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新朋友,所以總是有人問我為何會在澎湖、開書店,以為我是澎湖人,以為這屋子是我家的房子,以為我嫁來澎湖,以為我必定有其他正職收入,發現都不是之後,更疑惑地問,那為何會搬來澎湖?
這些故事倒是也講不膩。我在父親的故鄉雲林莿桐出生,但在父親外出打拼成家立業的基隆長大,現在,家還是在基隆八斗子也是離海不遠的地方,因為媽媽還在那工作,所以我並沒有“搬”到澎湖,只帶了幾件衣服就來了,現在的家當,都是這五年生出來的。
每個月會回家三五天,回家是放假。
從高中開始就是這樣,離家到台北求學,大學畢業後短暫地回基隆做一份廣播電台的工作兩年,又再去台北上班,做的多半是網路公司行銷企劃,直到幫忙家裡把房子貸款繳清後,經濟自由了,就開始隨興過日子。
跟澎湖沒有什麼淵源,2011年五月才第一次來玩,七八月來打工換宿,之後就來來去去,想租個房子住,找到安書宅,發現澎湖沒有獨立書店,連二手書店都沒有,乾脆我來做做看好了,就把客廳開放做成迷你小書店。
開書店的想法一直有,具體行動只有在基隆誠品打工過半年,住台中兩年時,常在書店鬼混,也認識了書店老闆,知道比較多開店不易的現實面,被澆很多冷水,本錢不足,還是不要隨便投入。
那為什麼在澎湖可以呢?
其實跟地點的關係只有我租到了一間五千塊的房子剛好是巷子裡一樓,真正的機緣應該是時代。
小書店的時代,獨立書店強調精神與理念的時代,我趕上了規模小也不奇怪的年代,所以可以厚著臉皮說,我開的是一間書店,在明明沒有幾本書的狀態下。
另外一個跟澎湖無關的機緣是,我的人生路剛好走到可以開一間小書店的中間點,在台中的我正在轉彎,一邊學一邊改變;回雲林老家的我主要是照顧家人,同時沈澱,所以那兩個階段都還不到可以思考經營一間書店的事。
而來到澎湖的時候,隱約感覺即將水到渠成,不是實體環境因素,而是人的因素,我差不多有把握可以說服任何人我要在哪裡做什麼事了,亦即,大概沒有人可以阻止我什麼,當我有自己的定見時。
這輩子前一個比較大的轉變是2002年,那年做了一些蠢事,覺得應該改改自己的生活習慣,就順勢選擇蔬食,純粹因為覺得簡單,想要過一個比較簡單的生活,從飲食切入改變,我覺得是從根本撼動,一日三餐、人際往來都息息相關,只要可以選擇、依然能夠飽足、身體健康不受影響、不造成別人困擾的情形下,我就會蔬食。
十五年來,搭配一點點運動習慣,蔬食的我,氣色仍是好的,沒有瘦過,也沒有虛弱過,臉倒是小了,身上的肉結實了,其實該吃的墮落食物沒少過,與朋友的歡樂時刻所必備之滷味炸物披薩什麼的,我總能買到蔬菜版,好處是朋友跟著我也多吃了一些菜。
我不是嚴格素食者,我是快樂素,去年在沖繩住一個月的時候,最便宜的蕎麥麵上飄著的總是兩三薄肉片而不是小白菜,一想到老闆收回去的碗裡留著沒吃完的食物他會傷心,我就通通吃光了。
所以,人們覺得我住在澎湖不吃海鮮簡直浪費一事,我不以為意,我爸是捕魚的,我從小吃到大都是最新鮮美味由我媽的好手藝煮的海鮮,覺得吃了二十八年也就夠了,沒有什麼遺憾。
安書宅誕生的2012年,是為第二個大轉變,但當年並不覺得是一件大事,因為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就像2002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改吃蔬食會吃多久,如果不是已經吃了十幾年,它不能稱為重要轉變。書店若非撐到第五年,也不敢稱為大事,所以對五年這個時間單位特別有感。
人們愛最問的問題是為何能在澎湖生活?其實,我能在哪裡生活,跟我的性格有關,我現在的性格則跟我過往的經歷和選擇有關,跟澎湖沒什麼關係。
能做五年書店,跟澎湖並不是直接相關,跟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想要過我一直嚮往的書店生活有關,以及,跟一旦發現心裡嚮往與實際面有落差時,是否有足夠的彈性和能力調整有關。
在來到澎湖之前,我已經把自己準備好,以最好的狀態出發,不管要做什麼。
如果你也想做什麼,你該問的是這個,該準備的功課都做了嗎?你若想一百八十度轉彎換一個新生活過,那以前的經歷是歸了零一點用都沒有,還是已經成為你的內力?
這是我能分享的,關於我做自己想做的事,跟書店、跟澎湖都無關,跟對自己了解多少有關。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第五年】6
為什麼第五年特別值得書寫,還有一個原因是,這一年我待得夠完整,才敢寫。前幾年我許多時間並不在這,就像一本書,中間很多頁空白漏印,或被撕掉好幾張紙,很心虛。
2016可以算是最完整的一年了,原訂十月就要返台打工的計畫沒有執行,得到最後三個月的精彩收尾,並持續到2017現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深度居住,才敢說我在澎湖。
每天早上以晨運開啟,分享晨運路上的風景給大家,是我的心意,每天同樣的路線,卻拍出不同的畫面,有時候也錄些聲音給大家聽,是我真的喜歡,覺得澎湖的早晨好舒服。
願全世界與我同步享受,那麼豪情壯志。
一整年,幾乎每天早上我都帶著這個想法去晨運,能像我這樣每天在小島醒來,沿著海岸走,迎接日出的剎那的人太少了;明明太陽就長那樣,卻拍不膩,每天都覺得天空好美的人太少了;願意自己晨跑時一遇到美景就停下來拍照分享的人太少了。
如果我在小島開書店,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入,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書,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有價值,那海天美景總能擄獲你的芳心吧,我想。
如果我介紹的書敲不開你的心門,那這一張張照片,總有幾次得到你的讚嘆吧,我想。
在澎湖居住,應該能養成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美麗的自然環境如此貼近生活,是島嶼才有的福份,這種養成是繁華城市做不到的,城市人只來玩個三五天也體會不到的,我覺得至少要三五年,看夠多的潮來潮往,吹夠多的北風,曬夠多的烈日,完整地與春夏秋冬都交往,才養得成。
我想寫的第五年,不只是安書宅的,還有我自己的。我對澎湖這些島嶼的喜愛和感謝,我想寫下來,作為一份告白,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只待在馬公市區,但拜訪過的其他鄉和小小島,也無一不愛,每個都讓我想再訪,沒去過的,每個都讓我想去一探究竟。
當初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留在這,五年過去了,我才開始探索。
與海的親近,是基本條件;生活的步調輕緩,是吸引力;並不完美、有很多事還值得努力,是動機。如果這裡已經很好,已經有很多書店,已經有滿溢的文化活動,已經有足夠的資源,那我留著也只是享受既有,像台南,感覺就是那麼飽滿。
一海之隔,澎湖,就是還有很多空隙。
通常我在一個地方,是想吸收它的養分,也想有可以貢獻所長的機會,雙向的,才住得下去。例如我曾在台中居住兩年,在合樸農學市集當志工,一面學習,一面幫忙,雙向的,才是真正的養成。
只想單方面攫取的人,不會有收穫。
過生活,我已經很會,炫耀閒情逸致,不需學習,在澎湖過退休養老日子的話,不用開什麼店,每天自己看書就滿了,與朋友聊天哈拉就開心了,看海玩水,就健康快樂了,不用對這個社會付出什麼,關心什麼。
開書店,我完全不會,無法炫耀,我必須學習,為了把書賣出去求生存,也必須傳遞所學,做一個橋樑,不能曲高和寡,遠離群眾。要關心社會環境,要關心別人,要去設想別人的閱讀需求為何。
我常常開玩笑講,安書宅也可以關起門來,宣稱自己只是個人工作室,從此以後,不是公共場所,而是私人空間,只有朋友約好才能進來,書還是照賣不誤,但再沒有責任了。
卸下書店之名,安小姐一樣能在澎湖立足。但,作為一個居民,我的澎湖生活裡,就沒有書店了。
書店於現代社會而言,不只是擺放書籍、販售書籍的地方,還帶著希望,就算所有的知識都能在網路上找到,書店獨立存在的精神、每一間店對當地的情感、書店主人的有所為有所不為,都是搜尋不到的,是扁平的電腦螢幕感覺不到的。
相信網路書店大老闆和連鎖精品書店大老闆都不會每天早上在澎湖海邊晨跑,不會拍日出照給你看,不會錄下海浪和風的聲音給你聽,好吧,就算他們願意開直播向你道早安,也不能打開店門讓你進來就坐下來兩人聊天,手寫每張不同的卡片向你賀年。
屬於地方小書店的種種溫馨,五年下來,我確定我有那麼一點味道了,敢以此自豪了。
今天一個朋友客人走進來說他滑手機已經滑膩了,想買書來看。我超高興的。臨走前還說他想看點學英文的書,想辭職休息一陣子再工作,想出國去玩或打工度假,想要學東西有收穫的那種旅行,想要改變生活、改變自己...。
我知道他不是想要對我說什麼或尋求我的意見,他是在說給自己的決心聽!
安書宅能成為客人說他想要改變什麼什麼自己的一個對象,覺得欣慰,甚至驕傲。作為一間地方小書店,能成為一個人想要進步、想要改變什麼時,對自己宣示的公開場所,這就是我的不可取代性,顯然書店在客人心目中是有安全感的,有歸屬感的,有支持力量的。
五年下來,我確定我有那麼一點力量了,有信心可以給別人了。
2016可以算是最完整的一年了,原訂十月就要返台打工的計畫沒有執行,得到最後三個月的精彩收尾,並持續到2017現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深度居住,才敢說我在澎湖。
每天早上以晨運開啟,分享晨運路上的風景給大家,是我的心意,每天同樣的路線,卻拍出不同的畫面,有時候也錄些聲音給大家聽,是我真的喜歡,覺得澎湖的早晨好舒服。
願全世界與我同步享受,那麼豪情壯志。
一整年,幾乎每天早上我都帶著這個想法去晨運,能像我這樣每天在小島醒來,沿著海岸走,迎接日出的剎那的人太少了;明明太陽就長那樣,卻拍不膩,每天都覺得天空好美的人太少了;願意自己晨跑時一遇到美景就停下來拍照分享的人太少了。
如果我在小島開書店,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入,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書,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有價值,那海天美景總能擄獲你的芳心吧,我想。
如果我介紹的書敲不開你的心門,那這一張張照片,總有幾次得到你的讚嘆吧,我想。
在澎湖居住,應該能養成獨特的審美觀和價值觀,美麗的自然環境如此貼近生活,是島嶼才有的福份,這種養成是繁華城市做不到的,城市人只來玩個三五天也體會不到的,我覺得至少要三五年,看夠多的潮來潮往,吹夠多的北風,曬夠多的烈日,完整地與春夏秋冬都交往,才養得成。
我想寫的第五年,不只是安書宅的,還有我自己的。我對澎湖這些島嶼的喜愛和感謝,我想寫下來,作為一份告白,雖然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只待在馬公市區,但拜訪過的其他鄉和小小島,也無一不愛,每個都讓我想再訪,沒去過的,每個都讓我想去一探究竟。
當初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留在這,五年過去了,我才開始探索。
與海的親近,是基本條件;生活的步調輕緩,是吸引力;並不完美、有很多事還值得努力,是動機。如果這裡已經很好,已經有很多書店,已經有滿溢的文化活動,已經有足夠的資源,那我留著也只是享受既有,像台南,感覺就是那麼飽滿。
一海之隔,澎湖,就是還有很多空隙。
通常我在一個地方,是想吸收它的養分,也想有可以貢獻所長的機會,雙向的,才住得下去。例如我曾在台中居住兩年,在合樸農學市集當志工,一面學習,一面幫忙,雙向的,才是真正的養成。
只想單方面攫取的人,不會有收穫。
過生活,我已經很會,炫耀閒情逸致,不需學習,在澎湖過退休養老日子的話,不用開什麼店,每天自己看書就滿了,與朋友聊天哈拉就開心了,看海玩水,就健康快樂了,不用對這個社會付出什麼,關心什麼。
開書店,我完全不會,無法炫耀,我必須學習,為了把書賣出去求生存,也必須傳遞所學,做一個橋樑,不能曲高和寡,遠離群眾。要關心社會環境,要關心別人,要去設想別人的閱讀需求為何。
我常常開玩笑講,安書宅也可以關起門來,宣稱自己只是個人工作室,從此以後,不是公共場所,而是私人空間,只有朋友約好才能進來,書還是照賣不誤,但再沒有責任了。
卸下書店之名,安小姐一樣能在澎湖立足。但,作為一個居民,我的澎湖生活裡,就沒有書店了。
書店於現代社會而言,不只是擺放書籍、販售書籍的地方,還帶著希望,就算所有的知識都能在網路上找到,書店獨立存在的精神、每一間店對當地的情感、書店主人的有所為有所不為,都是搜尋不到的,是扁平的電腦螢幕感覺不到的。
相信網路書店大老闆和連鎖精品書店大老闆都不會每天早上在澎湖海邊晨跑,不會拍日出照給你看,不會錄下海浪和風的聲音給你聽,好吧,就算他們願意開直播向你道早安,也不能打開店門讓你進來就坐下來兩人聊天,手寫每張不同的卡片向你賀年。
屬於地方小書店的種種溫馨,五年下來,我確定我有那麼一點味道了,敢以此自豪了。
今天一個朋友客人走進來說他滑手機已經滑膩了,想買書來看。我超高興的。臨走前還說他想看點學英文的書,想辭職休息一陣子再工作,想出國去玩或打工度假,想要學東西有收穫的那種旅行,想要改變生活、改變自己...。
我知道他不是想要對我說什麼或尋求我的意見,他是在說給自己的決心聽!
安書宅能成為客人說他想要改變什麼什麼自己的一個對象,覺得欣慰,甚至驕傲。作為一間地方小書店,能成為一個人想要進步、想要改變什麼時,對自己宣示的公開場所,這就是我的不可取代性,顯然書店在客人心目中是有安全感的,有歸屬感的,有支持力量的。
五年下來,我確定我有那麼一點力量了,有信心可以給別人了。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第五年】5
真的是走到第五年才知道,五年很重要。
不只是書店有了時間厚度,更關鍵的,可能是人有了一種成熟度,是被時間證明了的。
依此,取得旁觀者信任。
我們需要時間才能知道,誰只是過客,誰是玩玩而已,誰認了真了,誰打死不退,誰實力堅強,誰勇於改變,誰在創新,誰用的是滿腔熱血,誰就是個傻。
誰把一件事情反覆做反覆做,沒有倦怠,或倦怠卻沒有棄守,或曾經棄守但又回來。
誰在淌渾水,誰在觀望。
我們需要時間才知道,遇到各種狀況時,誰能應變,誰有彈性,誰冥頑不靈,誰好溝通,誰難。
誰一直奮戰,誰一直退縮。
例如,我覺得鶵鳥一直在奮戰,安書宅則一直在退縮。寫文化部的實體書店補助計畫,鶵鳥出馬;活動執行、核銷、與公部門往來,鶵鳥出馬;到各地擺攤,鶵鳥飛去;做周邊商品、做出版品、不惜搬家尋求更好發揮的點、帶生態旅行、開深度課程、做吃的做喝的,鶵鳥孜孜不倦。
有時候是屢敗屢戰,我看在眼裡,膽怯畏戰,就選擇退縮。
安書宅,宅書安,我縮到最小的點,縮進一本本書裡面,少做少錯少損失,用最保守的態度算了。
當然,我是為了拉長時間的戰線,展現定力,我知道你在觀望我,因為我也在觀望你,我們在等待彼此,像等待果實熟成,確定可以吃了,再摘下來。在那之前,你懷疑這棵樹能長大到開花結果嗎?我懷疑你需要吃果實嗎。
現在幾個澎湖好友,都是第五年才聊開來的,我隔壁的新台澎,開店前就認識的吹吹風,鹹鹹市集的Moz與小島老闆,只隔一條馬路的風向空間阿碰,以前很愛去吃早餐的皮克吐司,新創業的豆在來全家,老字號的天一黃老闆,每年號召青年藝術家創作策展的念真...。
很難想像前一年跟大家都還很不熟,如今成為經常碰面的安書宅常客好友。
我感覺到似乎是取得了他們的信任。或喜歡。
前者是大家確定書店應該能活下去了,雖然小,但應該是一間書店沒錯了;那開書店的人一直都在,人也親切和善,並不古怪,可以做朋友;澎湖有這樣一間書店也不錯,多多支持它吧,別讓它倒了。
後者是大家走進來後,真的對我說:這裡讓人待著很舒服。走進安書宅好像走進另一個世界。坐下來就好想睡覺喔。我真的好喜歡你這裡。
其實前面四年說這樣話的人也所在多有,但比較少直接對我說,而是寫在留言本,絕大部分都不是澎湖居民,而是遊客、阿兵哥、短期工作者、打工換宿的,或本來的朋友。
面對面對我的書店告白的人,真的是到了第五年,才紛紛出現。
我慶幸自己有做到第五年,成為一顆可以摘下來吃的果實,餵飽我的左鄰右舍、新朋舊友。
如果我在第四年放棄,那此時此刻我所寫的,就是書店真的很難做,澎湖人都不逛書店不買書不看書,澎湖是文化沙漠,我做了四年仍然感到非常孤單,沒人喜歡安書宅。我的經驗告訴你,澎湖很冷,很冷漠。我是一顆酸得要命的果實,難以下嚥。
還好劇情不是那樣發展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是一棵還在長高的樹,同時土壤裡也由著我的樹根生長開來,沒那麼容易倒下的。
不只是書店有了時間厚度,更關鍵的,可能是人有了一種成熟度,是被時間證明了的。
依此,取得旁觀者信任。
我們需要時間才能知道,誰只是過客,誰是玩玩而已,誰認了真了,誰打死不退,誰實力堅強,誰勇於改變,誰在創新,誰用的是滿腔熱血,誰就是個傻。
誰把一件事情反覆做反覆做,沒有倦怠,或倦怠卻沒有棄守,或曾經棄守但又回來。
誰在淌渾水,誰在觀望。
我們需要時間才知道,遇到各種狀況時,誰能應變,誰有彈性,誰冥頑不靈,誰好溝通,誰難。
誰一直奮戰,誰一直退縮。
例如,我覺得鶵鳥一直在奮戰,安書宅則一直在退縮。寫文化部的實體書店補助計畫,鶵鳥出馬;活動執行、核銷、與公部門往來,鶵鳥出馬;到各地擺攤,鶵鳥飛去;做周邊商品、做出版品、不惜搬家尋求更好發揮的點、帶生態旅行、開深度課程、做吃的做喝的,鶵鳥孜孜不倦。
有時候是屢敗屢戰,我看在眼裡,膽怯畏戰,就選擇退縮。
安書宅,宅書安,我縮到最小的點,縮進一本本書裡面,少做少錯少損失,用最保守的態度算了。
當然,我是為了拉長時間的戰線,展現定力,我知道你在觀望我,因為我也在觀望你,我們在等待彼此,像等待果實熟成,確定可以吃了,再摘下來。在那之前,你懷疑這棵樹能長大到開花結果嗎?我懷疑你需要吃果實嗎。
現在幾個澎湖好友,都是第五年才聊開來的,我隔壁的新台澎,開店前就認識的吹吹風,鹹鹹市集的Moz與小島老闆,只隔一條馬路的風向空間阿碰,以前很愛去吃早餐的皮克吐司,新創業的豆在來全家,老字號的天一黃老闆,每年號召青年藝術家創作策展的念真...。
很難想像前一年跟大家都還很不熟,如今成為經常碰面的安書宅常客好友。
我感覺到似乎是取得了他們的信任。或喜歡。
前者是大家確定書店應該能活下去了,雖然小,但應該是一間書店沒錯了;那開書店的人一直都在,人也親切和善,並不古怪,可以做朋友;澎湖有這樣一間書店也不錯,多多支持它吧,別讓它倒了。
後者是大家走進來後,真的對我說:這裡讓人待著很舒服。走進安書宅好像走進另一個世界。坐下來就好想睡覺喔。我真的好喜歡你這裡。
其實前面四年說這樣話的人也所在多有,但比較少直接對我說,而是寫在留言本,絕大部分都不是澎湖居民,而是遊客、阿兵哥、短期工作者、打工換宿的,或本來的朋友。
面對面對我的書店告白的人,真的是到了第五年,才紛紛出現。
我慶幸自己有做到第五年,成為一顆可以摘下來吃的果實,餵飽我的左鄰右舍、新朋舊友。
如果我在第四年放棄,那此時此刻我所寫的,就是書店真的很難做,澎湖人都不逛書店不買書不看書,澎湖是文化沙漠,我做了四年仍然感到非常孤單,沒人喜歡安書宅。我的經驗告訴你,澎湖很冷,很冷漠。我是一顆酸得要命的果實,難以下嚥。
還好劇情不是那樣發展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是一棵還在長高的樹,同時土壤裡也由著我的樹根生長開來,沒那麼容易倒下的。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第五年】4
讀臉書究竟算不算閱讀?當我把文章都寫在臉書上的時候,讀了的人,算不算讀者。
昨天與朋友一見面她就對我說:你最近文章寫得不錯喔!我笑,回說:就很愛寫。
出發點也不是為了要給別人看,主要還是寫給自己,需要對自己信心喊話,所以一直寫不停,實在是因為有太多軟弱的時刻,得靠這些文章,讀自己。
這兩天幾個朋友都轉貼想要慢慢遠離臉書的文章,我覺得還好,臉書是我讓朋友們知道我還活著的介面,是我寫作的工具,更現實一點,臉書讓安書宅被看見。
尤其當我發現身邊的許多人根本很少看書的時候,我覺得我更要多寫一點臉書文章才行!
安書宅當然可以只服務本來就喜歡看書、本來就有購書習慣的重度閱讀者,有網路有物流,他們在天涯海角我都能寄書去,有些是我的老朋友,不但整理自己的二手書寄給我,也三不五時請我幫忙找書買書,支持我和我的書店生存。
不看書、不買書的人,難道就放棄他嗎?他真的什麼書都不買不看嗎?生活或工具書總有吧?偶像的出版品會想收藏吧?他之所以還沒有走進安書宅,是我還沒有書可以賣他,並非他沒有閱讀習慣。
他的閱讀習慣,可能還不是一本一本的書,而是他的手機、他的平板、他的電腦。
所以,他暫時還不是某一本書、某一個作家的讀者,卻可能是我的。如果他是我的臉友,那他就是我的讀者,我就是他的書。
在澎湖五年來,認識合樸好朋友八年來,老同學十幾年來,從我寫新聞台、寫部落格的年代,一直用文字餵養我的讀者,來到臉書更即時、更易互動、畫面更活潑、連結更寬廣,我這本書,也有更多元的呈現。
真的是到第五年我才有如此體悟,書店與來訪的客人之間是沒有距離的,他們因為好奇心想看看書店的模樣,他們需要坐下來休息享受一段咖啡時光,所以期待書店有桌椅座位餐飲點心,他們不想花大腦,所以翻雜誌看看圖片,或只聊天。但他們仍關心臉書動態,看朋友寫了什麼?回了什麼?
客人在安書宅打卡,上網看粉絲頁,搜尋我的新聞報導,最後總有一兩個忍不住,想與我對話,安小姐本人就在面前,小書店的傳奇故事讓人想直接發問,現場聽到回答。愉快聊天後,臨走前,我們加為臉書朋友,從此,成為我的讀者,開始閱讀我這本書。
如果書與讀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鴻溝,書店工作者可以試圖縮小差距,所以各大書店老闆都會發書的動態,或心得或推薦或書到拍照,也盡量拍下書店個角落畫面給讀者想像,不吝嗇分享書店生活,包括過去做了什麼才走到今天這裡,包括未來想做什麼現在需要如何啟動,甚至心裡最底層的想法不管光明或黑暗。
希望透過閱讀一個書店的精神,作為啟發。說白一點,假設你對書店和書店老闆好奇,那就透過我的人生故事文章,作為你閱讀的起點。
也許你覺得我很有趣,會想走進書店來,聽我當面介紹你幾本書,看有沒有吸引你翻閱的。那就成功了。
但沒有也沒關係。
由我來讀一些不錯的書,然後寫下感想,或摘出一些段落,貼在臉書上,讓大家知道我收穫了一些什麼,作為一個小老百姓讀者我受哪一本書影響了,寫出一篇我自己消化吸收的文章,或觸動某個點,寫出一篇我自己的心情故事,給朋友們閱讀,不失為一個縮短鴻溝的方法。
對於看到書就會想睡覺,滑手機卻興致勃勃的人,我透過臉書,讓我的文字來陪伴你,不是很好嗎?如果連我的文字都讀不下去,就讓我拍的照片先行,也很溫暖。
這五年我就是這樣做安書宅的。不管我人在哪裡,都在此書寫;不管我讀的是書本、風景、電影、人、事件,也在此書寫。尤其我個人也不是很厲害的讀者,小說、經典都看得很少,很多書翻沒兩頁就想睡覺,是一樣的症頭,並沒有比別人好到哪裡去。
唯一的強項是我會去想,為了寫作,我會去思考一本書與我這個生命的關聯性,從別人的文字裡,我要吸收什麼出來,甚至會邊讀邊想:為什麼我會受這本書吸引?
漸漸發現,藉由閱讀來剖析自己,根本是一種探險的行為!
例如最近我連看幾本藝術家寫的書,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感動得很深,幾乎覺得自己好像也是一個藝術家,那麼狂。
只要我想到什麼,就直接在臉書分享,夠即時,讓我沒有遺憾。所有的朋友都能知道我怎麼了,是好,是不好,每天每天,不論遠近,能說的我都說了,藏在心底只會讓自己淤積難受,所以我全都寫成文章,對朋友公開。
看過,也就過了,一起繼續往前走。
我覺得臉書是這樣的功能。
昨天與朋友一見面她就對我說:你最近文章寫得不錯喔!我笑,回說:就很愛寫。
出發點也不是為了要給別人看,主要還是寫給自己,需要對自己信心喊話,所以一直寫不停,實在是因為有太多軟弱的時刻,得靠這些文章,讀自己。
這兩天幾個朋友都轉貼想要慢慢遠離臉書的文章,我覺得還好,臉書是我讓朋友們知道我還活著的介面,是我寫作的工具,更現實一點,臉書讓安書宅被看見。
尤其當我發現身邊的許多人根本很少看書的時候,我覺得我更要多寫一點臉書文章才行!
安書宅當然可以只服務本來就喜歡看書、本來就有購書習慣的重度閱讀者,有網路有物流,他們在天涯海角我都能寄書去,有些是我的老朋友,不但整理自己的二手書寄給我,也三不五時請我幫忙找書買書,支持我和我的書店生存。
不看書、不買書的人,難道就放棄他嗎?他真的什麼書都不買不看嗎?生活或工具書總有吧?偶像的出版品會想收藏吧?他之所以還沒有走進安書宅,是我還沒有書可以賣他,並非他沒有閱讀習慣。
他的閱讀習慣,可能還不是一本一本的書,而是他的手機、他的平板、他的電腦。
所以,他暫時還不是某一本書、某一個作家的讀者,卻可能是我的。如果他是我的臉友,那他就是我的讀者,我就是他的書。
在澎湖五年來,認識合樸好朋友八年來,老同學十幾年來,從我寫新聞台、寫部落格的年代,一直用文字餵養我的讀者,來到臉書更即時、更易互動、畫面更活潑、連結更寬廣,我這本書,也有更多元的呈現。
真的是到第五年我才有如此體悟,書店與來訪的客人之間是沒有距離的,他們因為好奇心想看看書店的模樣,他們需要坐下來休息享受一段咖啡時光,所以期待書店有桌椅座位餐飲點心,他們不想花大腦,所以翻雜誌看看圖片,或只聊天。但他們仍關心臉書動態,看朋友寫了什麼?回了什麼?
客人在安書宅打卡,上網看粉絲頁,搜尋我的新聞報導,最後總有一兩個忍不住,想與我對話,安小姐本人就在面前,小書店的傳奇故事讓人想直接發問,現場聽到回答。愉快聊天後,臨走前,我們加為臉書朋友,從此,成為我的讀者,開始閱讀我這本書。
如果書與讀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鴻溝,書店工作者可以試圖縮小差距,所以各大書店老闆都會發書的動態,或心得或推薦或書到拍照,也盡量拍下書店個角落畫面給讀者想像,不吝嗇分享書店生活,包括過去做了什麼才走到今天這裡,包括未來想做什麼現在需要如何啟動,甚至心裡最底層的想法不管光明或黑暗。
希望透過閱讀一個書店的精神,作為啟發。說白一點,假設你對書店和書店老闆好奇,那就透過我的人生故事文章,作為你閱讀的起點。
也許你覺得我很有趣,會想走進書店來,聽我當面介紹你幾本書,看有沒有吸引你翻閱的。那就成功了。
但沒有也沒關係。
由我來讀一些不錯的書,然後寫下感想,或摘出一些段落,貼在臉書上,讓大家知道我收穫了一些什麼,作為一個小老百姓讀者我受哪一本書影響了,寫出一篇我自己消化吸收的文章,或觸動某個點,寫出一篇我自己的心情故事,給朋友們閱讀,不失為一個縮短鴻溝的方法。
對於看到書就會想睡覺,滑手機卻興致勃勃的人,我透過臉書,讓我的文字來陪伴你,不是很好嗎?如果連我的文字都讀不下去,就讓我拍的照片先行,也很溫暖。
這五年我就是這樣做安書宅的。不管我人在哪裡,都在此書寫;不管我讀的是書本、風景、電影、人、事件,也在此書寫。尤其我個人也不是很厲害的讀者,小說、經典都看得很少,很多書翻沒兩頁就想睡覺,是一樣的症頭,並沒有比別人好到哪裡去。
唯一的強項是我會去想,為了寫作,我會去思考一本書與我這個生命的關聯性,從別人的文字裡,我要吸收什麼出來,甚至會邊讀邊想:為什麼我會受這本書吸引?
漸漸發現,藉由閱讀來剖析自己,根本是一種探險的行為!
例如最近我連看幾本藝術家寫的書,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感動得很深,幾乎覺得自己好像也是一個藝術家,那麼狂。
只要我想到什麼,就直接在臉書分享,夠即時,讓我沒有遺憾。所有的朋友都能知道我怎麼了,是好,是不好,每天每天,不論遠近,能說的我都說了,藏在心底只會讓自己淤積難受,所以我全都寫成文章,對朋友公開。
看過,也就過了,一起繼續往前走。
我覺得臉書是這樣的功能。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第五年】3
我需要朋友,在澎湖生活,不料,終於撐到能夠花較長時間照顧安書宅的這一年,朋友卻鳥獸散了。鶵鳥遷移至七美,使我踏出自己書店一向左轉往後面的巷子走往中正路的習慣,改成右轉直直穿越早餐街奔赴捌捌零。
這不只是人際關係的轉向,也是生活作息的變動,前者通常是午後,出去吃了午餐就順路往鶵鳥與小佩講講各自的店;後者則是上午居多,幾乎都帶著早餐去配咖啡,與880早上的常客們每日閒聊。
所以,如果你問我2016的頭件大事,答案並非詩歌同樂會或陳綺貞,連安書宅會員制的啟動都排在第二,影響層面最廣的,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這兩邊有兩個很重要的差別,一是同業與異業,一是外來與在地。
安書宅與鶵鳥算是同業,我們同為書店,雖然都小,但仍以藝文場所自許,選書或辦展覽,都為呈現自己的想法,兩間店相依存,也相輔相成,經常腦力激盪,又幾乎是同時誕生於澎湖,年資的深淺是同步的,很多時候能夠惺惺相惜,互吐苦水幾乎是家常,自我安慰成了三天兩頭的便飯,甚至可以說,這兩間怪怪小店那三年多根本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捌捌零就不一樣了,那是咖啡館,雖稱外帶吧,空間小座位少,但對許多常客來說,是一間溫暖的咖啡館無誤,沒位置坐的時候,我們自願擠擠,冰箱前狹窄走道一個倒擺的塑膠箱上鋪個布墊,也成為特別座,夠熟的人就會把自己塞進去,照樣點咖啡喝,照樣投入天南地北各種話題,大部分都沒個正經,但保證每個人都能講出笑點,不分男女老少,百無禁忌。
880是馬公的郵遞區號,你可以知道,這間咖啡館就是馬公的一個小社會,人來人往等一杯咖啡的時間,各種訊息傳遞開來,當然也可以靜靜滑自己的手機,但沒有人會把耳朵關上,咖啡館讓我走出書店的世界,享受真正的休閒生活。
而且是屬於澎湖的休閒生活。
安書宅與鶵鳥不只是同業,還同為外來者,我們不是澎湖人,也沒有學校、公司或婚嫁、移居,所以不像其他台灣人有同學、同事、親戚、或家人,我和小佩當初都是隻身前來,頗有相依為命的感覺。鶵鳥決定飛向七美,安書宅是大力支持的,但朋友不在身邊了,安小姐何去何從?
向左走,已經只能吃到午餐,沒有下午茶了。有苦水的時候,向誰吐?有想法的時候,找誰討論?覺得孤軍快要奮戰不下去的時候,去哪裡招集戰友?
向右走,從每天的早餐和咖啡開始。說誇張點,這是命運的轉折。
捌捌零是本地人所開,工作人員裡前前後後有好幾個是來澎湖唸書的,所以特別熱鬧,有很多親朋好友同學同事,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關係,我是很能夠待咖啡館的人,在台灣的時候就很習慣在固定的咖啡館工作,再嘈雜也能寫作,想參與旁人話題時,也自然隨性,不拘小節。坐上大半天,偷窺人生百態,經常成為我筆下的題材。
幾乎每天都報到,看書、寫作、用電腦處理一點書店的事,常來的人慢慢認識了我,加了臉書,看我的照片文字,有了讚和回覆,又繼續在咖啡館聊天;也會遇到別的地方認識的人,幾句寒暄,知道我在幹嘛,之後他處碰面變得熟悉起來;甚至在這裡與大學同學重逢,與臉書網友相認。
日復一日,奇怪,吃同樣的飯糰,喝類似的咖啡,也不覺膩,漸漸融入了吧。
早期的外來者生活,我還是相當特立獨行的,一個單身女子在離島做書店,是五倍的怪異:一個、單身、女子、離島、書店,其實很依賴跟我一樣怪異的同類的存在,簡單說,如果安書宅的生意不好,發現鶵鳥也很冷清,我們就當彼此的客人,前三年我們幾乎就是這樣過的。
怪異的同類離我而去,只好每天用同樣的咖啡餵養心靈,尋求歸屬。
新朋友們的陪伴,是第五年的大事,包括書店和個人。如果安書宅的生意不好,我就去捌捌零找溫暖,總能得到。我們一起看電影、過生日、跨年倒數,無厘頭開懷大笑,也能聊一點心事,交換各自的煩惱,互相幫忙或安慰,我甚至曾在店裡傷心流淚,也迷戀某個甜美的笑容來振奮自己。
是不是澎湖人,至此已毋需分辨,是能夠一起生活與分享的人就好。
說誇張點,這是命運的轉折,說更誇張點,這是生命找到自己的出路;說平實一點,這是必然的路。
作為一間書店,必然要融入所在地;作為一個寫作者,必然要走進在地人生活圈;作為一個想過普通日子的小老百姓,必然要看電影喝咖啡聊是非。別無他途。不能特立獨行一輩子,我需要朋友,需要走進去坐下來身體自然能放鬆、心總是能舒坦的空間,和相處起來無負擔的朋友,可能不是特別熟,但有剛剛好不遠不近的距離。
有一天我們討論遺言話題,我心一橫對咖啡館老闆交代說,如果我突然怎麼了,安書宅就歸捌捌零管。老闆尖叫逃走。
最近這群朋友開始請我幫忙找書訂書,我覺得很榮幸,被需要了,被肯定為一個書店工作者了,有更多交集了。
這不只是人際關係的轉向,也是生活作息的變動,前者通常是午後,出去吃了午餐就順路往鶵鳥與小佩講講各自的店;後者則是上午居多,幾乎都帶著早餐去配咖啡,與880早上的常客們每日閒聊。
所以,如果你問我2016的頭件大事,答案並非詩歌同樂會或陳綺貞,連安書宅會員制的啟動都排在第二,影響層面最廣的,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這兩邊有兩個很重要的差別,一是同業與異業,一是外來與在地。
安書宅與鶵鳥算是同業,我們同為書店,雖然都小,但仍以藝文場所自許,選書或辦展覽,都為呈現自己的想法,兩間店相依存,也相輔相成,經常腦力激盪,又幾乎是同時誕生於澎湖,年資的深淺是同步的,很多時候能夠惺惺相惜,互吐苦水幾乎是家常,自我安慰成了三天兩頭的便飯,甚至可以說,這兩間怪怪小店那三年多根本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捌捌零就不一樣了,那是咖啡館,雖稱外帶吧,空間小座位少,但對許多常客來說,是一間溫暖的咖啡館無誤,沒位置坐的時候,我們自願擠擠,冰箱前狹窄走道一個倒擺的塑膠箱上鋪個布墊,也成為特別座,夠熟的人就會把自己塞進去,照樣點咖啡喝,照樣投入天南地北各種話題,大部分都沒個正經,但保證每個人都能講出笑點,不分男女老少,百無禁忌。
880是馬公的郵遞區號,你可以知道,這間咖啡館就是馬公的一個小社會,人來人往等一杯咖啡的時間,各種訊息傳遞開來,當然也可以靜靜滑自己的手機,但沒有人會把耳朵關上,咖啡館讓我走出書店的世界,享受真正的休閒生活。
而且是屬於澎湖的休閒生活。
安書宅與鶵鳥不只是同業,還同為外來者,我們不是澎湖人,也沒有學校、公司或婚嫁、移居,所以不像其他台灣人有同學、同事、親戚、或家人,我和小佩當初都是隻身前來,頗有相依為命的感覺。鶵鳥決定飛向七美,安書宅是大力支持的,但朋友不在身邊了,安小姐何去何從?
向左走,已經只能吃到午餐,沒有下午茶了。有苦水的時候,向誰吐?有想法的時候,找誰討論?覺得孤軍快要奮戰不下去的時候,去哪裡招集戰友?
向右走,從每天的早餐和咖啡開始。說誇張點,這是命運的轉折。
捌捌零是本地人所開,工作人員裡前前後後有好幾個是來澎湖唸書的,所以特別熱鬧,有很多親朋好友同學同事,每個人多少都有點關係,我是很能夠待咖啡館的人,在台灣的時候就很習慣在固定的咖啡館工作,再嘈雜也能寫作,想參與旁人話題時,也自然隨性,不拘小節。坐上大半天,偷窺人生百態,經常成為我筆下的題材。
幾乎每天都報到,看書、寫作、用電腦處理一點書店的事,常來的人慢慢認識了我,加了臉書,看我的照片文字,有了讚和回覆,又繼續在咖啡館聊天;也會遇到別的地方認識的人,幾句寒暄,知道我在幹嘛,之後他處碰面變得熟悉起來;甚至在這裡與大學同學重逢,與臉書網友相認。
日復一日,奇怪,吃同樣的飯糰,喝類似的咖啡,也不覺膩,漸漸融入了吧。
早期的外來者生活,我還是相當特立獨行的,一個單身女子在離島做書店,是五倍的怪異:一個、單身、女子、離島、書店,其實很依賴跟我一樣怪異的同類的存在,簡單說,如果安書宅的生意不好,發現鶵鳥也很冷清,我們就當彼此的客人,前三年我們幾乎就是這樣過的。
怪異的同類離我而去,只好每天用同樣的咖啡餵養心靈,尋求歸屬。
新朋友們的陪伴,是第五年的大事,包括書店和個人。如果安書宅的生意不好,我就去捌捌零找溫暖,總能得到。我們一起看電影、過生日、跨年倒數,無厘頭開懷大笑,也能聊一點心事,交換各自的煩惱,互相幫忙或安慰,我甚至曾在店裡傷心流淚,也迷戀某個甜美的笑容來振奮自己。
是不是澎湖人,至此已毋需分辨,是能夠一起生活與分享的人就好。
說誇張點,這是命運的轉折,說更誇張點,這是生命找到自己的出路;說平實一點,這是必然的路。
作為一間書店,必然要融入所在地;作為一個寫作者,必然要走進在地人生活圈;作為一個想過普通日子的小老百姓,必然要看電影喝咖啡聊是非。別無他途。不能特立獨行一輩子,我需要朋友,需要走進去坐下來身體自然能放鬆、心總是能舒坦的空間,和相處起來無負擔的朋友,可能不是特別熟,但有剛剛好不遠不近的距離。
有一天我們討論遺言話題,我心一橫對咖啡館老闆交代說,如果我突然怎麼了,安書宅就歸捌捌零管。老闆尖叫逃走。
最近這群朋友開始請我幫忙找書訂書,我覺得很榮幸,被需要了,被肯定為一個書店工作者了,有更多交集了。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第五年】2
另一間店老闆走進安書宅坐下聊天,我們對彼此說,還好我們都有做到這一年,許多想做的事都完成了,而且還能繼續下去。
那一年我們陸續開店,春天的時候,先是麗洋,接著小島家,盛夏時有鶵鳥藝文空間和安書宅,年底誕生捌捌零。今年,大家將一一滿五歲,都沒有倒,都付得出房租來。
可以感覺好像直到第五年,才通過某個無形的關卡,領到往下一站出發的通行證,或像某種資格的認證,年資足夠,證明你的經驗有價值,好,你可以前進,可以說話。
我們做得比一任總統還久了,也比一屆奧運還久,比念一個大學長,我們經歷的春夏秋冬,夠說往年如何如何了。
五年夠成為那個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嗎?餐飲業應該可以,書店業我真的不是,我至今仍是資淺的,因為規模太小,安書宅根本很難稱為一間書店,以二手書為主的時期,覺得比較算是資源回收業,而非書業。
但,對於五年這樣的時間厚度,仍然覺得美。
很高興自己能夠看見。
例如,不知不覺地陪伴一個女孩從大一到大四,若非書店堅持開了超過四年,是看不見的,很難想像如果在去年初就放棄的話,將看不到她畢業出社會,甚至沒機會知道有這號人物在。
如果去年春天失守,六月的詩歌同樂會盛況不會出現。
如果去年夏天放棄,就等不及陳綺貞的獨立書店冬季巡迴選擇安書宅了。
如果去年秋天離開,怎會創下這兩個月收入新高。
身邊朋友多半為性格較穩定的人,工作或感情都以五年、十年為單位,他們很難懂為什麼要如此感嘆五年之不易,因為我是較常異動的人,如果一份工作讓我覺得沒有可學的了、沒有可發揮的了、無法認同公司或產品了,會悵然離去,很少留戀。
年輕時不太為了穩定生活而工作,喜歡開創,喜歡挑戰,喜歡困難的事物,若為找出解決難題的方法,怎麼也要勇往直前。雖然常換工作,但從來不怕找不到工作,每次求職都認真為那個公司設想,確定能幫上忙,或確定能學到東西才去,只要上了班,也絕對貢獻所長,全力以赴,經常為了朋友創業而兩肋插刀,上山下海。
這五年下來大概可以感覺到自己放慢節奏,一樣想把一件困難的事做好,但可能因為在人生地不熟的離島,知道必須慢慢觀察,加上又是經驗不足的書店行業,更亦步亦趨,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一邊學前輩,一邊修整自己,一邊改進,一邊創新。
所以,其實能夠做五年,並不是因為很厲害知道怎麼做書店,而是太難做、還沒有找到方法不甘心,覺得前輩們還有很多可以學的,得更用功才行;覺得自己還有可以發揮的地方,應該再等時機成熟一點;覺得越來越認同書店和書的重要性,而留戀不已;覺得新意還不夠,許多創意都還沒好好執行,需要時間,需要時間,需要時間。
是這樣的五年,而非一次到位就把店開好的五年,是並不知道要怎麼經營書店、從零開始的五年,而非所學致用的五年。
但也不能說跟我的過往完全無關,尤其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學支持著,才能走到現在;以前的工作經驗讓我有足夠的直覺判斷人情事理,不致莽撞;以前的社區、志工、市集經驗,讓我保有柔軟的心,去愛。
是的,又回到愛這個字上,不是濫情,反而是用來提醒自己,可能這才是我的經營之道,過去二三十年工作、感情、生命的總結。雖然愛情抱著遺憾,但不該影響自己去愛別人的能力和意願,安書宅之所以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是因為安小姐一直很真誠,這裡面沒有放我不愛的東西。
至今仍不知道書店要怎麼做才會成功?才算成功?一切依然是處於做中學的狀態,唯一知道的是,書店並不如你想像的那樣靜止,我其實未改經常異動的本性,只是在極小的空間裡盡量微調微調,看能否改善書籍的陳列?看能否讓坐下來看書的人更舒適一點?看能否滿足想買書的人的需求?看能否把我覺得很好的書推出去。
第五年了,跟最初的狀態差不了多少,前進的步伐十分緩慢,但覺得這樣很好,慢到能夠看見時間。我個人也沒有什麼改變,老化得不多,時間在我身上也是走得很慢,慢到我沒看見。
之所以要寫,是怕有時候被澆了冷水、心涼下來,會否定自己的愛。坐在安書宅正中央寫完這篇文章,澎湖冬日的涼冷穿過我腰際,風還好,敲門不若往年響,手工木桌上、浮球燈下,六點整,天色已全暗,寫完,我心暖了許多。用五年的時間厚度之美,作為力量,希望自己這個和那個都不要放棄。
那一年我們陸續開店,春天的時候,先是麗洋,接著小島家,盛夏時有鶵鳥藝文空間和安書宅,年底誕生捌捌零。今年,大家將一一滿五歲,都沒有倒,都付得出房租來。
可以感覺好像直到第五年,才通過某個無形的關卡,領到往下一站出發的通行證,或像某種資格的認證,年資足夠,證明你的經驗有價值,好,你可以前進,可以說話。
我們做得比一任總統還久了,也比一屆奧運還久,比念一個大學長,我們經歷的春夏秋冬,夠說往年如何如何了。
五年夠成為那個行業的資深從業人員嗎?餐飲業應該可以,書店業我真的不是,我至今仍是資淺的,因為規模太小,安書宅根本很難稱為一間書店,以二手書為主的時期,覺得比較算是資源回收業,而非書業。
但,對於五年這樣的時間厚度,仍然覺得美。
很高興自己能夠看見。
例如,不知不覺地陪伴一個女孩從大一到大四,若非書店堅持開了超過四年,是看不見的,很難想像如果在去年初就放棄的話,將看不到她畢業出社會,甚至沒機會知道有這號人物在。
如果去年春天失守,六月的詩歌同樂會盛況不會出現。
如果去年夏天放棄,就等不及陳綺貞的獨立書店冬季巡迴選擇安書宅了。
如果去年秋天離開,怎會創下這兩個月收入新高。
身邊朋友多半為性格較穩定的人,工作或感情都以五年、十年為單位,他們很難懂為什麼要如此感嘆五年之不易,因為我是較常異動的人,如果一份工作讓我覺得沒有可學的了、沒有可發揮的了、無法認同公司或產品了,會悵然離去,很少留戀。
年輕時不太為了穩定生活而工作,喜歡開創,喜歡挑戰,喜歡困難的事物,若為找出解決難題的方法,怎麼也要勇往直前。雖然常換工作,但從來不怕找不到工作,每次求職都認真為那個公司設想,確定能幫上忙,或確定能學到東西才去,只要上了班,也絕對貢獻所長,全力以赴,經常為了朋友創業而兩肋插刀,上山下海。
這五年下來大概可以感覺到自己放慢節奏,一樣想把一件困難的事做好,但可能因為在人生地不熟的離島,知道必須慢慢觀察,加上又是經驗不足的書店行業,更亦步亦趨,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一邊學前輩,一邊修整自己,一邊改進,一邊創新。
所以,其實能夠做五年,並不是因為很厲害知道怎麼做書店,而是太難做、還沒有找到方法不甘心,覺得前輩們還有很多可以學的,得更用功才行;覺得自己還有可以發揮的地方,應該再等時機成熟一點;覺得越來越認同書店和書的重要性,而留戀不已;覺得新意還不夠,許多創意都還沒好好執行,需要時間,需要時間,需要時間。
是這樣的五年,而非一次到位就把店開好的五年,是並不知道要怎麼經營書店、從零開始的五年,而非所學致用的五年。
但也不能說跟我的過往完全無關,尤其老同事老朋友老同學支持著,才能走到現在;以前的工作經驗讓我有足夠的直覺判斷人情事理,不致莽撞;以前的社區、志工、市集經驗,讓我保有柔軟的心,去愛。
是的,又回到愛這個字上,不是濫情,反而是用來提醒自己,可能這才是我的經營之道,過去二三十年工作、感情、生命的總結。雖然愛情抱著遺憾,但不該影響自己去愛別人的能力和意願,安書宅之所以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是因為安小姐一直很真誠,這裡面沒有放我不愛的東西。
至今仍不知道書店要怎麼做才會成功?才算成功?一切依然是處於做中學的狀態,唯一知道的是,書店並不如你想像的那樣靜止,我其實未改經常異動的本性,只是在極小的空間裡盡量微調微調,看能否改善書籍的陳列?看能否讓坐下來看書的人更舒適一點?看能否滿足想買書的人的需求?看能否把我覺得很好的書推出去。
第五年了,跟最初的狀態差不了多少,前進的步伐十分緩慢,但覺得這樣很好,慢到能夠看見時間。我個人也沒有什麼改變,老化得不多,時間在我身上也是走得很慢,慢到我沒看見。
之所以要寫,是怕有時候被澆了冷水、心涼下來,會否定自己的愛。坐在安書宅正中央寫完這篇文章,澎湖冬日的涼冷穿過我腰際,風還好,敲門不若往年響,手工木桌上、浮球燈下,六點整,天色已全暗,寫完,我心暖了許多。用五年的時間厚度之美,作為力量,希望自己這個和那個都不要放棄。
【宅】覺得滿意
(搬了八箱書回來,但整理完後,空間還是相當清爽)
喜歡我的綠色農地農用旗,喜歡我的鮮紅捍衛家園T,喜歡我的彩虹愛台灣毛巾,喜歡我反核旗裡淺藍色台灣,喜歡畫面沒收進來的天花板上的淡黃色反賭傘,喜歡澎湖照片月曆的人,喜歡朋友留給我的浮球漂流木立燈與木桌板凳們,喜歡房東的大理石茶几,喜歡客人留下的老檯燈,喜歡跟了我多年輾轉的褟褟米坐墊,喜歡厚厚的白牆壁。
喜歡曾與我在這小空間裡暢談的好友們。
喜歡不精緻的人生。
喜歡粗糙但清楚明白的日子。
喜歡歲月的累積後我們得以細數回憶。
喜歡你。
如果下一秒我不在,你知道,這一秒我非常愛你。
【第五年】1
五年,已經是我生命中做一件事最長的一段,看了幾本書,分別是25年的攝影師、30年的表演工作者、和50年的藝術家,就覺得自己沒資格說什麼。但也許下一秒我就會消失,所以這一秒還是要說要寫。
最長的工作是兩年,最長的感情也是兩年而已,安書宅四年半,與澎湖的往來五年半,確實是破紀錄的長。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能走多久,一點把握也沒有,如果根據自己的歷史判斷,兩年已是極限。
這中間有一個轉捩點,是父親的驟逝,影響所及包括不願放棄才剛誕生不滿一年的安書宅,決定以無人書店模式撐著,希望能撐到我再回澎湖的那一天,最好撐到我能再度全心全意做書店的那一天。
另一個影響,是我對自己生命的積極度,那是第一次希望自己活久一點,不要太早離開人世,不只因為母親和奶奶需要我,還有我的書店,熱烈希望父親沒來得及看一眼的安書宅,能存在久一點。
最後的日子沒能在他身邊而在澎湖做一間書店,使我沒能見他最後一面的遺憾,只有把書店做好,才能彌補。
所以中間的三年過去了,我來來去去,盡量兩邊兼顧,不能只留在基隆家,失去自我和理想,是痛苦的;不能只留在澎湖,沒有照顧家人,心一樣空洞。於是貪心地、想盡辦法讓書店不死,讓自己活下來。
之所以這麼說,是曾經有過希望自己不要活太久的念頭,尤其面對單身多年感情沒有著落的低潮時,會覺得少活幾年就少幾年與孤單感奮戰的心神耗損,超過三十五歲時,想的是活到四十歲再看下一步怎麼走好了,那麼消極。
那種希望生命短一點的念頭真可怕,就在快要40的時候,66歲的父親瞬間消失了,自此,不敢再有那種念頭。一定要努力地活著才行,要活到不能活了為止,人也是,書店也是,要希望生命淋漓盡致才好,才不枉費給我生命的人、一輩子對我的呵護。
終於,安書宅進入第五年後,稍稍有了成長,前四年都是以打平房租為目標,第五年開始有列上自己的薪水當作新目標,這是具體的部分;抽象的則是人際關係,與越來越多的本地居民變成朋友,是收穫,也是得以穩定下來的基礎。
書店規模一直維持極小化,我的生存需求也是,所以經濟問題向來好解決;精神意志能否不動搖,才是在澎湖活不活得下來的關鍵。書店有書就能撐著,一個人的心裡面要有什麼才能撐住呢?
答案很八股,我很明白自己,心裡要裝著愛,才能活得好,如果裝進“不愛”,人會變得頹喪,如果偷懶改放“無所謂”,就會顯得消極避世,如果放進“感傷”,則身體也跟著軟弱無力。
愛是心裡一條希望的線,一方面牽動,一方面綿延,牽動的是全身細胞,綿延的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我一再試驗想知道自己能否當一個冷漠的人,結果是無法,隨便看一本書都會被挑動,別人寫的內容,常常照映出我的想法,激盪出我想寫的內容。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欲罷不能,前天也是有一本書看完一遍又馬上看第二遍,我很享受這個狀態,雖然導致其他事拖延,但很過癮,遇到對味的書,就像遇見喜歡的人,那麼想要多瞭解一點,有時想要趕快知道全部,有時想要慢慢賞析細節。
愛是心裡一條靈感的線,一方面探索,一方面傳遞,探索的也是全身細胞,傳遞的也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無以止息,對人,對書店,對地方,都是。更重要的,愛是一條與別人連結的線,人只愛自己的意義是不夠的,要愛上別人,愛上一些事物,才會變得不一樣,才會追求更美好的自己,才有進步的機會。
我直到第五年才知道,五年並不是目的地,也還不是中間點,根本是剛開始出發走了幾步路而已,愛的過程要放慢五倍檢視,要拉長五倍時間來經歷;甚至直到今天才知道,可能要五十年後,才看得清此時此刻的價值。
最長的工作是兩年,最長的感情也是兩年而已,安書宅四年半,與澎湖的往來五年半,確實是破紀錄的長。開始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能走多久,一點把握也沒有,如果根據自己的歷史判斷,兩年已是極限。
這中間有一個轉捩點,是父親的驟逝,影響所及包括不願放棄才剛誕生不滿一年的安書宅,決定以無人書店模式撐著,希望能撐到我再回澎湖的那一天,最好撐到我能再度全心全意做書店的那一天。
另一個影響,是我對自己生命的積極度,那是第一次希望自己活久一點,不要太早離開人世,不只因為母親和奶奶需要我,還有我的書店,熱烈希望父親沒來得及看一眼的安書宅,能存在久一點。
最後的日子沒能在他身邊而在澎湖做一間書店,使我沒能見他最後一面的遺憾,只有把書店做好,才能彌補。
所以中間的三年過去了,我來來去去,盡量兩邊兼顧,不能只留在基隆家,失去自我和理想,是痛苦的;不能只留在澎湖,沒有照顧家人,心一樣空洞。於是貪心地、想盡辦法讓書店不死,讓自己活下來。
之所以這麼說,是曾經有過希望自己不要活太久的念頭,尤其面對單身多年感情沒有著落的低潮時,會覺得少活幾年就少幾年與孤單感奮戰的心神耗損,超過三十五歲時,想的是活到四十歲再看下一步怎麼走好了,那麼消極。
那種希望生命短一點的念頭真可怕,就在快要40的時候,66歲的父親瞬間消失了,自此,不敢再有那種念頭。一定要努力地活著才行,要活到不能活了為止,人也是,書店也是,要希望生命淋漓盡致才好,才不枉費給我生命的人、一輩子對我的呵護。
終於,安書宅進入第五年後,稍稍有了成長,前四年都是以打平房租為目標,第五年開始有列上自己的薪水當作新目標,這是具體的部分;抽象的則是人際關係,與越來越多的本地居民變成朋友,是收穫,也是得以穩定下來的基礎。
書店規模一直維持極小化,我的生存需求也是,所以經濟問題向來好解決;精神意志能否不動搖,才是在澎湖活不活得下來的關鍵。書店有書就能撐著,一個人的心裡面要有什麼才能撐住呢?
答案很八股,我很明白自己,心裡要裝著愛,才能活得好,如果裝進“不愛”,人會變得頹喪,如果偷懶改放“無所謂”,就會顯得消極避世,如果放進“感傷”,則身體也跟著軟弱無力。
愛是心裡一條希望的線,一方面牽動,一方面綿延,牽動的是全身細胞,綿延的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我一再試驗想知道自己能否當一個冷漠的人,結果是無法,隨便看一本書都會被挑動,別人寫的內容,常常照映出我的想法,激盪出我想寫的內容。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欲罷不能,前天也是有一本書看完一遍又馬上看第二遍,我很享受這個狀態,雖然導致其他事拖延,但很過癮,遇到對味的書,就像遇見喜歡的人,那麼想要多瞭解一點,有時想要趕快知道全部,有時想要慢慢賞析細節。
愛是心裡一條靈感的線,一方面探索,一方面傳遞,探索的也是全身細胞,傳遞的也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無以止息,對人,對書店,對地方,都是。更重要的,愛是一條與別人連結的線,人只愛自己的意義是不夠的,要愛上別人,愛上一些事物,才會變得不一樣,才會追求更美好的自己,才有進步的機會。
我直到第五年才知道,五年並不是目的地,也還不是中間點,根本是剛開始出發走了幾步路而已,愛的過程要放慢五倍檢視,要拉長五倍時間來經歷;甚至直到今天才知道,可能要五十年後,才看得清此時此刻的價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