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第五年】1

五年,已經是我生命中做一件事最長的一段,看了幾本書,分別是25年的攝影師、30年的表演工作者、和50年的藝術家,就覺得自己沒資格說什麼。但也許下一秒我就會消失,所以這一秒還是要說要寫。

最長的工作是兩年,最長的感情也是兩年而已,安書宅四年半,與澎湖的往來五年半,確實是破紀錄的長。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能走多久,一點把握也沒有,如果根據自己的歷史判斷,兩年已是極限。

這中間有一個轉捩點,是父親的驟逝,影響所及包括不願放棄才剛誕生不滿一年的安書宅,決定以無人書店模式撐著,希望能撐到我再回澎湖的那一天,最好撐到我能再度全心全意做書店的那一天。

另一個影響,是我對自己生命的積極度,那是第一次希望自己活久一點,不要太早離開人世,不只因為母親和奶奶需要我,還有我的書店,熱烈希望父親沒來得及看一眼的安書宅,能存在久一點。

最後的日子沒能在他身邊而在澎湖做一間書店,使我沒能見他最後一面的遺憾,只有把書店做好,才能彌補。

所以中間的三年過去了,我來來去去,盡量兩邊兼顧,不能只留在基隆家,失去自我和理想,是痛苦的;不能只留在澎湖,沒有照顧家人,心一樣空洞。於是貪心地、想盡辦法讓書店不死,讓自己活下來。

之所以這麼說,是曾經有過希望自己不要活太久的念頭,尤其面對單身多年感情沒有著落的低潮時,會覺得少活幾年就少幾年與孤單感奮戰的心神耗損,超過三十五歲時,想的是活到四十歲再看下一步怎麼走好了,那麼消極。

那種希望生命短一點的念頭真可怕,就在快要40的時候,66歲的父親瞬間消失了,自此,不敢再有那種念頭。一定要努力地活著才行,要活到不能活了為止,人也是,書店也是,要希望生命淋漓盡致才好,才不枉費給我生命的人、一輩子對我的呵護。

終於,安書宅進入第五年後,稍稍有了成長,前四年都是以打平房租為目標,第五年開始有列上自己的薪水當作新目標,這是具體的部分;抽象的則是人際關係,與越來越多的本地居民變成朋友,是收穫,也是得以穩定下來的基礎。

書店規模一直維持極小化,我的生存需求也是,所以經濟問題向來好解決;精神意志能否不動搖,才是在澎湖活不活得下來的關鍵。書店有書就能撐著,一個人的心裡面要有什麼才能撐住呢?

答案很八股,我很明白自己,心裡要裝著愛,才能活得好,如果裝進“不愛”,人會變得頹喪,如果偷懶改放“無所謂”,就會顯得消極避世,如果放進“感傷”,則身體也跟著軟弱無力。

愛是心裡一條希望的線,一方面牽動,一方面綿延,牽動的是全身細胞,綿延的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我一再試驗想知道自己能否當一個冷漠的人,結果是無法,隨便看一本書都會被挑動,別人寫的內容,常常照映出我的想法,激盪出我想寫的內容。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欲罷不能,前天也是有一本書看完一遍又馬上看第二遍,我很享受這個狀態,雖然導致其他事拖延,但很過癮,遇到對味的書,就像遇見喜歡的人,那麼想要多瞭解一點,有時想要趕快知道全部,有時想要慢慢賞析細節。

愛是心裡一條靈感的線,一方面探索,一方面傳遞,探索的也是全身細胞,傳遞的也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無以止息,對人,對書店,對地方,都是。更重要的,愛是一條與別人連結的線,人只愛自己的意義是不夠的,要愛上別人,愛上一些事物,才會變得不一樣,才會追求更美好的自己,才有進步的機會。

我直到第五年才知道,五年並不是目的地,也還不是中間點,根本是剛開始出發走了幾步路而已,愛的過程要放慢五倍檢視,要拉長五倍時間來經歷;甚至直到今天才知道,可能要五十年後,才看得清此時此刻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