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宅01】先求存在,再求十年

編按:
【宅】系列,是講安書宅的故事,文字是2014年2月就開始陸續手寫在本子上,打字的此刻(2015年4月)累積有十篇,目錄旁寫著:也許這會是一本【小島書店求生記】。

2015年挑戰連載33篇,四月開始,到十一月。

--------------------------------------------------------------------

【宅01】先求存在,再求十年
文/ 陳藹文


為什麼會開這樣的一間書店?你是澎湖人吧?這是我最常遇見的兩個問題。

答案是:我不是澎湖人,我是台灣來的!

怎麼會有人跑來離島開書店呢?首先,我感謝你稱她為書店,常感覺目前(2014年2月)的狀態還只能算是籌備處吧!書真的很少,人能在這兒做事的時間也少得可憐,充其量只是以書店為目標的暫存區預先開放了。

所以我最常說的是:慢慢來~~~

想開書店很久了,開在澎湖是因為這兒竟然沒有一間我心目中的書店可去,如何能生活得下去呢?乾脆自己開了吧。

是如此容易,說開就能馬上開成的事嗎?當然不是,要準備多一點錢才好,除了熱情、愛、與想像力之外。

那沒有錢的我,在陌生小島、是怎麼開出這間書店的呢?

故事大概是這樣,不過,我的方法非常實驗性,一切都在實驗中,是否值得參考?還很難說。


  • 算一算,一個月只有五千塊!

人們進來總想問:這房子是你的嗎?我說不,這房子是租的,一個月5000塊錢,二樓房東還有個佛堂在上面,他初一十五會來拜拜,我只能使用一樓的部分,不貴也不便宜,在馬公市中心的小巷子來說。

第一眼看房子外觀就喜歡上,參觀過內部覺得狀態也十分完整、安全後,就鐵了心等她!因為我的預算就是5000塊,不能更多了。

意指:不能更高成本、也很難收入更多了,就一間小書店而言,一個月能賣出30本書,也就是平均每天賣一本給一個客人,或半個,算是不錯了,我必須如此保守估計才行。

一本二手書賣100元到200元吧,這是我自己在買二手書時的指標,100是最心動的價位,新一點、好一點、或珍貴一點的,200是我願意的。

以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是我唯一能做的,我沒有錢去大採購新書,或收購別人的書,我只好厚著臉皮,請朋友們捐來離島給我。

你可以說我打悲情牌。


  • 三層次的悲情

悲情之一,小島的孤絕。天啊!這連一間二手書店也沒有的地方,台灣大島的人們啊,怎能不支持,只需把棄書郵寄而來,幾乎就是做了善事了。

悲情之二,朋友的夢想。這人大老遠跑去偏鄉做此等傻事,不就是為了書店的夢想嗎?怎能不幫助她實現呢?只需把舊書清一清,並不用掏太大的腰包,何樂而不為?

悲情之最,開書店。這是最能博取同情的點了,開咖啡店都還沒引來這麼多噓聲,她腦子壞去了吧,開書店是賺不了錢的,不!是一定會賠錢的事呀,既然阻止不了,就找些書出來給她寄去吧,希望能讓她活久一點。

我猜測就是在這樣的憐惜之下,人們紛紛從各地給我寄書來,沒有要我出運費,先是好友,後是網友,再是不認識的新知都大發慈悲,普渡了我。

最後是澎湖本地居民來過書店後,不管有沒有買書回去,都會說願意整理舊書拿來給我。


  • 細水長流

所以,算一算,一個月只需要5000元,支付房租,這書店就能成形了,天真一點,簡單一點,大膽一點的話。

不要有雜支,或有但是不列入帳裡;不要進貨,或有但也不算書店的;不要人事成本,店主人養活自己;不要辦花錢的活動,或有但花自己的錢;

不要裝冷氣,只用電風扇;不要提供網路,用別人的;不要賣咖啡飲料點心雜貨...,免得有庫存壓力;盡量不要賣新書,免得有風險。

不要太高調,不要太快,不要大。

於是安書宅成了現在的模樣,維持賣書的基調,有一點點閱讀的空間,很不正式,很小,很陽春無章法,理念的呈現也很有限。

一切都是為了細水長流。

我的目標不是三萬冊書什麼的,我的目標是至少要做十年。


  • 先求有,再求好

一年六萬,十年六十萬,是我可能可以負擔的,所以如果沒有賣掉任何書,她也能活十年,這便是底線。

守著每個月五千元的收支平衡,這小島書店就能存在。

存在,就有意義,就值得努力,為她奮鬥。

別人有六十萬、六百萬可瞬間燒去,我可沒有,每一分錢都只能花在必要支出上,否則,書店短命,比沒書店更叫人沮喪。

"先求有,再求好",許多事開始的時候都是這樣想的,一步到位何其難,卻不想再等要畢其功於"一步"所需的資金累積,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先求存在吧!存在個一年兩年三年後,也許就能活六年七年,然後,默默地,十年三千多個日子會過去,這小店成熟了些,像樣了些的時候,我們再來正式"OPEN"。

十年,都是籌備期,都是試營運,都只是在努力成為一間書店而已。


2014.2.立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