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宅】不孤單書店

聽朋友說最近有個新書店要誕生,叫給孤獨者書店,讓我想起安書宅的誕生過程,以及我曾寫過名為"孤單書店"的小詩卡片在店裡隨喜賣。

安書宅籌備的時候本來想叫做"島嶼書宅",有意找五個朋友加上我,每人出五萬塊來開一間書店。找朋友找錢不是最困難的,難的是我研究了半天,也向書店前輩請益後發現,三十萬根本做不了甚麼事,如果要運作一間賣新書的書店的話,房租、裝潢、進書、店員,大概開張前就花光了吧。

接著我眼睜睜看著好友的店誕生過程之坎坷,房租非常便宜、但屋況不好,尤其多年無人使用重新接水接電讓更多問題"浮出地面",結果花兩倍預算於裝修空間上,讓我好害怕那太便宜的老房子所隱藏不可知的問題。

那時候我知道這間書店很難以一般商店的營運方式存在,要賣餐飲才能平衡收支的論調比比皆是,但餐飲不是我能做的事,想維持一間"普普通通"的書店需要的卻是"與眾不同"的模式,為了不讓事情複雜化,我決定不找朋友出錢,想辦法用最少的錢來啟動。

所以後來沒有用島嶼書宅,而用了安書宅,來宣告這是間充滿安小姐個人色彩的書店,意思是並不準備照規矩來。

前三年走過來就是一個人書店的姿態,有點遺世而獨立的味道,書店與人都顯得孤單,一直覺得如果以"孤單書店"為題材寫個小說應該會很不錯,寫一間有靈魂附身的書店,用書店的角度窺看客人來到店裡透漏的心事之類的,但只有想沒有寫,最後只用手寫小詩卡片,還放在店裡賣,隨喜捐,記得有個阿兵哥帶走了一張,投了六塊錢在金安箱裡,讓我知道了孤單的價格。

不論孤單到底能不能賣錢,一個人做書店三年我覺得可以說把安書宅的腳步踏穩了,每次看朋友的店有老闆和店長兩個人討論事情都覺得好羨慕,如果有夥伴,安書宅也許能走得更穩,或更有趣一些!在這樣的念頭牽動下,生出"安書宅管理委員會"方案。

因為最需要的實在不是錢,甚至也不是需要開店的經驗、對出版業的了解、熱愛閱讀等,而是志同道合有時間!最難的是志同道合,有段時間我強烈感覺到有些看似很好的朋友其實根本"道不同"到想要跟他"不相為謀"的地步,例如我掛反核旗,貼拆政府貼紙,披土地正義運動毛巾,關心各種社會運動和議題,選的書盡是環境、農業等,那些朋友是一頭霧水的。

好在,另外有一群人,是每次都會在這些事情上忍不住憤慨的,聊起來會跟緊時事酸辣嘲諷的,看似溫文儒雅講話慢條斯理,但激動起來髒話也非飆不可的,就是今年夏天才組成的"歷史讀書會",可能讀了"台灣人四百年史"會有這樣的後遺症吧,太多事不合理了,太多歷史不合理,而且歷史根本沒有過去,遺毒留到現代還在囂張,更是讓這個讀書會每次都憤憤不平。

於是,他們就是我最好的夥伴了,就以他們為安書宅管理員的最佳人選吧,我想脫離"一個人書店時代",讓安書宅成為不孤單書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