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島嶼週記2016】第一週:澎湖農業觀察

文 / Ida

離開澎湖到台南工作即將滿三個月了。

從一個人人號稱鐵飯碗的工作轉換成需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從被海環繞的小城市飛到嘉南平原上的大鄉鎮,舉目所望的景色也如此不同。這兒有各色胡麻、瓜果、蔬菜田,整園整園的文旦、柚子或酪梨吊掛在綠葉間,偶爾會有一兩顆調皮的探出園外誘惑路人; 田邊的灌溉溝渠滿溢源自烏山頭水庫的水,清涼無比,腳踏其中馬上就能消除一天的暑氣。

「這就是我想像中的農業啊。」剛到台南的我如此想著,無比興奮。但,卻又忘不了澎湖島上蔓延無際的銀合歡林。

到一個迥異的新環境,難免招惹人探聽,已經數不清多少人問我,為什麼要從澎湖到台南來。一開始我總會笑著回應:「澎湖沒有農業可做啊。」是的,在我看來,澎湖有農,卻沒有「業」,雖然有經濟產出,卻多半太小而難以支撐一般家戶所需,儘管有少數農民確實有賺到錢也後繼無人。還記得曾遇到一位老農笑著這樣告訴我:「假如我小孩說他要回來做事,我就要打斷他的腿。」「賺嘸三先錢,擱做到要死,返來作啥?」

澎湖農業難作,實在有太多無奈的因素,自然的、人為的因素纏繞其中,往往解開了其中一個結,馬上又碰上另一個結,在澎湖這幾年,並不是沒有遇到新投入的農民或年輕的有心人,只是稀少,而真的投入又能維持至今的,更少。

能維持至今的幾乎家庭都能提供一定的後盾,例如已領有軍職退休金或家庭原已有穩定收入,否則常常只能做個兩三年燒完錢收工收場。我在2010年初回到澎湖,參與了當年底的農林漁牧普查工作(內部暱稱之「大拜拜」), 最終得到的數據顯示澎湖當年仍維持耕作的農地面積已縮減到352公頃,若與1990年度的數據比較,20年內澎湖的農地荒廢面積達到777.29公頃,20年間全縣農用面積減少率達68.83%,是全國農地流失最嚴重的縣市(第二名則是首善之都台北市,20年間農用面積減少率達53.24%),並且在2016年6月舉行的「大拜拜」中這個趨勢仍未減緩。



「看起來就只能這樣了」,軟弱的我抱著這樣的心情到了台南。但,總卻又忘不了澎湖島上蔓延無際的銀合歡林,總還是希望能有來者能突破這樣的困境,走出一條新路,因此想把過去這些年在澎湖觀察到的農業環境議題包含土地取得、水資源取得、農業政策影響、行銷手法等面向做個紀錄,讓來者知道澎湖的農業有何特色與困境,以及可能突破或減輕負擔的方法,希望讓未來的有心人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