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第五年】10

如果當作我是來澎湖上學的,你就不會覺得我很奇怪了,是一所我為自己辦的實驗學校,目前讀到五年級,我學了很多東西,有很多同學,書店只是其中的一門,也許最後我畢業時交出來的論文,研究的完全是別的方向也不一定。

例如澎湖的日出和夕陽有多美,海與海岸的變幻有多迷人,不可思議的咖啡館人生百態,藝術創作的可能,運動休閒的天堂,島嶼自成的國度,島人的態度,自由、閒散、不羈,越受限越開創,勇敢、奔放、爽朗,我們為什麼留下來...。

是的,我們為什麼留下來?包括一直留著的人,包括曾經出走又回歸的人,包括讀書當兵工作的機緣而留下的人,包括一心要移民來住的人,包括隨興玩玩就不想走的人,或多年來來去去,或固定時間洄游。我認識的這些人,為什麼待在澎湖?我,又為什麼能待在這?

我透過慢慢觀察在找答案,也問自己,是想在這裡得到什麼嗎?

我還不知道最後會得到什麼,但我已經知道,澎湖是一間很好的學校,不見得是它提供了多少可以學習的東西,而是它擁有一種可以專注於某件事的魔力,在紛雜的繁華的資訊無邊無際的大島上,太多刺激讓人分心,你出了社會就有各種複雜來擾動你的生活全部;但在小島,你出了社會,還是有單純做一件事情的機會。

也許是因為選擇不多,所以能專注,擁有豐富資源的人會嫌棄這樣的地方,認為這裡缺東少西的,太貧乏,比不上大都市大學校大社會;但反過來看,因為選擇不多,你有機會專心致志,因為資源如此有限,你會抓住,抓緊一點,用盡潛力去發揮,取得一份成就感。

曾經我在台北上班很多年,卻很少滿足於成就,做好這個職位,就想做下一個;做完這間公司,就想做另一間;做了台灣,想去中國試試;做了別人的公司,想自己創業試試。這樣的狀態也沒有不好,就是一種持續滾動的感覺,到底要停在哪裡?並不知道,甚至有點怕停下來,跟不上別人、跟不上社會、跟不上整個時代怎麼辦。

我認為小島並非只因為生活步調緩慢就勝出,而是一種魔力,來自你有沈澱的機會。

冬天。

台北並沒有四季,台中、高雄也沒有,不是指天然的季節,而是人們生活的季節性,城市太一致,比較明顯的區別只有上班日和休假日,通常在一個星期裡面去變化,兩天真的只能休息,不夠沈澱使用。應該需要一個季節,甚至是大半年,一方面休養生息,一方面充電學習。

在澎湖,我體會到冬天的價值。

是第五年才真正體會到的。

老實說,盛夏的時候,我根本想逃,一來遊客太多太擁擠,二來真的很熱,我想逃到台灣的山上去避暑,一心希望秋天趕快來,我說不出有多喜愛澎湖的秋天,舒服又美麗,要景有景,要人有人,要空隙有空隙;冬天也仍是好的,寬敞,緩慢,涼爽,風並不會每日狂吹,太陽卻是經常露臉,大概只有來自基隆的我,懂得這好。

重點是,冬天大家都有空,我們可以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一起看海,有風兜風,有太陽曬太陽,每天喝咖啡說笑話,從中秋節開始的每個節日我們都過,農曆的國曆的,每個人的生日都拿出來慶祝,每間店的週年慶都要狂賀,各種名目都不放過,到過年、到元宵,到春天回來時,到春假後,四月才進入新一個夏季。

在這長長的喘息日,我們可以慢慢發想,明年要做什麼,或著手裝修新的店、新的民宿,或聊起準備出國去哪玩,偶爾也感慨一整年做了些什麼,有時間清理自己,包括看得見的雜物,和看不見的雜念,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做不到,我們需要跟朋友討論,因為冬天大家都在,容易相遇,得以找到人聊。

也許我們在澎湖賺的錢是比台灣少,很多人薪水只領半年,但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為什麼?

答案並不是夏天的時候已經把冬天需要的錢賺到了,答案是冬天的生活品質高很多!

冬天讓我們懂得享受生活。

有時候生活享受跟收入高低沒有絕對的關係,跟心情的寬鬆比較有關。

忙碌的夏季半年人們過得太緊密疲累,空檔只能吃吃喝喝補償心理、睡覺補充體力,就算不是季節工作者,在這半年也常忙著接待親戚朋友客人來玩,接送伴遊安排行程,展現熱情。進入秋冬才緩下來,即使我這樣小的書店,節奏也跟大家差不多。

前幾年我冬天都以基隆家裡為主,每個月只回來幾天,體會得很有限,2016留在澎湖過冬,才覺得深刻。大家有空可以經常相聚的感覺好重要,成為彼此的支持者好重要,彈吉他唱歌的有人聽,想聊聊感情困擾的有人陪,想說夢想計畫的有人聊,需要幫手組裝什麼的有人支援。

冬天讓人有機會互相幫忙,變成朋友。

所謂沈澱,並不是一個人閉關修煉、埋頭苦思,有時候反而是一種交流,不是完全靜止,而是一種篩動,想濾掉思緒裡的雜質,需要一段時間,需要不同層次的篩洗,需要反覆問答。

這些我都說的是我,這個冬天我如此走過。

我脆弱得放聲大哭,也開心大笑,反反覆覆,我並不是一個正面積極的人,也不到厭世的地步,書店的事還能如此鉅細彌遺寫下來當作出口,負面情緒的事很少寫得出來,很多時候還是需要能說話的朋友,能說出口的機會。

為什麼我用魔力來形容使我們能留在澎湖的力量,是因為很抽象,好像是一種和諧與平衡我們想維護,來自人文傳統,也來自大自然循環,我做書店是其中一股想要守護什麼的意圖,其他人做的其他事也是。

至少此刻我覺得幸運,這裡必然有些我們共同相信的價值在,所以我們留下。

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第五年】9

收到友善書業合作社熱騰騰的《閱讀的島》創刊號,每一篇都讀得想哭,想告訴每一個看我文章的朋友、來安書宅買書的朋友、陪著我走了好多年的朋友、所有安書宅的會員:

親愛的,如果沒有這個合作社的存在,我很難想像安書宅要怎麼走到第五年。能夠順利進新書,才有會員制誕生,才撐住我;有其他書店老闆們一起努力,才擋得住那股孤軍奮戰的感覺。

書店不是開在澎湖才難的,開在全台灣、全世界任何角落都很難。有時候我反而覺得開在澎湖是比較容易的,生意沒有台北好,但壓力絕對比台北小。

我很喜歡參加社員大會,像個傻子俱樂部,我喜歡看見每一個書店老闆,每個人都好可愛,大家來比誰天真誰勇敢,誰用什麼方法度過什麼困難。

我喜歡我是它的一份子,喜歡用“我們”。

雖然我期待這本《閱讀的島》能從社員期刊慢慢走向專業的書評雜誌,但看大家介紹自己的書店種種還是很感動。想法,我們總是說著我們的想法,而不只是介紹事物;我們喜歡講為什麼要這樣做,喜歡講背後的東西,喜歡講過程,每間書店都不是瞬間到位的,慢慢慢慢堆砌成現在看到的畫面。

精彩的,是數不清的取捨。

對我來說,合作社更像一個學校,這兩年我一直在學習,靠的就是它建構的訂書後台和臉書社團,以及其他書店老闆的臉書動態,他們發出的新書訊息,是我餵什麼書給我自己書店會員的參考來源,常常是看到其他老闆推薦了某些書,我才去後台搜尋,看那本書的介紹,決定要不要放到安書宅的會員社團頁上,決定我要不要訂來看一看內容再推給客人。

如果不是這幾個月安書宅的收入成長,我也不敢說受惠於合作社甚多,以昨晚結算的2017年一月份營收來說,新書營業額有三萬元之多,扣掉成本,淨收入五千多,二手書則為八千,加起來一個月收入破萬,以四坪小店、藏書頂多兩千本、每個月只開門176小時、老闆還常常不在來說,算是奇蹟了吧。

主要是因為我大部分的會員都在台灣,能夠進新書我才能透過網路服務他們,透過物流寄書給他們,又因為要幫安書宅會員訂購新書,我會跟著訂店裡面要陳列的新書,好讓合作社那早點累積到足夠的出貨量寄給我,使安書宅經常有新書給真正走進來購買的客人翻閱。

他們不是會員,但三不五時會把我定給會員、暫時陳列在架上的新書買走,由於我的會員在台灣也是等待著安書宅集書完成,才一箱一箱寄出,所以並不急著看,被買走的書我再補訂購通常還是來得及的,如此運作,才生出這麼高的新書營業額。

這一切,都是第五年發生的,我到今天還在摸索,朋友問我為什麼收入能提高呢?我自己也還一直在想原因,總覺得並非只因為安書宅知名度提高而已,真正裡層的改變,應該是上述的新書運作模式,慢慢試驗,逐漸熟成,才有了盛況。

純做二手書的話,很難經營會員,因為收到的書都只有一本,我在社團頁介紹哪本都不對,一旦買走沒有第二本可賣的書,難以向大眾推薦;唯有做新書,才能選書推薦,才稱得上經營會員。

所以說有了合作社的幫忙,我這間遠得要命又小得要命書店,才有機會在最短時間內收到新書,有時候幾乎與台灣其他書店同步上架,是因為在後台提早訂書了,書尚未出版,後台已可下單,等新書一到合作社,就可能趕上正要寄來給我的箱子,讓澎湖不落後太多。當然這種速度博客來也做得到,幾個會員還是寧可把確定要買的書交給我來訂,當作支持,晚一點看書也不介意。

因為有真正的訂書服務存在,我才算“經營”了安書宅會員,否則,只收年費不賣書的會員制,就是靠捐款贊助,那我會非常心虛,沒有發揮功能,錢若一直收得很不好意思,我會失去自信,這間書店的氣息也將越來越虛弱。我不能長年靠募款,書店必須以賣書為實際收入才行,五年來,不斷提醒自己,書才是重點,絕不能被其他事物淹沒。

安書宅一直不願意申請政府補助,賣一點點咖啡掛耳包、啤酒、雜貨的錢通通不列帳,堅持每個月公布微薄的收入數字,項目只分新書和二手書,為的就是以書為主軸,我甚至知道自己若舉辦活動就會有得失心,就會分心,而我只有一個人,不能再把力氣分散,閱讀的能力已經夠弱,賣書的心思必須專注。

所以其實第五年是小心翼翼的,好怕自己胡亂答應別人去幫忙做什麼,好怕排擠到自己用在書店的時間,很想把會員對書的需求都滿足,很想學會挑書,想像其他書店老闆那樣厲害,有挑書的眼光。

於是把友善書業合作社當作我開書店的學校,現在每天打開電腦都會進合作社後台看看有什麼新書上架可以訂,好幾次都率先知道即將出版的書訊提早發給會員看,有時候是逛著逛著發現特別的書像找到寶藏似地分享出來。

很慶幸在我開店的第三年充滿困頓的時候它誕生,剛剛好,給了轉變的契機,讓我從二手書店每個月以收入五千元好付房租為目標的階段,轉為加入賣新書的行列,可以參與書展,可以做會員制,一個一個會員去交朋友。

對安書宅來說,提高了收入;對我個人來說,提高了繼續在澎湖住下去的希望。

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安】包括書,但不限於書

各書店老闆正在互相點名開書單接龍,發現安書宅一開始就被點名了耶,但這一週返台假都跟我妹和我媽看電視吃東西逛街買衣服買鞋子,走路最遠就是到安養院陪阿嬤,這是我過年的真面目,

其實我很喜歡看電視,我們家過年最喜歡全家人一起看電視。

所以我沒有參加書單接龍。

(還好當書店老闆不用資格考試,不然我一定無法通過。)

電視這麼普及的原因應該是可以家人們一起在客廳平靜度過一晚又一晚休息的時光吧,貓也一起。

不過,今年特別不一樣的是,明年起如此過年法就難以再複製了,所以很珍惜這種從除夕頹廢到初三的日子啊!以後要等初二我妹回娘家,還要帶著她老公,我就不能穿睡衣窩在沙發上了...。

今年也是我留在家裡過年最短的一年,從來沒有在大年初四就上工,但飛回來安書宅開店卻得到老媽的支持,很美妙。她說反正在家裡也沒事,阿嬤她會去看的,叫我放心回澎湖開店。

我們一起看逃避可恥但有用(月薪嬌妻),看著看著就會討論起陳小妹的婚後生活如何如何,老媽以她四十年的經驗評論嬌妻的價值,老妹大加讚賞共同經營制而不是僱傭制,我則著重在逃避沒那麼可恥的應用面,例如我逃去離島開書店...bla bla bla...

如果我一個人看書,就不會有這個畫面了。

看書這種事,就留給我在安書宅的時候吧。

我感覺到自己跟別的書店老闆很不一樣,沒有那麼非看書不可,看書非常慢,很多書都看不完,很會找理由給自己拖延,雖然喜歡做看書這件事,但看過的書很少,閱讀能力其實是弱的,常常看了一些書觸動到自己內心或生命某部分歷程被照出來的話,就展開自己的思考,想寫下自己的感受。

要趕上各書店老闆的閱讀,恐怕是很難的,所以我並沒有想趕,只能在自己的步調上前進,也許,選擇澎湖開書店的原因,幾年下來已經慢慢浮現,約莫是如此鬆散的閱讀,需要一座不羈的小島。

在這島上生活時我周遭的人閱讀量並不高,大家擔心這點會讓我開書店生意不好,事實上,這才是讓我沒有壓力、讓我過得很自在從容的原因;如果身邊高手如雲,我這麼弱,怎敢開書店?如果大家都跟我一樣是低度閱讀的人,反而成為我的同儕,我跟大家一起生活,用同樣的節奏,唱相似的旋律,才知道生活的縫隙中,哪裡需要書的填補。

如果我是一個可以關起門一直讀書不跟人接觸自得其樂的人,那我在這也會過得很好,書多到永遠看不完,可以過一輩子沒問題,但我不是,我是喜歡朋友一起的人。時而融入朋友們的生活,我覺得很好,也很重要,有一天他們需要書的時候,再找我聊天,我只要開著書店候著,等他們的縫隙需要填補時。

所以我這個書店老闆在咖啡館的時間比在自己書店還多,在咖啡館的心情比在自己店裡還好,因為那是我生活的場域,休閒娛樂的氛圍,跟朋友在一起的地方,我在那裡候著,有些縫隙時我並不馬上給書讓人閱讀填補,我用我自己,我已經消化吸收的、自己經歷的事,包括書,但不限於書。

寫到這終於找到我想講的話,書包羅萬象,可讀可用可進步,但不是全部,人的情感是溫暖的,一個笑容的暖心程度,經常高過一本書,否則,我不會覺得孤單那麼苦澀,我可是有滿屋子書的人,也是很享受閱讀一事的人,但閱讀不是全部,

它永遠與被朋友緊緊擁抱不一樣。

我可以跟朋友在一起,有機會就聊幾本書;但我不能只跟書在一起,等朋友進門來。

如果你發現我不是你想像中那樣厲害飽覽群書的書店老闆,那我真是抱歉;但我是有甜美笑容會與你擁抱的朋友,當我們好不容易有半天交集能見面聊天時,我們天南地北聊起來,

包括書,但不限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