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詩歌同樂會No.10 後記】創作是開心的事

『他說創作是很開心的事,我大概明白了,寫歌這件事不是現實生活的一部份,而是靈魂的一部份,創作,讓作品誕生於世,顯示為:本人活著。』_摘自內文

文/ 陳藹文
2016.6.20

詩或歌或曲,創作,是開心的事,文字也是,我喜歡寫,確實因為創作是讓自己很有存在感的事,我幾乎活在所寫的文字裡。所以,當我看到『詩比歷史更真實』這樣的說法時,作為一個寫作者,馬上就能理解。

大部分的人看見的歷史,不是我們寫的;但,我們可以寫詩,用詩,把我們看見的真實寫下來。

我們可以寫歌,把我們看見的真實寫下來。

我們可以寫曲,把我們真實的感受寫進去。

昨晚育德彈唱了許多他的作品,最後還播了最近幫文澳國小寫的畢業歌曲,他說:創作是很開心的事,他去收集小朋友們的想法,看大家想把什麼事情寫進畢業歌裡,各種有趣的元素被丟出來,孩子們的創意和歡樂真是無極限,也感染他,讓他享受了整個寫歌的過程。

我很意外,當上市民代表之後更忙碌的育德,怎麼還有空創作?每天要管的路燈亮不亮、地面平不平、選民服務和紅白帖、質詢和社會參與,還要做各種音響工程工作,哪來時間創作歌曲?

但聽到他說創作是很開心的事,我大概明白了,寫歌這件事不是現實生活的一部份,而是靈魂的一部份,創作,讓作品誕生於世,顯示為:本人活著。

曾經我對關心我的人說:如果你看見我的文章持續發佈在網路上,你就知道,我還活得好好的,文字裡你感受到什麼?我就是那樣,即使相隔遙遠,難以常見面,你也能知道,我活著。

這也是為什麼安書宅除了閱讀,也很愛鼓勵朋友寫作,把讀到的心得盡量寫出來,能寫詩寫歌寫曲當然更好,得以傳唱。

得以傳唱,一切可能不一樣。

昨天讀詩的部分我分享的是:聽聽詩的聲音,說的正是詩之為詩,本就可吟可唱,聲音是它的基礎,韻律是它的美感,傳誦,傳頌,使詩比其他文體更有滲透力。

昨天聽歌和玩樂的部分,峻瑋和育德都分享:獨立音樂,其中就包含獨立創作、不受干涉的精神,歌曲的基礎也是聲音,美感同樣是來自旋律與節奏,傳唱,傳倡,使音樂有滲透力,有影響力。

所以,從地下音樂到獨立音樂,很多都緊扣社會議題,發覺不公義,或發掘出角落弱勢族群的困境,或去貼近較底層的藍領工作者的生活。

像我昨天朗讀了一首在造船廠做塗料工程師的詩人之作,也像前天我們看尋找甜秘客紀錄片中工人歌手所創作歌曲,默默擄獲五十萬人心。

創作是困難的事嗎?

如果像我,把想法寫成詩文其實是一個抒發、一個出口,是讓自己坦然面對世界的方法;或像育德寫歌一樣,創作是開心的事,或對別人有意義的事,也許就會一直寫一直寫吧。

昨晚獨立音樂介紹了濁水溪公社,介紹了生祥的新作圍庄,他們耕耘多年、知名度高,各自有關注的地方或議題;最後聽到育德六年前為反賭寫的歌,和這首為澎湖天后宮整修與大倉案所寫〈默娘的眼淚〉,我心裡平衡了,瞬間浮出:在歌曲創作這個領域,

”澎湖還是很有希望“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