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專欄_隨書而安】作家、畫家

文/攝影  陳藹文

連續遇到一位作家和一位畫家,他們讓我非常感動,並且佩服。他們其實很"素人",在拿筆創作之前,他們並沒有立志要當藝術家,成長過程中,也從沒受過什麼"栽培";他們之所以創作,不是為了成就自己,而是為了記錄。

為了把故鄉家園的情景記錄下來,作家受別人的鼓勵、才開始寫作,用很平鋪直敘的文字,一點一滴把自己所知道的寫下來,發現不太清楚的,再去問、去找答案。沒有考慮過文筆要多好、遣詞用句要多講究,就是寫,即便他的母語沒有文字,他必須轉換成漢文字來記錄,來讓後人閱讀,他還是慢慢地完成了。

文章登在報上、再集結出書,於是,他變成作家。


也是為了把故鄉家園的記憶留住,畫家開始畫畫,很寫實、很大膽、很直接,但也很細緻,就算跟照片很像,但仍畫出了照片沒有的立體感,和深度。

以及,一種重要性,用放大的畫面,用要完成畫作的難度,來呈現主題的重要性。例如番薯籤、一小根一小根地畫,例如地瓜藤、一絲一絲地畫,例如石牆、一顆石頭一顆石頭地畫。

讓人們重視這些場景,這些故事,包括一個彎腰的動作、一把灶上的蔥、一個門前的提籃、一堆窗前的雜草花、一頭耕作中的牛、一雙蒙面女郎的眼神...,都有背後的意義。

其實就是"家",就是"土地",就是"傳承"。

畫作被邀集成了展覽,於是,她變成畫家。


原來、這才是作【家】、畫【家】真正的意思!有一天、我恍然大悟,明白了作家與畫家令我佩服不已的、從不是他們的技巧有多麼高明;而是他們之所以創作,都不是為了自己要有什麼成就,他們想要窮一己之力、為所知作記錄,尤其是從小長大的家鄉。


那是自己生命的源頭,經由文字或畫作轉換,讓生命延續,讓下一代看見。不管時代怎麼改變,不管下一代懂或不懂,至少,要讓他們仍有知道的機會,為此,作家與畫家、持續地記錄記錄...。


他們被問及關於寫書和畫畫的事時,很少用藝術創作來回答,是的,正如我寫的,每次他們都是用【記錄】來當動詞。


就是想要記錄而已,趁自己還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