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詩歌同樂會No.18 後記】想要聽完

文/ 陳藹文
2016.6.30

九點整,大人說時間到了,要先走,帶著小小孩跟我們說掰掰,走出門,我們節目繼續進行,我的笛子老師開始吹奏他的最後一曲,突然,他們又進門來,坐回位置上,繼續聽。

演奏告一段落,我問怎麼又回來了?他說,因為孩子們想聽完全部的演出。

我們好感動,大家都鼓掌,也不知道是為演出者,還是為孩子們的決定。

身為大人那一刻有點驚訝,孩子好直接好簡單,顯然他們喜歡這晚的音樂演出,走在巷子時聽見屋子裡的笛子聲又響起了,不想錯過啊,想要聽完啊,儘管其中一些高音尖銳又大聲,空間太小聽起來很刺耳,可能到了會不舒服的地步,他們還是很鎮定。

那種想把一個演出好好看完聽完的心,真是難能可貴。

我們自己呢?是不是也有頭有尾,剛開始的戰戰兢兢,是否到後面就鬆懈下來?我捫心自問,是有那麼一點點,但我盡量讓自己保持一致的態度,包括活動的宣傳、進行、紀錄...,也包括自己面對每一場演出的熱忱。

昨晚的演出是吹奏,但演出者剛好嘴巴裡破了兩個洞,其實很痛,他還是竭盡全力完成每一首曲子,演出前還為我們講解了各項吹管樂器的特色,前兩天來看場地時,仔細觀察了牆上展出的歌曲歌詞,橄欖樹、四月望雨都收進他的曲目裡,並設計用完全不同的樂器來呈現,演出後我們喊了安可,他真的加碼又來一曲,讓我直擔心會不會回去後傷口變得更嚴重?

還好他說吹完後好像比較不痛呢,讓我鬆一口氣。

他還做了簡報檔,讓觀眾知道曲目和背景,我們的許多演出者都超乎想像地悉心準備演出內容與解說,有趣的是,事先並沒有跡象,總是在演出日才給人驚喜,活動規模雖然極小,來聽的人也很少,他們還是那麼盡力,我頗有無以為報的愧疚感。

尤其沒能好好宣傳找出觀眾來好可惜,這十多場演出都好精彩。也許好友們情義相挺,是想要給我們鼓勵,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容易,要堅持到最後一刻需要許多力量。

二十天有點長,但也到尾聲了,今晚已經是最後一夜。記得我想挑戰連續讀詩二十天,把李敏勇老師的兩本書剛好二十篇詩歌課讀一遍給大家,事實證明,我沒有完成原來的計畫,發現原來每天讀詩是會悶的,在類似的筆法與想法裡。

所以中間我還是視情形穿插了別的詩人詩集,或從詩衍伸出來的畫冊分享,或有一兩天混過去,沒有客人時根本沒讀,結果二十天過去兩本書只讀完一本,二十篇只導讀了十篇,最後一天把第二本書挑幾首喜歡的出來讀,劃下句點。

我在想,如果有個客人是像昨晚的小朋友一樣想要聽完二十篇詩歌課的,那我是不是辜負他的期待了呢?

沒有像單場的演出者那樣完整,我是所有人裡面,唯一貪心地想要每天給大家不同的東西,卻又沒有照原訂計畫走完。

出發的時候計劃很完美,實行的時候則難免有狀況,堅持或應變,好難拿捏,在活動將要結束之際,我們開始反思,同時想著如何好好收尾。

孩子的一個念頭和動作,提醒了我,我們應該更重視這件事的完整性,把後續能做的事,也都盡力做好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