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島嶼週記2017冬】澎湖也有關島

文/攝影 阿麗

因為光正船上充滿燒焦味而跑到岸上的一群人


美國有關島(名詞),澎湖也有關島(動詞),關關難過關關過,其實也不用太難過。
是的,本週遇到了一件大事,對於離島的居民來說非常影響民生生活的大事:交通船(又)故障啦!七美關島三天。
先簡單概要搭船是怎麼一回事:澎湖往返馬公、望安、七美的交通船主要有南海之星一號(小)與二號(大),而到望安有多一台私人的光正船,七美則依賴南海之星。
好的,在前一週我搭船上馬公辦事時,半路就聽見南海二號(大)發出怪聲,接著一路慢速返回南海碼頭,那時還沒有意識到會沒船的這件事,心裡以為還有南海一號(小)可以行駛,孰不知,經歷了六、日、一的連三發停航公告,七美居民跳腳了,我也才發現事情嚴重。



來南海一號(小)已經送去歲修了,剩下南海二號(大)每日往返馬公、望安、七美,但又因稍早故障無法行駛,所以…縣府就公告停航啦!然後私人的光正船就背負著居民與民生物資的運送,因為七美已停航三天,需要運送的貨物累積的量很可觀,光正船從早上九點就開始處理貨物,原訂九點半可以將所有貨物上船,結果十點半才完全完成,期間發生疑似水箱燒焦,焦味彌漫到整艘光正船上,我嚇得緊急與朋友奔下船,寧願等隔天沒這麼多貨物與人再說,實在很擔心超載啊!但是光正船果然是神明守護的船,依然平安到達望安、七美,然後再上來馬公,最後晚上再一趟開去望安!(內心佩服)

我對光正船的態度是很敬畏的,很佩服,但也遠觀就好。



隔天的船是海有拾參號,通常這是夏天載觀光客的船,裡面椅子非常舒適,整體也很乾淨。心裡安穩地睡到一半卻被突然的熄火聲音嚇醒---沒辦法,在冬天的海中央就是很容易緊張,而且連虎井都還沒到耶,該不會出事要返航了吧---見到其它人站起來往窗外看,唉唷!側邊一艘小漁船不偏不移與海有拾參號相撞了。
「碰!…」的一小聲,在熄火只剩海浪的安靜下顯得非常俏皮。
然後看到小漁船對著船長隔空喊話,不外乎像是注意看啦當這裡是沒紅綠燈喔之類的吧(自己腦補),還好彼此都平安沒事,但是見證了海上的交通意外,我突然覺得可愛,自己笑了出來。
海上交通沒有號誌燈(有GPS),全憑船長技術與注意力,大小船相遇會減速,避免因為大船激起的大浪花影響到小船安危。其實和騎機車在馬路上遇到水窪的感覺很類似,汽車經過水窪可以減速的話,機車騎士就會免除被潑一身濕的窘境了,兩者都是互相體諒的表現。
說了這麼多,離島生活驚喜包可不只如此,而常常體驗驚喜包的居民們已經練就一身的豁達,不會有人跳起來罵船長說怎麼開船這麼慢、讓人遲到之類的,下船時我永遠抱持著「感謝船長,讚嘆船長」讓我平安又多活了一天的心情上岸。
但是下次記得一件事,就是光正船上不用照位置號碼入座,先搶先贏,好嗎?

【島嶼週記2017冬】同學會

文/照片提供  Peter Su



曾經,我與幼齒的朋友聊天時講出同學會這三個字,馬上被取笑。「同學會是老人在說的,年輕人都說班聚好嗎?」他大笑。


大學時非常期待同學會。 我讀國中時,班上有個很令我欣賞的女孩子。每次寒假或暑假的同學聚會,除了我的龍兄虎弟以外,我最期待的就是見到她。有一次的寒假同學會剛好遇到2月14日的情(商人)人(賺錢)節,我還鼓起了勇氣,買了巧克力跟一個小禮物,從大家交談的桌子底下偷偷塞給他,給完之後心臟都快要噴出來了。真的是好青澀阿~ 阿斯!!


不過現在有另外一個很特別風格的同學聚會。雖然我大學選擇澎科大,很多同學都是從台灣本島前來求學。但是我們班有幾位同學,後來就留在澎湖生活,結婚,工作,以及為我們澎湖小島增添新成員。(奸笑)


這個同學會呢,是由我們班的同學為主,但是偶爾也會有一樣生活在澎湖的同系學長學弟妹一起參與。然而未婚未子的我,在聚會中常常成為小孩子的玩伴,而女性夥伴則開始媽媽經,或者去唱歌時,點起他們少女時代的那些流行歌...。


時間總是沖刷掉過去不快樂的事情,回憶好像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又因為澎湖寬闊的天際線,無限的海平面,即便海風、季風再怎麼狂妄,我們依舊勇敢,依舊樂觀。


冬天的澎湖,也是聚會的澎湖,縣府消費券都發了,大家來聚聚嗎?

【島嶼週記2017冬】冬草|第三章 關於哈欠我也寫一篇

文/攝影 黃士恩

感染力極強的懶惰病毒


在灰色的冬日調性裡,默默地時間似乎比起其他地方來說多出許多,原本夏日的放鬆就已放緩了時間推移,沒想到在溫度驟降之後的澎湖更顯得緩慢,不禁懷疑是不是有二十六個小時,跟地球自轉變慢不知道有沒有些許連結。

對於外在溫度改變,也能同時影響心情。澎湖就是個極為兩端的地方,一年有一半都是高飽和度豔陽高照,對比另一半時間則是昏灰的冬季冷壓,就好比套上了濾鏡一般,連哈欠也是屬於這天氣的贈品,連送了好幾個給自己。但不諱言的,這溫度給予自己的哈欠,是最透明純淨,沒有沾染夏季忙碌賦予的無奈,也沒有任何煩心的塵囂,就這樣靜靜地,再送一個清澈的哈欠給屬於自己的空間,可以看見補牙銀色的那種大哈欠。

我有個貓兒子,從台北新店認養的兒子,叫做憨吉。
他也很愛打哈欠,但從不分春夏秋冬。但他似乎很能適應澎湖的天氣,無論是陽光或冬風都能領略些貓生啟示,總愛擠身到縫隙不大的窗邊,塞一粒貓頭探出窗外看麻雀在門前搔首弄姿,抖一抖身上略帶鹹味的塵埃,憨吉沒有多看幾眼,對空氣送出了個哈欠,若有所思地望向不知是麻雀還是某戶人家的晒衣場,我似乎感受的到憨吉也有屬於冬天的思考,我也跟著伸個懶腰深深打哈欠,莫名跟貓兒子同步了起來,如果旁邊有側錄攝影機,這副情景還真想下個八點檔愛用的毛筆字體大標題,「父與子」。

低溫不只拿來冷藏整座澎湖,飄散出來的冷氣也冷藏行動力,慵懶曬個太陽算得上是冬季幸福,躺在床上賴床不想離開棉被卻推說是棉被不想離開自己,找遍一萬個理由只許再溫上個幾分鐘纏綿,有時打個深層哈欠還沒到底就想打噴嚏,所以對我來說冬季有兩個附屬品,沒有極限的哈欠與打不完的起床噴嚏,整天都可以呈現一種貓咪優雅表情,說話速度也放慢許多,彷彿身體的細胞也進入半冬眠狀態,那是不管幾杯咖啡都挺不上的脊椎軟度,所幸還有令我上癮的神來一筆特調咖啡醒腦。

其實在打這篇時,我也深深打上了許多哈欠,草根果子的下午時光不小心就跌入放空裡,最涼爽的微冬季,永遠最舒適的二十五度,釀出最甘醇厚實的冬季哈欠。


【島嶼週記2017冬】生存換季

文/攝影 JF



在海邊長大的孩子,總是最驕傲那日夜浪潮聲,赤腳踩下不賦予任何呻吟意義的腳印在沙灘上,那就是一個在當下,很快樂的證明,妳踩下,妳繼續往前奔跑,然後海浪將腳印都帶到十萬海浬外。
妳還記得一種天賦,從孩提時代之後就漸漸被歸類成技能----湊熱鬧。
那是世代間討生活的換季之際,十幾年前,妳還會在一種時候跑到沙灘上卻不下海,就是看見舅舅們、阿姨們、街坊鄰居的小朋友一股腦聚集在沙灘上,吆喝著和諧地出力拉網,海面上浮出長長的網,還有卡在網上的海鮮們。
隔壁舅舅家門口堆著的大坨的網,時不時看見他們補網,但妳從沒被那補網的工具勾起一絲讓雙手加入纏繞的興趣。
妳也從沒過問為什麼拉個網仔就會有很多海裡生物咬在網上,也從沒過問為何家裡原本有漁船的此刻不知停在哪個港口,長大後才開始幻想那曾經屬於妳血脈的千陽號,又承載著誰的生計。
直到歲值三十,妳終於游進了外婆的少女時代,她顯然對那幾年歷歷在目,妳還有點擔心她是否還記得牽網的一切畫面。
發現她詳細地敘述了,從下網到牽上岸、網的材質、撈起的海生物種類、分到的錢、牽網的時機點、現在還擁有網仔的人是誰,妳驚訝兩個世代的女人只消一陣對話,就聽見沙灘上的騷動、掙錢同時還能凝聚鄉里的那一段歷史。
較少見的半夜,當有人發現有一大群丁香被岸邊的路燈吸引,立刻召集熟人撒網,因為是深夜,驚動的人不多,像這樣快閃式的分紅在那年代滿令人愉悅。
網的主人是舅舅,撈到的漁獲都是他們處理,農曆月份裡的大潮,才是下網的好時機,外婆清楚地說出她們的十三、十四、十五號,月初月底的大潮,通常是黃昏,隔天再往後一小時,妳google了潮汐表發現,這記憶何等地清晰。
還有通常在冬天。
今年的冬天,妳第一次正面迎擊島嶼上迎風面的暴擊,往前奔跑留下的很難是腳印,大概都會傾向於相當妳體重的無奈感,海浪要帶走妳的腳印已然有些吃力,光是帶回視覺地雷的海漂物品項之繁數量之多就佔據太多妳能留下腳印的空間。游移在沙灘上的人群數比牽網少了一些,手上卻能收穫滿滿的,開心只會是因為與友人、陌生人一同付出了心力,不為掙錢為環境,不為撈捕為撿拾。
妳想起孩提時代的天賦,成長為足夠為世界著想的人後退化成技能的----湊熱鬧,外婆記得唐絲網上垂掛著的海洋生物種類,妳記得海岸邊散落的海漂垃圾分類;鄉里齊力拉網為共享為生存,居民旅客齊力拉塑膠袋為共業為生態。
世代討生活的換季之際,最鮮明的情感,交流在妳與她的聲音之間。

【島嶼週記2017冬】島嶼情節 8-3 噓~我與風櫃海的秘密

文/攝影  Emma

享受完與小島居民豐盛的年夜飯後,即使在將近十度的低溫與寒風中騎著車返回飯店,不但不覺得冷,反而有股暖流在身體內不停地流動,喜孜孜的回到飯店,正打算以特別節目陪我度過除夕夜,一通電話響起,讓我的心情瞬間從天堂掉到谷底。友人來電,述說著關於她的感情二三事,原以為她就像平日那般,叼絮個半小時便可以還我清靜,怎麼也沒料到,約莫十多分鐘,她講到悲從中來,聲淚俱下,不能自己,細節說得一清二楚,如何被欺騙被劈腿,我的整個除夕夜就這樣浸泡在她的汪洋淚水中。

大年初一,讓馬公街上熱鬧的鞭炮聲吵醒,走在被整片歡欣鼓舞的中正路上,心情卻異常沈重,顯然受到除夕夜友人訴苦的影響,在不自覺騎車到了風櫃,腦海中閃過侯孝賢知名的電影『風櫃來的人』,我從來沒看過這部片,但心頭始終記得這部片名,坐在風櫃,聽風呼呼的吹,吹的臉陣陣刺痛,吹著吹著眼淚流下來,搞不清楚是風吹砂進了眼裡,還是風吹著吹著,吹開了許多傷心回憶,風沒停過,一把打開盛裝傷感的潘朵拉盒子,瞬間像潮水一樣滿溢在整個心房,逐漸流向風櫃海,哪片冬季灰藍色調的海,連同淚水也讓風帶走。那天我看著風櫃海,足足哭了半小時,大聲的向海嘶吼,彷彿在控訴這一切!風短暫停歇,第一次覺得哭喊得如此疲累,海面因風的停歇而暫時平靜,閉上眼,風櫃潮水緩慢撫慰我的心,仿佛在耳邊告訴我:『孩子,一切都過去了!』



 在那之後,每次回到風櫃,總會靜靜地凝望著風櫃海,聽風櫃的聲音,緩緩訴說關於海的故事,我也會喃喃低語,跟風櫃海說著屬於我的故事….說什麼呢?
噓~這是我和風櫃海的秘密,只有風知道、海知道,還有我的心知道!

【島嶼週記20172冬】不存在的存在-消失的島之三 國家認同?

文/圖 吳念真



這片海是誰的?
岸邊的漁夫說,是他的。


這片海是誰的?
保衛國土的軍人雄糾糾氣昂昂地說,是他的。


這片海是誰的?
強悍的敵國說,是他的!


這片海是誰的?
政客對著鏡頭自豪的說,是他的!


這片海是誰的?
亞洲說,是它的。


這片海是誰的?
地球說,是他的。


這片海是誰的?
夢中的梅花鹿說,是他的。


這片海是誰的?
夢中沉沉睡去的孩子不知道,
他只是睡了,甜甜的一覺。
--------------------------------
一直覺得這個大題,對於現階段的台灣來說,是一個很有趣的反應。
不過我想用比較童詩的感覺來敘述這個主題,
以「這片海是誰的?」代替國家領地的問題,或是擴大這個島的邊界問題。
最近我們的小島,為了禁漁區的議題有了不一樣的聲音,
以海洋文化為議題還是以海鮮文化為議題呢?
到底誰可以決定 這片海 是誰的?
決定了以後,又想留給誰什麼呢?
這個童話故事,從一個漁夫開始,漁夫面對這片海洋。
軍人的角度,
讓另一個地區的軍人或是不同的政府有了爭論這片海洋到底是誰的?
從另一方面,政客想要求表現,他們也在鏡頭前面爭論,這片海洋的歸屬。
從人類的方面跳到不同的大陸板塊之間,這片海洋在亞洲地區,似乎意思就是這片海洋是屬於他的。
但其實海洋哪裡有大小之分 或是誰的,又不是誰的?
海洋就是這顆地球上的唯一一片呢。

像是夢的結尾,我們到底要留下這片海的什麼給那個睡夢中的嬰兒呢?

當在爭論這片海洋是屬於誰的海之外,
在海上漂著的垃圾,
好像,
從來沒有人會去爭論這是屬於他們的……

【島嶼週記2017冬】海上橋梁

文/攝影  鄧小佩



澎湖的冬天被風統治著,浪-是風操控下的巨獸,在風還未抵達前就早早佔領海面,不讓船隻輕易通行,夏天南來北往的小型遊艇全都退回岸上保養,只剩下客貨兩用的南海之星一肩挑起離島人的交通往來與民生需求。

然而其實除了南海之星,在七、望兩鄉島民心中還有一艘無人不知,可以稱得上是傳奇的船隻-「光正號」。與公營的大船相比,船身老舊的光正號在平時並那麼受歡迎,船艙裡總是揮之不去的柴油味,較小的座椅、較慢的船速以及據說並不統一的寄貨價格,在在讓它不是往來小島人們心中的首選。

回家那天的風浪並不小,介於即使是大船-南海之星都可能會停航的臨界值,不巧的是,兩艘南海之星新船故障、舊船歲修(年度保養),光正因此翩翩登場。

離家已久的我歸鄉心切,抱著可能會暈船嘔吐到不行的心情登船,邊害怕邊胡思亂想著,「這幾乎是全年無休的光正號或許可以利用群眾募資來改頭換面一番,而募資的回饋方案則用一年無限制搭乘票、五年無限制搭乘票與終身搭乘票來做為回饋。又想到舊光正號船長偶爾會在開航途中開啟卡拉ok模式,這也不失為一大賣點。海上卡拉ok,歡唱三小時,不定期免費延長時間,假日、節慶不加價、帶酒不加收開瓶費,冬季加開海盜船遊樂園模式,4D體驗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好選擇。」

但這趟順風順流船程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可怕;噸數不足的光正與總是和浪正面搏擊的南海之星不同,船上的律動是一左、一右、一左、一右,間中畫一個圓緩慢的擺動,以溫柔的姿態遊走在冬季的海面上,而當天微涼的東北風也將船艙內的氣味給完全吹散,雖然遲了一個多小時,卻不暈不吐的安全抵達七美。

我回想起船上那塊匾額-海上橋梁,當之無愧。


【島嶼週記2017冬】冬日充電之二:在各自舉辦的活動中相聚

文/ 陳藹文

冬日澎湖最宜充電,有一種充電叫相聚,有一種相聚是參加活動。

澎湖到了冬天活動特別多,不知是大家有空舉辦了所以都湊在冬季這幾個月?還是本來就有很多活動、但現在比較有空所以會注意到?總之,最近是“多重”充電的好時機,用一個同心圓的概念來說明:
最外圍是各種分享會、講座、課程、演出,我們去參加或欣賞;
中間一圈是在現場遇到同好,分享彼此經驗;
核心是澎湖這麼小,活動裡必然遇到朋友,聊天敘舊。

光是十一月,我和朋友們就辦了旅遊分享會、夏天時出國打工的收穫餐會、畫畫課、公益演講、影展生態紀錄片播放、編織課一、編織課二、異國美食沙龍…,而十二月馬上要迎接兩三個市集。

這種充電十分輕鬆美好,看別人出國回來一張一張講他所拍到的照片,是很振奮人心的事,開始想像自己有一天也踏上朋友推薦的地方,在那之前要做什麼準備,可能使得即刻起生活改變,也許想要存錢而節省開支,也許馬上查詢旅行的相關資料,想找到那個國家的書來看,或從此以後關注該旅遊地的所有訊息,如果明年想去的地方是冰島、法國農莊、或完成台灣單車環島、登山,從現在到出發前是最美好的階段。

上課也是,手工、藝術、料理什麼都好,一堂課只是一個開端,課後想要自己反覆實作演練,或想再追加學習、進階課程,或自己應用、發揮想像力,秋天時若展開什麼新事物的學習,冬天有時間投入後續,才會完整一點,有所收穫。反之若春天學,夏天忙起來停頓荒廢,就可惜了。

我看這一季大家都興致勃勃,開課辦活動的一場接一場,想教課的、有料分享的,一個個跳出來,想學東學西的,踴躍報名,他們相遇的時候充滿火花,有共同的熱情燃燒,冷風無畏。

知識或經驗的充電很好,輕鬆的手工藝充電也很好,都是成長,都讓人覺得沒有停滯,卻有休息,加上朋友們相聚一堂歡聲笑語,能把秋冬的陰霾掃去。季節轉換的時候不知為何人很容易憂鬱,太多獨處便陷入胡思亂想模式,走出來上上課真的是一顆好解藥。
有時候不見得是課程活動有多厲害多充實讓人進步多少智慧或技術,而是走入人群、認識相同興趣的朋友,不只把照片或手藝拿出來交流,取得共鳴,也把心情拿出來順便交流一下,取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