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第五年】20

我是安書宅的『讀書寫字推廣員』,一開始就以此為職稱,所以除了賣書,推寫作也是從第一天就並列為想做的事。

前幾年力量有限,認識的人不多,以及膽小怕事懶惰嫌麻煩拖延逃避沒自信,最重要的是我還沒感覺到可以推動的氛圍和情勢。

直到現在。

去年一個當國中國文老師的朋友邀請我去她的課堂上帶一點閱讀與寫作,我不知哪根筋不對,竟然答應,但仍沒把握,需要時間思考自己能貢獻的是什麼,以及去年下半年安書宅事多混亂,就商量暫緩,延至今年這學期中來嘗試。

課程進行方式我還在細想,能給出比較特別的東西並非讀書和作文,反倒是我自己受過的訓練很有趣,一是廣播電台的改稿與播報新聞,二是採訪寫作,三是企劃與活動紀錄,最後才累積成這幾年的心得感想抒發,通通不是一般的作文。

那天跟老友聊到人才難尋,乾脆從學生開始培養,而且不是大學生,是國高中生。明明我們連自己會在澎湖留多久都沒把握,還是許下要十年樹人的瘋狂願望,從公民小記者慢慢練兵,等他們出社會,不管在台灣還是在澎湖,都能成為我們的寫手。

好吧,那這真的是我不能逃避的任務了。

雖然沒有在大媒體當過什麼正規的記者,但製作小型刊物、社區報的經驗還真的有不少,做書店我很弱,一切都還在學;帶社區寫作、開採編會議,應該能試試看,但畢竟是早年的方法,此時還合用嗎?學生會有興趣嗎?仍畫上很大的問號。

有一段時間身邊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在買筆練寫字,他們想寫出美美的字,一個一個,一筆一畫,看誰寫得好看,但練了字到底要寫什麼?不知道。

於是我送詩集去給他們,說有空練字時乾脆抄詩好了,至少抄完一首,你有認識一首詩的機會。

當時我就在想要怎麼激發他們寫作呢?鼓勵他們用稿紙寫,寫什麼都好,喜歡唱歌的寫歌詞創作,想要告白的寫情書練習,有想法的寫想法,有計劃的寫計畫。但一直沒有找到好的切入點,各自忙於工作,近期大家也較少練字了。

安書宅想推的書寫行動,文采從來不是重點,就像號召大家寫『島嶼週記』一樣,持續以文字為輸出,養成習慣,等到需要用時不會畏縮,有寫作的自信心;關心這社會上的什麼事情時,有能力清楚表達;遇到問題時,有能力梳理,這些才是目的。

途中,發現自己有不足之處,人自然會去找書讀。閱讀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行為,而是伴隨想法的,對書的內容有興趣或需求,就會有動力投入。

大人的許多習慣已經養成,要再鼓勵寫作與閱讀難度都很高;青少年正在接受挑戰的階段,如果能提供他們多點選擇,也許發展會不同。

讓他們知道這世上不是只有作文課那種制式化的寫作,其實未來生活或職場上書寫的機會很多,甚至對瞭解自己、與人溝通都有幫助。當自己的讀者,是寫作的最大收穫,讓別人看見,是延伸的價值。

於我,因為懶散,書寫澎湖甚少,一直覺得哪裡怪怪的,為什麼我沒有想要投入地方文史,如果我算蹲點的話;為什麼我沒有投入議題報導投稿給朋友創辦的網媒,如果我還有大傳系畢業的一點記者魂的話;為什麼我沒有寫景點美食民宿秘境路線推薦,如果朋友們都想知道澎湖哪裡好玩的話...。

是不是可惜了我在澎湖住著,而我是一個寫手的話?

答案就是,如果我一個人去寫,能寫幾種類別幾篇文章呢?

如果我找九個人來和我一起寫,不限方向,每個人在一個季節寫十篇,那我們就有一百篇各類型的專題文字聚集。

如果我走進一間學校可以鼓勵十個學生或老師一起寫,那他們一學期也可能累積一百篇文章。

重點是,這不是作文比賽,不是考試,沒有成績分數,沒有名次優劣之別,不是投稿,沒有稿費誘因。

重點是,你不是一個人躲起來埋頭苦寫,而是不斷分享,你有九個夥伴一起寫,我們互為讀者。

重點是,這是有趣的事。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第五年】19

當一個書店說「我今年的目標是賺大錢」時,聽到的人都笑了,他們覺得這是個笑話。

一來因為書店要賺錢已經很難,還想要“大”錢?顯然太狂;二來因為書店是文化事業,做書店的人都是佛心來著,銅臭味和書卷香無法聯想在一起;三來許多書店給的都是藝文活動,從來沒聽過誰大喊:

「我要賺大錢!」

這不像是維持優雅氣質的書店老闆會講的話,照道理我是不食人間煙火,喝咖啡就會活的...。

但我顯然不是,我得吃米飯才活得下去。

我不是開玩笑的,安書宅已經創業五年,有良老闆希望能提供員工旅遊(雖然目前是同一人),所以認真許願賺大錢,只不過每個人對大錢的定義不一樣。

如果一年能多賺十萬塊,那就是一筆很大的錢,員工可以得到出島進修和出國旅行,其實是非常基本的需求,非常具體的目標。

好像有某種社會氛圍使人刻意避開講出想要賺錢這樣的話,尤其一間書店。但,算我異想天開好了,覺得一個地方的小書店若能靠賣書賺錢,不是很振奮人心的事嗎?

甚至認為書店的存在是一個區域消費熱度的指標,如果一個地方連小書店的生意都很好,那當地的經濟社會教育應該都是活潑熱鬧蓬勃的,文化與環境必然是開朗愉悅的。

有人說做書店像是做公益,或做功德,或做夢,也有人質疑我這份書店工作根本玩票性質,稱不上正職,通常我會認真地回答他們:

是正職工作沒錯,我是靠賣書賺錢的,書是民生必需品,我相信這個島上每個人都會買書,早晚而已。

還沒走進安書宅來買書的人,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書!

還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書的人,是因為我跟他們的對話還不夠,沒有讓他們知道一間小小的書店可以給的是什麼。

有些人是需要與書相遇之後,才明白自己有閱讀欲望的,或才開始想像書可以幫上什麼忙。

就像我們總是要遇見一個人、發現心頭的小鹿會亂撞、才明白愛情的存在,才開始想像兩個人的畫面。

書店和網路不一樣的就是這種永遠能給人希望的相遇,是藉由翻閱的視覺與手感傳達的,和書店現場的光線、室溫、風、味道、聲音為背景的,真實和相映成趣。

每個人都有幾本那樣的書,是注定要相遇的。早晚而已。

所以,照道理我要賺大錢不是很難,只需提醒人們去想像有文字陪伴的生活其實很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