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幕後之後】動、靜

文/ 陳藹文
2016.7.9

詩歌同樂會的心情和紀錄已經寫得差不多了,我最大的收穫是跟朋友們在這段時間的互動,其次才是活動內容和文字。這次為了邀請演出,為了宣傳貼海報,厚著臉皮去拜訪,對我來說,算是小小的突破。

以書店為業的人,有些是內斂不愛說話的,喜歡看書甚於看人,喜歡顧店甚於外出,可能被認為是孤僻的人也無所謂。

安小姐有活潑開朗的一面,但靜靜地在店裡看書也很嚮往,躲在澎湖過日子比較偏向後者,所以前幾年被說懶散,什麼活動都不辦,想到要承擔成敗壓力,就乾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逃避。

隨著鶵鳥前往七美經營新棲地,夥伴結束一季的打工返回台南,好友準備去台灣工作,安書宅將從連續一個月熱鬧頂峰變成孤軍奮戰,想來不免感傷。

好在有前兩個月的這些走動,跟幾個新朋友變得熟稔,跟咖啡館妹妹們也更多話題,好一陣子各忙各的舊友又再熱絡起來,有的本來只是安書宅的客人,也因為來同樂會變成朋友。

我看著好友們的變動,自己也想著能改變一些什麼來提振精神?考慮把安書宅搬到鄉下海邊去看能不能兼做一點民宿增加收入?或去相親看還有沒有機會把自己嫁掉?還是乾脆早上時間去打半天工好存錢出國旅行?

都好難,我只想做書店工作。

這兩天颱風守在安書宅,看自己滿屋子(都沒讀)的書,答案很明顯,就是回歸到書的懷抱,是為上策,是為基礎,是簡單踏實安穩之道。

颱風在來的路上結構完美、威猛嚇人,不料經過台灣到澎湖後已經散落無力,沒有想像中肆虐,倒是為我製造機會四十八小時在書店裡,簡單處理廚房的滴水滲水,也處理心情的沈澱。

選擇看獨立記者朱淑娟所寫的《走一條人少的路》,同時思考自己在走的這條路,她已經七年,我也有四、五年了,她很聚焦很深入有自我要求,所以累積實力與專業;我的焦點相較之下還不夠清楚,自我要求也很低,至今仍只能寫鬆鬆軟軟的心情文,刊載或流轉價值都不高,更別提出版。

不一樣的是,我並沒有想當獨立記者或作家,我是愛寫,在書店工作行有餘力時我樂於寫觀察紀錄和想法,但我獨立精神落實的地方,仍是我的書店,透過我選的書,我做的事,和我經營的方式,維持安書宅的特質,和她存在的價值,是我想要聚焦與深入的。

曾經我覺得一個人非常孤單,那是我茫然無助的時候,還不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最近我覺得好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能找到方法很少茫然失措,能穩穩前進,因為路已經在眼前。

那天我穿著洋裝短裙站上台侃侃而談講了兩小時的安書宅故事,聽的人會後對我說:藹文,妳都沒冷場耶!我說,對耶,我中間忘記應該休息一下。其實兩小時真的不夠講安書宅四年的經歷啊,我突然感覺到安書宅已經不是一個書店空間而已,她有血有肉,是一小段歷史了。

後來我看別人拍的照片,覺得當天自己在台上很漂亮。以前有個人對我說:藹文啊,妳什麼都好,就是腿粗了點。奇怪?我現在看,並不會,洋裝穿在我身上的時候,洋裝都變美了。

書店的路也是一條人少的路,剛開始的時候我為孤單傷心,怕路太艱辛難走,羨慕別的書店有兩個人一起走;自己走過四年之後,心臟強很多,每家書店都有難唸的經,安書宅得到的支持可是含括大島小島包山包海的。

熱鬧的同樂會活動落幕,朋友問我會不會有失落感?

沒有耶,反而有動力,雖然覺得累和慚愧,兩個月都沒看書心很虛,但一口氣把活動搞定,其實是讓自己沒有遺憾,對安書宅,對友店,對澎湖,都是一次盡心盡力,展現我們生活在這裡的熱情。

所以,同樂會劃下句點之後,我有了力量把安書宅做得更紮實。『動』到一個極致,沸騰了,關火,慢慢冷卻,剛好可以追求『靜』的美好,接下來,就讓閱讀登場吧,書架上的書,都已整裝待發。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詩歌同樂會幕前幕後-10】面對面的魔幻時刻

文/ 陳藹文
2016.7.8

活動結束後我才開始想,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辦這樣的活動呢?二十天的詩歌同樂會,每天安排演出,想吸引大家來聽來看,網路上什麼音樂都有,什麼影片都看得到,想講什麼故事在FB寫一寫大家也都能讀。

為何非得出來參加活動不可?

喜歡音樂表演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自己錄影在網路上給大家看,有必要大包小包帶著樂器出來演出嗎?老實說,我們大部分的場次觀眾都是個位數,只為台下幾個人要做一小時演出的準備工作,值得嗎?

跟書店的存在一樣,同樂會的價值,有個重點在於:促成人們面對面。

算是對螢幕年代的反撲吧,希望大家放下手機離開電腦網路,到書店翻真正的書,與書店人員講話;到同樂會聽現場的音樂,與朋友真正地見面,交流對音樂的想法。

傳遞眼神裡的光,當聽到什麼覺得靈光一閃的時候;
傳遞心裡的話,當聽到什麼覺得有話想說的時候。

近二十場活動下來,每晚我們多少都有這種時刻,對某個話題或某個演出共鳴,大家眼神交會,笑一笑,就知道彼此想法相近。有時候是我讀的詩,有時候是峻瑋播的歌,有時候是來賓演奏的樂曲,或說說唱唱中的某詞某句。

安書宅的信念也在此,相信人跟人面對面時,溫度不一樣,情感不一樣,當人親手翻書一張一張紙本閱讀上面的文字時,得到的時刻不一樣,買一本書回家,可以徹夜投入書中時空;

詩歌同樂會比書店又更親近、更直接、更深刻,不若書本有文字閱讀的距離隔著,耳朵是關閉不了的。

音樂穿透每個人,很多時候不理解語言文字也能欣賞,又當耳邊旋律的製造者就站在你面前,你同步看著他的表情、動作、力量,甚至聽到他的換氣呼吸聲時,

你知道此刻他為了你的現場聆聽努力演出,
也可以感覺得到他背後曾做過多少的學習和準備,

這是面對面才有的魔幻時刻。

還有觀眾和觀眾之間的!我們一起在某場演出的台下,那天我穿了什麼衣服你說很好看,我們忍不住站起來一起搖擺了整晚,覺得可以共度這樣的夜晚真不錯,期待以後還有機會,約好下次要提醒...。

這是人與人靠近的美好。

時代一直往疏離的方向走,人類為獨居鋪路,不只是老年,從少年就開始,用表情符號取代自己的臉,用讚的按鍵取代真的對朋友微笑讚美,在網路上看直播、兩人在各自的電腦前就算是一起聽了音樂會。

也沒有不好,但就少了點什麼。

那天我去基隆金豆咖啡分享安書宅的故事,請工作人員先把投影機關掉,到最後二十分鐘才給大家看螢幕,我說開玩笑說:

如果這兩小時每個人都只盯著螢幕看而不看我的話,我會難過的。

講者活色生香地站在你面前,準備許多真正的表情和動作,你視覺焦點卻放在大螢幕或自己手中的小螢幕上,會很可惜的。相信我,螢幕沒有我漂亮,透過眼神接觸,你才會感受到我的心意。

我是這樣相信的。

看著演出者,也看著來的朋友,喜歡笑著說話,用詩或歌或音樂穿針引線,吸引大家出來見見面,介紹不同的朋友互相認識,能把四面八方的人兜在一起,是我覺得一系列同樂會活動辦下來,最值得的地方。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詩歌同樂會幕前幕後-9】過關

文/ 陳藹文
2016.7.7

閉幕趴6/30晚上進行中,我把租用音響設備的費用給了曙光育德,節目結束後大家還在隨性聊天時,我把水電費和冷泡茶的費用給了鶵鳥和好友敏瀞,向夥伴們宣告我們的收支取得平衡。

因為鳥店長小佩本來想要贊助我們活動的水電費,但她已經只用材料費、完全不算工錢的成本價幫我們做紀念胸章,所畫的雲雀大嬸也是免費授權當代言人和宣傳圖樣使用,我真的很希望收入足夠的話,就把水電費估算為一千元,付給鶵鳥。

這二十天,心裡一直默默地以此為目標。

你很難想像那一張千元大鈔對我們的意義,我當晚故意像頒獎似的、雙手捧著遞給小佩。

是的,我們過關了。

這就是為什麼另一位主辦人峻瑋一上台就提此事,實在是我們兩個月來都戰戰兢兢,心裡雖然以萬一賠錢就各吸收一半為默契,但仍然非常希望證明這個充滿理想性的、看似傻呼呼、為期三個禮拜之久的活動,能過『現實』的關!

當初光是訂入場券的價,就跟幾個朋友討論好久,要不要促銷折扣?哪幾場要免費?前面要怎麼預售?要送公關票出去嗎?與啤酒的折價機制要怎麼設計?演出者來其他場次要收錢嗎?演出者的家人和朋友又要怎麼處理?

現場流程要怎麼動才不致造成工作人員的負擔?光是啤酒的說明和從冰桶或冰箱拿進拿出的問題都調整了好幾次才成,畢竟我們都是靠朋友下班來支援櫃檯的,希望讓幫忙的人越簡單從容越好。

三個禮拜下來,一百元一百元地收入場券,證明收費活動還是可行的,儘管這個費用是完全沒有針對演出內容,所有演出者都情義相挺沒收半毛錢,入場券只是場地費而已。

而所謂場地費裡面,根本沒有租金,鶵鳥是免費把空間提供給展出者使用的,費用其實只有音響設備、水電費、和茶水而已;其他零零星星小支出,影印文具什麼的,則想要靠賣啤酒的利潤來補貼。

啤酒的利潤也設定得很低,又因為沒有支付費用給演出者、覺得至少要請人家喝個啤酒吧,所以這部分要取得平衡也是有得拼。好在中間有幾位啤酒愛好者兼活動支持者,一口氣就帶四支或六支走的,讓賣酒利潤補貼雜支的目標也達到。

活動期間最低的收入,是零元,有一天我們完全沒有任何客人,那天我們沒有進行原來的內容,而是所有工作人員和來賓一起看了音樂紀錄片,一圓我們想把鶵鳥偽裝成電影院的想像;

最高收入的一天則有4750元,第二名是3650,第三高是2650,但這些現金收入並不等於當天到場的人數高低,因為有時候會賣出收藏版入場券,看似沒有現金收入的日子,可能是客人使用了事先賣出的票。

之所以列出這些數字來,是想激勵未來可能接手這個場地的人,我們短暫使用它,收到一些肯定,並取得了平衡;若有人全力經營它,是有機會開拓出某個市場來的。

活動結束一週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寫這些,已經不需要宣傳了,沒有東西要賣,也沒有新活動要大家來參加,消耗殆盡的心神,返家的休養生息,都沒有讓我停筆,是因為我也還在從過去的點點滴滴裡尋思前因後果,為什麼想要辦詩歌同樂會?

活動之前之後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到底在期待什麼不一樣嗎?

在澎湖過日子的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想要書和書店嗎,想要音樂和音樂空間嗎,想要學個樂器,想幫誰伴奏或跟誰合奏嗎?想上台演出,想要一點掌聲肯定嗎,想要打開誰的心扉,想逗誰笑,想突破現在的某個瓶頸,想完成當年默許的心願、或對誰的浪漫承諾...。

詩歌同樂會過關了,足以提醒你:也許沒有那麼難,我們脫口而出的癡人說夢。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詩歌同樂會幕前幕後-8】進場那天和之後的每一天

文/ 陳藹文
2016.7.5

還記得6/7我們接收清好的鶵鳥空場地,6/8進場佈置,早上峻瑋一個人搞定了吧檯櫃子雜物等大大小小的物品定位和收納,下午開始製作要貼在牆壁上的展出紙板,傍晚其他好友抵達幫忙,我進進出出採購要補充的文具工具用品。

朋友們全成了小工,開始剪雙面膠、揉貼土,一張張輸出貼在黑紙板上,一片片紙板再往白牆壁輕黏,挪來動去決定要給客人的順序和最佳視線焦點之後,才慢慢將貼土用力往牆壁壓。

晚上育德抱病來設定音響,中間還不幸出點差錯又回去換另外一組音響用,好不容易才完成麥克風的測試,開始彈唱,本來應該要彩排的是開幕的內容,育德有事先走,我們也把各自要講的拋到腦後,忍不住點歌並用手機搜尋歌詞和譜,大家唱了起來。

我記得那晚唱到快十一點,回去還說不需要KTV了,歡送會或慶功宴都直接在鶵鳥唱就好了!

幾個人雖然是一個工作小組,但場佈過程很輕鬆,晚餐還去買了滷味回來吃,好像沒有因為隔天是開幕日而緊張或壓力大什麼的。啊,只有啤酒還沒到貨,能否趕上沒有把握而已。

由於隔天鳥店長小佩會從七美來參加開幕,所以請她從潛鳥的庫存裡借六瓶獨立啤酒給我們,作為解決方案。結果隔天中午貨運就將獨立啤酒順利送抵安書宅,而小佩則是忘記幫我們帶來,一切都是註定的啊,如此幸運。

開幕最後一刻才貼上牆壁的則是我決定再買一張大的黑紙板來用白粉筆寫,作為展出牆面主題標示,直分為二,一張是『歌詞之詩』,一張寫『手抄詩之牆』。還好有補上,可算收畫龍點睛之效,讓展場感覺完整許多,無法解說展出內容時,觀眾也能大致瞭解現場。

做一個展覽真不容易,我們其實根本稱不上展覽,只是把想做想說的東西設法平面化與靜態化,簡化讀書抄詩的步驟,拉近參觀者與活動的距離。

其他小角落的每日更新,如玻璃詩、玻璃門每日公告、入口處黑板每週節目表、當日演出者名稱小黑板等,後來還搬了安書宅的小冰箱來支援冰啤酒和冷泡茶儲存任務,成為每天傍晚要一一確認的工作清單。

至於每天活動結束的工作則是整理現場、洗杯子、掃地、擦桌子等小事,但因為晚上受限於水壓幾乎都無水可用,峻瑋每晚都捧著杯子去外面洗,我則負責掃地收拾,每隔幾天要記得倒垃圾。

在人們面前再亮麗,活動再喧嘩熱鬧好玩,客人離去,主人就是要把自己冷卻下來,每天收店之前,就是要一一做這些瑣碎日常,幕前的一切,靠的全是幕後。

所以,在寫每場節目演出的後記同時,我也一直想把幕後花絮記錄下來,讓我們記得背後做過哪些事。如果未來有人有興趣再辦類似的活動,或可參考,或可提醒,活動內容執行需要熱情和努力,活動背後細節則需要冷靜和耐心,不能只憑浪漫想像來策展,實地實作很重要。






【詩歌同樂會幕前幕後-7】變得美麗

文/ 陳藹文
2016.7.5

小島書店老闆娘自此變得美麗,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二十天的活動,她變了個人,每天出門前都會想想,今天是什麼節目?該穿什麼衣服好呢?

這是在書店沒有的事,書店每天都一樣顧店賣書,穿得舒服就好,搬書時好移動也是重要的,所以很少穿裙子,很少秀氣,也很少熱情洋溢,那都不是書店想要呈現的。

她多半取中庸之道,書店希望營造平靜的氣氛,提供人安穩、能沈澱心情的時空。

作為店員角色時,隱沒於角落是重要的,給看書的客人自在,動作言語不要干擾,穿著打扮也不要引人注目,最好穿上寬鬆的白T恤,而她剛好有非常多好友冶綠的有機棉T輪著穿。

但同樂會登場以來,或許是離開了安書宅的磁場,像離開地心引力的牽制往天空漂浮吧,她越來越想要美麗。

也許因為相對於書店而言,鶵鳥藝文空間是寬敞的、單純的,主題很清楚,方向很明確,態度是開放的,期待的不是人們安安靜靜,而是激起什麼火花。

不要緊繃,要鬆軟;不要矜,要大方。

主辦人自己總得起頭,才能盼著來賓也放得開。所以放下矜持,所有箱底的衣服、項鍊都拿出來穿戴,必要時滿場飛兼推銷一下冰啤酒,演演酒促小姐。

有必要走到這一步嗎?形象都不顧了嗎?其實沒有刻意,好像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或說融入了,畢竟一直都是開朗、喜歡逗別人開心的、怕冷場的性格,書店有朋友來訪時也是笑聲四溢的啊。

這是某種本能。

變得美麗,也是某種本能,人都想要被讚“美”,對美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服裝外表只是其中一部分,精神和笑容也是美的必要元素,接觸音樂藝術、經營生活美感,都是。

在讀詩唱歌聽音樂之後,你得到什麼?生活是否變得美麗?人是否變得美麗?

連續品嚐了二十天,現在是否有餘韻?

書店老闆娘顯然受到很強的後勁影響,她連續兩天穿了短裙洋裝出席演講和讀書會,

是她這輩子第一次。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詩歌同樂會No.20 後記】一人一歌

文/ 陳藹文
2016.7.4

有時候,灰黯的空間會因為有音樂而亮起來。

任何音樂都是,我曾經嘗試哼著歌走進一個空間裡,瞬間軟化某種凝滯沈重,能鬆懈人與人之間的拉鋸,顯然裡面的人知道走進來的我心情好,才會哼著歌;面對心情好的人,你也會笑臉迎接。

類似的場景,若我靜靜開門步入,只用言語打招呼,得暖場暖好久,寒暄或講些好笑的事,大家才熱絡得起來。尤其手機普及後人們愛低頭,不與人眼神接觸也不交談成為常態,各看各的螢幕,管他空氣凝重與否,能呼吸就好。

此時,播放音樂,或有人哼唱一首歌,氣氛就不一樣了,好像有扇窗打開了,通風了,光透進來,也能往外看。人也一樣,有時候,一首歌就能打開心扉。

延續安書宅很愛一書一會的精神,詩歌同樂會的閉幕趴我們策劃了『一人一歌』,包括主辦人、所有工作人員、所有協力夥伴、所有客人,都要準備一首歌,一首有意義的歌,什麼樣的意義都可以。

6/30那晚,在吃吃喝喝中,順利實踐了這個想法,氣氛非常好,是我很喜歡的自在、愉快、有趣、又動人。

每個人所選的歌曲類型都不一樣,看起來落差很大,串在一起卻是流暢的,我自己當下也不是很懂,明明有很多未盡之處,卻連那些瑕疵都顯得親切。

因為大家都很融入吧,即使好隨性,也沒有什麼突兀。也因為我們不是單場活動,而是前面已經有二十天的相處,聽了成串的詩朗讀,認識台灣音樂歷史,加上十多場音樂演出的洗禮,這群人已放下原來的僵硬或矜持,在肯定同樂會的努力下,也想貢獻一點什麼,或呼應我們的行動。

參與者變成內容提供者這件事,很奇妙。

每個人心裡都真的有一首歌,是能說給別人聽的,有故事或想法的,有人為了自己,也有人為了我們的活動精心挑選符合主題的歌。

開場是民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接爵士樂里程碑,然後是五月天的溫柔,伍佰最初的地方,客語夾日語的糖ㄅㄅ(蒲公英),法文歌我要,中國樂團的夜空中最亮的星,音樂越過海岸山脈,原住民歌曲採蕨貓歌,懷念父母親的落雨聲,搖滾樂、初學者的自彈自唱、推薦朋友的專輯,最後是重拾吉他演繹謝銘祐的行。

能在閉幕之夜得到這麼多回饋,其實我好感動,還好當初沒有放棄啊。有沒有覺得這個夜晚我們包山包海?包了各種語言,藏著各種心情,有人透露一些意圖,也有人唱出對未來的想望。

就像我每次辦一書一會,讓大家把手邊書帶來,正在看的,或早就看過的,或跟自己最近的狀態有關的,可能是興趣,或工作,或跟隨時事話題,大家帶來的書各異其趣,正是這麼不同,所以更吸引人。

音樂也是,正是每個人喜好不同,從別人選的歌裡面,專心聆聽,試著聽出一些什麼,好像能從那首歌裡面認識人,聽出他想說的話,他說不出口而藏在歌裡想傳達出來的,我是否聽得懂?

因此,常常用音樂來認識彼此,也許是不錯的事,透過二十天活動下來,我更肯定音樂的價值。期待鶵鳥這個小空間還能繼續以音樂館的狀態存在,更多人帶來他們的歌,在這裡激盪火花。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詩歌同樂會No.19 後記】如果在夏夜,一首歌

文/陳藹文
2016.7.3

澎湖最近熱得厲害,覺得比往年此時都熱,熱得人心渙散,很難集中精神,有時熱得思緒都抽離現場,不知飄到哪去,就算躲進冷氣房裡消暑氣,人還是浮躁難安,窗外強光刺眼,

這時候如果誰在海邊因為陽光太刺眼剛好懷裡有隻槍突然就開槍殺人也好像可以想像了。(我想起《異鄉人》的故事)

夏日炎炎太炙人,因此夏夜晚風顯得特別可愛、令人期待。

6/28彩排之夜前,傍晚天色漸漸暗下來的那段時間,我們幾個人發現鶵鳥門外比門內舒服,除了氣溫下降,還有風徐徐吹進巷子,我在對面人家的花圃矮牆上坐著,其他去吃晚餐的人陸續回來後,看我沒進去開冷氣,也選擇在門口找地方坐,或拉張椅子坐,順便把吉他拿出來,

就彈彈唱唱了。

我好喜歡這一刻,小小的戶外,自然風免費招待,天色變換中,日月交接天空主權,人們交接白天與黑夜不同的狀態,有人可能是上班與下班,有人是打別人的工與辦自己的活動,有人純粹是在家休息與出門呼吸新鮮空氣,有人是顧自己的店和顧別人的空間。

彩排之夜應該要練唱閉幕趴那天各自準備的歌,但大部分的人都選擇播放歌曲,只有三、四個人是上台演唱,所以要練的歌也就只有幾首,真正來彩排的人並不多。於是我們在門外的時間,就隨性唱著想唱的歌。

峻瑋彈唱了林強的〈向前行〉,我們其他人跟著哼,偶爾也幫忙接接歌詞,畢竟是一首好長的歌啊。

這首歌在二十天的音樂分享簡報裡經常被提及,卻始終沒有拿出來唱,在台灣的音樂歷史上它影響了很多創作者,所以時間軸上有它的一席之地,我們搜集資料時看當年的MV也覺得好有趣,恨不得可以跟上影片裡在台北車站熱舞的舞者跳一下,或林強在唱歌時展現的帥氣動作。

總之這幾年他都在幕後,幾乎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模樣了,但這首十分勵志又寫實的歌曲,縈繞腦海,昨天我過境台北市,就想起卡早聽郎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想起欲落車的旅客請趕緊落車。

想起火車漸漸欲起行,再會我的故鄉甲親戚;想起啊啥米攏不驚,啊向前行。

差不多的年代,我確實是這樣從基隆往台北打拼,直到發現在台北賺的錢,也都在台北花光了,才回基隆工作。但靜極思動,三十多歲後,仍選擇離開,想看其他地方是什麼模樣、什麼生活。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一首歌,有時候能帶出好多心裡話。

從自己的故事,到別人的感受,從歌曲的社會背景,到歌曲的後續影響。

『不管是幼稚也是樂觀,後果若按怎自己就來擔』

寫在詩歌同樂會結束之後,回想一路真是天真又樂觀,沒有充足的準備就登場,沒有把握就率性而為,但要等到做好全部準備、很有把握才往前走的話,幾乎是沒有可以走的,

時間是沒在停下來等人的。

所以有機會就做做看,做了就盡全力做到好。澎湖夏天白天真是九個太陽的大烤箱,但晚上就挺好的,如果在夏夜,一首歌,不管是旅人、過客、居民、返鄉遊子、或他鄉遊子移民而來,都有一首心裡的歌,喜歡自己聽或唱,或想要分享感動給別人。

是的,那是閉幕趴的一人一歌,我下篇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