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島嶼週記2017夏】08 夥伴亦是戰友

文/蛤阿向  照片提供/麵包小姐



進入了七月,澎湖搖滾也進入籌備衝刺期,演出樂團的定案,合作廠商的配合,周邊市場的規劃與招募,也都跟著持續進行中,幸好,這次有多了許多夥伴也是前輩的加入,大家的分工合作,群組熱烈的討論,讓活動每天都有一些些的進度。
夥伴們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與任務,7月4日終於進行了澎湖搖滾第一次聚集所有團隊夥伴的討論會議,內容主要是市場的規劃與合作廠商的配合,地點在草根果子。
這次澎湖搖滾市場負責人也是和我一起挑戰島嶼週記的戰友,麵包小姐。
會議開始,看著他手中厚厚的資料夾,接著從裡頭給大家一份份整理過的名單,我整個眼睛為之一亮,打從心裡佩服麵包小姐的認真態度,這也是我自己該檢討的部分。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加上草根果子的美食,初步定案了市場的招募規則之後,有著在滾石唱片奮戰多年經驗的RIPPLE,也挺身而出的告訴我,樂團溝通的部分交給他,他會把武功一招不漏地傳授給我,只要我把資料備齊,交給她即可。
最後是草根果子的老闆,士恩哥,最近有推出一款名叫澎湖國啤酒的精釀啤酒,只會在澎湖才喝的到,啤酒我不懂,但是這位前輩的理念讓我非常的認同,如果可以,利用澎湖搖滾的平台,讓從台灣本島與其他離島前來演出的樂手,嚐鮮試喝看看,或許可以讓澎湖在多了一項名產的選擇。
這也是我一直想讓澎湖不一樣的其中一種想法,澎湖,還有更多可以發揮的,不管是哪一種面向,創意或創新是我們年輕人的優勢。
最後附上,由於麵包小姐與士恩哥和我是島嶼週記的共同戰友,我們有一個共同群組,編輯會固定時間在群組裡催稿。
在討論的當中,編輯催稿了,我與兩位前輩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還連續兩次,打開手機,我默默地笑了,這也是另外一種不同的奮戰的感覺,在澎湖搖滾,我們是合作夥伴,在島嶼週記,我們也是共同的戰友。
#717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島嶼週記2017夏】08 野餐

/方‧糖 攝影/



SIDE.A

澎湖的海灘,是很適合讓人久待的地方。
某次心血來潮,在一個下午,忽然就想到後寮去走走。於是就騎著電動摩托車在路上慢慢地騎過去。
到了後寮的遊客中心時,看到來後寮的人比想像中的多。
看樣子是有什麼活動,於是一起前往了後寮的沙灘。
在沙灘上,看到遠處的海有人在努力的划著獨木舟、而沙灘上有人在精心的布置一場小野餐。
當野餐物品一切就緒時,有人就開始吆喝在沙灘上的大伙們,一起淨灘。
於是大家就放下手邊的事情,加入淨灘的行列。
把周遭看的到的垃圾,撿起來並分類。就這樣沿著沙灘走,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樂垃圾,有拖鞋、酒瓶、寶特瓶等,零零落落地散在沙灘各地。
淨灘結束後,大家一起回到精心布置好的野餐區,吃著澎湖的傳統點心-炸棗、一邊欣賞即將落下的夕陽,別有一番風味。
本來沒想到會待在海灘一整個下午,但澎湖的海灘,就是會有這樣的魅力讓人想待很久吧。




SIDE.B

澎湖的沙灘不勝枚舉,有名的被好好養護
剩下的,則成了孤兒
隨著浪潮洋流,帶來的一波波廢棄物
慢慢的堆積在原本一片潔淨的灘上

與澎湖的沙灘的一次特別的邂逅
開始於一個簡單的交換禮物活動
為了這個活動久違的來到了後寮
(對電動機車來說那是個差一點會回不去的距離)

老家在後寮,但是卻從來都不曾來過後寮沙灘
對於後寮港邊的印象
只停留在空蕩蕩的遊客中心與形狀特殊的廢棄公廁
還有一些貌似蓋到一半的公園涼亭階梯等等
倒是從沒發現港邊沙灘的存在

澎湖的觀光資源豐富,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
有些地方不管花了多少錢建設也不一定有成效
但還是有人留下來了
有人日復一日做著看不到盡頭的淨灘
有人試著為這邊推動一些特別的遊程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試著改變些什麼
這些熱情,也會慢慢的感染出去,帶動新的一批人

一同在夕陽下乾杯

694

【島嶼週記2017夏】漁具漁法09 底拖網

文/攝影 朱雲瑋

滾輪底拖:上方的鐵桿是張開及固定網具用的,下方的鐵鍊為掃海索。

所有的網具漁業中對海洋棲地破壞最嚴重的就是底拖網了。底拖網與前面提過的網具不同,其他形式的網具可能是在水層中間攔截魚類或是在水面或水底以魚餌引誘目標魚種吞食。即使是對底質有破壞性的底延繩釣或是底刺網都還只是小範圍的有限度破壞。而底拖網是直接大規模的在海底刮過,將底層所有的生物、非生物,不管是不是目標魚種通通帶上來。帶上來後選取自己所需的其他全部再扔回海中。或許大家會覺得好像也還好嘛?但是如果改成陸地上的狀況,大家就會比較好想像了。今天在牧場要抓一頭牛,結果你用了一張大型的拖網從農場頭拖到農場尾,把所有的牛、豬、雞、鴨、羊、農舍、汽車、農夫的太太和小孩全部都抓走了,然後拿出那一頭牛,其他的丟掉。這就是底拖網荒謬之處。效率很高但是目標率太低,以蝦拖網為例,有時蝦子與非蝦子的比例可以高達 1:15!這是一種超級浪費生物資源的漁法,並且將底質全部破壞掉,也毀掉了整個海洋生態復原的機會。
若是網具較小,可以用一艘拖網船單獨作業,這稱為單拖。以雙船作業則稱為雙拖。雙拖有著更大的馬力,意味著更大的底拖網、破壞更大面積的海底。底拖網的構造與中層拖網類似,但網口下加上鐵鍊,又名掃海索,運用強大的船隻動力和兩塊擋板讓魚網向兩側撐張沈下海床,網口的那到掃海索在作業時緊繃成一道利刃,伏貼於海床上刮取、掃蕩。更有非法作業的漁民在掃海索上通電流,對海洋生態的破壞性更高。
另有一種底拖網不是用擋板撐開漁網的,而是直接將網具固定在鐵桿上,而鐵桿兩側有著類似輪子的東西以利網具在海底拖行。這種底拖網形式稱為滾輪底拖,網具下方一樣會有掃海索對海底底質進行刮取。雖然滾輪底托受限於鐵桿的長度,掃過的面積比擋板的底拖網小很多,但是對底質的破壞卻是一樣的嚴重。
雖然台灣法令明定三海里內禁止使用底拖網,但是在執法強度上一直不足,並且多年來並未做過完整的沿海資源量調查。在執法不嚴又無科學數據支持之下,要說服漁民放棄底拖網的漁具漁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擋板底拖網:船隻後面那兩片紅色的極為擋板。




【島嶼週記2017夏】09 沐牧商行與我

文/攝影 阿麗

和翔哥的認識在吹吹風精品咖啡館,喜歡坐在吧台的我跟翔哥聊起天,才知道這靦腆的男生與吹吹風店長志榮是高中同學,在澎湖落地生根地(在澎湖當兵)開了咖啡店(志榮也是另一個故事)。因為喜歡澎湖的生活,從退伍後就決定待著,漸漸地,也找到機會創了新的店面-沐牧商行。

與吹吹風精品咖啡館同在往觀音亭方向的路上,就能看見迷你款小店在路口處,主要賣的產品是小農鮮奶,避免讓牛奶因經銷商過多而拉高單價、或是成份不清等狀況,直接從產地銷售,品質單一、單純。而養乳牛的過程我沒有專家這麼了解,但知道要一直產出乳水,就要讓母牛處於懷孕或是養小牛的狀態(跟人類一樣阿),小農鮮奶會有一定的產量,當然首先有夠多的母牛產乳,母牛受孕後約10個月的產乳期,這段期間會一直保有母乳,10個月過後會進入乾乳期,這段期間是母牛調理體質的時候,會讓母牛進行休息。因為是配合母牛作息,運用中醫調養技術,所以不需要依靠藥劑讓母牛過度產乳造成負荷。在母牛調養體質時,會接著讓另一批母牛產乳,等於是接力賽。

沐牧商行除了賣小農鮮乳之外,也有搭配貝果、菠蘿,如果不想吃太油的燒餅、牛肉湯、煎餅等,這也是不錯的早餐首選。當然,鮮奶也會有不同口味可以選擇,來了就知道。(品項會隨翔哥心情更換,我也說不準啦)

在澎湖前後待了十年的翔哥,很單純地想要在這裡生活,再來就是希望能讓居民吃到對身體負擔較小的食材,藉由沐牧商行引進橄欖油、芝麻醬等。話說翔哥本身學的與食品完全無關(是建築科、也修過體育學程),也是因為來到澎湖後,慢慢找到自己生活的方式與樣貌。(翔哥也即將變成澎湖女婿了請大家歡呼)

在澎湖生活的這段時間,偶爾需要打嘴炮、練消為的時候,就會到沐牧商行找翔哥(另有人稱他奶哥,因為是賣奶的,哈),花火節的時後幫忙他在外面擺攤賣飲料,也因此認識翔哥女友,還發現是位澎湖人,而且願意留在澎湖工作、生活。
在澎湖生活有很多種方式,如果只是待在外圍觀看的時候就打退堂鼓,那只是代表你還沒那麼喜歡這裡。

#805

【島嶼週記2017夏】鶵鳥09 放暑假的日子

文/攝影 小佩

天色漸暗後,帶著頭燈繼續吃流水麵線


鶵鳥很難得的公休一天,不是因為離開島嶼去補貨、不是去台灣接案工作,不是病倒無法營業,是單純的「給自己放一天假」,這是多麼難得的事。

會想放自己假除了有一陣子沒有公休以外,也是因為當天約好了一個很有趣的活動-「在海邊玩流水麵線」。
那是個酒足飯飽後的隨口約定-在七美吃流水麵線,起因於當天正討論澎湖的手做麵線很好吃,夏天的涼拌麵線是鶵鳥的招牌菜…等事。隨口就說定只要有竹子就不難辦到玩流水麵線的活動,行動力超強的朋友正巧隔幾天回台灣省親,回程時就順手將最重要的流水軌道-剖半的竹子,從台灣給扛了回來。
總想來點甚麼特別的她是推動七美鶵鳥前進的一大動力,不管是新菜色、調酒還是各種嘗試,她總是幫忙想點子、出錢出力的。這次也是一樣,本只是想簡單的在鶵鳥院子裡做個流水竹檯稍微體會一下夏日清涼,沒想到幾次聚會後,地點從門口院子,改至要走十多分鐘陡坡的海蝕平台旁,裝水的容器也從簡單的塑膠水器改成浮球製的裝水容器。
浮球容器好解決,鋸開頂端當注水口、下端用電鋸鑽開足以讓水龍頭卡住的開口,塞進水龍頭就完成了。流水的軌道工就細了些,把廠商剖半的竹子先鋸掉竹節、再用鑿刀鑿平竹節的切口以免麵線卡在半路中,最後用細沙紙把表面打磨過才算完成。
_ _ _ _
一邊在用鑿刀敲竹子時一邊想,像這樣的事情是我在馬公不會做的吧。說不會做,一方面場地有所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動力。 自己一直是個有點懶散又不夠有自信的人,常常害怕失敗,即使是想做的事情也因為懶散而常拖著拖著就忘了。
但搬來七美後,鶵鳥顧店的人從一個,變成兩個,而且是手工比我好又細的鳥大廚。鶵鳥開始有了許多手作的桌、椅和各式有趣的裝飾品出現。我喜歡亂想、鳥大廚會動手, 再加上有行動力的朋友推波助瀾,在七美的生活常常因一句話或是一個想法就動了起來。
_ _ _ _
流水麵線的材料不難準備,活動設定在傍晚的海蝕平台邊,因此整個白天就是我的放假日,用最有放假氣息的白粥、醬瓜當早餐,配上很有澎湖味的望安酸瓜煎蛋,悠閒的賴在自己的書店裡看漫畫,午後再隨性的連衣服都不想換就去臥牛潮間帶浮潛、踢水,累了就靠著消波塊在海平面看著這座名叫七美的小島。

看著起伏的小山丘上有一個、兩個的小小聚落,那裏有我們的家、我們的書店,一邊胡思亂想著「如果這山高一點,看起來會不會像是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動畫畫面」,也回想起在友人照片裡的北海道小島,遠遠望去和七美也差不多嘛(不知道在自大個什麼勁?!)。
_ _ _ _ _
流水麵線的盛宴參與者有五人,快手快腳的就架好了流水竹台,反倒是拍照橋姿勢花了不少時間,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像學生的時代,只是溪邊烤肉的情景換成了海邊的流水麵線,啤酒是成年的象徵,現敲的石蚵取代原本預計的蛋絲、小黃瓜配料;美不勝收的晚霞與翠綠的山丘相得益彰。

酒足飯飽後移師之名的雙心石滬等待月亮升起,可惜海平面烏雲盤據,沒耐心的大夥決定隨意夜遊,有潮間帶就下去走走、有港口就巡邏一番,沒想到卻反倒促成夜間生物觀測之旅,有趣的是當天好像是海洋生物幼幼班的觀察,不管事血紅六鰓海蛞蝓、花枝還是水針全都是小朋友來著。少見多怪的我們在港邊又叫又跳、還趴在碼頭邊近距離觀察的行徑還吸引來海巡人員的關注。

搖晃的浮動碼頭邊,回頭已見月娘高高掛;覺得自己好像過了一回暑假的癮,還好不用趕在開學前寫生物觀察日記。

#1347

【島嶼週記2017夏】09 我們的地質公園

文/攝 林子揚



澎湖地質公園為台灣第一座國家地質公園,經過了這麼多年目前台灣已經擁由九座國家地質公園,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野柳地質公園的女王頭,而其他的地質公園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如惡地泥火山、龍洞的攀岩,而澎湖的地質公園一直以玄武岩為主體,我們也是全台唯一由火山熔岩所組成島嶼,並且結構清楚,不需要用器材就能觀察,整座島幾乎都有不同的地景地貌,可惜的是雖然澎湖地質公園為全台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不過這幾年卻無任何建樹,澎湖地質公園似乎只是個名稱,只是個幾乎快要讓人遺忘的組成文字,澎湖海洋地質公園中心淪落為蚊子館,每個來過澎湖的過客似乎對玄武岩只有淡淡的記憶,甚至不如黑糖糕來的深刻,漸漸的澎湖的玄武岩只剩下一個名稱,一個空殼,有人會說玄武岩不就是一直在這嗎?有什麼好介紹的,不就是一塊石頭,哪裡會有人會想來澎湖看石頭,但是它真的會一直存在嗎?它不會消失嗎?女王頭不就是個例子,不斷的侵蝕造成她快要不見了,而我們的玄武岩也是相同,若是當下不去了解或許下一刻它就消逝了﹐它的故事也不復存在,更加可惜的是,我們從未想去了解它的故事,一片玄武岩出現代表的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岩脈的出現,其實都是一個個不同的故事,而我們的澎湖到處的是這些故事,只是可惜了。
字:#533

【島嶼週記2017夏】食通信08 不斷往前進的生活

文/ 楊璨如

最近公務繁忙幾乎沒有時間好好沉澱下來思考計畫的執行似乎抓到一些方向、卻又有可能瞬間模糊不清楚。上週參與業務單位主辦的工作會議被狠狠的噱了一頓原因在於我們計畫團隊不夠用心經營雖然會議主題主角並不是我們計畫卻成為會場上的箭靶被用力投射。心情雖然頗有受傷忙碌的任務接踵而來也不得不放下、遺忘。

正在低落的同時老天爺真的非常公平關了一扇窗自然會為你開了另一扇窗。這幾天忙碌於食通信聯盟執行長訪台的行程看到江守內心非常有壓力心想年初帶給日方如此信心號召始動者共同思維試刊過大半年卻不見具體成果第一天場次與會者的評論挑戰我險些招架不住然而溫柔的江守執行長給予台灣團隊無比的信心喊話似乎又灌注了能量繼續往前走無論是一個或兩個始動者只要願意、隨時加入、時而抽離都是應該感恩的夥伴。

前陣子與大家共讀高橋的文章後心情非常的有壓力很擔心夥伴們寫不出如此有深度的報導主文。江守說高橋主文是由三個先行採訪者訪稿後高橋再親自與生產者互動對談、喝酒重新勾勒出這麼一篇八千字主文。江守說不用擔心楊san用最真誠的心情去做即可讀者是可以感受你所要傳達的訊息。澎湖仍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領域大海包圍了許多小人物的故事好像可以不用這麼有壓力的去看待也可以用輕鬆的方式去描繪出一幅值得品嘗的文章。

【島嶼週記2017夏】風向空間09 貌範/自畫像

 文/攝影 范光男



炎熱的午后,一身帥氣十足的吳叔叔喜滋滋地站在門口,三點的下午茶敘開始我們例常的藝術賞析。這位可愛又認真的收藏家是有備而來的,問題間還做交插比對,為要求證心中的疑惑,多數人不求甚解只做禮貌性寒暄,但相談間發現老兄已經翻閱我個人畫冊無數次,找出年代-自畫像-風格。

照鏡子面對自己的問題,是整本畫集的核心。人的內心與外在常處在天人交戰之際,如何用藝術創作的思辯矛盾困惑,是那個求學階段最寶貴的啟蒙,也養成求問追問反問主動請益尊長同儕的習慣,相對也拓展關係和視野。而去美術館與圖書館找資料,沉澱這些過程作為創作的立基,並提出有益於人生富具正面又積極的因應之道,時間真的可以磨練出智慧。反視現在的景況,物換星移時空背景不同了,但是面對環境衝擊的力道與複雜性,卻因為過去目視鏡面中的自我,檢核反省是得到最為珍貴的禮物。自美返鄉二十年,這些時日人生風景非無風無雨,也因雨後彩虹綻放會心微笑,與吳老兄一同翻開張張自畫像,邊分享對照今日當下的范光男,這真的令我無限激動澎湃,現在我的自畫像該會是甚麼呢?

從自我批判,到自然環境加速破壞的省思,對現實中疊床架屋的文化疲態,面對全球化競爭加速入侵,除了憂心提出建言,一個澎湖在地的藝術工作者,還可以為地方能做些突圍解困的微薄貢獻,風向空間等獨立獨特的個性小空間勇敢的存在,並且持續發聲透過各樣的方式與羣眾對話,這證明著一股文化曠野中堅韌的力量正在擴大效應。

謝謝吳叔叔的發問,如針灸點穴,啟發我對於自畫像的另一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