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宅】不敢辦講座的書店

空間小,真是極好的防護罩,安書宅只能容納五六個人的小客廳,怎麼辦活動呢,所以我們整個夏天都沒有辦,只有一場參與友善書業合作社「閱讀的島書展巡迴講座」得到的演講,主辦單位提供了不只講者的車馬費、鐘點費,還給我們場地費,是一場穩賺不賠的活動。

即使如此,還是很害怕,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才是。

今年夏天台灣出版業、書店業有一件盛事,名作家醞釀多年的新小說要出了,大家摩拳擦掌等著,恨不得第一時間就搶一大落擺在店裡顯眼處,我也很期待,跟著下單了五本,網路傳說他要支持各地小書店,準備騎著單車沿西部從北到南,給每家店不同的演講,十來個名額吧,讓大家去爭取,不但是真的,而且我的信箱也收到合作社轉來的email,真的可以提出邀請耶,像作夢一樣,我雖然喜歡這位作家,但可不敢輕舉妄動。

看著幾家歡樂幾家愁,很想共襄盛舉卻沒被選上的書店顯然很失落,超迷你小書店根本塞不下幾個讀者的空間,座位很快被預約一空,卻也提心吊膽著萬一報名的人沒有來怎麼辦...。作家的演講旅行展開了,分布各地的朋友接續上傳照片,興奮開心,作家本人也一路寫、一路被轉貼分享,看著場場爆滿,有人隔著好幾個縣市也奔去聽,我在澎湖倒是很冷靜。

後來有客人看我店裡擺著書、問起活動當時他有來安書宅嗎?澎湖也算西部啊,我說,當然沒有啊,單車可騎不上海浪,得騎海豚才行。但私底下,我跟其他朋友討論時,不約而同覺得沒有被挑選上,有"鬆口氣"的感覺,呼,好險。

如果他來了而我們找不到人聽演講怎麼辦?人家可不是路過,是專程來的,莫名其妙的壓力太大,就算是來旅遊順便送一場演講給我們,沒有人聽的現場還是太殘忍。

記得我第一次在澎湖演講只有一個聽眾,認真準備了許多可以互動的道具資料,也認真地講完,心想還好我是講者,不是主辦單位,那種情況,主辦人應該比我更難受吧,從此以後我也明白,在澎湖辦演講活動不容易,安書宅一定要夠成熟的時候才辦,隨著書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能辦活動的類型受到美好的侷限,只做讀書會和一點點分享會,絕不輕言辦演講。

書店一定要辦很多活動嗎?賣書是一定要的,活動是行有餘力吧?我偶爾會自問自答,如果沒把握,就緩緩吧,如果一場演講策畫之後就有段時間要患得患失的話,那等書店穩一點吧,先把賣書的事做好再說吧。

很多作家在台灣的演講是叫好又叫座的,但辦在澎湖風險很大,不是怕報名的人少,而是臨時不來的機率很高,再珍貴稀有的演講到了澎湖也可能"雲淡風輕",是真的雲和真的風在清淡生活啊,好像再厲害的人來到這都變成普通人。果然後來就發生了我們預料中的事,名作家的演講只有個位數的聽眾,好可惜。

記得某次聚餐我們還討論了:到底要請誰來才會有很多人想聽?亂講了一堆名人還是沒有一個有把握。五月天吧,大概只有五月天來才會爆滿,也有人說詹雅雯才會,有人說一定要先收費才能確保報名的人會出席,有人反駁認為一旦收錢想聽的人就更少了,有人建議開課啦,要包裝成課程、激發大家的學習動力,想進修成長的人才會把握...。

至少要先有定期聚會討論,我一直這麼想。

我曾做過一個叫「島嶼沙龍」的系列,安書宅開店之前,包含講座、分享會、影展影片播放、議題討論會等綜合性的,想實驗看看有沒有辦法促成一群人固定聚會,目標只放在兩個我剛到澎湖時認識的最熟的朋友,我想知道,他們能空出固定的時間來相聚嗎?

答案是不能,總是兩個人能來一個就不錯了,好不容易幾個好朋友湊齊,中間常有人需要去接電話,沒多久就有人需要先走,也不能說他不重視我們或活動,就是臨時有事要去處理,公私都有,不得已啊;而且他也不是個案,因為很多人都是這樣。那年智慧型手機還沒普及到現在的地步,如今聚會已經演變成不是接電話而是一直低頭看螢幕,不知道在聯絡事情?看訊息?還是關注網路世界大事。

也許台灣的模式不適用於小島,也許以前的模式不適用於現在了,也許只是還沒遇到對的人,也許是還沒遇到夠重要的事,我並沒有放棄,就是覺得要再觀察、慢慢來,現在看起來是一間不敢辦活動的書店,但也許會想出不一樣的模式,擁有獨特的生存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