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靜凡的生命故事】我憑什麼活下來?_14

口述:傅靜凡
整理:陳藹文

14 產業

上次反賭勝利了,但心情還是沈重的,雖然把賭場擋下來,但澎湖為什麼有人會想要賭場進來?那些問題都還在,不能擋下來就直接劃下句點,必須以同理心去思考人們的需求,是要經濟發展,要有工作機會,我們要提出解決的方法來才行,答案當然還是在產業。

推動賭場的一方訴求的是旅遊產業,觀光加上博弈,但那裡面並沒有澎湖的特色或元素在,澎湖應該有自己的強項可發展產業啊!我是說「產業」,而不是「產品」!

所謂產品和產業的差別是很大的,像黑糖糕在澎湖大賣,可是就是這個產品大賣而已,因為它裡面的東西都不是澎湖的,沒有辦法形成一種產業,所以再怎麼賣,也是少數那些人獲得利益而已。必須反過來,我們得用當地澎湖的東西,把澎湖的產業帶出來。

從這個方向切入,在反賭勝利之後,我大膽地先把「自己」投入了產業研究,除了家裡的菜宅、加工、銷售,也與小農契作,展開各種嘗試。同時,以超過四十歲的高齡、非相關科系畢業、硬是考上澎湖科技大學的食品研究所,一邊補強學術與實驗的背景,一邊尋求更多資源協助。

慢慢地,我將整個澎湖的產業裡面,架構出三個大方向,第一個是紫菜海菜,因為可以養殖,而且在養殖方面比較沒有污染,環境的負擔是很小的,不像養海鱺魚對環境負擔很大,要用些下雜魚給牠吃,紫菜沒有,幾乎是放到海裡面就自己長了,我們已研發很多紫菜的產品,從上游養殖戶、中游這些加工業者,到下游這些行銷端,整個點線面可以成形。

第二個是鹽。其實在日本琉球等很多島都有他們很獨特的鹽,如「雪花鹽」,每個地方做出來的鹽都不太一樣,澎湖的海水是比較沒有汙染的,這也是我們可以做的,不只是食鹽,不只是海水提煉出來而已,可以加入海菜做成海菜鹽,加入紅蘿蔔做成紅蘿蔔鹽,利用澎湖當地的食材加工,觀光上也可以變成很大的助力。像日本琉球的鹽場不是用曬的,它是利用海水流下來蒸發結晶製成,所以也不怎麼消耗能源,是一個很環保的方法,可以做的產品也很多元,開發沐浴鹽、牙膏,甚至驅邪都可以。

第三個是農產品。澎湖的農產品滿特殊的,像高麗菜、菜豆曬成乾,紅蘿蔔、絲瓜等,其中有好幾項可以透過適當的加工和儲藏,延長賞味期限,保存到觀光季販賣。農業這產業如果做起來,估計一半的澎湖人都會受益,因為很多人自己家裡面都有種菜,冬天小農可以自己多賺個一兩萬;如果有年輕人願意回來投入這一塊的話,可以大規模地去種植,是帶動整個澎湖島上經濟的一個好方法。

希望「澎湖就是一個品牌」,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只要寫上「澎湖」兩個字,就代表無污染健康純淨,例如澎湖出產的高麗菜大家可以不用擔心農藥的問題,例如澎湖出產的鹽是天然有機飽含礦物質...等。有點像紐西蘭奇異果,他們沒有各自品牌,全國就是一個品牌:紐西蘭奇異果,把力量都集中在一起。

接下來各公民團體有意願的話,不妨聯合舉辦一個產業創意比賽,任何人有什麼可以活絡澎湖經濟的方法,或可以創造澎湖新產業、增加澎湖收入的,都提出來,類似一個競賽,第一名獎金可能十萬或五十萬,高一點,不要太低,鼓勵大家來投。

「產業創意比賽」是透過舉辦競賽把知名度、曝光度提高,或許這裡面有一些很好的idea可用,透過大家的集思廣益,主要的用意就是一起來討論「澎湖要做什麼?」讓每個人都去思考在賭場之外的可能,那澎湖各種自然的、人文的資源就會一一被關注、被重視。

產業是我們重要的議題,其實促賭方越打產業訴求我越喜歡,因為我們這邊有不需要賭場澎湖就能活得很好、提高大家的收入的方法!他們希望「大家回來照顧爸爸媽媽」,也是我們希望的,產業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不能只講一句「澎湖經濟要發展要多一些產業」,卻沒有執行的計劃,成為非常空洞無用的官方語言。

我們現在提的是有系統有計劃的方式,包括三大產業都馬上就可做,只是規模而已,也許可以成立一個澎湖綠色公司,就算第一年、第二年規模很小,但三大產業累積下來,誰說十年後不會有像金門酒廠那樣的「金雞母」誕生!

這隻金雞母是真正澎湖的,而且是真正的全民入股,例如我們去收購高麗菜,種菜的阿公或阿嬤就等於我們的股東,賣了菜之後還要回饋一些盈餘給他們,透過這些良性的互動,相關的組織或制度就會越來越好。

更重要的,農產業是真正「腳踏實地」的產業,依著「每個人都愛護著自己的土地」而存在,再沒有更適合我們、更幸福圓滿的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