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有河之後

啊…

好難想像,隱隱覺得是某一個時代告了個段落似的...

我在想,放眼澎湖,有幾個人知道有河書店呢?
其實,它不過是淡水一間小小小小的二樓書店開了11年而已,並非多大多厲害知名度多高歷史多悠久的書店,甚至根本是不賺錢的書店,但,我們仍認為是具有代表性的書店,它的存在好像有一種指摽性的意義。

對我來說,它是最美的書店,不是外表,而是靈魂,那種有所為有所不為,想當年我追著他們籌備的紀錄,開幕後沒多久就去看,一到現場就留下經典名句:『我的書店被開走了』。

因為,那就是我理想中最美書店的模樣。

有河之後,我可以不用開書店了。

不過我還是開了安書宅,自稱為書店,心虛得很,總覺得要像唐山、東海書苑、小小、有河,才算書店。我揮著五週年的旗舉辦音樂會,其實不太敢講書或閱讀相關的事,反而只敢在台上講從藝文活動開始切入是很好的,慢慢總會去找有興趣的書讀...。

說穿了是我自己也沒足夠的本事去講書店種種,常常覺得安書宅根本是我隨興亂做,怎敢自稱書店,或獨立書店,與前輩們經營多年的真正的書店並列?我?

颱風夜的今晚看到有河說要收的消息,我人在七美鶵鳥別人的書店裡,這兩天正聊著我們的疲乏,一方面慶祝活過了五年,一方面並不覺得各自還能撐多久。幾乎每年都在想明年要不要用其他方法來實驗活下去的可能。

“活”這個字,有時候不是指錢夠不夠用,而是意志,前輩的書店狀態對我們來說,就是精神指標,浪漫一點的說法,是羨慕的對象,學習的對象,現實一點的說法,那可能就是我們的未來。

這五年拚書店的存活,除了理想,除了錢,除了現下的朋友支持,很多時候需要一種未來感,要拉住一線希望,才能往下走。別人的書店如何,正是我們的參考值。

澎湖真的需要一間書店嗎?我是指到書店買書這件事,本來,五週年音樂會那天晚上我想問現場來的人:

1.走進安書宅裡面過的人舉手,

2.五年來進去買過一本書的人舉手,

3.五年來買過兩本書的人舉手,

4.買超過三本的人有嗎?

當有人希望我每個週年都辦音樂會的時候,我想反問:

嘿,你跟我買過書嗎?

本來我在台上還想強調,安書宅的十年之約,只剩下五年了,請大家把握時間,記得走進來買書。

但這些問題都很愚蠢,所以我沒有問,只問更好笑的:大家認不認識我?

書店真的重要嗎?如果重要的只是書店的存在而不是買書賣書,那就開一個靜止書店,有個樣子在那就好。

那天還想宣布的是,第六年開始,安書宅也想要收一半,只開半個月,讓大家集中時間來買書,讓我有一半時間回家,跟家人同住。這是我想到的方法,關於“活”下去的“意志”的部分,我已經無力再在澎湖獨居獨行了,需要一個家,而我無力在異地給自己一個。

並且考慮我不在的時候,不再像以前一樣開無人書店,而是改交給安書宅會員去使用,以感謝會員的支持,類似共同書房的方式,是我想到的另一半方法。明年以後不再招募台灣會員,只收澎湖本地居民需要共同書房的人,不需要的,就不用只是贊助而加入會員,讓我老是為安書宅沒派上用場而愧疚。

如果,其實我們的生活裡根本不需要書店,到底為什麼要去贊助一間書店的存在?就讓它去吧,有一間書店跟人們是否喜歡閱讀跟一個地方是否有文化氣息並沒有關係,當安書宅成為大家口中澎湖的文化地景時,我越來越不安,覺得越來越虛偽。

壓垮書店的最後一根稻草,有的是生計,有的是身體健康,有的是家人,但難以繼續堅持拼搏通常是已經累積很久很久的無力感。我還不夠久,所以我還沒有要放棄,把十年做滿,是我想得到的一個完整經驗。

闊葉林和女書店我都沒來得及去朝聖,有河竟然也將劃上句點,我們離島小書店若陣亡也不奇怪了,此刻有這樣的感覺。有河,那間我被開走了的書店,將不存在;有河之後,我自己的書店,也可慢慢收拾。

【島嶼週記】11 我所不知道的七美

文/攝影 黃士恩



前言 /

隨著島嶼週記夏季十篇結束,接下來的三篇番外篇,都是在這段時間內想用文字記錄下來的記憶,讓若干年後的我再自行回味,也許是一個很棒的回憶方式。

-
五月參加了為期三天兩夜的七美寫作沙龍,讓我重新認識了我所認知的七美。安書宅和位於七美的鶵鳥藝文空間合作,因緣際會之下參與了踩線團的行程。

對於七美的回憶停留在五年前當導遊那時候,舊地重遊滋味別有一番,這次以寫作的角度切入,視野裝上了新的鏡頭,好奇地摸索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新七美。

雖然外婆家在南寮,但老房子卻沒真正住過,因為已經整修成半洋樓的風格。在七美我們入住了鶵鳥,是一間很棒的老宅,尤其喜歡那透光柔和的天井,與伸腳的左右廂房改成了「餐」、「飲」分開的專門場域。進到房子主要結構的大廳,是被書給圍繞的空間,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客廳感嗎?我這樣對自己說。沒有錯,鶵鳥藝文空間是一間獨立書店,同時也身兼著私房料理與潛水教學,背後有著生態環境教育的小小願望,餐桌上出現的魚肉料理也都是友善漁法下的辛苦結晶,店長小佩與鳥大廚這對神鵰俠侶真的讓我刮目相看而且徹底的佩服與喜愛。

對了,在這可愛的小空間裡同時還有另外一位店長,豚豚店長。
他是一隻活招牌的貓咪店長,還另外雇請了另外三位貓店員,在這空間裡人與貓的關係特別濃烈,小心愛貓人士來到這裡會得到嚴重的戒斷症阿,怎麼樣都會把所有心思放在這四隻各有不同個性的可愛小貓身上。

這棟老宅裡,說著的不只是七美的老故事,更多的是你呼吸的每種頻率回音,周遭的蟲鳴鳥叫,甚至抬頭那一望無際的星空傳說。

海水上野餐
其實在來七美之前,就聽小佩說有個私房景點,能夠在海上野餐這件事實在太吸引我,轉眼就來到下午,陽光沒那麼凶狠的時刻,我們跟著小佩與鳥大廚一同前往,那是在一處廢棄的池子裡,因颱風把隔絕海洋與池水的圍牆給推倒,讓海水能與池水互通有無,成了如此獨特景象,一堵石堆外的洋流似乎與池內的靜水有時差一般,深度不深但卻是大有看頭,浮淺總能看到水藍色的小魚悠游其中,泡在海水中吃著麵包小姐所帶的軟式法國麵包,經由鳥大廚的再製作成為了一道可口的越式風味潛艇堡,環顧這片美好突然內心裏頭獲得前所未有的療癒,似乎時間在這時候都不靈光了,有人說天上一天人間十年,這時候就好像懂了一些。波光粼粼也撒了些夕陽餘暉在水面上,這是放空與舒壓的最佳旅程,最後把啤酒喝完做個完美結尾。

龍埕浪花
我們不走一般觀光行程,小佩帶著我們前往龍埕海蝕平台,從山上往下移動著,不難看出這是條只有當地居民才會走的道路,殘破不堪的石階散落在沿途,路標也是如此的不明顯,但似乎這樣才能讓這條秘徑隱身於一般人所知道的七美。花了一番心力終於抵達龍埕平台,映入眼簾的是壯闊的景象彷彿我在月球一般,第一次從這角度看七美,各種地質的變化都刻劃進石壁裡,也有許多天然形成的壺穴,我透著壺穴中的水面倒映著自己,順道讚嘆大自然就是最厲害的工匠,隨著海浪拍打著岸邊,濺起的浪濤也十分狂野,隨便擺個帥氣的姿勢都能成為雜誌封面,看著這片海心裡也激動起來,有點後悔沒帶上自己的單眼相機來做照片記錄,只好拿起手機用心地嘗試捕捉浪花,以為遠方的浪頭靠近後會激起多大的浪花,卻只是這麼一點點白花浮現,捉摸不定的海洋就如同自己未來的命運一樣,也不見得套用的上什麼樣的軌跡,於是我開啟了連拍模式,總會有張波濤洶湧的吧。


蟾蜍墓地
早晨的七美散策,卻意外地讓我的心沉重了起來。
用雙腳來品味七美的緩慢,快的只有那鳥兒們覓食的勤快,我們帶上圖鑑由小佩領路,細心指導我們用望遠鏡觀察每種路過的鳥類特徵,連房舍旁的公雞都不放過,小佩真的把專業發揮的淋漓盡致,鳥大廚忙完早餐備料後也跟著加入我們散策隊伍中,直至發現為何路上的蟾蜍屍體越來越多時,我向鳥大廚發問,卻獲得了一個痛心的解答,兇手原來是我們人類。

蟾蜍跳進了水泥地後,存活機率大概就抓在他是否能回頭跳回草叢裡,因為這是條無止盡的長路,道路兩旁的牆壁完全沒有一個孔洞能讓蟾蜍離開這囹圄,只能一直跳著跳著,還是跳著,用盡最後生命的力氣猛力一撐,就如臘燭燃盡,造就了我所看到的蟾蜍屍體,都是呈現四肢拉張到了最大極限的模樣,聽著鳥大廚跟我解釋這樣的狀況,我其實沉默了幾秒,深深地為牠們感到抱歉,人類又再次扼殺了你們的生活環境,自私地以為開創了一條通行道路,卻是築起了你們永生痛恨的高牆,成了曝屍的水泥墓地,這是這趟散策中心裡最沉痛的一章,那是再深刻不過的經驗,想想自己,是否也因為滿足自己的私慾而犧牲了更多值得關注的事情,對此我更加深對環保推廣的動力。

-
我們也在鶵鳥大廳中完成了寫作的技巧,謝謝安書宅藹文姊的指導,似乎這趟行程也早已不是單純的寫作了,走入生態走入環境走入村莊走入生活,看見小佩和房東阿姨的可愛互動,也是這趟行程中的美好回憶。

夜晚在庭院的烤肉,我們配著星星與微醺,夾著回憶入嘴也是甜美。
如果下次有機會,我一定還要再來住在鶵鳥,就算是放空著也好,我能真正的捨棄時間來做充電,再做一個七美的夢,不再讓更多生物成了淒美的死前回憶,我會很大聲地跟你說聲,來七美找雛鳥來趟深度的旅行,說不定又能勾勒出多少的文字紀錄,還有更多的回憶在每一餐鳥大廚和小佩用心製作的餐點上,只是都太令我食指大動,所以都來不及拍太多照片,看見一桌搶食的畫面還是覺得很好玩,誰叫鳥大廚是大廚等級的咧。

-
原來我所不知道的七美,還有如此多值得我回憶的地方,推薦給還沒去過或是去過七美的朋友們,把自己的腳步放慢才能細細品味,不要走馬看花的模式,用雙腳的視野最美。

謝謝鶵鳥藝文空間與安書宅的安排,讓我有著不同的七美體驗。


#2250

【島嶼週記2017夏】12 在風向空間裡玩手作

文/攝影  麵包小姐



風向空間,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神祕又好奇的地方,初聽聞這個地方,是在網路上看到開課的訊息,但都沒有實際去參與,直到今年在市集活動裡,與阿碰媽有更多的互動與接觸,才終於有了勇氣到風向空間走走。
第一次,要前往風向空間,先在google上面查看地圖,又跟朋友詢問了確切的地點位置,就罷自己找不著,無奈天生有路痴症狀的我還是找不到,來回走了兩趟後,眼角餘光看到設置在店門口的藝術裝置品,跟在網路上看到的一模一樣耶!這才確認找對地方。
甫踏入風向空間,有點不知所措,若不是阿碰媽熱情的招呼,還真是有小白兔誤闖叢林的感覺,滿牆面的大型畫作,讓我這個藝術門外漢相當地驚訝,居然可以如此這麼靠近;寬敞明亮的空間裡,可以感受到風向空間主人的巧思,藝術品與手織品妝點佈置在各個書櫃上,或是某一個桌子上,偶然抬起來一看,唉呀!有隻可愛的大章魚掛在上邊,不經意地會有個小發現、小驚喜。
非常有榮幸,六月份的時候受到阿碰媽的邀請,在風向空間開堂手作課,可以做的小東西太多了,但要讓學員能在有限時間裡能夠完成作品且能符合風向空間這一結合藝術創作、二手書與生活品味的藝文空間,思來想去地,不如就來做個巧妝鏡吧!我不敢以老師自居,想著就把自己近幾年來的手作心得與收藏的手作書與大家分享,既然是在藝文空間裡上課,就不提供給學員制式的材料包,而是以海洋為主題,讓大家自由隨興的創作,利用拼布、刺繡和彩繪的素材與技巧,自由搭配選擇來製作屬於自己的作品。
首次開課,既緊張又擔心自己準備的不夠周全,什麼東西都想帶去,就這樣裝了一只旅行箱,自己看了都想發笑;真正最擔心的是無法招呼到每一位學員,好好地交流想法和做法,幸好學員數是我預期般地可以掌握狀況的人數。課程一開始,先針對會運用到的工具做介紹,接著是分享我收藏與覺得很受用的書籍(非常歡迎大家在風向空間或安書宅訂書呀),然後才讓學員各自構思圖案並挑選布料與繡線,我再依照圖樣和學員討論並建議針法,既然大家願意花時間來一起做手作,總是希望能夠盡力協助大家做出滿意的作品。
課程順利地進行,全因參與的學員都很優秀!喜樂,學得快又細心,繡出來的鯨魚完全不像是第一次接觸刺繡呀;阿碰媽設計的繽紛可愛小雞,有一圈毛茸茸的脖圍,還有條小魚在旁邊搶焦點,小巧的圖案完全難不倒阿碰媽在這六公分直徑的圓型裡呈現;麗婷的書法字-心,簡約卻蘊含了深層的意義,課後在她的臉書上看到心得文,莫忘初「心」,莫忘初衷,這八個字也提醒了自己,莫忘喜愛手作的初心;Lulu構思的作品,對我來說正考驗著當下如何協助學員順利完成作品,兩塊不同材質的布料做圓弧曲線拼接,再利用刺繡的技法繡出一隻河豚,圓弧曲線拼接真的不容易啊!還好,終究是有順利地協助Lulu完成作品。
自己會做,不代表會教、自己理解的邏輯和方式,不代表別人也能夠理解;很感謝風向空間阿碰媽,讓我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手作經驗,並從與學員的互動過程中學習成長,更謝謝參與課程活動的大家,大家一起有個愉快又美好的午後,看著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與有榮焉地驕傲感油然而生。

#1233

【島嶼週記2017夏】11 七美寫作踩線團的創作回饋

文/攝影 麵包小姐



五月參加的七美寫作踩線團活動,其實還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享,趁著島嶼週記的活動還進行著,就來回顧那一場美好活動的片段回憶。七美寫作踩線團的課程相當豐富,在<鶵鳥療癒寫作沙龍初體驗>這篇文章裡,已經分享了「鶵鳥廣播電臺」和戶外課程的部分,這次要來分享的是七美水庫散步賞鳥後,鳥店長-小佩上的課程-鳥書介紹與分享。
小佩介紹了很多本鳥書,但是腦容量有限的我,只對其中一本印象深刻,還到安書宅購買回家呢!書名是:非實用野鳥圖鑑,作者富士鷹茄子用非常逗趣、幽默可愛的方式來繪製介紹日本的鳥類,不同於市面上那些正經八百的鳥書,是一本很適合作為引領讀者認識鳥類的入門書,可以在輕鬆愉快的方式下閱讀,進而認識了解更多的鳥類並記住牠們。然後,我就記下了兩隻鳥,在七美水庫散步的時候見到的-高蹺鴴和白頭翁。
課程其實很愜意的,不是大家想像認知地嚴肅上課那種氛圍,桌上擺滿了各式的書籍,大夥自在的坐著,還有鶵鳥店貓的陪伴,聽著小佩分享各種鳥書還有觀察鳥類的一些經驗與過程,這是享受而不是上課。
只有單方面的分享,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分享結束後,藹文拿出了大大小小的紙張,小佩則拿出了各式各樣的色鉛筆和彩色筆,讓我們畫出自己早上所看見的或是印象深刻的鳥,設計成明信片,可以寄給朋友、寄給安書宅或是寄給自己。好咧!我就不會畫畫啊,創作明信片這一件事情,對我來說太困難,立刻當場抗議,舉雙手表示投降。
我想,除了用畫圖的方式來呈現自己在活動中所見或最喜愛的鳥,或許,改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表現也不壞。思來想去,自己比較擅長拿手的就是拼布,最近又很迷刺繡這一個手作活動,倒不如就利用這兩種方式與素材來結合,做一個小品吧!巧妝鏡是一種實用的小物品,女孩子的包包裡總是少不了一個小鏡子,偶爾拿出來照照頭髮、看看眼睛、瞧瞧嘴唇,端詳一下鏡中的自己妝花了沒有、口紅是否該補一下;巧妝鏡上頭的圖樣,就刺繡一隻鳥,做為回饋給鶵鳥藝文空間的創作作品,而且鳥店長是女孩子,送巧妝鏡給她,橫豎都覺得非常適合。
既然我只認得高蹺鴴和白頭翁,就從牠們兩者擇一做為主角吧!高蹺鴴的腿又細又長非常美,但要做為巧妝鏡上的圖樣,就太不適合了,只能對高蹺鴴說:抱歉,你落選了。白頭翁恰巧正是鶵鳥耳掛式茶包-蘋果紅茶代表的鳥類,經過小佩重新繪製設計成Q版模樣的白頭翁,不論是身形或比例,放置在巧妝鏡上都剛剛好,於是,便將白頭翁的模樣利用刺繡來呈現,做了兩個巧妝鏡作為七美寫作踩線團的創作回饋。
在忙完23.3回游計畫的參展作品之後,立刻動手完成這份拖延許久的創作回饋作品,以小佩繪製設計的Q版白頭翁圖樣為基礎,搭配參考《非實用野鳥圖鑑》一書以及網路上各大高手拍攝的白頭翁照片(第一次這麼仔細認真地研究白頭翁的特徵和羽毛顏色呢!)製作而成的-鶵鳥限定版巧妝鏡,希望鶵鳥藝文空間的大家會喜歡。

#1150

【島嶼週記2017】10 小島,生活。

文/方‧糖 攝影/糖



SIDE.A

小島,生活。
不知不覺,又一季要過去了。
最初想好的週記主題,想到後來發現並不是每個星期都能照著主題去寫。
有時會不知不覺得離題,有時則會因為想寫的東西需要花很長的篇幅介紹,所以用起承轉的方式去寫出了三篇,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合,所以別問我。
回想這幾週下來寫週記的方式,其實不太算是一個好的寫作週記的方式。
怎麼說呢?
安小姐曾分享過,她自己要寫週記時,會每天寫個一小段文章,不會很長。
等要組成週記時,就把自己每天寫的小東西組合起來,成了這一週的文章。
反觀我和方,往往是到截稿前,才開始回想著這星期的事情,接著討論我們這星期要寫什麼內容。也因此常常會一個不小心,就拖稿了。(先給安小姐一跪)
這次和方一起寫週記,我覺得是很有趣的體驗。
我覺得我自己的文章偏向平平的那種風格,總是會花很多篇幅在敘述上;而每次看方的文章則是讓我覺得,他的文章偏向詼諧、新詩的那種風格,看了會讓人會心一笑的感覺。
看著這次其他有寫島嶼週記的其他夥伴們,也覺得每個人的文筆都很好,故事也很精彩。
在小島上的故事還未終章。
但這次的島嶼週記就先告一段落了,謝謝大家!


SIDE.B

說起來,上一次有這樣連續性的寫文章,應該是國中的事情了
每天固定的一篇作文,一則班聞,一個成語造句
那成語造句還是三個隨機成語,可能八竿子打不著的,硬要湊成一篇……
每天晚上挑燈夜戰,變成了我國中時期的日常風景

這次頗為意外的參加了本季的島嶼週記
現在想想,覺得一開始的警告就意味深遠
創作總是離不開生活的
我們卻選了個不是和我的生活相關的題材
好幾次都不是很清楚怎麼下筆比較好
真的寫了又會有種不是很會形容的
「嗯,這個好像沒什麼生氣」的感覺

不少週的內容都在描述過去
挖掘自己,想想以前有什麼與海灘的回憶
一邊回憶,一邊打字,其實是一個奇妙的雙向過程
每一次的讀取記憶都帶著些許的認知誤差
隨著輸出成文字,更加深了記憶的質變,並逆向汙染了記憶
下次的讀取便是混著上次文字的不純物
呵呵,究竟自己的記憶是不是真實的呢?
懷抱著這樣的疑慮,膽顫心驚的走完了這幾週

「其實,這根本就不重要吧」糖還是不給面子
當初有付出心力認真做過的事情,往後自己總是會把那段過往
”解讀”成難忘而美好的,對吧!

PS:不可以吐槽我句點蓋歪了!
#898

【島嶼週記2017】09 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

文/方‧糖 攝影/糖



SIDE.A

上個星期,我學校的老師心血來潮的說著,她想舉辦一場夏日野餐活動。
每個要參加野餐的人就得自備一道親手做的料理。
這個暑假有時待在桃園,有時則待在澎湖兩三天,就又飛回桃園。
所以回桃園時就和方討論著再回去澎湖時的野餐要準備什麼。
方決定準備一道他拿手也愛吃的,溏心蛋!
要準備溏心蛋呢,挑選蛋自然得慎選一番,不然有蛋腥味反而破壞了他的香氣。
於是在市場買了一小籃的蛋,雖然蛋都小小一顆,但是蛋的味道吃起來是好的。
蛋準備好了後,接著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煮蛋了。
之前沒有試著使用過較小顆的蛋煮成糖心蛋,所以前置作業就得先試煮。
拿了三顆起來,思索著小顆的蛋煮起來是不是很容易就全熟了,所以第一次測試煮三個,分別在三分半、三分五十秒、四分十秒,讓它們起鍋。
結果測試結果是,我們太天真了!這樣的時間煮小顆的蛋,裡面還是太生,沒有膏的感覺。
所以判定第一次測試,大失敗。
接著第二次測試,拿兩個煮,分別在四分三十秒和五分;於是觀察到四分三十秒有點膏狀的感覺了,但還是有點生的感覺;五分的則是開始接近要熟的狀態了,但還是有膏的感覺。
於是我倆討論了一下,決定最完美的時間就是四分四十五秒。
接著就開心的把剩下小顆的蛋通通煮完,煮的時候順便加了一顆大顆的蛋,測試測試。
煮完後,小心翼翼的剝蛋殼,接著將蛋浸泡在醬汁裡,放進冰箱,靜待明日的結果。
隔天早上出門前,就將蛋盛裝再另一個小盒子,然後另外取出比較大顆的蛋切開,發現大顆的蛋裡面蛋黃還是生的,但小顆的是超級成功!
於是就歡喜的將蛋帶到澎湖,參加夏日野餐活動。


SIDE.B

一人一菜,好久沒有參加這樣的活動了
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出來我有什麼菜色能端得上桌的
最後還是決定拿出以前玩過的溏心蛋獻醜一番

做菜是很科學的一件事情
只要照著步驟一步一步,就能把過往的作品再一次呈現出來
像是書籍一般,穿越時空與故人的會面對談
但是做菜的變化性又太多了
像是樂譜一般,不同人的演奏都帶著不同的脾氣
儘管諸多標記都設定好了

翻出了電腦裡的舊檔案
當初實驗糖心蛋的紀錄都還留存著
但是搬了家之後,爐子換了,附近的蛋行賣的蛋也不一樣了
當初的醬料找不到了,頓時想到了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
材料與用具全都換了一批,那麼照著原食譜所做的這一批蛋
還能算是”食譜上記錄的那個溏心蛋”嗎?

分了好幾批蛋去進行測試
多長的時間才能讓蛋黃呈現最迷人的膏狀
加十秒、減十秒、再多十秒、再多十秒……
如果說照著食譜上的來做是與過去的會面
那麼稍微改變了之後的做法,是否算是一種平行世界?

看著煮完的十幾顆蛋微笑
「嗨!十幾個不同的我」
「神經病」糖很不給面子
#1036

【島嶼週記2017夏】風向空間10 名勝遊記

文/攝影  范光男



       從來沒有想過,會如此地想念著烈陽/浪潮/吹風/黑岩的小小菊花島。慶幸能夠在臺灣海峽上的澎湖群島生活著。我想,這裏實在是適合地球人最佳宜居的好地方。無論你是誰,從那裏來,總有辦法找到最佳的求生方式安天立命,能夠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喘息是種幸福。

       難得全家的小旅行在暑期漫遊北臺灣感受到臺北盆地的悶熱威力。面對永遠不減的購物人潮,與快步移位轉車搭車的忙與盲 。老實說,這是我們仍舊無法適應大都會快速生活步調的主要原因。回想著新店溪畔的午間茶敘,與鍾老師在畫室裏話家常,聊聊近況數十寒暑相談甚歡,八八大壽依然劍步如飛,聊到藝術依舊神采洋溢。我們與老師分享著風向空間的轉變,看到長者神情中肯定與話語的勉勵長進,一家五口與永遠美麗的身影合照真是感動萬分。

       南下桃園中壢避暑,在復興鄉登山走吊橋爬山徑的腳力與膽識體驗,一睹羣山峻領中基國派老教堂小而美的氣質出衆,與蝙蝠洞清秀儷影。回程中,駐足大溪老街,穿梭在日式和洋歷史建築聚落中。嚐遍特色美食,感受到社區營造的力量,有效保留百年巴洛克與洛可可歐洲古典的風貌。然而,對於活絡老街生機,如何注入文化創意活力對抗景氣消條的經濟疲態,應該檢討現狀中,各處的老街再造,為何重覆出現同樣模式帶動社群。一招半式闖天下,沒有力道如何撼動人心,去守成並革新。我想百年老店屹立不搖的確有它的原因。走在大溪橋欣賞夜景,看著街頭藝人賣力的秀出自信稀落的遊客駐足片刻,大溪的魅力依舊!

        此外,無謂的公共建設,所呈現嚴重的違和感既是破壞景觀也突顯缺乏視覺美感。這是在造訪慈湖,於入口的販售處,深刻感受為營合大衆口味,卻做了失格的文化包裝,揶揄醜化不是幽默深度。回想菊島眷村文化園區的寒酸補強,荒槍走板的中正堂,如靈修道場地方門面,篤行十村與莒光新村的荒涼,如違章建築的市容敗筆。深信,有人會直指,除了外行領導專業不尊重專業外,而主事者的品味平庸,也呈現出公務系統長期以來,保守封閉的力量造成乏善可陳的應付交差,花完預算麻木機械式照本宣科。或者,嘩眾取寵作秀過頭而顯得不倫不類,這在礁溪火車站前,看到的入口意象是一樣的違和與礙眼。

       換了場景,進入蘭陽平原。在宜蘭火車站前小公園,看到聯結以幾米筆下人物的故事場景裝置;融入歷史建物,穿插主題式藝文活動持續舉辦,深感這裏的地方政府腦袋還蠻清楚,知道要加深民眾參與的熱情。不過,每個作品都被幼稚的旅客忘情拉扯攀爬,而顯得傷痕壘壘。但是,迎接人潮就要有接受破壞的考驗。想想地方文化建設如何進步,這是需要深入檢討文化軟實力欲振乏力的原因。做總體檢究竟是行政能力弱化?還是缺少卓越感與企圖心?居高位而為何不作為?躺著就想著要地方萬丈光芒,拼命蓋輕軌與剪綵如何與國際接軌?寶可夢入侵慈湖,那慈湖如何高妙攏絡寶可夢迷呢?

       走訪名勝,不論澎湖或著桃園和宜蘭;即或是首善之都臺北市,無非就是感動於濃郁的在地文化景觀與人文特色。而簡單素雅富具地方獨特風格就很有力量!加入創意十足的巧思,獨立藝文據點就是城鄉光點,如同珍珠一般珍貴。地方不能一昧偏重發展商業營運利潤考量,而屏棄個體獨特的精神。公共空間的底蘊,是能夠喚起共同回憶而在時空走廊裏穿梭古今的同時,嚐試著在百無禁忌裏加增一些些充幽默感與現代感。

【島嶼週記2017夏】10 島嶼週記與我(夏記尾聲…待續)

文/阿麗

藉著島嶼週記,很不積極地進行了撰寫青年創業的簡短文章,其實用意並不是在打廣告,而是我與創業者們之間認識的過程,理念相同的我們、或是有特殊理念而吸引我的…都會是一篇篇島嶼週記的過程。

在這過程中,並不是普通想像中那樣刻意的訪談,而是在每一次碰面中,東聊西聊、寫下那些留在我記憶中的珍貴印象,就像曾經跟著前輩拍紀錄片時,學習透過聊天,自然地引導主角說出故事,最後將所有的片段融合在一起後,成為文章一篇、影片一齣。

只是剛好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我決定要參與夏季島嶼週記時,突然,生活計畫被加入了許多屬於夏天的忙碌;海島生活的我們,在飛機、船班的時間上消耗快速。要不是藹文每週固定的催(ㄇㄨˋ)稿(ㄏㄡˋ)提(ㄌㄠˇ)醒(ㄉㄚˋ),實在是不太清楚今天是星期幾。忙碌歸忙碌,倒是挺充實認真的。

我很感謝願意認真看完初稿後,給我的文章回應的大家(畢竟自己的故事自己最瞭阿),雖然大部份是澎湖網友的型式在交流,但最後完成繳交「作業」,不禁覺得是找到了很好的槍手們,畢竟各種對澎湖的情感、各種鄉愁,才是引發文章芬芳的精髓。

接下來還是會不定期的更新,希望藉由文章留下我與各位在澎湖相識的過程,在這最美麗的地方遇見你們,是我的榮幸。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