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島嶼週記2016】等待

文/攝影  聖雯



由於駐紮任務的目標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替島上八成以上的島貓執行TNR,才能有效控制島貓的族群量。為了要達到這個目標,在開始誘捕絕育之前的調查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先能掌握每一隻貓的出沒地點、出沒時間、性別、個性、年齡等等,才能一起討論訂出最有效率的誘捕策略與方法。

調查工作當中,有一項讓我們感到最療癒的工作,就是每天的愛媽行程。

何謂愛媽行程呢,簡單說就是到特定貓點去餵島貓。那我們是怎麼決定數百隻島貓中,要餵哪些島貓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說說駐紮任務很重要的一項基本原則。

每一隻在街上討生活的島貓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當我們將某一隻島貓定為TNR對象進而誘捕絕育時,我們便是介入了牠們的生活。我們一旦介入了島貓的生命時,我們便有責任義務讓牠們可以健康安全地在手術之後回歸牠們原來的生活。

為了協助島貓在手術後可以順利復原,除了術後照顧之外,我們也會到定點餵某些放回的島貓,給牠們加飯、讓牠們吃的更營養一些。但最最最療癒的莫過於餵小貓了!

在調查島貓分布狀況時,我們會評估遇到的小貓在我們駐紮任務結束離開之前,有沒有機會接受絕育手術。例如我們七月初在七美開始調查時,小貓或許才一、兩個月大,但是在我們九月底離開七美之前,小貓將會是三、四個月大,是可以絕育的年紀了。遇到這樣的小貓,我們便會排班去餵牠們,希望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吃的好點;牠們長的越健康,絕育的風險越低。

頭幾天,小貓們通常還很怕生…但是一周、兩周過去,每晚當我們前往餵貓點時,人還沒到,遠遠就可以看到小貓們那小小的身影,在定點等著。

有一處的小貓,一共五隻住在巷子裡。由於我去餵貓的時間並沒有很固定,通常是凌晨一點到三點之間,有時候抵達時牠們已經睡翻了。但只要拿起飼料桶搖一搖、罐頭敲一敲,就會看到五隻小貓從暗處跳出來,朝我狂奔而來。狂奔的力道往往強勁到令牠們無法及時在我面前煞車,常常衝過頭,於是牠們就得到了”奔跑小貓”的稱號。即使一天過得再累、或再怎麼不順,只要睡前去找奔跑小貓,那卯足全力衝刺的身影總是能讓心情瞬間變好。

是這些努力在街頭討生活的小生命用牠們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牠們認得,牠們懂得,牠們會等待。

縱使在駐紮期間,我們會面臨到各種無奈、遺憾、分離的情景,每每都在考驗我們的心是否夠堅毅。但我們還是年復一年到不同的島嶼執行駐紮任務,因為我們知道還有更多”牠們”的存在。於是我們得以堅持,為那些還活著、還在等待的生命繼續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