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早安讀書會No.6】憂鬱的邊界





社會求索...,老實說,我看到社會求索四個字,也是完全不明白的,就像收到6/6要來演講的主題"我所反對的文學"一樣,朋友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說,我.......也不知道。

但,直接去問策展人和講者之前,我覺得應該先自己摸索一下,這個展被名為「不被照見的現實:台灣非虛構寫作的實踐」,又分為地理凝望、時代波濤、社會求索、和記憶流影四個類別,搞得這麼深奧,到底是要傳遞什麼?

他到底反對什麼文學?

上周的記憶流影五本書我看得很快,朋友說我很厲害,殊不知那五本有很多照片啊,都好好看,好容易翻閱,又都是一個個完整的、高潮迭起的故事,自然能一天一本,一口氣看完。

這周就慘了,全是文字,圖片好少,一本書啃了兩天還看不完,從憂鬱的邊界出發,怎麼也上不了"涼山",怎麼也無法"回家",一直停在第一本,而且真的越看越憂鬱。

今天的讀書會如果有空來的人,可以自由分享一本書,我個人要分享的,就是這本憂鬱的邊界,它和回家兩本書是跨兩個書展的,在東南亞識讀的書單裡,策展人張正也選了這兩本進去,所以我更要讀完它們才行。

一個人類學研究者的旅行果然不一樣,雖然作者是菜鳥,但就因為是菜鳥,眼光和觀察和敏感的事物更直接,寫起來也更親切易讀。於我,是很震撼,東南亞啊東南亞,那些我們台灣人好像有點瞧不起的國家,歷史地理文化社會民族...,跟華人都離不開干係,跟台灣都有幾分相似。

通常純粹旅遊玩樂的人,就是一直讚嘆景點、美食,人類學家因為一直看人類,所以人背後的歷史要研究一下,人所在的地理要了解一點,人形成的文化、社會要分析分析,最重要的,那些人與我們的關係?相似之處?差異?一路上我們看別人的種種,卻是不斷要反思自己的種種。

於是憂鬱的不是別人家的邊界,而是自己家的。

「人類學的學科核心價值之一:透過對於異文化的了解與認識,重新去理解及反省自身的價值觀。」_摘自轉貼的這篇書評文字

我慢慢懂了策展人用的【照見】兩個字,每一本書、每本書裡的故事,一直照、一直照,我真的慢慢看見自己以前沒注意過、沒想過的東西,例如歷史、例如人類、例如地理,例如它們被分開來一個一個學科讓學生讀,而事實上社會文化甚至世界,並無法那麼理想地被分割。

嘿,國界真的是地圖上一條加粗的黑線嗎?國與國的界線是那麼分明嗎?還是應該用模糊漸層來顯示呢?「邊界,是無所不在的,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身分邊界就是我們的影子。」作者在後記中寫道,

「越是怯於認識他人,越是會複製偏見和仇恨言論,也越是加強心裡的邊界,衝突自然就存在了。」

人與人之間真正的界線不是地理、不是種族、不是歷史淵源,而是心裡。

回到社會求索四個字,是追尋探索的意思嗎?對社會種種的探索嗎?還是有時候是對自己心裡的探索。

http://www.insight-post.tw/review/20130222/16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