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安】寫、寫、寫

文/ 陳藹文

2002年,我開了一個新聞台,叫女人三十,雖然當時才28歲,但已經是三十的心情了,開始在網路上寫文章;如今39歲,也不特別"女人",所以就取為【安四十】系列。

這中間,新聞台失寵,部落格竄起,我在2007年設了一個【Anne walking 安遊走】,寫寫寫,寫到現在。至於【書宅】的部落格則是來澎湖之後起的,在還沒有開書店之前,就開始寫了,那時想的是不管有沒有書店,書宅都可以在網路上存在,推動書寫與閱讀。

沒想到真的開成書店了,書宅部落格也就直接通用於書店相關文章,不過書籍、活動、營業訊息類的都在FB粉絲頁公布,決定部落格不放那些零星瑣碎的事,還是把重點放在文章的集結!


曾經

2002年是我的低點,也是轉折點。我崩潰在複雜的感情裡,終於放棄台北上班族生活,回到基隆家裡住,領著失業給付,養著貓,也去大陸玩了一趟,那時候我還有吃肉。縱情玩樂之後,回到現實世界,還是空泛的,怎麼辦?想不開的事,人可以在空間上逃避,但心頭那一團糾結還是亂。

沒辦法,就寄託在寫作上,反正有半年的時間可以休息,就認真寫吧!我還發了電子報,連載了自己的故事,找很多朋友一起寫,有人負責星座,有人專寫花茶,很像回事。

寫著寫著,理出一些頭緒,覺得自己還是嚮往簡單的生活。

但我還有一點經濟壓力,是必須幫家裡的房子付貸款,從大學一畢業就開始每個月一萬塊,要付十幾年,所以不能沒有工作太久。我知道自己想過的簡單生活,要慢慢來!

所以還是回台北上班,只是沒有再住台北了,改為每天來回各兩小時的通勤。又過了一年
半載的,才在基隆找到工作,跟台北說掰掰。



要不大哭、要不寫作

我喜歡寫,也喜歡讀自己寫的文章,不管擅不擅長、文筆好不好,我喜歡把想法寫成文字,不斷地回頭看,有時候也讀出聲音來,讓文字像一個朋友,隨時陪在身邊。所以我也寫在稿紙上,好處是不用開電腦、上網,就有自己的文字可翻閱。

也因為有想法不寫下來、塞在腦袋裡是很難過,寫成篇之後才暢快!

如果你要問我怎麼走到現在這樣,那就是靠寫作來幫助自己的,每一個低潮時刻,除了躲在棉被裡面大哭之外,就是寫。

所有想不通透的事情,都用【寫成文章】來梳理,不管感情的事、工作的事、人際關係的事,甚至想要問老天爺的事,我都用寫的。且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給朋友參考,於是就努力寫得易讀一點,也盡量平實一點、精簡一點。

如果沒有一路走來一直寫作,可能我已經因為想太多而憂鬱,可能因為長期一個人孤單著而自我毀滅。我不是天生樂觀開朗的人,我也有絕望的時候,也有覺得活得好苦好累的時候,也會有想要放棄的時候...。

說寫作治療了我、拯救了我是比較誇張一點,但若沒有文字的陪伴,我將會感到非常無助。我經常是一邊寫、一邊改文字、也一邊改想法,慢慢抓到活下去的新希望。例如,後來我用文字幫一些朋友做紀錄,覺得自己還滿有存在價值的。


能寫到死、也就能活了

我常說,我是我自己最忠實的讀者,每篇文章我在寫的時後就改了上百遍,寫完後又會回頭反覆再讀,你相信嗎?這就是我認識自己的方法!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但我是靠寫的過程、剖析自己,又靠讀的過程、理解自己。

例如感情,我常常錯愛,想不懂,而且越想越混亂,如果寫下來,就會看見自己的想法,就可以用旁觀者的立場,給自己指路。

畢竟,一個念頭落成文字,經過了腦袋,經過了手指,還是會往比較正面的方向走,尤其想到會有朋友看自己的文章時,就會寫得有希望一點。所以,我向來是主張要寫在公開的地方,讓任何人看見,算是一種釋出,也能解放一些心結。

寫作的最大好處,就是只要有紙有筆就能寫,可以寫到死為止,花不了多少錢。不論作為工作或興趣,都可以一直下去,到很老很老,只要還提得動筆,就能寫。

就再也不怕了,不怕老、不怕死、不怕孤單、不怕沒事做、不怕對社會沒有貢獻。

在這樣的想法下,就能活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