬆等待朋友們一一到來,取走他們想要的書,順便翻看其他書,或與我敘舊聊天;有人帶來新生命孕育中的喜訊,有人暢談曾經辦過的讀書會、跳蚤市場活動...。

給我許多鼓勵,聽我訴說新計畫,或一起做夢。

下午跟朋友聊到來去員貝開一間書店這麼酷的想法時瞬間天空都是馬在飛,因為我們都好喜歡員貝嶼,真的是很美的小島啊。

我喜歡澎湖有許多小島,像一個島媽媽生了許多島孩子。七美望安是大孩子,員貝花嶼便是小孩子。現在在媽媽島上開了一間書店,也許有一天,可以真的在小小的孩子島上開。

擁有許多小島的人們特別會作夢一點也不奇怪。

我越來越感覺到『書店』是適合小島的一個美好事物,傳統又堅定。小島是值得安身立命之所,比起任何其他地方,都值得書店前往、立足、紮根、存續。像一棵樹。

像一棵樹,原始又堅定,是島長出來的,努力往土地裡長根,安身,又努力往天空長樹枝長葉子,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