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

【書】躊躇之歌

編按:
【書】是安小姐每周的讀書心得練習寫,本來想盡量推新書,好讓看到的人都買得到書,但"有感可寫"的書實在可遇不可求,決定不管新或舊,寫讓我寫得出東西來的書就對了,可能有的長有的短,看觸動了多少。

如果類別屬於農業、飲食的,會以【書_身土不二】為標頭,同步標籤"身土不二",如果寫的是書店相關的書,則以【書_書店】標頭,同步標籤"書店書"。途中還能抓出什麼類別的話,再另補充。

預計每週二發文,2015挑戰33本書,從四月到十一月。
------------------------------------------------------------------------------
【書】躊躇之歌
/ 陳藹文

我抱著這本書,像抱著課本似的,一來當作我自己「寫作課」的大範本,二來當作「歷史課」的參考書,三來當作「社會課」和「政治課」,大概「哲學課」也行。

「你忘記我們在裡面的日子了嗎?抱著絕望,才能活下去;我們只能等待,但不是希望,這兩者是很不同的。」

在陳列的躊躇之歌裡這幾句很衝擊。我以為每個人都是抱著一個什麼【希望】才能活下去,從沒想過有人是抱著【絕望】。

是不是真的有些事情,抱著絕望純等待,比抱著希望好?

如果有些事情在我們心裡形成一個牢,長年來我們以為抱著希望總有一天能掙脫,可能其實抱著絕望等待會比較好活,不會輕易地被【希望】傷害。

像抱著陽光似地抱著希望無限正向地活,累起來的時候,懷中的希望一直受挫的時候,反作用力也是大得驚人。

這幾句是我在網路留下的自問自答,關於一個人要抱著什麼才能活下去,我想應該是哲學課沒錯吧。

我很驚訝這個人,能把政治寫成社會,把歷史寫成詩,把變動寫得出奇平靜,把自然背景寫得靈動,引人入勝,引人入史,引人入問題核心,引人思考。

感覺得到全書靜謚的氛圍,想淡然卻不可得。原來白色恐怖最恐怖的不是政治,而是社會;不是個人變成【政治受難者】,而是【整個社會扭曲】;原來冤獄最恐怖的不是刑求或坐牢,而是出獄後才開始的【全面自囚】。

他說希望寫這本書可以作為一份歷史備忘錄,在統治者所寫的歷史之外,有一份備忘錄給大家看,如果你以為他就站在統治者的對立面寫全部文章,那你就錯了,他或許擔任了當時反對黨的幹部、候選人、和民意代表,但他在記錄那些過程的時候,視角仍是屬於【備忘錄】的。

世界是這樣,有一股主流,就會有一股逆流,也同時會有很多非主流,以及另外許許多多不在流上的眼睛,看被匯聚的這世界,也看他們滲出來的小水脈。

雖然作者寫他自己的故事經歷,但他帶我們看見的東西,卻包含細微處,包含無關主角配角的路人一樣的片段畫面,不管是自然風景還是小人物。很難想像他是三十年後寫的,描述得好像前不久才發生的事,可見深刻,可見影響之大。

人家是十年磨一劍,他是先醞釀三十年,然後才用十年磨劍,結果,磨出一把鈍劍,從容又優雅,無刀鋒,有劍氣。

所以,成為我的寫作課本之一,原來,散文可以寫成這樣,深刻卻淺白易讀,我在網路上看到中學生寫的讀後心得,明明內容有極巨大的時代性的背景,有細微的心理變化與情境,卻仍然生動流暢,學生應該也能讀懂大部分。

至於我,讀完又手癢了,也想細細剖析自己過去的三十年啊。

雖然我的時代沒有大風大浪了,但寫來也是架構龐大,寫什麼?什麼不寫?才是最難的,隱約在某篇報導中看到記者採訪陳列時他說的類似這樣的話,他精練地選出五篇代表他的躊躇之歌,中間的取捨,是最微妙的。

大可寫一本厚厚的回憶錄啊,他卻不要,只挑出被訊問、出獄後一年、黨幹部的日子、國代的場景、最後回歸田園,這樣五篇備忘錄,銜接極好,沒有跳躍的感覺,平平穩穩走過五篇,步伐輕盈,為什麼不沉重?

寫了十年,同時間都在割草,文章持續修修改改,田區持續修修剪剪,是這樣的寫作過程才使得文字不沉重嗎?我想這本書的內容、作者寫散文的方式、精選的題材、過程背景生活的選擇,都將影響我很大。

如果我也有一段三十年來的什麼可以寫,如果五篇,會是哪五篇呢?換我細細思索起來。

以下是搜尋"躊躇之歌"讀到幾篇網路上的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