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島嶼週記2024夏】詐騙包裹退貨記

 

圖文/ Ida

人生第一次遭遇詐騙,是在唸研究所時,當時我已經工作了幾年,工作認真,該出差就出差、該加班就加班,又沒有地方玩及花錢,很快就有了一些積蓄,就跟當時的單位辦了留職停薪跑到臺中唸書。由於家中擔心我會亂花錢,所以有部分積蓄是放在長輩那,我自己的留一些,就用那些當作研究所的花費。
某天,家中長輩打電話來,告訴我遇上了詐騙,所以我放在長輩那的錢都沒有了。登愣。
之後我花錢的習慣就變得有些放肆,也許是覺得與其給別人花還不如自己花得開心點,當我又回到工作崗位,又開始有些積蓄,就開始出國玩、買各種會讓自己喜愛的東西(一次可以買十幾本書的美好時期),因此存款水位上升的速度就變得很慢,有時甚至還會縮水。不過,欠債這件事情倒是一直都沒發生過,即使一時需要周轉,幾乎也都能很快還清,這大概是家教影響,對於欠人錢始終令我不安。
這次是真的自己遇上詐騙了,雖然只有千餘元,但被騙的感覺確實令人自我感覺很不良好。最近由於準備課程需求,上網拍訂購了不少材料,殊不知詐騙包裹就混在其中一起送過來,索價壹仟貳佰元,裡頭裝的是簡體字包裝,看起來就令人疑竇大開的眼霜、洗面霜。
「阿,遇到詐騙了。」我想
「上次聽認識的人遇到這種案件,聽說很難處理,不曉得現在有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法?」
隨即上網google了一下,才發現這種詐騙包裹在澎湖發生率很高,因此早就有其他人分享處理流程。簡單的說,就是找到中轉商的申訴管道,例如用Line或電話要求退貨,填寫客訴單、附上貨物編號,等待賣家回覆(十有八九不會回),時間到就直接要求中轉商處理退貨退款,再填一張退貨單,就可等物流前來收走包裹,並由中轉商負責退款。
也許是由於網上已經有許多成功退貨退款的經驗分享,這次的經驗並沒有令我感到非常焦慮,第一時間感到生氣是有的,但同時卻也覺得有趣,帶有一種新奇體驗的感覺,大概是由於金額不算大,所以不會踩到安全感的警戒線吧。整個過程中,我讓自己保持一種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心情來面對流程,也不為難7-11員工及中轉物流商員工。從客訴表單及退貨表單當中各種詳細而奇妙的!!!符號,我感覺這種案件應該超級多,並有許多受害者錯填/誤填/漏填各種錯誤答案,才能形成這麼一份tips滿滿的表單。大家真的也都辛苦了。
我並不曉得中轉商能不能從賣家那邊拿回這筆錢,也不知道這有多少人會因金額少就當作倒霉不處理,但這個經驗還是讓我學到不少,下次領貨還是先確定要領多少貨、多少錢,先搞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免得浪費自己的時間與金錢(兩週的機會成本也是不少),自己的責任還是得自己來付,做個清醒的大人。
#島嶼週記2024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