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島嶼週記0172冬】合奏樂器

文/照片提供 Peter Su



這個冬天,除了平常的工作以外,也跟樂器再一次有許多相處的時間。一位退伍不久的朋友大家相糾組了一個叫做三角鐵的組合,我也希望從以往主導的角色,轉換為參與的角色。

此外,我也依舊榮幸是大學社團的指導老師、某國小的吉他社老師。在這次大學的社團活動中,除了平常的樂器課程,也請社長安排了聖誕活動,並跟幾位同好的學生一起組了一個玩票的團體,將要在聖誕活動中演出。由於這個團體的發起人是一位基督徒,鼓手也是基督徒,我也是,所以演出的歌曲以教會詩歌為主要的選曲,並且做一個組曲的演出。當然,除了跟學生們一起合奏可以享受青澀的愉悅,更重要的是帶給他們一些知識與觀念。

合奏是一件很多面向的事情,更是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

每個樂器都有它的特性,例如鼓是樂團的心臟,所有的氣氛會因為節奏跟速度變化。而吉他或鍵盤他可能必須擔任引言的前奏,或者是氣氛緩和的間奏,也可能是結尾的尾奏。其次,他們也可能扮演和弦這個外衣的中景角色,讓主唱的主旋律不單調,而和弦的使用更會讓音樂有不同的風味。

最後我要隆重的介紹低音吉他(BASS)這個角色。很多人都會說低音常常是角落、邊緣人,但是在我的觀點,bass絕對是樂團的靈魂。絕對的低音他能控制整個和弦的結構,在這裡就不多介紹135跟513的差別是什麼了,因為很多人沒學過樂器,也不懂樂理,但總之,一個好的貝斯手可以讓一場表演精彩,也可以讓一場表演屬翹翹。話說,好多人現在都喜歡直接用手機內建的喇叭放音樂來聽,這樣根本聽不到低音,是會錯過很多音樂巧思的浪費行為。

樂團的每個角色都缺一不可,但在每個段落都會有不同的主角,每個橋段也都會有大家應該互相配合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是主角,聲音就會變得很雜,如果大家各彈各的,就會顯得音樂很凌亂,所以樂手之間必須互相配合,也就是為什麼樂團需要練團。

跟學生練團除了生氣以外,就是引導他們做溝通與教育事前準備這件事情。好比說主唱要唱什麼歌,要唱什麼調,樂手要去找譜或自己聽自己抓。但是自己抓也會有差錯,版本不同譜也會有出入,因此樂手也必須要互相對譜、對橋段。

責任感與互助是現在學生很缺乏的一件事情。很多學生會分工但不合作,也有會只把自己的部分顧好卻沒有去關心能力比較差的,有的是事前準備與練習不足,導致合奏時大家因為他的部分而沒辦法順利把歌曲跑完整。

我不敢說自己會的東西有多少,但如果學生願意學習,我都會很熱於分享,也希望除了音樂技巧,也將處事及態度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音樂中除了學會一項技能,更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那就不辜負人家稱我們一聲老師了。

事前準備、互相配合、互相幫助、能伸能收,合奏,是一種學習人生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