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島嶼週記2024夏】令人期待的海漂顧店

圖文/ ShuoYi

平常其實很喜歡在海漂實驗室顧店,除了能盡情創作以外,店裡偶爾會出現有趣的人,特別是有趣的客人,而我們也總是喜歡問,是怎麼知道我們的工作室的呢?

有的只是剛好路過、有的是看到google地標、有的是看過網路資訊、來約會或躲雨的,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好幾位,其中一根本不曉得我們工作室到底是在幹嘛的,只是純粹知道這裡曾經是兄弟象的隊員李振昌生活過的地方,簡直是真愛。

然後剛好有段時間很流行明星的實境節目秀,藝人有參與到手作活動,過沒多久,店裡忽然出現一位說要作手作的客人,搭著中午到澎湖的飛機直奔工作室做魚磁鐵,做完後竟然馬上要去趕飛機,當時我滿頭問號???蛤??你不是剛搭飛機來嗎? 怎麼又馬上要搭飛機走了?有種把飛機當公車在坐的感覺。

結果對方說因為某位明星來過做魚磁鐵,所以他是專程來體驗的,但因為平常工作忙碌的關係,平常也沒什麼時間在澎湖玩,這兩位不同時間來的客人讓我第一次感受到追星族的行動力真的有夠驚人的!! 

店裡也有些客人曾經是在台灣四處跑的市集所認識,所以特地遠道而來拜訪,像是兩棲爬蟲博覽會就是我很喜歡鬼混的地方,除了能看見很多喜愛的生物以外也會認識很多同好,且大部分都是友善的客人。

還記得有一次工作室準備打烊關店的時候,忽然出現了兩位客人,而其中一位是長跑運動員,海廢都聊完後,他也開始分享他的跑步歷程,並且分享了長跑其實是有點孤獨且過程總是不停的自我對話與堅持,當下聽他的描述其實是真的會有點感動,並同時好像也一起被激勵了一樣,所以在工作室真的一點都不無聊,有時會是可愛的貓貓狗狗來探班,顧店反而是期待還多了一點。 

【島嶼週記2024夏】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誠實的嗎

圖/看好戲的友人們

文/阿麗

月初的時候我過生日,提早一個月就召告朋友:今年生日我要喝醉被扛出包廂!請大家來照顧我。

就算大學時期比較愛玩,也不曾讓自己喝到失去意識,向來都很謹慎過生活的我,今年覺得身體有種想要釋放的感覺,似乎有什麼悶很久了,不想再透過大腦來控制自己。

當我醒來看到自己在床上睡覺時,真的有種昨日像一場夢的感覺。手機群組訊息破百,一則則酒醉影片在眼前鬧笑話。

當我靜下來把全部影音檔案都看完後,卻開始讚嘆自己的誠實。

一、有問必答,有聲音就回應

唱歌的時候歌詞裡面有:菸別再抽,酒別再乾(茄子蛋的台語歌),我竟然回:我不抽菸,也不要喝酒了(講台語)。

跟朋友聊天聊到叫我去送菜,我說「不行,你要拿錢跟我買。」(聊天的原意應該是送菜,出貨的意思,我以為是要送禮的送),看起來我不太會被騙。

二、知道要吃豆腐

其中有一位朋友身材很好,平日的我就常常偷吃他豆腐,想不到喝醉之後,明明沒有意識到他來我旁邊,卻還是手直接摸上去了。

三、直接了當表達我的需求

有一段影片是這樣,我在朋友的攙扶下在台上唱歌,唱的搖搖晃晃,下一秒突然大叫:「我要尿尿!」,影片中的人開始緊張,彼此告知說「她要尿尿!快!」,還有女生陪我進廁所,就怕我摔倒在地上。

到了後面已經完全沒意識只剩本能反應的我,一直嚷嚷要回家,到家一樓了還不忘問「快到了嗎?」,可見我真的很喜歡舒適的家!

聽說洗澡時還一直叮嚀要先卸妝,完全顯示了非常照顧自己身體整潔的個性!

四、覺得非常愉快

我記得自己覺得非常開心,看到什麼都好笑,也不避諱的大聲笑出來,像個瘋婆子!

我知道自己現在的身體與心理情緒,已經調到同步差不多的程度,意思就是不太會因為失去意識而做出和平常不同的舉動。

以前的我可以敏感察覺到他人情緒,很容易受影響而情緒起起伏伏,我以為只有心情受影響,沒發現身體的皮膚也是因此大好大壞。

身體永遠是誠實的代表,相由心生,中醫也會看身體顏色來判斷出了什麼狀況,其實我們每天看別人的時候,就可以大概知道對方現在身體好不好,我們會覺得好像要關心一下、覺得他好像哪裡怪怪的,對吧?

所以你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誠實的嗎?我的答案是每一天、每個狀態,當你有好好面對自己身體狀況時候的你,就是誠實的。

我在澎湖八年,大概是近四年才開始修身養性,也是我剛跨入了30歲階段,已經沒有「年輕肉體修復力佳」為擋箭牌,接下來的一切都由我選擇並創造。

我選擇減少與他人的情緒連結,以前消化系統不好,現在倒是吃的好、吃的胖起來;我選擇把別人的批評當作好事來看,或是笑話看待,原本的反胃感也不常出現了;我選擇不再臆測別人的心意,頭痛、睡不好的症狀也好了...。

你也可以對自己誠實。今天就可以開始,回顧過去做的事情,不帶任何批評,只稱讚自己:好棒,你好好活到現在了,今後我會好好照顧你,一起努力吧。


祝福我們都誠實的快樂!


【島嶼週記2024夏】孩子的愛是 超級無敵愛的愛!


圖文/ 念真

孩子的愛是 超級無敵愛的愛!

好感動喔,

那些小小小小的事情他們都是很細心的小心的注意記著呢。不管是看世界的仰角或是更低更仔細的那部分,或是好小的事情他們好重要!

然後各種細細呵護著我,甜啊!療癒!

他們被滿滿的愛著,所以這樣滿滿的自然的愛著旁邊的人,愛著這個世界呢!

忍不住想,

我們的世界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從全部都是無敵可愛裡學到不可愛的?

而那些傷害掠奪他人,其實自己內在片體鱗傷的人又是怎麼樣的境遇呢?

聆聽著別人的故事,對小小孩子來說有點難,但卻是很重要的學習哦!

學習慢一點,學習等待。

我,也會慢一點的,等待著你長大的。

可以再慢一點,再慢一點。

:)


抗拒長大之後,

再成熟一點,

又能好好感受這個世界的不可愛吧!

多了一份坦然?


一個過程,一層皮。

但願一層層的浪花過去,

你是條有滋有味有人樣的 魚。


這陣子課堂沒有島嶼記憶,沒有紀錄阿公阿嬤,確實在教學上面臨不同的學習主題。

孩子們一點一滴的從毫無頭緒裡面拉出來一點什麼,然後各科的老師們也像能力者,把腦汁跟擅長的集中成一顆發光的球。

一點一滴的成了樣子,超有趣的商品化歷程!

我從放空歸零到現在市集快擺攤之前,都還是對於整個過程充滿神奇感呢!

真的是強者我同事們!

有大家在,真好!感恩這一切的到來

【島嶼週記2024夏】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文/ 小佩 

2023年末,當世界都從新冠肺炎痊癒時,我才染疫。

剛染疫時的症狀輕微,只比體溫略高一度的輕微發燒也一晚就結束,喉嚨的疼痛也不像別人說如刀割、火燒那樣的慘烈。還慶幸想著自己大概一兩周就會痊癒了。沒想到,復原之路比我想的還要遙遠許多...。

三天過去、兩週過去...

別說痊癒了,咳嗽的症狀反而越發嚴重。幾乎沒有一天能在夜間睡著...每天都是在椅子上坐到天亮,能在四、五點前睡著算是好的,差一點則會到早上九點多才累得睡著 

為了讓身體好轉進行了各種嘗試,從停喝冰水、服用各種中、西止咳化痰用品、泡熱水澡、甚至為了讓脆弱的呼吸道減少過敏原,每天換床包,最後還把貓送回北部老家一個月(因為中間出差了幾次發現外宿時狀況似乎比在家好轉)...但都沒有顯著地看見康復的跡象。

直到某一天咳到認為該不會是併發其他很嚴重的呼吸疾病-例如肺部纖維化、還是心臟出了問題之類的?(google總是可以告訴你各種想不到的嚴重病症XD),忍不住去掛了大醫院的胸腔內科,進行超音波檢查、照CT(斷層掃描)....

醫生:嗯...小姐你是胃食道逆流唷~!

咦!咦! 胃食道逆流?!! 可是我沒有出現甚麼火燒心還是胃酸到喉頭的那種症狀呀!!

醫生解釋,從斷層掃描的照片中可以明顯看到食道內有液體存在(理論上斷食一陣子在胃部沒有食物的狀況下噴門應該是緊閉的,食道中不該出現液體)。

在事情真相大白後才回想起之前嘗試的各種止咳用品-薄荷、氣泡維他命C碇其實反而更加劇了胃食道逆流...。

也是後來查資料才發現,其實新冠肺炎的後遺症超級多樣化,有一派說法是它會讓你過去的疾病被重新引發,且更加嚴重,而腸胃問題是其中的一大項。

然而查到正確病因事情就解決了嗎? 

不! 賁門的鬆弛是不可逆的!在吃了一個多月的藥感覺不再咳得那麼嚴重回診時詢問了醫生。醫生很乾脆的這樣回答我。

「難道我要一輩子吃胃藥嗎?! 」不甘心的我決定開始進行飲食控制與紀錄,希望藉由飲食的控制而非藥物來改善胃食道逆流。

___

胃食道逆流很常聽見,然而實際查詢下才發現會引發胃食道逆流的因素多不勝數,

除了常見的暴飲暴食外,從麻辣鍋、咖啡因、甜食到炸物、麵包、澱粉、晚睡、穿太緊的褲子、睡前做激烈運動又或是壓迫到腹部的瑜珈動作,甚至有時候短時間喝太多水似乎都會讓胃食道逆流有不同程度的發作...

為了搞清楚自己的身體對什麼東西特別敏感,什麼東西可以吃但要減量等等的是項,除了記錄每天的飲食內容外,也會記錄自己當天的睡眠狀態,咳嗽、是否有痰,甚至是心情的紀錄。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嘗試才發現其實我對自己的身體超級不了解! 

比如食量,以前我總以為吃飽就是要大腦與身體都感覺「好飽阿!」才叫做吃飽,然而慢慢地減少每一餐的份量,真的肚子餓了再找東西吃,後來才發現原來我的身體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食物,多吃的其實都是負擔,那些肚子飽脹的感覺其實是身體的求救訊號,然而過往的我卻認為這就是吃飽的常態。

而過去幾乎是以茶代水的我,為了減少對胃的負擔,開始試著以無咖啡因的茶包作為替代,也才發現要在便利商店找到同時不含咖啡因與糖的飲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而手搖店也幾乎只剩下麥茶可以選。

然後過了一陣子的無咖啡因生活才錯愕的發現,原來我其實也是會被咖啡因影響睡眠的人! 自從少喝茶後我的睡眠狀況比以前好很多。

以往我也會有較難入睡的時候,但因為不是長期或天天不好睡,因此我總把問題歸類為可能是睡前玩遊戲、睡前想太多有得沒有的事情,又或是女生過了三十就是會不好睡啦...等等因素。想起在一年前看見朋友為了睡眠而停喝咖啡的文章時,我還和另一半說「哇,原來咖啡因可以影響超過一天以上呀,還好我不需要戒茶」,啪!啪!啪! 瞬間打臉自己。

就連睡眠時間也因此改變,過去總認為自己是夜貓子,但生病期間因為半夜容易咳醒而提早到八九點就去床上躺,這樣就算十一、二點就咳醒也還有睡到幾個小時。而在咳嗽好轉後發現其實自己在十點半左右入睡隔天的精神會最好,不需要鬧鐘叫也可以自然醒。

雖然得知自己的身體有某些損壞是無法復原實在令人難過,然而以這樣不算嚴重的代價就讓我重新正視自己的身體,並且體認到只要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是多幸福又多重要的事情,也算是非常幸運吧。


【島嶼週記2024夏】令我為之傾倒的青島

文/ 艾瑪

今年四月底和同事到上海出差時,相關企業的同事特別買了四瓶青島啤酒,在晚餐時光與大家分享,其他同事還摸不著頭緒青島啤酒有何特別時,我聽到同事說這是青島廠生產的,我忍不住說:那說什麼也得來上一杯啊!

在此先說一下青島啤酒的冷知識,我當年拜訪溫州一個客戶,他請我吃飯時,該餐廳青島啤酒賣完了,於是他請我喝其他啤酒,我不明所以,明明冰箱就有, 為什麼他不要,客戶是店裡的常客,所以服務員知道客戶只喝青島廠生產的青島啤酒,其他地方生產的,雖然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品牌,但水質不同,喝起來口感就有差異,我本以為客戶說得有些誇張,特地買了一瓶上海生產的青島啤酒喝,明明就好喝啊!而那年出差的最終站剛好是青島,於是為了證實客戶說法,我特地買了一瓶青島廠的,光是啤酒倒出來的泡沫就綿密的迷人,喝了一口馬上就證實客戶說的,喝過青島廠的青島啤酒,不會想喝其他廠的.

出差大陸多次,印象中去過青島兩次,第二次印象特別深刻,南方人遇上北方的寒冷,實在受不了! 那年從廣州一路往北訪客,行經上海,最終停留在青島,猶記得訪完一個客戶後,吃完飯回程已經是將近深夜時分,入冬的青島溫度都在零度左右,尚未見到初雪,卻已經冷得令我直打哆嗦,深夜的高速公路沒有甚麼車,這時包車的司機突然驚呼: 忘了加油! 這下可好,本來昏昏欲睡的我和同事瞬間被驚醒,司機連忙聯絡,看看是否能有人夠送點油來,大陸地大物博,不似台灣每三十公里左右就有交流道和加油站,大陸光是錯過一個交流道,可能就得繞上一兩個小時的路,深夜的高速公路,零下的溼冷氣溫,我們停在路肩等著人送油,又冷又累,彷彿人在冏途真實版上映,這是我深刻的青島印象之一

第二次到訪青島是耶誕節,那時才知道青島時興耶誕節吃蘋果,取其平安夜蘋(平)安之意,所以他們叫蘋果為平安果,但近兩年耶誕節因為屬於外來節日,似乎也沒那年到訪時充滿濃濃節氣氛圍,畢竟還沒機會去歐美感受耶誕節的冬季感,光是在青島也讓我很滿足啊!

當時客戶請我吃青島火鍋,其實火鍋不稀奇,倒是火鍋店裡的青菜擺放挺有趣,還有就是坐在炕上吃飯是種難得的體驗,南方人根本不知炕為何物啊!客戶點了一盤魚肉餃子, 真是驚為天人,在台灣還沒吃過包著魚肉的水餃,青島和台灣相同,可以很方便取得新鮮魚貨,但地理位置的差異,所以魚的種類以及肉質都有不同,加上北上擅做麵食餃子等料理,吃起來特別Q彈帶勁,唇齒間還有一股鮮甜魚味,兩次到青島出差後,回台灣都好一陣子不吃麵食,因為實在比不上!

青島另一個令我懷念不已的美食就是羊肉,街上到處都是賣羊肉的店家,當地司機帶我去吃時,光是看見店裡招牌寫著羊不同部位的肉,就讓我眼花撩亂,司機說,你第一次來就吃羊雜吧! 所謂羊雜就各部位的肉都來一點,我看著老闆盛了一碗滿滿的肉,然後加上湯頭,我本以為這是用甚麼羊骨熬的高湯,但司機說這就單純清湯,因為羊肉本身很鮮美,所以清淡湯頭淋上去也能很美味,每張桌上都擺著鹽,胡椒等調味料,司機說看個人口感加調味,我問:所以湯連鹽巴都沒有加? 司機點點頭,我不相信喝了一口湯,當真是清淡如開水,但因為浸泡了一會兒新鮮羊肉,反而散發淡淡的羊肉鮮味,貨真價實的鮮味,完全沒有腥羶味.

當時包車的商務車司機是個三十歲的年輕人,相當有生意頭腦,雖然他說沒念過大學沒甚麼見識,但他會說上一口還不錯的韓文,主要是韓國距離青島很近,因此有很多韓國商務人士經常到青島,在青島街上,乍看之下我還真的無法分辨韓國人和青島人,高大體型與多數都單眼皮的特徵,我完全相信韓國人是山東人移民過去的後代,這也是難得以我166公分高度的體型,在青島卻顯得普通, 因為這邊女生放眼望去,170公分高度比比皆是,男生180公分也似乎是均值! 

司機說像他這樣能說韓語的司機不多,因此他接了不少韓國人的商務車服務,不過韓國人一喝酒就變了個人,他說: "你昨天不是說房裡的浴室牆有個破裂的洞嗎? 就是前兩天一個韓國客人喝醉了踢的!"我聽了腦補畫面,要把牆踢出一個凹進去的洞,得多大蠻力啊! 我說:"韓國客人腳沒事嗎? "司機說:"人沒怎樣,倒是聽服務員說因為客戶太吵,後來進去要請客戶小聲一點,發現牆被踢了個洞,然後客戶就倒在浴室門口睡著了!這韓國人喝醉真的可怕! "我笑了,想起曾經聽過一個到廠維修設備的韓國技師,跟我講述他女友和他家人喝醉的種種誇張行徑.

飯店隔壁是個小小的賣場,趁著在青島的最後一晚,去逛逛打發時間,看到冬衣特價,當時給自己還有家中長輩們都買了一些,這些在南方都很貴的冬衣,在北方卻特別便宜,但因為零碼特賣,當時恰好買了件老媽尋尋覓覓的輕羽絨背心,可是卻沒有老爸適合的尺寸,後來每年冬天老媽都穿著這件背心工作,直誇好穿又保暖,能得到向來挑剔老媽的稱讚實在難得,倒是老爸為了這件事吃起醋來,都說我只買給老媽,我真是百口莫辯,倒是老媽嗆一句:明明她每次出差都幫你買一件新衣服啊! 看著這對老夫妻鬥嘴,我真是又哭又笑! 老爸吃醋這件事直到他過往前還在吃,老媽每聽他吃醋一次就嗆一次,直到老爸走後的隔年冬天,老媽又穿起這件背心,突然說起以前老爸只要看到她穿就會吃醋的往事,只是從今爾後沒有人會再吃醋了!

青島,有美麗的海景,好喝迷人的啤酒,鮮美的羊肉以及吃不完的美味北方麵食,還有我的特別回憶,不知在此時不知在何時,才能有緣再訪青島,但我心中始終為了青島而傾倒

在舊金山機場候機寫完的島嶼週記,或許是因為海喚醒了我的回憶吧!

【島嶼週記2024夏】海邊的畫展

圖文/ 顏鴻

住在八斗子漁村的娟靜姐,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已經不記得認識多久了?娟靜姐曾在文化局工作,文筆流暢,善於攝影對於家鄉十分眷戀,在臉書上常有讓人驚艷的作品。

她認真生活、待人溫暖和煦,有一陣子會到寺廟裡修行,或許因為有相同佛教信仰,總覺得有一種因緣牽繫著雙方。

之前在臉書看到她的姐姐娟秋在花東辦畫展,也看她上傳80幾歲母親一幅幅的畫作在臉書上,實在佩服這一家人的多才多藝。

最近郭素杜與郭娟秋母女聯合畫展,在新北瑞芳建基路上的好好基地展開,上網一查才知道好好基地的位置是在海邊,記得去年跟讀書會的朋友小旅行,在旁邊的「坑口小吃」用午餐有不錯的體驗,到對面看海搭客運基隆市區,沒有好好認識旁邊的好好基地,更沒想到有機會到基地看畫展;而且基地的餐廳座位滿舒適,在二樓等餐時還可以看海;對於一個愛海的人而言,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

【島嶼週記2024夏】疾病的意義


圖文/ Ida

5/10深夜,滿滿發作癲癇。

一生中不算有大病大痛的我,最嚴重的一次身體異常應該是車禍後腦膜出血,但也僅僅在昏迷後大約30分鐘就清醒了,只是全身痛到不行。但如今想來,那也是一次生命的轉戾點,走過那一遭,原本令人感到煩惱的工作、情感議題什麼的,似乎都不算什麼大事。只要命還在,手腳還健全,錢就還能再賺、也還有機會遇上喜歡的人,因此在車禍後我快速地給自己做了一場生命的轉場,才回到澎湖,並有了現在的拐瓜劣棗。

現在想來,其實我非常的幸運呢。雖然看似有些危險,也在ICU住了一兩天,但其實主要是皮肉傷,沒破相、也沒斷腿缺胳膊,雖然不曉得現在腦袋不太好使,總是忘東忘西轉速慢的症頭是不是因此留下的,但基本上仍是運作正常。更要感謝的,是家人願意無條件地在恢復期間照顧我,我現在仍舊記得各種奇妙食補,例如豬腦煎餅、豬腦菠菜湯、還有平常家裡根本不吃,只是號稱能「以形補形」的一大桶核桃。

滿滿發作癲癇後,我真的好害怕,怕到根本不曉得出門,很害怕她不在我眼皮子底下時發作,我無法及時地照顧她。看著她發作後痛苦的嚎叫、呆滯恍惚的眼神,也很害怕她往後的生命假如這是常態,我該怎麼調整我的生活來照顧她?澎湖本是個醫療相對不便的地方,不像是台灣有24小時的獸醫可以掛急診,獸醫量能也不足,能給她足夠的醫療支援嗎?一瞬間,我才懂了。原來大家說的澎湖醫療不足是這個意思、是這樣的感覺。不管是人醫或獸醫,都是一樣的,身為一個偏遠的島縣,人口不足、市場不足,自然也不會有醫學中心可以吸納足夠醫師,也無法提供第一線醫師充足的診斷經驗,只能說每一位願意留在澎湖行醫的醫療從業人員都很值得尊敬。

帶滿滿看完醫生後,可能我的臉色太難看,朋友告訴我:滿滿生病並不是為了要讓我擔心的。

是的,顯然滿滿是很幸運的,今日若不是她被撈到、進了我家,若是在外頭發作癲癇,那大概已經不在了;很幸運的是我仍付得出她的醫藥費,澎湖現在也有不錯的獸醫能即時進行各種檢查,排除病因,並能對症下藥,這些條件在十年前我剛回澎湖時,都是不存在的條件。更幸運的是開始服藥控制後,滿滿就沒再發作過了,可見用藥控制是有效的,只要能夠好好控制,她仍然會是隻快樂的小貓,只是多了更多呆萌。

那就這樣吧,也許我永遠不會知道疾病的意義,為什麼這個世界會有總是醫不好的疾病,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被疾病折磨。我能做的,大概只有照顧好自己的心,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然後盡量過得輕鬆點,就這樣。

《寧靜禱文》

神啊,請賜我寧靜的心,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 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 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

#島嶼週記2024夏

【島嶼週記2024夏】。人生走心處方簽|第六帖:情感氾濫症。




圖文/ 士恩

■ 主治:

情感過於濃郁易增生感情、容易把情緒放大一百萬倍直到自己無法扛變超EMO、理性與感性的共存讓自己活得像雙面刀鬼、時常犯以為自己像菩薩般要拯救的起手式。


■ 配方:

請多花點時間放在充實自己卡實在、請勿擅自介入他人正在體驗闖關的渡劫(不然打在他頭頂的雷就容易打到自己,容易成為皮卡丘導電,但你又很怕被電)、既然要當菩薩不如當個不動明王一樣能普渡眾生、向孤獨者學習生活中的哲學智慧。


■ 副作用:

配方服用正確,將會讓身旁的人瞬間以為你中猴,變得不像以往的你,卻又變得好像更好相處一些些,而只有你明白,正在做人生程式的更新。

時常不小心就被心裡頭滿滿的情緒淹得差點滅頂,情緒確實跟水一樣,容易有潰堤的危險,但我們能成為心中的大禹,好好治那些不乖不安分的情緒之水。

有「情感氾濫症」此症狀的患者,大多都有菩薩情結或修女情結作祟,都覺得哎呀好想給你點溫暖、哎呀好想給你點關心,認為自己在過往的生命旅途中走過了類似的經驗,不願重視的人們受此苦擔此難,貿然出手給予這些認為的關懷,卻往往容易遭受反彈的力道讓自己受傷,就像用臉頰接網球的殺球一般。


在諸多法們中,有個不動明王的法們佇立在那,那是另種慈悲的展現。生命中有許多關卡都需要我們親自走過,體驗過,甚至深深地痛過,才能因此累積生命智慧向上成長,但氾濫的慈悲心容易讓正在渡劫闖關的人們失去了成長的機會,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紋風不動,這部分絕對需要練習,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功夫練好,此時對方有機會變得更好,而自己也在這當中體悟到了不動的智慧,讓對方知道跌倒了不用擔心,需要攙扶的時候,你就在身後。

昏昧的人們容易陷入濫情的陷阱,但卻把自己變得像剛玩完滾泥巴,全身骯髒,非但對方不領情,還容易遷怒於你,根本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怎麼看都超級不划算。所以當這濫情的慈悲心又升起時,得擦亮自己那充滿智慧的雙眸,仔細觀察對方是不是正在透過這樣的難關讓自己蛻變,破蛹而出成為蝴蝶的必經之路。

如果治水沒治好,那就更加果斷去充實自己吧,因為功力不足,火候也不夠,看些跟自己個性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書籍吧,透過這打破同溫層的方式來逼自己進行修煉,是最棒的投資之一。

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在日常實踐,相信很快就能感受到神奇的事情正在發生,此時自己的肩膀變得輕盈,呼吸都變得更加順暢,整個臉看起來就是容光煥發,搞得像去完醫美一趟,最好的朋友肯定會最先發現你的不同,請不要吝嗇將此帖處方簽給那位朋友。

畢竟,物以類聚嘛。

解憂百草生關心您。





#解憂百草生

#人生走心處方簽

#如果覺得有效歡迎分享此處方簽給你的朋友們

【2024島嶼週記】讓想表演的人盡情表演

 文/ 彼得蘇

2009年我曾在連署平台上發起了「拒絕在澎湖花火節演出」活動,訴求其中一點就是「不要隨意中斷表演團體的演出」。

這完全是主辦活動的高度與素質問題。

十幾年前我還是個學生,就常遇到演一半被卡時間,甚至歌曲唱到一半主持人出來大會廣播,或者長官要講話表演者被「請」下去的。

但十幾年後的今天,我竟然還可以在現場目睹一個表演團體唱到一半樂器聲音被關掉,麥克風也關小,主持人上台執行罐頭性的歡呼,接著串場音樂下,表演團體被「請」下台。

難道又是長官要講話嗎? 

我回家看了直播,從團體被「請下台」到放煙火,整整有21分31秒。今天無人機很早就確定不能飛了,也沒有電視台直播的準點壓力,讓樂團把正在唱的歌唱完並不困難。

我想起了過去我籌辦了一場場的演出活動,當時別人問我目的是什麼? 我無奈的回:「讓想表演的人盡情表演」。

沒錯,因為澎湖的演出機會就是這麼少,公部門的活動只要長官要講話你就要被中斷,唱什麼歌曲還要先給歌單過濾,曲風還不能太吵,所以,在澎湖盡情表演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對於這次的事件,我想花火節應該公開對表演團體致歉。

【島嶼週記2024夏】北投島06 愛上島的十個理由

文/ 陳藹文

多年前受邀演講的時候曾經定過這個講題:「書店愛上小島的十個理由」,那時候寫下的十個理由分別是:1.優雅 2.視野 3.安全感與包容 4.小小小 5.情義相挺 6.創造力 7.靈活度與實驗性 8.獨立精神 9.探索 10.理想的實踐。

前幾天在被問到覺得社大、北投社大有什麼特別的,我寫了朋友、創造力、實踐力,並說出一個有希望的地方,促成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分享等,突然想起以前那十個理由,果然很像。

所以北投在我眼中才會看成一個島啊,當年我在澎湖感受到的,或我自己去參與而形成的,就跟現在千里迢迢跑來上學是一樣的,距離不是問題,在地血緣不是問題,追求更好的自己才是關鍵。

首先,優雅很重要,澎湖的日子步調慢,過起來悠閒,北投也是從容,對我來說,都是遺世而獨立的地方,可能沒有什麼利害關係,沒有與誰恩怨情仇,成為一個清爽的存在,人就優雅了吧。

然後,視野被打開很重要,不管看具體的世界,或抽象的價值,都不該受侷限;安全感事關能否活得自在,包容與被包容事關愛;小的力量則是一種自信心。

情義相挺指的當然就是朋友,人與人相識的時候不管是什麼關係,慢慢的變成朋友,就奠定了基礎,可以一起做事,會互相幫忙,不吝付出,不太計較,各種讚美鼓勵,各種關心安慰。

本來只是去旅行,後來就一直回去找朋友;本來只是去上課,後來就變成三不五時聚會聊天看要一起做些什麼。所以朋友這個理由,是一個轉捩點。

於是,創造力就被激發出來了,我們總是有些奇思異想,若遇到志同道合之士,那些本來在行空的天馬大集合,很快就會落地下來,這也是澎湖與北投對我來說有同樣意義的地方。

通常我意志消沈的時候,就去與有創造力的朋友在一起。

後面的靈活度與實驗性、獨立精神、探索,就是開展,就是玩起來了,什麼活動都能辦,勇於嘗試,樂於合作,樂於分享,在澎湖因為年輕人多,可以玩很瘋、玩很大、玩很野。

在北投則是玩得很正式,玩得很認真,玩得很感人,因為社大是直面公民意識、社區議題、及高齡化社會的場域,不得不深思,又不得不普及。

所以被問社大對「在地老化」有什麼潛力發展我直覺講出了「一個有希望的地方」這句很八股的話,但我是站在中年人立場真心講的,大家都關注老人到社大上學,其實中壯年也很需要。

因為我們還要活下去的時間比老人更長,最好能夠有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地方讓人隨時去,讓人永遠有期待。

偶爾我也有對未來茫然、覺得心很空、看不到希望在哪裡的時候,有趣的是,只要翻開長長的社大課表,就會重新活起來。

理想生活的追求,可以一直追到老,是現在「還年輕」的我,要往未來「慢慢老去的我」前進時,需要的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