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

【第五年】11

澎湖如果是一間學校,我覺得它很適合我們在這裡學音樂、藝術、體育。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年我找到自己的地方住之後,第一個想學的東西就是音樂。

然後是藝術創作,我把安書宅視為我的作品。

然後是體育運動,是身體的藝術與美學。

仔細想這三件事的共同點,是一方面打破僵化的感官,以探索為學習,不只用腦袋,還要用手腳,還要用真心,用氣息,全身裏外都忙得很。

另一方面是它們所追求的東西,是美,是愉悅,是全力以赴、淋漓盡致,但沒有盡頭處,是可以學一輩子、玩一輩子、做一輩子的事情。

站在島嶼望向天空和海洋,也約莫是同樣的感覺,猜想澎湖讓我覺得合適音樂藝術學習的原因,是我們比較靠近美景,或我們就生活在美景裡那麼直接,城市裡不是沒有大景,而是人們沒有心思看。

澎湖能提供的不只是美的場域,還有時間和氛圍,出大景了,人人都在拍,你就真的被吸引得好想走出去抬頭看天空,今天的夕陽實景,在你三五步路能到的地方時,你能放下手邊任何事,去成就那份心思。

想跟大家一起發出讚嘆聲,哇,好美,大概就是這樣的場景而已,但你共襄了盛舉,覺得愉悅,晚餐吃什麼都好吃了。美是能讓人心情變好的東西,如果你居住的地方俯拾皆是,那真是幸運無比,我在澎湖居住常有這種感覺。

美是極其抽象的東西,只能從生活片段裡去欣賞,每個人的定義還都不一樣,但天然美景太強大,通常能收服任何人,不分男女老少本地人或遊客,一顆紅蛋掛在天空金亮亮的時候,沒人不愛。

還有一個重點我覺得是,澎湖讓人年輕起來,是一種回歸,因為靠近自然,好像有屬於本性的、原始的召喚,人變得單純,質樸,只要你願意的話,選擇當一個單純質樸的人是沒有問題的,不會被嘲笑,沒有城市的高度競爭比較,人的心機不用太重,可以善良地活著,像孩子一樣。

這些是我的體會,我看出的價值,不知道長居的人是否同感,也許從城市磨損了真心才回歸的人能懂,在小島過簡單善良的日子好舒服。

學一點音樂,生活就立體了;學一點藝術,做一些作品,眼前就更多美麗事物;多一點運動,有健康,有體力,有自信,才能展開更多學習,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或像我們的孩子一樣。

小時候沒學任何樂器,我媽讓我學的是書法和作文,但我記得我進過合唱團,進過樂隊會用手風琴彈朝會的國歌國旗歌,總之,國中以後就完全沒有了,都在唸書。但我喜歡唱歌,也還不難聽,應該有一點點細胞吧,學一樣樂器應該不難吧,果然,我的音樂細胞只有一點點,四肢也相當僵硬,學得好吃力。

但好開心,沒來由地開心,音樂課,是收入微薄的我非常奢侈的支出,我仍竭盡所能,把自己放進樂器裡,就像我把靈魂放進安書宅裡,那麼享受。

是澎湖讓我以一海之隔,與台灣切開,與束縛切開,與過往切開。

所以才樂得追求音樂藝術體育之美,沒有包袱。

在我茫然不知自己為何留下?為誰留下?處於第五年瓶頸時,“學習”的這個角度,突破我思考的盲點。

做書店沒有想像中難,遇到實務問題就找方法解決,遇到心理脆弱就寫文章討拍,比書店更難的事,是那些不能寫出來的狀況,是自己沒有辦法解決也無法開口問別人的問題,是心裡解不開的死結,不是來到澎湖才發生,是更早更早之前就埋藏累積至今的。

既是無法正面對決的人生難題,只好靠逃避或轉移或忽略,學習是一個好方法。尤其所學的東西是追求美的事物時。也許,我一定下來就想學音樂正是這個原因,能夠轉移自己的負面思緒。

而且,專心聽自己製造的音樂很妙,一種領悟是:顯然“美”還不在我這裡,在很遠的地方。

“太好了”我的心聲是如此,而非因為表現不佳沮喪,很妙吧,我挑了一個很難的樂器,可能我一輩子都無法追求到美的境界,但我喜歡這樣的困難度。

因為,從現在初學之處,到覺得美好之處,有那麼長一段距離可以走,正是我需要的。慢慢學,慢慢追求,以澎湖的生活節奏,慢慢放心思進去,細細品嚐箇中滋味才是這整個過程最有價值的。

所以我才說,如果把我來這裡當作外出求學,跟當年離開家讀高中念大學一樣,是來讀一所藝術學校,有音樂課,有創作課,有體育課。交一點點學費,跟同學一起做作業報告,也玩一點社團,然後安書宅是我兼職打工的地方,和我創作的地方。想像青春正盛,把年紀數字拿掉,有何不可。

我用換一個角度思考的方式,處理了來到第五年仍然覺得很孤單的困境,也許我是來島嶼當學生的,書店只是順便。假設人生可以重新來過,我要給自己學什麼?

“想向澎湖學什麼?”

成為我站在第五年的時間點上,往下一個五年走的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