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宅】早安讀書會

安書宅暫時不辦請別人來演講之類的活動,那就辦一個人能力範圍內的活動吧,延續第一年的"美好早餐讀書會",今年夏天還是以早安讀書會面對大家,大約三月中的時候即如此決定。

讀書會的好處是,進可攻退可守!分享有趣的書,氣氛自然輕鬆;講較為嚴肅的書,或許就變得沉重些。人多的時候、每個人講一本,人少就多講幾本。有主題時彈性調整內容,有主角時改變分享形式,沒甚麼不可以的。

不是特定方向或為了讀某一本書而設的讀書會,它的性質比較像是閱讀的分享會,說說心得感想,不太需要準備,只要手邊有正在閱讀的書,還沒讀完也沒關係,帶來現場,借大家翻翻,光是這樣便達到交流的目的。

用星期六早上的兩小時,任何人都可以來,帶來的書不一定完全推薦,有所批評也行。如果沒人來,我就把自己本來要講的某本書心得寫成文字,發表在網路上,無論如何都不會浪費,算是達到分享的目的。

固定在某個時段的活動,不需每次都宣傳,遇到人只要提醒每周六早上有空來聚聚,近期實在沒看書怎麼辦?不用擔心,店裡二手書很多,挑一本看過的舊書講,或回應別人講的書、談些自己的經驗,或搜尋記憶、說說印象中讀過相關的書...。

由此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寬鬆的讀書會,並非真的分工合作讀很艱難的書,議題討論也比較淺,只能說是想知道大家閱讀的狀況吧,很基本地,想看看大家會不會想要來書店與同好相遇?會來的朋友喜歡的書又是哪些?

以上是我自己設定的理想型,之後證實,早安讀書會來的人非常少,固定班底就那兩三個好友,通常不會一起來,每次有出現一個就不錯了,但沒人來的日子我就會生出一篇讀書心得文章,寫完自己也很開心,是這個理想型裡面務實又具體的設計。

比較熱鬧的只有兩次,都是有主題、有特別宣傳後才吸引人。一個是第一場,因為有推薦書之主角遠道而來、還帶了麵包果醬等美食,大家興沖沖來參加,吃吃喝喝,而且是夏天剛剛開始的時候,有點像今年度的安書宅揭幕活動,充滿季節開場、躍躍欲試的味道。

另一次是海龜男孩的作品分享,除了他推薦一本非常喜歡的繪本外,他帶來許多自己的圖畫作品,創作中的海龜故事由作者自己講述更是引人入勝,我前一天才認識他,邀請他出席隔天的早安讀書會,在臉書做了預告,也對遇到的客人說,並未特別期待。

不料,爆滿!幾個很久不見的朋友出現了,因為是童書繪本吧,還有人帶了小朋友來,另有抱著兩大袋麵包和咖啡機咖啡豆來的,昨天那兩位隨口提的客人也趕到,加上班底好友幾乎到齊,莫名其妙的盛況空前,把安書宅塞到有擁擠的感覺,超過十人,成為今年夏天最熱鬧的場面。

好吧,也許真的要有主題、有宣傳,我想偷懶不要每周花工夫在網路上一提再提,恐怕是行不通的,明年的早安讀書會型式要調整嗎?也想過做朗讀會,做讀詩會,或一個一個系列地讀,或先把導讀的主角邀請好,讓讀書會有焦點可聚...。

無論如何,很直接地跟書在一起,不是電腦、不是手機、不是報紙雜誌電視裡得來的訊息,而是一本一本書籍閱讀得來的,我感覺這是打好書店地基般的意義所在,不想把方向定死,也是希望更廣泛閱讀,及讓不同方向閱讀者有機會相遇。

如果一開始就只讀某些書,就只能引來原本的關注者,交流與激盪的機會將降低許多;如果四面八方的人抱著開放的態度來安書宅相遇,聽別人講那些自己從來不讀的書,每個人經過這兩小時後,視野都會變得不一樣,生活可能會豐富一些。

早安讀書會就是個海納百川的理想型,安書宅也是,隨遇而安的理想型書店,明年還會繼續打地基,要做穩固一點才行。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宅】不敢辦講座的書店

空間小,真是極好的防護罩,安書宅只能容納五六個人的小客廳,怎麼辦活動呢,所以我們整個夏天都沒有辦,只有一場參與友善書業合作社「閱讀的島書展巡迴講座」得到的演講,主辦單位提供了不只講者的車馬費、鐘點費,還給我們場地費,是一場穩賺不賠的活動。

即使如此,還是很害怕,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才是。

今年夏天台灣出版業、書店業有一件盛事,名作家醞釀多年的新小說要出了,大家摩拳擦掌等著,恨不得第一時間就搶一大落擺在店裡顯眼處,我也很期待,跟著下單了五本,網路傳說他要支持各地小書店,準備騎著單車沿西部從北到南,給每家店不同的演講,十來個名額吧,讓大家去爭取,不但是真的,而且我的信箱也收到合作社轉來的email,真的可以提出邀請耶,像作夢一樣,我雖然喜歡這位作家,但可不敢輕舉妄動。

看著幾家歡樂幾家愁,很想共襄盛舉卻沒被選上的書店顯然很失落,超迷你小書店根本塞不下幾個讀者的空間,座位很快被預約一空,卻也提心吊膽著萬一報名的人沒有來怎麼辦...。作家的演講旅行展開了,分布各地的朋友接續上傳照片,興奮開心,作家本人也一路寫、一路被轉貼分享,看著場場爆滿,有人隔著好幾個縣市也奔去聽,我在澎湖倒是很冷靜。

後來有客人看我店裡擺著書、問起活動當時他有來安書宅嗎?澎湖也算西部啊,我說,當然沒有啊,單車可騎不上海浪,得騎海豚才行。但私底下,我跟其他朋友討論時,不約而同覺得沒有被挑選上,有"鬆口氣"的感覺,呼,好險。

如果他來了而我們找不到人聽演講怎麼辦?人家可不是路過,是專程來的,莫名其妙的壓力太大,就算是來旅遊順便送一場演講給我們,沒有人聽的現場還是太殘忍。

記得我第一次在澎湖演講只有一個聽眾,認真準備了許多可以互動的道具資料,也認真地講完,心想還好我是講者,不是主辦單位,那種情況,主辦人應該比我更難受吧,從此以後我也明白,在澎湖辦演講活動不容易,安書宅一定要夠成熟的時候才辦,隨著書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能辦活動的類型受到美好的侷限,只做讀書會和一點點分享會,絕不輕言辦演講。

書店一定要辦很多活動嗎?賣書是一定要的,活動是行有餘力吧?我偶爾會自問自答,如果沒把握,就緩緩吧,如果一場演講策畫之後就有段時間要患得患失的話,那等書店穩一點吧,先把賣書的事做好再說吧。

很多作家在台灣的演講是叫好又叫座的,但辦在澎湖風險很大,不是怕報名的人少,而是臨時不來的機率很高,再珍貴稀有的演講到了澎湖也可能"雲淡風輕",是真的雲和真的風在清淡生活啊,好像再厲害的人來到這都變成普通人。果然後來就發生了我們預料中的事,名作家的演講只有個位數的聽眾,好可惜。

記得某次聚餐我們還討論了:到底要請誰來才會有很多人想聽?亂講了一堆名人還是沒有一個有把握。五月天吧,大概只有五月天來才會爆滿,也有人說詹雅雯才會,有人說一定要先收費才能確保報名的人會出席,有人反駁認為一旦收錢想聽的人就更少了,有人建議開課啦,要包裝成課程、激發大家的學習動力,想進修成長的人才會把握...。

至少要先有定期聚會討論,我一直這麼想。

我曾做過一個叫「島嶼沙龍」的系列,安書宅開店之前,包含講座、分享會、影展影片播放、議題討論會等綜合性的,想實驗看看有沒有辦法促成一群人固定聚會,目標只放在兩個我剛到澎湖時認識的最熟的朋友,我想知道,他們能空出固定的時間來相聚嗎?

答案是不能,總是兩個人能來一個就不錯了,好不容易幾個好朋友湊齊,中間常有人需要去接電話,沒多久就有人需要先走,也不能說他不重視我們或活動,就是臨時有事要去處理,公私都有,不得已啊;而且他也不是個案,因為很多人都是這樣。那年智慧型手機還沒普及到現在的地步,如今聚會已經演變成不是接電話而是一直低頭看螢幕,不知道在聯絡事情?看訊息?還是關注網路世界大事。

也許台灣的模式不適用於小島,也許以前的模式不適用於現在了,也許只是還沒遇到對的人,也許是還沒遇到夠重要的事,我並沒有放棄,就是覺得要再觀察、慢慢來,現在看起來是一間不敢辦活動的書店,但也許會想出不一樣的模式,擁有獨特的生存之道。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宅】閱讀的大島小島

加入友善書業合作社後,心裡已經有底,就是安書宅可以賣一點點新書了,但,到底要賣哪些書呢?所有的事情裡面,我覺得選書是最難的。

說出來不怕人家笑,因為我很弱,在出版領域。

要選好賣的?重要的?知名的?華麗的?還是稀有的?安書宅真的很小,非挑選不可,非有一個挑選的準則不可,除了自己的興趣,到底還有甚麼書是值得選進來的?

年初的那幾個月我都在想這個問題,二手書是被動接收的,新書是要主動出擊的,選書並非免費,口袋也是要考量的因素,看到合作社製作的訂書後台已經漸漸完成要社員幫忙測試了,才感覺到書真的很多,一方面高興著有後台下單很方便,另一方面也開始徬徨,每天都在對自己大哉問:

安書宅到底要賣什麼書?

有人覺得應該賣跟澎湖、海洋、島嶼有關的書,有人認為我是一個文學的氣質(但並沒有),有人希望輕鬆愉悅的方向、多點旅行主題較好,有人支持生態環保、多點社會運動議題較好,我之前挑的書都是農業飲食相關的,要不然就是閱讀趨勢開書店本業相關的,光是滿足這些需求,就有下不完的單了吧。

春天的時候,「閱讀的島」計畫出現,拯救了茫然的我。

合作社除了打好地基:書的流通以外,竟然也擠出人力來向文化部提計畫,做閱讀的島書展,很難想像裡面包含多少瑣碎的事,幾個主導的朋友我猜都是沒有領半毛錢的,有的根本是書店老闆自己下海去做,莫非"合作社"的精神就在這兒?社員是要下海的?

大概因為地處邊陲隔著海,安書宅沒有被抓去下海幫什麼忙,但看著別家店老闆百忙中還是分了工作做,多少覺得有點愧疚,能做的就是積極參與閱讀的島書展,於是搶著當第一季的參展書店,一口氣把三個子題的書展書全進進來,雖然是陸陸續續才寄到,數一數也有六十幾本,對財力薄弱的安書宅來說,算是大氣了。

第一季的三個子題分別是:「不被照見的現實:台灣非虛構寫作的實踐」、「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動物書寫展」、「流浪之歌、四方之聲:東南亞識讀書展」,巡迴講座的部分我申請的是第一個,選書的部分則三類全選,剛開始還立志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時候,也要把書都進來,因為合作社策劃九個子題都是邀請了很棒的策展人負責開書單,有知名的作家、媒體工作者、學者、出版人、資深編輯,各個議題或類型都非常吸引我。

不知道怎麼選書的時候,有九個武林高手出來拉你一把,太剛好了呀。"明明是小得要命書店、在汪洋大海上的一個小島,卻得到全世界的幫助",有這樣的感動。

所以安書宅現在還有第一季的三類別選書在架上,有的賣出後我又補了進來,但比較抱歉的是,已經過去的第二季(七八九月)我沒有跟上,主要是第一季結束我準備把所有剩下的沒賣出去的書放進紙箱寄回大島退給合作社時,猶豫了很久,發現一件很重要的事:許多想看的書我都還沒看。

是不是太短了?這樣的書展在大島上也許兩三個月就夠,但在小島上不夠啊,小島時間過得慢,好書來到店裡,至少要半年才等得到有緣人吧,結果我把箱子裡的書又全部放回架上,決定不退了,他們不是賣不出去吧!他們是還沒賣出去而已,我認真地這樣想。

放棄第二季的節奏,繼續讀第一季的書,是我的選擇,後來我再看它們在架上,有一種已經成為是"安書宅的選書"的感覺。雖然是別的專家開出來的書單,但我決定了讓它們留在小島、而不是飛往大島回到出版社倉庫角落。

取捨之間,第三季更長的推薦書單在夏末現身,安書宅因為準備進入秋冬模式,也因為整個夏天仍進了不少其他書得面對帳單現實,害怕再參加書展像第一季那樣無法自拔的話,荷包就要空了,沒跟閱讀的大島一起前進,但把那書單存起來了,有機會的話,小島會努力把其中一些書選進來的。

可以說是參考,也可以說是學習,書店果然是很專業的行業,當初我抱著書店夢就開了店真是膽大妄為,好在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從二手書開始,幸運的是當我想賣一點新書時,在合作社舉辦閱讀的島巡迴書展、講座的過程中,有了最直接的學習機會。

真是感謝,感謝所有促成閱讀的島的人。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宅】書業友善合作

安書宅今年夏天開始有新書可賣,主要因為「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這個單位的誕生,它"供給"了我們新書,不然,我得一一跟出版社或經銷商往來,但我的規模和數量都極小,又不是以新書為主要經營模式的書店,誰家的業務人員會理我呢?

前兩年店裡有擺的新書分兩種,一個是作者寄來的,採"寄賣"的模式,常常令我覺得那些作者真不容易,自己寫書自己聯繫鋪貨,到底靠什麼賺錢生存呢;另一種是我採購的,剛開店的時候為了呈現一些理想,我去朋友的書店裡挑了一些書,他以幾乎是進價給我,算是相挺,但這些書我列為非賣品,只供店內閱讀,或出借給當時讀書會的成員,有人真的很想要才賣。

去年年底,合作社成立了,就是剛剛那串超長名稱,我們簡稱合作社,由一群書店前輩花了整年時間全台奔走、與公部門往來攻防、不知開了多少會討論多少次才底定,書店老闆們以個人名義加入成為"社員"。在社員大會上選出理監事、主席,不是公司股東,也不是協會會員形式,合作社的一切由社員決定。

當然,有聘請經理、工作人員,有固定的辦公室,所需前期經費是靠每個社員出了股金,但後期還是要從書店們實際進書去產生,它搭起我們和出版社或經銷商甚至是獨立出版的作者之間的橋樑,雖然慢慢才完成,但操作一年下來,還是順利理出了一套運作模式,至少身為社員之一的安書宅,受惠很多。

合作,說來容易,但真的要"長期把一堆人聯合起來運作",我覺得非常難。

記得安書宅剛剛要開的時候,也考慮過跟這個那個朋友合作,好朋友們確實做過把大家都兜在同一個地方,你賣咖啡我賣書,他辦展覽,他辦活動,另外有人賣吃的,有人做伴手禮來賣,超完美的夢,而且還可以輪流顧店,想出去趴趴走的人極自由。

哪有這種事呢?事實是光想到你跟我兩個最熟的人要合作都一個頭兩個大了,其他那些我們以為能整合進來、但並沒有那麼熟的朋友,怎麼搞定每個人的需求和意見?

結果,每個人都開一間店,最快;合作,不知何年何月才有可能。

所以對書業的合作能夠成,還滿感動的,要不是有書店前輩們的堅持,希望能藉此改變一些什麼,在上游下游整個市場都這麼艱困的年代,獨立書店們何以得此倚靠呢。

在開書店之前,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擔任農夫市集志工,當時接觸到所謂的「友善農業」、「友善環境/土地耕作」等,友善兩個字突然被應用在很多地方,我在想,這不是本來就應該這樣嗎?

人不是本來就應該友善地對待土地、環境、動物、海洋、生態...,人不是本來就該友善地對待彼此嗎?

競爭,資源的競爭使人性變調,友善才變得珍貴。書業也是,當我們要強調友善書業的時候,也隱含一點點令人傷心的現況,是的,很多競爭激烈到不想給同業、上游、下游的夥伴們得到能生存下去的利潤,為什麼?

為什麼人變得不友善?

能再變回來嗎?人類。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宅】歷史讀書會

這兩天覺得特別需要它,它是安書宅從2015年7月才啟動的讀書會,剛開始每兩周聚會一次,後來一個月才一次,現在變成兩個月才一次了,但我們在FB上設了一個多人訊息對話框,成員們幾乎每天都會發些近況,命名為「台灣人四百年史讀書會」。

昨天我在對話框裡寫下:
「想明年安書宅的計畫就是…
持續努力做歷史讀書會:『大人的歷史課』,只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好需要。
沒有與你們面對面討論的日子,真是太空虛了,尤其有人想在歷史留名的時候,我需要跟歷史在一起。」

兩岸領導人見面一定會被寫進歷史吧,會寫在小學課本裡嗎?會怎麼寫進國中課本裡?高中課本又會怎麼寫?大學生的歷史課也會讀到這段嗎?

想到學生的課本裡可能歌頌這會面有多偉大,可能沒有呈現各方評論觀點,忍不住擔憂起來,誰會負責寫這一段歷史?

當有人想把自己寫進歷史裡的時候,我直直覺得歷史的重要,這一段經過,我們多少算是在半個現場直擊,怎可任由別人"寫歷史"。

大人沒有歷史課可以上,想像我們的歷史教育都已經接受完了,出社會後我們看電視新聞,看網路直播,看政治評論節目,看網友動態分析,看專家文章...,如果事件已經是歷史的一部分,歷史讀書會的時候,就來讀它吧。

今年夏天安書宅最重要的事,就是這個歷史讀書會的誕生,我先買了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擺在店裡顯眼處,果然得到幾個常客來詢問,我說可以訂購,並發出想要組成讀書會的欲望,希望花兩年的時間來讀它,三位好友決定購買,因為它真的太厚了,又花了我們好幾千元,使得讀書會順利成立。

很怕買回來只當裝飾,有讀書會作為動力很重要。

不料,所有成員都沒有乖乖地只讀一部台灣人四百年史,而是一直生出枝節,每個人各自選想讀的篇章去讀,聚會的時候分享即可,但每個人在聚會的時候都又帶了好幾本"參考書"來,有的整本是珍貴舊地圖,有的主要蒐集老照片,有的延伸出早期歌曲音樂說唱,有的把圖書館借到的珍貴史料搬來,有人從台灣史讀到世界史,有人翻出澎湖,有人關注了灣生、八重山...。

原來歷史讀書會是沒有辦法只讀一本歷史書的。

原來歷史越讀會冒出越多歷史來。

原來歷史有各種面向,每一面看都不一樣,每個人看也不一樣。

原來各國都有寫過台灣。

原來台灣島上各種族群、身分、家庭所寫出的台灣都不一樣。

這些都是歷史讀書會之後我慢慢體會到的,我們各自選讀的書越來越多之後,發現歷史真是"讀海無涯",不但牽連層面越來越廣,也從古代牽動到現代、現在。我們無法不討論現在,忍不住啊、忍不住,新聞一直在發生,事件一直加進歷史事件簿裡面!

最有趣的是,每個眼前的事件,我們已經很快能發現跟歷史息息相關,有些事不只能在我們所讀的歷史書裡追本溯源,甚至是不斷重演,例如每個朝代都有階級,都有威權,都在剝削農工,也都有買辦賣國...。

每次讀書會都討論熱烈,因為常常在正式進入讀書會之前的噓寒問暖時間,我們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往往只是從自己對某些事件的觀看角度和感受講起,有激盪,有宣洩,有分析,有對照所讀的歷史書,有恍然大悟,有忿忿不平。

讀書會在安書宅以冬天模式運作時暫緩,因為我人不在,所以兩個月才聚一次,但歷史還是一直在發生,我這才確認它真的很重要,歷史讀書會的功能不只是閱讀已經被別人寫好的歷史書,還有我們自己對歷史的看法,要抒發出來,要大家一起"討論"。

原來歷史是無法在一本書裡面就定論的。

歷史課,應該是一堂討論課,每個人都應該有閱讀,也有看法。

讀書會不是只讀一本書,也不是只讀書,還可以讀很多東西,很重要的是,也必須讀自己,除了聽別人說的、寫的,自己的懷疑要讀得到,自己的觀點要說得出。

當然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所以歷史讀書會最需要的是持續,今年夏天擦出的火花,明年夏天我們還會繼續炸裂。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宅】新書之難

現在才知道賣新書真的很難,安書宅一個月頂多賣個十本,第一,新書真的很貴,每本定價都好高,有的連我自己都消費不起;第二,新書利潤真的很薄,賣一本書要從讀者的荷包掏出好幾張紙鈔,但書店能抽一張起來就算不錯了,這兩點使得我們競爭力薄弱,使新書相對二手書而言,很"難賣"。

第三,新書真的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新書資訊也好多好多好多,對菜鳥如我而言,新書完全是另一個世界,最難的不是賣,而是進。進書是一場與心魔的對戰。

安書宅的新書大部分是跟友善書業合作社下單進貨的,常常是看到這個那個書店老闆分享、或其他名人作家作者好友推崇,就到後台去查有沒有書,下單訂來看看;有的書上市前就知道了,跟著大家一起期待,甚至預約下單,等著它來;三不五時也加入一些朋友發起團購特別的書,抵擋不了誘惑,算是心魔之一。

開始賣新書後才知道,我們這廂才剛下單,別人的書店已經上架一大疊,安書宅因為是離島小店,沒什麼好埋怨,隔了大海路途遙遠啊,我一開始就是認命的;但其他台灣的書店朋友也會發生這種事,我跟著不平,以前沒有加這麼多書店老闆朋友的臉書,不曉得出版業與書店業的脈動,這個夏天以來,讀著大家的臉書動態,才跟上了節奏。

雖然我說認命,但變成慢很多拍的書店,那感覺還是好討厭,也是心魔啊,討厭落後,討厭沒跟上進度。不是對"書"的失落,而是阮無甲意"輸"的感覺。

純粹賣二手書的話沒有這個問題,沒有資訊主導潮流,得到好書像是中獎那麼快樂!

賣新書被資訊牽動,被同業牽動,得到好書是不夠的,最好第一時間得到。唉,發現自己被輸人不輸陣的心魔作祟,感覺更差,有什麼好爭的呢,根本也賣不了幾本,安書宅就算第一時間搶到十本也賣不了那麼多啊,所以能跳出這個緊箍咒。

偏偏新書真是多,訊息多到爆,是湧泉嗎?為什麼源源不絕一直冒出來?新書生長速度好快,正在宣傳、正在話題上、正在被期待,新書市場喊著要跟上啊要跟上啊,這浪頭不跟緊,就要被甩在沙灘上了。

你會說:這不是新鮮事,二手書也是從新書來的呀,又不是沒去逛過書店,又不是沒查過網路,書一直都很多,不管景氣不景氣,電子不電子,物價膨脹不膨脹,薪水調漲不調漲,新書的生長沒有停過,像有生命在繁衍似的,也像靈魂會投胎轉世的概念。

所以我根本消化不了,才有心魔作亂。

還有一個別店沒有的矛盾心情是,新書千里迢迢運送離島,還沒有人看過就要退嗎?來的時候要運費,退回去也要運費,一本書誕生之後沒人看,沒貢獻內容給這世界,來來回回又多了好幾十塊錢的負擔,好不甘心啊;不退的話都是成本啊,白花花的銀子壓了出去,不退的話可換不來其他更新的書。

網路的轉載流傳,尤其是同為書店工作者的好友,大家推啊推的,形成強大的吸力,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囉,不容錯過啊不容錯過,這是重要的書,這是重要的作家,這是難能可貴的作品,這些全是寶藏。

訊息消化不了,連已經來到面前的寶藏我也消化不了,我看書真的超慢。

但帳單可不會慢,回過頭來要付帳時,單位都是"萬元",到底買了什麼沉甸甸的寶藏咧,怎麼一轉身化為一張輕飄飄的對帳單,長串長串的數字,日期加上金額,最後是帳號,最後是死線之日。

二手書在安書宅很單純,全是捐來的,訂了價賣出去後全是利潤,把收到的紙鈔和硬幣點一點就存到銀行裡,存摺的數字每個月增加不多,就幾千,一年到了只要湊成房租金額,過關即可。

新書卻這麼難,難在茫茫書海,又難在茫茫資訊海,又再難於茫茫數字海,偏偏一旦染上,難以自拔,所以最難的是它宛如癮頭,戒不掉。出版的時間之河更是沒有盡頭的,自古至今至無窮未來,我個人是相信書會綿延不絕,無可取代。

只好盡量讀、盡量讀,一來讀了它就不枉它來到小島,二來累積經驗對以後選書的判斷總有幫助,然後盡量練習寫心得、寫摘要、寫推文,寫了就沒白讀。好在讀書寫字是本來就愛的事,不然真的會退縮。像我現在,夏天過去了,我放寒假回基隆陪家人,把安書宅交給其他幾位管理員照顧,暫時離開戰場,呼,終於喘口氣,明年夏天再戰心魔吧。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宅】鳥報實驗室

鳥報不是安書宅的作品,但鳥報實驗室卻是安書宅與鶵鳥合作下的產物,作為這個實驗室的推手之一,後來沒有發揮什麼功效,真是慚愧。不過,今年夏天因為鳥報有實驗室、有農夫食堂,才催生了安書宅獨立出來並有管理委員會等革命性的發展,所以還是要記錄一下它。

記得鳥店長問我,可不可以開一個寫作班?他和鳥老闆想學,把寫作能力加強一點。其實他們兩個經常寫動態、寫部落格、寫文章,也合作過報紙專欄,經驗比我豐富很多,我哪有什麼可以教的呢?何況他們要寫得可是鳥類、生態等專業的東西,我只能當讀者啊。

寫作這種事情我認為還是興趣,喜歡寫就自然會常常寫,寫多了就會順暢,沒什麼武功祕笈可以傳授的,多讀點別人的文章,再回頭讀自己的文章,當自己的讀者,我的方法大概只有這樣。我一直都還在學習,每次看到別人寫得很精彩的文章,或很厲害的書,都覺得自己還是只能發發臉書抒發心情而已,那樣的功力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要努力。

在鳥報這件事上,一直以來我能幫忙的,大概是推薦人選和多多討論吧。寫之前、寫之後,願意的話,我們都可以一起討論,內容、分段、型式、抓重點、下標題我都很樂意提供一點意見,已經很具體的就不用講,覺得還很模糊的部分則不妨開放討論。盡量把專業的東西寫得讓每個人都能吸收,我來負責提出看不懂的地方沒問題。

所以"寫作班"不合適,那這樣的討論要叫做什麼呢?我和鳥店長好像想了三個名稱給鳥老闆選,結果他毫不猶豫地決定"實驗室",果然很符合他的科學風格。

鳥報實驗室的想法是在空中定案的,我們設定"今年夏天"從4月開始,在那之前要把大家找來聚一聚,把鳥報的各個想法提給作者群,在3月31日舉辦"鳥 報春 茶會"活動,也提早在網路上宣傳,請對鳥報有興趣的朋友來。

不管之前有沒有供稿給鳥報,只要今年有想寫些什麼,都歡迎來聊聊,因為,鳥報在之前的23期全都是以電子刊物為主的,只列印幾份分別放在鶵鳥、安書宅等幾個點讓大家翻閱。今年終於要印實體版了,每期500份的鳥報紙本刊物即將誕生,同時提供"鳥報實驗室"每月一次聚會討論的機會。

是一個地方小誌外加作者聚會活動的概念,預計印4月到11月共八期,實驗室則進行到9月,有六回合,這是原本的計畫、理想的狀態。

後來因為有農夫食堂也是每月一次聚會,既然是同一批鳥報作者群,索性合併辦理,吃吃喝喝的同時,聊寫作主題,餐前飯後還兼做手工,鳥報的經費有限,是採合版印刷,純手工裝訂的。

到底實驗室的功能有沒有發揮呢?答案是沒有,鳥報作者群在第一次實驗室聚會討論就各自訂好專欄方向,及預計要寫的篇數,有小小說、有性別議題、有農業、有時事、有鳥、有花、有文史、有活動紀錄、有特色商店報導,還有美術支援封面設計、放置專用箱、捐款撲滿等,其實很熱鬧,也很和諧,後續需要討論的事情真的不多。

文章寫作上各作者都能掌握自己的風格和完整度,每次擔心寫出來的文字讀者不易閱讀的只有鳥店長擔心鳥老闆,後來多磨幾次後,他們師徒倆就能合作撰稿,一個主寫、一個潤稿,我在校對的時候幫忙看看錯別字即可,其他人的文章也是,如果太長就幫忙刪減一點。

慢慢地我們在線上作業,從催稿、交稿、排版、校稿、完稿都在網路上互動,實驗室的計畫不了了之,融在農夫食堂裡,也沒什麼不好,我們吃飯的時候,總能激盪出各種有趣的火花,不侷限在寫作的討論。

本來我就認為寫作技巧不需要特別教或學,而是我們要寫什麼題材?什麼事情正在發生,我們必須關心,把時間用在討論重要的議題其實更好。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宅】農夫食堂

老實說,農夫食堂並不是安書宅的活動,它是來自鳥報的一個專欄,是跟專欄同步的活動,由我們的好友Ida撰稿,每個月聚會一次,事先我們會討論要寫什麼農作物當主題、要做成什麼菜、要約哪一天做來吃、其他人會帶什麼菜、要在哪裡拍到照片...等等。

這裡的"我們"是指鳥報的一群寫作者,當初我們在鶵鳥開會討論鳥報的內容,提到之前寫過一些澎湖農業的文章了,今年在農業這部分要寫成怎樣的專欄好呢?

不如每個月寫一樣當季作物,並將它做成料理,順便把做法、吃法記錄下來,食與農本來就是分不開的。

要在哪裡做這些菜?還要能一起坐下來變成一頓飯吃?安書宅和鶵鳥都不太合適,誰家方便呢?

結果作者自己舉手說他有很大的飯廳、使用率不夠高一直覺得很可惜的廚房、以及空曠的客廳,整個一樓都很少用,確實想過要邀請三五好友下廚聚餐。乾脆,就在他家吧,剛好他也在家附近的開心農場認養了一小塊地種些菜,偶爾可以現採現做,能拍到還長在農場裡的作物原貌。

我們全員贊同,然後開始想專欄名稱,既然有吃,就叫食堂好了;是從農作物的角度去切入食材方向,就大膽自稱農夫吧。詳細的發想過程我記不太清楚了,但"農夫食堂"四個字被說出來的時候,大家也都覺得很興奮,彷彿真的要開一間食堂飯館似的,明明是一個月才一次的聚會。

到底那廚房有多大?真的能容納好幾個人一起做飯做菜嗎?我們抱著好奇心去初次拜訪,也算場地勘查。結果,廚房沒有很大,一兩個人就滿了,但麻雀雖小,鍋碗瓢盆冰箱爐火還是很齊全;飯廳和客廳就真的很大很寬敞,平常沒有使用確實可惜。

繼續參觀透天厝二樓有兩個房間,三樓也有兩個,就順便幫有租屋需求的另外一位好友看看,果然整齊舒適,其中一間全做了木地板的客房沒有任何大型家具,讓我忍不住試躺了一下,整面的白牆壁更是可以投影來看電影都沒問題的。

這是2015年4月的事,5月我就搬進去住了。所以農夫食堂可說是安小姐搬離安書宅、使安書宅住店分離得到獨立的契機。

從此以後,每回農夫食堂我都會參加,時不時探問作者、即我的房東,下個月適合以什麼農作物為主角呢?也會積極詢問大家要做什麼菜,因為,這間食堂不在別處,就在我樓下啊!可惜九月以後聚會就暫停了,希望明年還可以再來一輪。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宅】住店分離

今年夏天的安書宅有一個改變,對安書宅影響不大,但對我與安書宅的關係影響很大。我不再住在店裡了。

當初是不想再借住朋友的民宿,決定自己租一個地方,才想到可以順便作為書店,把想開的書店開出來,也算圓夢。果然找到安書宅現在這個點很理想,熱鬧市區的小巷子裡兩層樓獨棟又小小的屋子,可惜房東設定二樓為他們家族的佛堂,初一十五過年過節親人紀念日等都要來拜拜,所以只能租一樓給我。

但一樓有客廳有房間有廚房有浴室,其實已經夠完整,尤其這屋子牆壁很厚,感覺很堅固,有二樓,所以一樓很涼爽,不用冷氣就能度過夏天,非常適合我,也非常適合把客廳當書店開。

所以才誕生了安書宅,從只是把客廳分出來當作書店使用開始。

2012年8月中我住進房間裡,慢慢把客廳整理好,在網路上公開募書,得到眾多好友支持,變身為一間二手書店,很奇妙的,有種反過來"我變成一個住在書店裡的人啊",這樣的感覺。

好友鳥店長偶爾就說羨慕我,他也很想要可以收店後自己住在裡面,自己享受店內空間,後來有一段時間他還真的實現了這個念頭。到底住在店裡面是好或不好呢?很難講。

有時候收拾得晚、懶得回家能直接進房間躺平入睡真是爽快,但有時候從店裡到家裡有一段距離可以走路或騎車吹吹風也覺得非常舒服,是一個緩衝地帶的味道。

不過,這種味道我是後來才知道的,從2015年5月開始我搬離安書宅,另外租朋友的一個房間住,在大約騎腳踏車十幾分鐘距離遠的地方,好幾次我用走路上下班,大約三四十分鐘,可以選擇最熱鬧的街道,也可以繞走人少的另外幾條路。

從那一刻起,安書宅獨立了,沒有一個人巴著它、長期住在它裡面;安小姐好像也得獨力一點才行,不能賴在書店裡,不能一個人霸佔它,有了自己的房間,有了與安書宅的距離。

三年的住店時光,房間從完整一間,到分出三本之一給書店,到切成一半一半,到最後,一半的房間裡有一半的東西仍是書店的,可以說只是擺張床在這間店的倉庫裡,即使是雙人床那麼大,也把床上三分之一的空間堆放一排紙箱,裡面有雜物、庫存、自己的書、暫存的書、雜物雜物...。

總之,身體睡在書店裡那種艱困感,心裡卻充滿創業熱情,好像是互相的,這是我的書店,同時,我也是它懷裡抱著的小孩。

有一天我是一定要搬出安書宅的,因為書越來越多,空間就是要騰出來才夠用,本來是要等到賺的錢夠另外租一個房間的時候,但朋友家剛好有很空曠的一間客房,也只收一點水電費,讓我大為心動,就豁出去搬家了。

所以安書宅的空間調整,營業時間也從本來的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八點,改為早上十點到下午六點,因為以前住在店裡晚上開店沒問題,後來要騎腳踏車回家就想早一點,想著偶爾可以下廚自己做晚餐吃,也可以趕上住處六點半的倒垃圾時間,八點回家幾乎只能洗澡睡覺,但六點回家還有一個晚上可以做事...。

雖然早上是十點才開店,但我更喜歡八點就出門,有時候去享受開店前兩小時自己專屬的書店時光,安書宅的採光很好,夏日白天幾乎不用開燈就有足夠的看書用的光線,比起晚上留在店裡,我更愛早上。

住店分離之後,我看安書宅的角度也不一樣,才會有後來的"管理委員會"的想法,因為,我不再一個人霸佔它的懷抱,它可以擁抱更多人!

是的,從2015年夏天開始,安書宅不再是安小姐一個人的,以後你們問店名取意,我會回答是隨遇而安的意思,或安身立命、安居樂業、安安靜靜....都好,不會說是來自我的命名。

而且它現在確確實實是靠其他幾位管理員在運作(目前,十月到明年三月是冬日模式,一般開門時間是下午兩點到六點,如有加碼提早開門,當天會在臉書粉絲頁公告),也許不太算是獨立書店,但它已經是獨立的一間書店沒錯,再也不是誰的"客廳挪出來當書店用"了。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宅】書店的數字人生v.s.文字人生

朋友問這些由來會集結成冊嗎?其實安書宅的故事都寫過了,早從籌備期心裡每天都有不同的念頭在糾結的時候,就一路都靠文字在梳理,不然,憑空想像我根本理不出頭緒。

為了與自己腦袋裡的想法對話,我是必須寫字的人,必須像現在這樣一段一段寫在自己面前,才有辦法展開,才能找出脈絡,甚至才能找到走下去的路。

記得上周末在「世界的詩歌課」老師提到他很喜歡寫字,是因為喜歡文字,現代人經常過"數字人生",好像生活裡甚麼都要用數字才能管理,才能清楚,何不嘗試"文字人生"呢?寫字不但可以抒發、紀錄,也可以增添生活美感,例如老師平日寫作都用鋼筆,偶爾用毛筆寫字,並非為了推崇書法或修身養性,純粹喜歡。

到現在還是用筆寫作,電腦只看email,喜歡寫信寫明信片,他鼓勵大家多寫字,為此他還特地帶了自己出的明信片冊來送給學員,並叮嚀不要把明信片留著,一定要寄出去,寫下一些字,寄給朋友。

用文字與世界聯繫。

而不是數字。

安書宅在這世界上的存在如果說有一點什麼價值的話,我想絕對不會是數字,我希望會是文字。所以,我把安書宅的目標訂在最低處:房租!就是那每個月五千元,而且是年繳,即每年八月中跟房東簽新一年度的租屋合約時,付給他六萬元的現金,在那之前的一年時間安書宅賣出的書利潤全部加起來不要距離這個數字太遙遠就好。

開店幾年下來,我只有遇過一次客訴,他說某一本書我賣太貴了,他在台灣茉莉只要多少多少,不是在現場,而是在我常去的咖啡館遇到的,他說他還是買了,但建議我定價應該低一點。我把這件事告訴朋友,每個人都回"叫他去台灣買啊",我倒是沒這麼直接,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哪一本,那位客人也沒記得,我好像是回答你拿來我看一下是不是真的訂太貴,是的話我可以退你差價。

書的價值有時候不是絕對的,有些書書況不佳我就會定低一點,有些宛如全新或近期出版我就會定高於對折,有些書因為我個人很喜歡很想讀就故意定貴一點默默希望它不要那麼快被買走,所以我承認可能真的訂高了,希望他把書給我看一下,或告訴我是哪一本。

書,是一本一個生命,它的價值在裡面的文字組合成的內容,價格的數字不是它的人生,我真的很希望書店也不要困死在數字壓力下。

所以為了能走長一點的路,才把低標定在最低點,沒有算人事費用並不是一件正常的事,照道理書店營業應該至少要養得起一兩個店員,才是長久之計。我並沒有完全放棄書店利潤有一天能負擔人事費,只是剛開始的時候沒辦法,短期之內非常難,我體認這個現實,才決定把自己的生活費需求切開來,暫時不讓安書宅負擔我。

等於我也只是書店的管理員之一而已。

跟其他管理員一樣,我最愛在安書宅裡面做的事情是看書,因為對書的內容好奇或喜愛而閱讀,因為想要生活環境裡有一間小書店存在,而去推動它、支持它、運作它,我是一個缺乏老闆經驗與思維的人,但我絕對有當讀者與客人的經驗,如果受制於必須用數字管理一間店的一切,那安書宅根本無法生存。

但如果換個想法,像我的詩歌課老師一樣,把書店的數字人生翻轉為文字人生,只要我的手還能寫,所生出的文字至少有一點"寫下歷史"的功能。

自從組了歷史讀書會後,我越來越覺得"寫歷史"好重要,這間書店的營運數字真是一點也不值得參考,但我們的故事你聽得津津有味不是嗎。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宅】不孤單書店

聽朋友說最近有個新書店要誕生,叫給孤獨者書店,讓我想起安書宅的誕生過程,以及我曾寫過名為"孤單書店"的小詩卡片在店裡隨喜賣。

安書宅籌備的時候本來想叫做"島嶼書宅",有意找五個朋友加上我,每人出五萬塊來開一間書店。找朋友找錢不是最困難的,難的是我研究了半天,也向書店前輩請益後發現,三十萬根本做不了甚麼事,如果要運作一間賣新書的書店的話,房租、裝潢、進書、店員,大概開張前就花光了吧。

接著我眼睜睜看著好友的店誕生過程之坎坷,房租非常便宜、但屋況不好,尤其多年無人使用重新接水接電讓更多問題"浮出地面",結果花兩倍預算於裝修空間上,讓我好害怕那太便宜的老房子所隱藏不可知的問題。

那時候我知道這間書店很難以一般商店的營運方式存在,要賣餐飲才能平衡收支的論調比比皆是,但餐飲不是我能做的事,想維持一間"普普通通"的書店需要的卻是"與眾不同"的模式,為了不讓事情複雜化,我決定不找朋友出錢,想辦法用最少的錢來啟動。

所以後來沒有用島嶼書宅,而用了安書宅,來宣告這是間充滿安小姐個人色彩的書店,意思是並不準備照規矩來。

前三年走過來就是一個人書店的姿態,有點遺世而獨立的味道,書店與人都顯得孤單,一直覺得如果以"孤單書店"為題材寫個小說應該會很不錯,寫一間有靈魂附身的書店,用書店的角度窺看客人來到店裡透漏的心事之類的,但只有想沒有寫,最後只用手寫小詩卡片,還放在店裡賣,隨喜捐,記得有個阿兵哥帶走了一張,投了六塊錢在金安箱裡,讓我知道了孤單的價格。

不論孤單到底能不能賣錢,一個人做書店三年我覺得可以說把安書宅的腳步踏穩了,每次看朋友的店有老闆和店長兩個人討論事情都覺得好羨慕,如果有夥伴,安書宅也許能走得更穩,或更有趣一些!在這樣的念頭牽動下,生出"安書宅管理委員會"方案。

因為最需要的實在不是錢,甚至也不是需要開店的經驗、對出版業的了解、熱愛閱讀等,而是志同道合有時間!最難的是志同道合,有段時間我強烈感覺到有些看似很好的朋友其實根本"道不同"到想要跟他"不相為謀"的地步,例如我掛反核旗,貼拆政府貼紙,披土地正義運動毛巾,關心各種社會運動和議題,選的書盡是環境、農業等,那些朋友是一頭霧水的。

好在,另外有一群人,是每次都會在這些事情上忍不住憤慨的,聊起來會跟緊時事酸辣嘲諷的,看似溫文儒雅講話慢條斯理,但激動起來髒話也非飆不可的,就是今年夏天才組成的"歷史讀書會",可能讀了"台灣人四百年史"會有這樣的後遺症吧,太多事不合理了,太多歷史不合理,而且歷史根本沒有過去,遺毒留到現代還在囂張,更是讓這個讀書會每次都憤憤不平。

於是,他們就是我最好的夥伴了,就以他們為安書宅管理員的最佳人選吧,我想脫離"一個人書店時代",讓安書宅成為不孤單書店。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宅】想像一間書廟

今年夏天安書宅有幾個關鍵的事件,例如鳥報實驗室、農夫食堂、早安讀書會、住店分離、空間改變、加入合作社、新書開賣、閱讀的島書展、歷史讀書會、書訊、管理委員會...等。先來說說管理委員會這個概念。

昨天朋友的動態裡寫到NGO募款之難,親戚說了如果是廟裡要寄付的話沒有問題,但要做環保護海洋的話那是政府該做的事,應該讓政府去做就好了。我開玩笑回說我們早就該蓋廟了是不是!

然後想到安書宅,覺得它越來越像一間廟。

自助結帳的概念,就跟去廟裡投香油錢差不多,每次我們要拿廟裡準備好的香和金紙時,就會投錢進去,我媽每次都投一百,無聲,紙鈔票輕輕飄落相底;如果由我投,我就投五十元或二十元,投進去會聽到響亮的金屬碰撞塑膠空間的聲音。量力而為嘛,我是我們家賺最少錢的人。

安書宅像一間書廟,無人看守也沒關係,對閱讀有信仰或對書有需求的民眾,在門打開的時間內,自己走進來,若不買書只現場讀,就像合掌膜拜展現誠意與尊敬;要買書的就像取香拜拜的信眾,有時候還會擲筊問一下神明的意見求個籤詩來解惑。

書宅裡的一本本書,是不是就像一個個解惑的籤詩呢?有那種功能的感覺吧。

大部分的廟都是以管理委員會的方式運作的,有一些委員,會選出一個主委,有人負責財務、總務,收入不足的就由各委員輪流開門看顧,有穩定收入的則可請一個廟公或廟婆來顧,負責打掃、拜拜、有人添大筆金額香油錢時做紀錄開收據、有大型祭祀活動時要打點大大小小的事。

當然,廟的主角是所信奉的神明,因為保庇,因為靈驗,或因為年代久遠所照拂的子孫已綿延幾代,香火不絕,香油錢不用擔心;書廟裡各種書都有,也是有的靈驗、有的久遠,能庇佑廣大民眾,並包含任何宗教。

所以也許管理委員會的方式是適合安書宅的,我這樣想。

反正本來這間書店就養不起一個店員,我也沒像個老闆樣,乾脆打破舊形式吧,找多點人來一起管理它,不是很好嗎?不見得需要特別募款,但就是歡迎大家來"寄付",來取"籤詩"。

寫這麼多就是想說把安書宅當作一間廟也挺好的,每次走進來都歡迎誠心膜拜,不須合掌,只需伸出手拿書來看,尤其有疑惑時,在千百本書裡挑一本最對眼的回家看,應能想出答案,只要記得投香油錢。

當然,如果有大筆捐款我們也是可以在柱子上刻您的名字,或您寫的詩。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宅】辦活動之難

我一直在想昨晚名作家在澎湖的演講有半數報名者未到場事件,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非常多次,從我們在澎湖辦第一場活動開始就有人告訴我們要一一打電話"撂人"才會有確定出席的人,我們一直不相信,也不想用這種方式。

果然,活動越來越難,結果就是安書宅以空間太小為由索性放棄講座這件事,只辦一點點讀書會,有想法有機會就通通推給鶵鳥,鶵鳥年輕熱情,勇往直前,再小的規模也用盡所有的資源和力氣去完成。我覺得非常佩服,但也很慚愧,安書宅沒幫上忙。

所謂沒幫上忙的意思是,沒有竭盡全力去宣傳,有的也沒有去參加,沒有在能做的部份協助,例如一些紀錄與報導什麼的,爭取多點曝光機會,現場人少雖然遺憾,但可以讓各種講座的存在被看見,也是一個讀者養成的過程。

但澎湖的狀況跟台灣不一樣,確實還需要一段養成的時間,和不同的養成方式,我因為還沒有真的長期居住,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有隱約感覺到小島居民心裡"覺得重要的事"可能很不一樣。

什麼事的優先順序是排在前面的?尤其有突發事件時取捨之間價值立判,什麼事已經在行事曆裡面、卻在出門的那一刻被放棄?

在澎湖,可能一朵雲一個夕陽美景就會改變人的行走方向,而島嶼的氛圍有鼓勵人們勇於改變、投入一份臨時起意的浪漫裡,有時候是大自然的誘惑,有時候是歡樂的親友聚會,說真的,有朋自遠方來時,我也是想拋下一切去赴約。

當我看到下面這篇文章裡寫到整個德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安靜的氛圍,人們無聊得只能看書,所以出了很多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詩人時,深深覺得我們果然是完全不同路數啊!我們好愛熱鬧,吃吃喝喝歡聲笑語,我們大概是一整個安靜不下來、活潑可愛的島嶼性格吧。

並沒有好壞高下之別,各有自己的特色,各有自己的走向,極悶或極樂的日子過起來都不會真正的舒服自在,每個人都會去找到平衡點,每個夢想者也是,努力在現實的縫隙裡填充理想進去,慢慢讓理想的比例變大。

安書宅也是個小縫隙裡的存在,相信著閱讀的力量,但不敢投入太多,我常常覺得把它靜置在島嶼的角落裡很愧疚,一方面是現實使然不得已的方法,另方面也剛好以一種異態、安安靜靜坐在那、看人們會怎樣,安靜能生出力量嗎?閱讀能改變什麼嗎?

鶵鳥與安書宅都是實驗性很強的書店,未來會怎樣現在完全不知道,能活多久沒人敢說,只能試試看、再試試看,盡量不要被打敗,尤其不要被過去的已知的經驗打敗,畢竟我們是要往未來走的。

http://www.hothk.com/23125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詩歌課】看世界

這個課很可怕,當你透過詩認識世界各國時,並沒有很想寫詩,卻非常想去那些國家。

但同時也深知自己讀的詩和書太少,真的去到那些國家恐怕體會不了許多重要景點的意義,好殘忍的事實。

這不是教你怎麼寫詩的課,也從不說飽讀詩書很重要,詩裡只呈現了當時當地的片片段段而已。你發現自己似懂非懂。

亦發現它一方面誘惑你,一方面提醒你不足。若要行動,最好理解;若要理解,便得閱讀與思考。

小小的詩,小小的詩歌課,它不為成就詩人,不為鼓吹詩,卻叫你看世界。

你看了世界,又自然看回自己。


然後我逐漸領會,詩的存在,不是為了當一首詩,也不是為了標註寫它的人是個詩人。它是為了把一些精神變得可閱讀,也為了提供人們從詩的角度看世界。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詩歌課03】南亞脈動:菲律賓、越南、印尼、印度、坦米爾、巴基斯坦、孟加拉

站在台灣,我們離南亞、東南亞真是太遙遠了,我們大概離歐洲美國日本比較近吧,我們心所嚮往的從來不是前者,我們貼上先進文明國家標籤的,才是值得關注的地方,什麼東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太落後太危險了吧,我們應該去窗明几淨的國度旅行,而不是亂亂髒髒的地方,為了安全感,為了虛榮。

或乾脆說是為了優越感吧,我們唾棄那些向我們輸入勞工的國家,大概像美國也討厭有色人種一樣,但平常嘴上是不會說的,遇到的時候才走避,以及用忽略他們的一切來歧視,喔,是的,就是歧視,只做,不承認。

事實上,我們接觸的、了解的都太少太少了,新聞裡面太少國際新聞,取得的資訊只與旅遊有關,對這些國家的想像,只等於其中的一些小島和大城市。

透過老師介紹的詩人和詩,才打開自己的眼睛看。老師花了一點時間為我們解釋各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發展,幾乎都被大國殖民過的東南亞國家們,各有風情,也各有文化演變,詩人的詩裡透露著"後殖民的內面風景",每個人的命運也不同,有人是律師,有人是歷史老師卻成為政治犯,有人在戰爭時是積極參與者,有些詩是在監獄裡寫的,有常常抗議、會出國來宣傳甚至來過台灣的詩人擔心被追殺的...。

在此之前,我好像從來沒有讀過東南亞國家詩人的詩,真是慚愧。

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詩歌課02】東亞的心(下):中國

相較於日本和韓國詩作,課堂上我對老師講中國詩的部分,印象比較淺,回頭看自己的筆記記得也比較少,想從老師的書裡補強,翻了幾本編世界詩的書,也沒有收穫,在這裡只好先用北島(1949-)的這首<鄉音>來作為紀錄。

<鄉音>

我對著鏡子說中文
一個公園有自己的冬天
我放上音樂
冬天沒有蒼蠅
我優閒地煮著咖啡
蒼蠅不懂什麼是祖國
我加了點兒糖
祖國是一種鄉音
我在電話線的另一端
聽見了我的恐懼

讀這首詩讓我明白,詩,不能只是讀它,必須得讀他。若不知作者背景與所在地,你根本不知道這詩在哪裡、在寫什麼、在什麼年代、發生了什麼事。

裡面每一句都是白話,生活話,鏡子、公園、冬天、音樂、蒼蠅、咖啡、糖、電話,就這樣的畫面組成,他說中文,他想著祖國,他看似悠閒度日,但最後他恐懼,電話那頭說了什麼使他恐懼,成為重點所在。

那句沒寫出來的、電話裡的話,成為重點所在。

答案很短,就兩個字:六四。

北島人在瑞典,太太在電話裡告訴他,北京發生了六四天安門事件。他人在異國寂寥到,想聽鄉音,只能自己對著鏡子說中文,好不容易聽見電話那頭傳來真正的鄉音,卻是恐懼。

讀詩的第一句時,老師就提到台灣畫家楊三郎在西班牙的時候,也曾在廣場大喊台語罵人的三字經,過過癮,好聽見自己的家鄉話,什麼話都好,都爽快,當時周圍路人望向他,都笑,給他鼓勵,沒人知道他講什麼,只知道這個人需要吶喊宣洩。

不過,我想北島的心情跟楊三郎只是類似,背景情況完全不一樣,講義裡還有他另外一首詩<日子>,也是在瑞典、這個收留了許多政治因素流亡海外人士的國家,寫下隱隱的無奈。

其他老師印給我們的詩還有顧城(1956-1993)的<周末>和<在陌生的街上>,牛漢(1923-2013)<落雪的夜>,鄭敏(1920-)<金黃的稻束>等。

另外,一開始讀的綠原(1922-2009)<小時候>這首詩,也好有力:

<小時候>

小時候
我不認識字
媽媽就是圖書館

我讀著媽媽--

有一天
這世界太平了
人會飛......
小麥從雪地裡出來......
錢都沒有用......

金子用來做房屋底磚
鈔票用來糊紙鷂
銀幣用來飄水紋......

我要做一個流浪的少年
帶著一只鍍金的蘋果
        一只銀髮的蠟燭
        和一只從埃及國飛來的紅鶴
旅行童話
去向糖果城的公主求婚......

但是
媽媽說
現在你必須工作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詩歌課02】東亞的心(中):韓國

台韓對日態度的不同,除了因為割讓與侵略的歷史外,還有島嶼和與大陸相連的地理因素,及台灣物產豐饒一年兩穫、韓國四季只有一穫貧脊之地較多的資源因素,日本對台灣以招撫歸順為目標,手段不像侵擾韓國那樣殘暴,所以,雖然我們被殖民統治50年而韓國只有35年,韓國對日本仇視的程度卻比台灣高。

在讀韓國詩之前,我們一樣要知道,為什麼韓國詩人那麼悲憤。日本性格是來自二戰戰敗影響,男性詩人的破滅感很強,女性倒是不那麼失志,感覺很快能投入重建家園;韓國也是積極的,男男女女同仇敵愾,看老師選給我們讀的詩,可感悲憤之時,韓國人是奮起的。

那種民族與國家的感覺在韓國特別明顯,相對於台灣始終定位不明的命運,從詩人是否成為革命者、社會運動者可知一二,而台灣詩人的作品裡為什麼寫的總是鄉愁,能做的總是嘆氣,在這之前我很少意識到。

韓國詩我們從金東鳴(1901-1968)的<我的心是>開始讀,接柳致環(1908-1967)的<<岩石>>,老師提到另一首他印象深刻的詩<旗>的結尾幾句:

「唉!沒有人能告訴我嗎?
究竟是誰?是誰首先想到
把悲哀的心掛在那麼高的天空的?」

國旗是國家,但戰爭、侵略的歷史太悲痛,還高高掛在天空,在詩人眼裡怕是看了一眼都要流淚。然後就是早逝的詩人李箱(1910-1937)的<鏡子>,老師在他的書<<溫柔些,再溫柔些>>裡有一篇分享了這首詩,說李箱被視為具有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在詩裡探索心靈,而讀詩者也把這首詩當成一面鏡子,觀照自己。

在第一堂課就被老師選為東亞詩代表的金洙暎(1911-1968)的<雪>,那一聲一聲的咳嗽吧咳嗽吧,真是讓詩文字都活成一個個人出來了,那呼喊「年輕的詩人啊,我們咳嗽吧!」彷彿對全世界的每個詩人、每個年輕人、每個心還在跳動的活人所喊,確實有力。

金洙映是政治犯,韓國選詩的講義裡老師放了兩首她的詩,另一首是<花>,在上課之前我就讀到,好強烈的簡單的文字:

「叫了名字,
它才
成為一朵花,」

及洪允淑(1925-)的<春熱>,也是生動奔放:

「像一個年輕女人一樣眩目
日日成熟而且讓人渴慕」

其他講義上沒有的詩人老師還提了有申瞳集的<有一個人>,他翻譯了他的詩被李泰祥譜曲收錄給齊豫演唱,和金南祚<愛的草書>,余素月寫<杜鵑花>,街頭運動和尚詩人高銀,我在老師的書<<詩的異國心靈之旅>>裡找到部分內容:

<杜鵑花>
余素月(1903-1934)

當你厭倦了我
而要離去時,
我會欣然地讓你離開而毫無怨嗟。

我會到寧邊藥山
採擷盈抱的杜鵑花,
撒佈在你要行經的小路。

你請走過這些花兒,
一步一步地,
但要輕柔踐踏。

當你厭倦了我
而要離去時,
我會忍著不讓一滴眼淚掉下來。

書中老師用一篇了<噢,蔚藍的天空也會死亡>的文章寫高銀(1933-),在<菊花>這首詩的結尾叫喊著他的苦悶:

南方的詩人們,北方的詩人們,
從死亡和謊言
奔跑


另外,還有還有五歲的小詩人金雄鎔的詩<枕頭>(詹冰譯):

「枕頭裡
藏有夢
睡覺時
才會遇見夢」



「枕頭
使頭安適
是頭的椅子」

老師說了,讀詩,是很簡單的事情。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詩歌課02】東亞的心(上):日本

中日韓三個國家都是漢文化,卻是三種不同的個性,日本是「恥」文化,有問題意識,像騎腳踏車,要一直踩,不然就會跌倒,是一直前進的國家;韓國人比較「悲、憤」,但不失志,被日本殖民統治35年,討厭日本,因為他們是直接被侵略佔領;中國人則有好死不如歹活的「惡活性」,像三輪車或四輪車,不怕倒,也就比較沒有問題意識。

在讀詩之前,老師先分析了三個國家文化性格的差異,才開始進入各詩人的作品裡,並稍微分出了同時期男女詩人面對歷史的不同態度。男性通常比較有戰後破滅感,如「荒地」詩刊的田村隆一(1923-1998)就是典型,我們讀了<為什麼>一詩為代表;女性則柔韌,以新川和江(1929-)寫母愛的詩<歌>,和芡木則子(1926-)寫愛戀的<我的照相機>。

當然男詩人也有感性的,如谷川俊太郎(1931-)以第一人稱寫自己從人變成樹的過程之詩<樹>,還有另一首詩<河流>以母親與孩子問答寫河流的生命,是平和時代才有的心情。

我在老師的書<<溫柔些,再溫柔些>>裡找到了講義上沒有印、卻被他隨口朗誦出來的詩,他在書中用了一整篇文章寫他,「他的晴朗彷彿充滿光,從樹影間透露出新的觀照」。

<河流>

谷川俊太郎
李敏勇譯


母親,
為什麼河流在笑?

為什麼,因為太陽正在搔癢河流。

母親,
為什麼在唱歌?

因為雲雀讚美河流的聲音。

母親,
為什麼河流寒冷?

它記憶起曾經被雪愛戀。

母親,
河流多大年紀?

它的年齡就如同永遠年輕的春天時光。

母親,
為何河流永不休息?

是啊,你看那是因為母親之海
等待著河流回家。

另外,有寫<在動物可怕的夢裡>一詩的川崎洋(1930-),是「思考性」的詩,老師在這裡為我們劃分了早期詩歌因印刷術發達後隨其屬性的演變,「吟唱性」的詩,音樂性的詩,漸漸變成了歌,「描繪性」、或說是美術性的詩,則成為畫。這首詩寫的是動物也會做夢,而最怕夢見的就是人類,顯然是以反思人類對動物的態度。

8/22課堂上還提到女詩人石垣鈴(1920-),寫庶民性的詩,在老師的書<<經由一顆溫柔心裡>>找到講義上沒印的詩:三尾魚,老師說她「被視為民主主義詩運動的一個標記、發展勞動階層的詩運動」。

<三尾魚>

石垣鈴
李敏勇譯


一尾熱帶魚死了。
牠顯露出
小小翻白的魚肚。

一尾魚浮上來
牠戳探牠的嘴尖
但牠的表情並沒有改變。

另一尾浮上來也戳探牠
有很長一陣子
只是從尾巴吃牠。

這就是正義。
這尾魚說
假使有任何
必這更正確的,
浮升到水面

報出名來。

「這就是強權的聲音,一種挑戰弱勢者的聲音。」
「這就是正義?詩人諷喻著暴力,以詩的言語。」老師在他書裡的文章說。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宅】會腳升級

昨晚與好友一數,發現這個夏天快結束了,當初設定到九月底,十月起為冬季模式,眼看只剩九月一個月的時間,要做好冬天的準備。

很像電影小森時光裡女主角種馬鈴薯的循環,春天剛種下的苗,為的已經是冬天的食物,年復一年。

每天早上十點開門到傍晚六點的夏季安書宅,即將告一段落,十月開始就會改為下午兩點到六點,每天只開短短的下午四小時,並且,我正在準備籌組安書宅管理委員會,找另外三、四個朋友一起,討論安書宅後續的運作。

這中間有一個關鍵點是,我不想再一個人做書店了,希望有人跟我一起做,其實安書宅需要的永遠不是錢,而是喜歡它、有時間來看顧它、有心思可以想怎麼做比較好的夥伴,真正覺得它的存在很重要的人,我們一起來做。

三、四年來我只實踐著自己個人的理念,有時候很怕事,怕攬的事稍微多一點就會負荷不了,寧可保守,先以自修練功為主,不要旁生枝節。把地基打好再說。於是埋著頭打地基,一個人。

想想打了三年也差不多算是小小穩固了吧,是時候找人一起來扛樑柱砌磚塊之類的,看要蓋成什麼樣的宅牆,腦力激盪之外,腳力手力也都要盪一盪。

無人書店看似簡單,背後還是有許多細節要管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去努力,還有很多創意,可以更放膽嘗試,如果我們是一組人馬,就會熱鬧有趣,多元豐富。至少,不再只是一個人的風格那麼侷限,也不能再封閉自己。

必須與別人連結,必須與所在的地方連結,存在才有意義。

我準備邀請歷史讀書會的幾個好友,我稱他們為「會腳」,直接升級為這個「安書宅管理委員會」的委員,想像安書宅是一個集合式住宅,是一個很大的閱讀社區。但我們還是稱為「會腳」比較可愛。由於書店本來就沒有正式立案登記什麼的,其實還是很像一個共同工作室的概念。沒有出資,沒有薪水,很難有分紅,但有著邪惡的福利。

每年的收入目標還是六萬塊的房租為主,賣二手書全部的錢,賣新書扣除成本後利潤的錢,加起來,就是安書宅每月的收入,一年統計下來,六萬塊奉獻給房東,剩下的作為基金,截長補短,不夠的就上網籌募,尋求小額捐助。錢的部分,安書宅的運作其實只有這樣,單純。

要討論的是時間、空間、活動、宣傳等,其他瑣碎的事。這些事需要有人一起商量,合力完成。如果永遠都是安小姐一個人的書店,那就傳承不下去,也延伸不出去,我擔心我也不見得能一個人撐完全場。思考了很久之後我確定,夥伴,是需要的。

初期比較簡單但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冬季的開門開窗和關門關窗和簡單打掃清潔書架整理,稍微麻煩一點的是把書上架的手續和銷售統計等行政作業,比較要花腦筋的,則是選書進書退書和推薦書,我想要每年做至少兩張的書訊分送讀者,所以會腳們要能寫推薦文字,以及,要有想推薦的書,而這些書須為安書宅可以訂購進來賣給讀者的。

最後是活動,目前我們只有讀書會,未來,行有餘力時,就一起來策畫看看能辦什麼活動,或我們自己來辦季節性的主題小書展也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很動態的才叫活動。

在澎湖四年,常常感嘆著與人合作很難,但說實在的自己也沒有很努力去尋求合作或協助,總想一個人完成所有事,然後才來喊說自己孤軍奮戰沒有夥伴?明明是自己怕麻煩,所以才堅持一個人做,怕要跳出來整合是很費神的事,萬一搞不定人的問題,會不會搬磚塊砸自己腳?總之,緩緩,緩緩,就緩到了現在。

今年,既然我已經不住在安書宅房間裡,書店更純粹只是書店了,覺得時機已到,應該可以找志同道合者,趁剛進入第四年,再度來發展創新模式,試試看,能不能有新的火花。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詩歌課01】世界藏在一首一首詩裡面



小小書房開了詩歌課「世界詩的風景」,十五堂課,講師是李敏勇。雖然我在九月底以前大部分的時間要在澎湖,但我還是報名了,實在是課程內容太誘人,從東亞南亞、中東、愛琴海、巴爾幹、非洲、東歐、北歐,到俄羅斯、萊茵河及阿爾卑斯山脈周邊、中西歐、南歐、美加紐澳、中南美,這樣環遊世界一周的課,完全打中我。尤其是詩,我常常看不懂詩人們的作品,能有機會跟著老師讀詩,豈不是學習的好機會。

何況是李敏勇,我買了他兩本詩集,而且第一本<<經由一顆溫柔心>>剛好就是在小小買的,沒想到小小開的詩歌課就請到他,真是太幸運太巧合太召喚我。喜歡這位詩人的作品,老實說,是從一些政治相關的詩觸動的,然後發現他也有很多翻譯別的國家的詩作,並附上賞析的文字,或說明詩人背景,或比較各國。我喜歡他做這些事,跟其他詩人很不一樣。

他的世界好開闊,好清楚明白,並非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創作,而是活在真正的「全世界」裡,與許多國家、許多詩人、許多一般人接觸。透過詩看世界的人,他是社會學家與哲人,不只是詩人,或說,他才是真正的詩人類。

從容不迫地,用詩貫穿了一切。又真切又熱血,仍然極優雅,六十幾歲的年紀,一直前進又一直累積的人類,並且一直傳遞他所讀所遇所知。我真該為曾自稱優雅而慚愧,還說過自己生活很詩意,也自曝其短了。

聚焦清楚、主幹厚實、枝繁葉茂,講到哪兒都隨時有詩呼應想法,甚至不用看講稿,那叫信手捻來,那叫融會貫通。總之,第一堂課我就徹底被收服了,我想要上每一堂課,彷彿錯過任何一堂,這世界就缺角不全了;也想寫下每一堂課的心得,不是認識詩,而可能是上了歷史、地理、世界、城市...各種課。

8/15第一堂課開場,他說的是:「世界藏在一首一首詩裡面」,然後就真的帶著我們一首一首詩讀下去,每一首的背後,都有一個詩人,一個以上的國家,一個區域,一個洲,每首詩都有個背景、有個故事,有它要說的話,有它藏著沒說但讀者心知肚明的話,最後,每首詩都有個社會、有個文化、有相關的政治經濟,有從它看出去的視野。

我在講義空白處寫下一個又一個關鍵字,原來,詩不是詩,不是文學,不是什麼夢幻浪漫的生活情調,詩是世界,然後我發現,詩是學校。我們正透過詩在學習,而且學習的範圍非常廣,科目遠多於以前待過的小學中學大學。

老師說曾經有個詩人想辦「詩人學校」,他訂下第一個原則是,最好出生在鄉村,至少要有過一點鄉村生活,他認為沒有鄉村體驗的孩子是不幸的,在語言文字之前,孩子應該先認識自然。

第二不教寫詩,而是白天就帶所有的孩子去看外面的花,看花的不同,看花的完整,晚上就看星星月亮,也可以教物理教航海...。

第三則是閱讀詩作品。

培養詩人不是告訴他詩要怎麼寫,而是帶他看世界,體驗,最後閱讀詩。教育,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不論孩子或大人,學習也是這麼回事。我把這個詩人學校的故事說給一個朋友聽,他正為孩子即將上小學而煩惱,孩子的父親則只在乎英文一定要學好,我能提醒的是:其實八歲開始學英文和十歲才開始學差不了多少。

當年我們也都是國中才有英文課的,不如給七八歲的孩子多一些跑跑跳跳的時光,多看真正的花,最後才看書,最後最後才看英文書。爸爸想進外商公司進不了的遺憾與孩子無關啊,等到他要出社會那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世界,真的要現在剝奪他在草地上追逐風的快樂去學英文?

培養詩人不是盯著他「寫」詩,而是打開他的視野,讓他去看世界,這個他不只是孩子,也是大人,是我們。

環遊世界不是旅行玩樂吃吃喝喝看風景那種,打開視野是打開心,看別的國家也等於看自己國家,甚至細微到看別國詩人筆下的人、和其性格,相較之下,就會發現自己在我們的國度所發展出的性格,有什麼不一樣。

例如漢民族總是「正經八百」,不若外國人幽默;例如漢民族太實際,重視做生意,不重藝術詩歌。但台灣的原住民就不一樣,他們常常比較經得起開玩笑。

我特別記下了老師講的正經八百這幾個字,好傳神,我們常覺得原住民可愛得多,風趣得多,漢人好悶啊!很多文化是比較之後才看得見的,透過各國的詩來比較,無疑是好方法。

詩是這樣能貫穿的東西,用來發現世界。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書】Wild



看別人寫爬山的書,一直讓我想到去年的古茶布安,和另外兩趟真正入門等級的登山,作者描述的山林景象,我都是叫出記憶裡的台灣山林畫面,然後慚愧,嘿,為什麼我沒有好好寫下?說好要編纂成冊的成員們的作品集也沒有完成。

因為人家一走一百天,我們只是三個周休二日,或頂多四日,還包含前與後大半大半天的搭車,那麼匆忙。

大概也因為人家有Lost有Found,是人生裡很重要的生命之旅,極其深刻,過程包裹了自己關鍵的轉變,與療癒。

所以能寫出這麼好看又緊湊的紀錄。不但感動人,還完全能讓我附身在作者身上,一路跟著她上山下山,在荒野裡,這天還冰天雪地,那天又高溫三十八度,腳痛又腳痛,一片又一片扯下自己的腳趾甲,永遠穿著髒又臭的衣服。

我最深刻的畫面,是她每每好不容易躺平在自己的小帳棚裡,卻是看起書來,直到入睡。每個她萬般期待的補給箱裡,總有一本她預先寄給自己的書,讓她在下一段旅程中,有全新的閱讀。

旅行中一定要有書,就像生命中一定要有書,對不對。


「我仍是那個心上破了洞的女人,但那個洞似已變小了。」

「或許我的確是全世界最孤獨的人。
或許,這樣也沒關係的。」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詩是學校


我上了一堂詩歌課
發現
詩不是詩
詩是世界
詩是地理
詩是歷史
詩是社會
詩是政治
詩是季節
詩是城市
詩是文化
詩是歌
詩是人
詩是詩人
詩是性格
詩是反抗
詩是語言
詩是視野

詩是貫穿

詩是比較

發現
詩是學校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宅】阿兵哥孩子們



連續幾個常來的阿兵哥退伍了,看他們對安書宅依依不捨,害我也感傷了起來。

原來,漸漸地,與孩子們有了感情,我大概也是在目送他們走出巷子時才感覺到吧,唉,要出社會了,或要再升學,加油啊你們,要回來喔,每年都回來吧,有回來就要來安書宅喔,我如此叮嚀著,像他們全是我要離家出外去打拼的孩子似的。

尤其有兩個這個夏天我在的時候特別常來的,一前一後,都在臨行時刻特地到安書宅寫留言本,各寫了滿滿一頁,平常聊天說話總掛著笑臉,說掰掰也很精神,退伍總是好事,馬上就海闊天空、往自己的前程奔去了呀。

但留言本的文字一筆一畫看得出他們很認真在寫,偶有錯字,讓我笑出來,這些小孩真是可愛,平常一定很少寫字。其中一個還告訴我,他為了寫留言本,前一天特地打了草稿!

其實他們外表上都很男人了,只剩一點點的單純,一點點稚氣未脫而已,有的對未來頗有想法,要做的事情也都分析得很清楚,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壓力,出社會獨立自主可不容易,有的已經面帶愁容,擔心接下來的路不好走,靠近退伍的時候,免不了就會跟我聊起這些。

再升學的不少,所以很多都不急著思考工作的事,反而想著玩,出國當背包客也好,騎上單車環島也好,去打工換宿,或乾脆再留在澎湖一陣子打打工,也有要準備考試的,最後幾天在澎湖玩個徹底,回台灣馬上就得收心。

他們真是可愛,書買得不多,時間耗得不少,買飲料的時候會順便帶一杯給我,我都想跟他說,這三杯加起來的錢真的可以買一本書回去看了,孩子。

我沒說啦,島休的時候在市區買個冰涼飲料喝是阿兵哥的重要樂趣,這點不可剝奪,又甜又冰的味覺安慰,那可是喝進心坎裡,放假不能回家只能在小島上閒晃已經夠可憐了,這位大姊就別再囉嗦吧。雖然平常根本不喝手搖杯飲料,但他們特地買給我的,我很喜歡,因為這些臭小孩買飲料的時候還記得我,算是有良心啊。

寫下最喜歡的書店是安書宅、認識安小姐是人生寶藏的孩子,他說,澎湖是他的第三故鄉。

我叮嚀他,每年要回來的時候,記得約另外那個誰誰誰喔,他情感細膩,一副很難再回澎湖的樣子,可能經濟壓力比較大,總之,要保持聯絡。

那個誰誰誰,我送他到門口的時候也說了要保持聯絡喔,他問要怎麼聯絡?我們才正式自我介紹彼此的姓名,然後加臉書好友,從此開始知道對方的動態。那個當下,他不是阿兵哥了,他是誰誰誰,我也從安小姐變回某某某。

很微妙的時刻。

開安書宅的時候沒有想到會成為阿兵哥喜歡來的地方,另外有幾個替代役也常來,很輕鬆隨興地聊天,我總說起窗台上那個檯燈的故事,那是第一個替代役常客留下的,他退伍前問我能不能把檯燈給我,退伍當天我剛好不在,他自己進來留下燈在桌上,並畫了一張明信片說要把這盞陪他一年在當兵期間每晚閱讀的燈,留給安書宅之後的客人。

能夠豐富幾個阿兵哥的軍旅生活,常讓我覺得安書宅開在這兒很值得。

【書】第八日的蟬



一口氣看完一本小說,終於,我也享受了這種快感,前提是,寫得好看,翻譯流暢,劇情鋪陳引人不得不前進。

這是一個寫「當母親」的故事,有人是血緣的,有人是養育的,有人是只能放心裡的。我覺得女人看得會很有感觸,男人可能就不一定能想像了。小說裡有好多母親,不只是兩個女主角,還有眾多配角,也全是母親,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母愛的呈現也不同,各式各樣的,讓整本小說看似路線單一、故事簡單,但其實是以母愛為核心,放射狀開展。

有母親,就有兒女,就有親子關係,極好極親密的或非常疏遠的都有。

是母親,就是女人;有兒女,就有男女關係,不過故事裡的男人都挺糟糕,最經典的就是兩代女主角都愛上同樣糟糕的男人,很努力要離還是切不斷,每個女人嘴上都會講那麼爛的男人怎麼會愛,但真的就是會愛,理性批評是一回事,心軟或念舊或寂寞是另一回事。

至於書名的概念,講的是所有的蟬都只能活七天,如果你活到第八天,會不會很孤單?全世界只剩下你再沒有同類的時候。當然作者是正向的,多活一天一定有意義,世界上總有值得你在珍貴的第八天好好去看的東西,不至於要把眼睛閉上過那一天吧。

另外一個用到蟬的概念是「空殼」,女主角被說是空殼就受不了了,感情上被男人掏空就算了,還要被男人家裡的女人嘲諷;生理上被迫墮胎也是一種掏空,連這部分也要被懷孕中的女人炫耀,難怪這個空殼不由自主地反擊。你以為我是空殼?我蛻變給你看。

當女人想要變成母親時,那真是勢不可擋,她的力量和韌性都將發揮到極致。

故事裡每個人都有黑暗面,但結局挺光明的,讓人覺得有個孩子真不錯,那樣的光明美好。像我這樣的人看了呢?羨慕歸羨慕,年輕時沒有機會,進入中年也不適合了,沒有辦法成為母親的女人,是空殼嗎?

會像第八日的蟬那樣孤獨嗎?

會,但是不全然,現代太多其他的重心可尋求了,我身邊就多得很,爬山的爬山,出國的出國,開店的開店,時空背景若在2015,我猜女主角不會去抱小孩來養,多麻煩啊,人生在世有太多其他事可做,去負擔另一個生命?還不是自己生的?還是那個爛男人和惡女人的小孩?浪費我的錢去養?有沒有搞錯。

有錢就去環遊世界啊。

或開一間書店也不錯。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安】定



很多人說我漂泊不定,血液裡有流浪的因子,我否認,我很定啊。

只是偶爾定在這兒,偶爾定在那,這稱不上流浪。

就像我的旅行方式,喜好在一個定點居住,每天從同一個起點出門遊走,每天找一個或兩個落腳處坐坐,便滿足了,再不要更多行程,我喜歡定。

甚至能靜靜定在一個很嘈雜的環境裡,記得我初出社會做廣播節目的時候,就會在吵得要命的麥當勞寫稿,給我很多的空格,我就在上面爬,旁若無人。

你看我來到澎湖總是能待在安書宅裡並不會想去這兒玩那兒玩就知道了,我是懶得移動的人,我不會騎車,也不會開車,搭車會暈車,搭船會暈船,體質上就是百般不適合跑來跑去的人,定住,才是我身體追求的目標,雖然健康強壯,但並不表示能一直晃動它。基本上體型越大的動物就越不靈活,不宜盪來盪去。

降落小島,說到底圖的是定,不因為是勇於啟程的人,就等於一天到晚想要啟程去很多地方,心理上或許基於好奇心是能夠看越多東西越好,但事實上會量力而為,尤其年紀增長後很容易累,一天若貪心想吸收多幾站的資訊,頭就要昏,記憶就衰弱,結果適得其反,什麼都放不進心裡,腦袋變成一個淺碟子。

不要貪心,定在一個點上,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才消化得了。

其實是再簡單也不過的道理,不是嗎?

卻要到中年才檢討得來,年輕太衝太貪心太快太多,就不會有深度,只會有模糊的印象,無法變成自己的東西,觀察永遠是觀察,風景很平,畫面不管拍在相機裡或眼睛裡,都立體不了,甚至是搖晃的,抓不到重點的,亂的。

有一天我熱騰騰跟好友分享一篇文,被點出寫得很亂,需要時間消化素材來源,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急切就只能生淺薄,醞釀什麼都需要時間,從吸收到消化到反思到有自己的文字,最後梳理成清清楚楚的文章,才有價值。

前兩個月過得有點焦慮,是書籍資訊湧入得太快太多,想看的書和有能力看完的落差很大,於是心慌,現在才慢慢釋懷,書不能用吞的,用吞的沒意義。

想分享自己的感觸,也是要整理得出內容才行。定,便是那份專注力,所有好看的書,都是聚焦清晰明白的,作者創作時是何其專注,全心全力投入,不難想見。閱讀也需要投入,細嚼慢嚥,才得滋味。

定的另外一面,還有浮。就是心浮氣躁的那種不定,無法真正安靜下來從從容容地過生活事,也包含雜亂無章,失去原先訂好的節奏,顯得手足失措;或失根之浮,漂流在水面上載浮載沉那種,感覺自己的根沒有往土地裡生長,牢牢抓住一份連結,隨時可能被風強吹走,不知會飛去哪裡。

就是不踏實吧,人浮在一件接一件的事情上的時候,會覺得雙腳踩不到地,有時候也是因為沒自信,沒有把握做好,心就會是浮的,心情緊張,身體僵硬,人放鬆不下來,就更難成事。把準備功課做足,自然會有信心把事情做好,所以依然是時間投入與專注力來解,以及享受過程也很重要。

例如我學吹笛子就是。

直到這幾天我才慢慢享受著一些過程,閱讀、音樂、寫字,然後有安定感生出來,不是人們說的那種居住安定,而是心頭的定,也許比較像是塵埃落定那種,放掉一些得失心,珍惜小小的過程,細微末節裡,吉光片羽時,點滴在心。

隨遇而安,隨安而定。

我感覺自己漸漸能落地,雙腳立定了,不管在小島還是大島,不管生活還是思緒,不管對人還是對己,對過去還是未來。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書】明天到阿爾卑斯山散步吧


書腰的宣傳文案上寫著原來登山和寫作是同一回事,並畫上問號,真厲害,同時吸引了登山愛好者和寫作愛好者,然後書名裡放進了散步二字,又吸引了只是想在山裡走走的人,何況還是阿爾卑斯山,連喜歡旅行的人也通通被抓住目光。

這本書很輕薄,一口氣可以讀完,作者連續幾天爬了幾座高山,每天狀況都不一樣,下山後的吃喝住宿也記錄了,是完整的遊記無誤,但純文字,沒有照片,所有畫面都靠想像,我喜歡這樣的寫作,特別生動,沒有被任何畫面打破我自己腦海裡的角色設定和電影取景。

最大的感想是:啊,那我去年的古茶布安是不是也該寫寫,畢竟也是我的處女航。甚至也跟本書作者一樣是被騙了,我被騙說是「入門」級的登山等級,一路哀號,這明明是進階級的,都懸崖峭壁怎麼能算入門啦?角田在義大利、三浦在峇里島也全是被邀請去「健行」,使她們倆都反覆詢問主辦單位,健行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所以越看越覺得我好像也應該好好把被騙去爬上古茶布安的紀行文字整理出來才行。

也因為整個閱讀過程充滿著心有戚戚焉的感觸,沒錯啊沒錯,登山與寫作是同一回事,是只能一直一直往前走才能抵達終點的事。喜歡寫作的人,不寫是不行的;熱愛山的人,不親山是不行的。兩著都是:「活著」的事。

我們活著的感覺,靠這些我們熱愛的事物,久了,我們活著的意義,也全然溶進去。

看帶領我們登山的人就知道,他們總擁有異於常人的哲學,談吐間全是智慧與幽默,和他們面對山的態度,面對更大的不可知的態度,尋求與自然相融合的喜悅的態度,那些選擇與山在一起的人,總是好輕盈,又好有力量。

這位帶領日本電視節目製作團隊和作家去爬阿爾卑斯山的義大利攀岩登山家馬立歐,信仰的是佛教,作者很好奇,在登山過程中幾度討論起宗教觀,想知道其他宗教讓他有違和感的地方是什麼?

「要人們相信的事情越多的宗教,感覺越是把人當成無知的孩子。什麼都不必思考,會讓人越來越長不大」




馬立歐說:「用自己的雙腳攀登,就能看到從山上遠眺的風景。不用自己的雙眼見證就無法相信。相反的,用自己的眼睛見證過的,只能相信了。因此,對我來說,山和神都是一樣的。」

「登山時腦袋變得空白,和禪一樣。坐禪時,也是要讓自己放空,然後體驗自己和天地一體的感覺。」

角田光代對馬力歐的話有同感,「不使用別人的詞彙,不輕易相信別人說的話,用自己的手去碰觸,用自己的眼睛去感覺。這是我在寫作時,對自己的唯一要求。」

我也有同感,總是自己親身感受過的事物,才能順利寫成文字,舉凡強求的或間接的,都免不了會卡在不夠真切的問題。

山是真,走進山裡便是切真。雖然以散步之名被騙去攀登嚴峻高山,一路心驚膽顫,但你問她們還要不要再去?在山下一手拿筆一手舉杯紅酒的作家們,還是點頭說百分之九十五願意。

很妙,我們也是,一直想著要再「回」古茶布安,看著自己像山羊一樣黏在山壁上的照片,吞下一樣大約是百分之五的猶豫。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宅】自訂新書買賣邏輯


其實我想了好幾天,關於付出去的書款要不要列入安書宅支出一事。

我把進來的新書都翻了翻,發現,這些書都是我想訂的,還沒有能力站在安書宅的立場上選進好賣的書,除了<<大海的朋友>>是難得一本我覺得很對味、很適合澎湖與安書宅與我們的朋友以外,其他都是些怪怪的書,很小眾,要遇知音並不容易。

如果到最後都沒有賣掉,那書是誰的呢?不還是我的嗎?所以書款本來就該我付,別算在安書宅頭上,它的生存已經夠戰戰兢兢了。

所以,最後決定還是列在我自己的支出,如果有賣掉,賺的錢就是安書宅的收入,因為書是在安書宅才會賣掉的呀!如果最後結算這些賣書的錢扣除房租後有剩餘,就是我擔任安書宅店員所賺到的薪水。

這是我自己訂出來的邏輯,大概所有的店都不適用吧。

有一天,我不在了而安書宅還在的時候,下任店員可以比照辦理,有多少能力進多少自己想推的書,努力看,想辦法賣,賣多了就會有好的薪水,賣少了就會有自己的書堆著。看得進腦袋吸收得了,就賺到;每天望著書背嘆氣的話,就虧損。

當然也可以不做新書,只經營二手書,努力空間還很大。



安書宅年度收入紀錄2014.8-2015.7

安書宅的一年:68691
扣掉八月中即將交給房東的六萬元後,
安小姐終於有了年薪是:8691元,
在第三年末了的時候。

準備迎接第四年吧!

為了追求簡單的書店記帳,三年來只記每月收入,只有第二年結算的時候不夠付房租,在網路上公開募款補足了差額。

每月收入就是每個月賣掉二手書的錢,今年開始還加上每個月賣掉新書扣除成本後的錢,以及偶爾賣掉一些零星小物的收入。

另外今年五月起,房租還要多兩千元,每個月扣除後,才存入。

希望明年的年薪能破萬!(雙手握拳)

平如紙


我這是在拍一張紙嗎?

海是平的,天也是平的。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安】不是山



我好像來到一個以前以為自己是山、漸漸發現自己「不是山」的階段,一樣一樣的看似強項的事,不願唬人了,因為唬不了自己。

也許是一個以刪去法開始聚焦自己的階段,眾多能力不足的事裡面,挑最喜歡的出來補滿,挑普通的出來捨去。

我挑出來的還是寫作,要補滿的是閱讀與融會貫通。

要捨去的是那些行銷企劃什麼的,媒體刊物什麼的,經營什麼的,網路什麼的,辦活動什麼的,演講什麼的,策展什麼的,還主持咧,太異想天開了,以為自己能做這麼多的事,哪做得好呢?

甚至登高山、出這國、去那國、拜訪誰、參加什麼,其實,認清自己身體的狀況,移動與外宿能力都好有限,只能很久很久一次,根本去不了多少地方,每次好奇都是貪心,說比做容易,用想像的更容易。

面對現實。

我是容易暈車、常常睡不好的體質,必須定在一個地方,安安靜靜地,擁有自己的作息,才能睡好覺;睡好覺,才能把自己的狀態調得好一點,才能做事,才能思考,才能寫作。所以很怕搭車,長短途都怕,也很怕跟團體,別床一打呼磨牙,我就徹夜難眠。

還是獨立行動吧。

會不會變成孤僻自閉的人呢?一點點應該沒關係吧。好在已經開了書店,不會關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裡,會把門打開迎接客人,買書賣書,還是與世界血脈相連著。

慢慢會磨出一座自己真正的山。

把不是山的階段度過去,刪刪減減,聚焦清楚一點,讓聚焦的部分慢慢長大,直到變成一座山。

只要別貪心。年輕的時候,或許有貪心的本錢,多方面嘗試,探探自己的潛能何在;過了四十歲,也該學會判斷了,判斷自己有多少能耐,看清楚自己哪些是足以成為山的實力,哪些只是虛晃,並非本事。

以及喜好,判斷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和那些只是別人強力推薦而自己被短暫迷惑的事物,或有時候是為了圓融好相處迎合別人而附和的事物。看清楚自己哪些是真心喜愛,哪些只是表面。

不知道這個階段會多久。

許個願好了,希望五十歲的時候,能夠看山又是山。

2015年7月31日 星期五

【書】長崎



小說<<長崎>>打到我的是獨居的部分,想到有一天我也可能會獨居,五十幾歲的時候,不上不下,過著已經非常習慣的生活,實踐所嚮往的規律,唱出我崇拜的簡單樸素之歌,世人越是質疑,我越是得意,世人越是要給我冠上孤單寂寞的名唾棄或責難,我越是不以為意:

你們懂什麼?

有家庭有夫妻有兒女的人哪懂,一個人獨居的可憐和無奈和必須驕傲,不然生存的邏輯過不去。


可惜不長崎

我覺得小說最可惜的是沒有好好處理書名長崎兩個字,應該有更多著墨,寫半天我都沒有長崎這個港口城市的畫面,作者說為了寫這小說去京都住了很久,奇怪?為什麼不去住長崎呢,有點辜負我的期待,因為我是為了長崎兩個字而買的,作為大航海時代亞洲三大港口之一,作為戰爭後受傷的城市,並非新聞原來的背景地點,而是作者特意挑選的,不就是為了好好寫她嗎?

不過我可以想像法國人作者當初想的是寫給法國人看,不是給日本或其他亞洲人,不知道我們需要的想像不只日本,還有長崎,跟東京和京都不一樣的地方。給歐洲人看一個亞洲故事的話,也許只要連結到當初鎖國的日本唯一一個給歐洲人住的地方,這樣的切入點就夠了,中規中矩的男主角的日式住屋就是整個封閉的日本,客房裡被窩居的壁櫥角落是唯一外人入侵的地方。

這個連結很薄弱,但可以接受。



如果有貓

只是重點不是歷史,而是當代,這故事是非常現代,甚至有點未來的故事,獨居的人類,與無住所人類。幾乎不需要長崎這個背景,和那薄弱的時空連結,直接探討事件力量就很足了。另一個可惜的地方就是結局,我以為還可以再寫好幾篇,交代一下兩個人的後續發展,不照事實沒關係,給點戲劇化的交錯,或不要那麼八股地寫女主角之所以選擇那屋子的原因,或再補上流浪漢與城市的關係,剩食銀行的概念。

如果男主角養隻貓的話,這女人就沒辦法躲那麼久了,我看小說時的第一想法,所以,結局不要搬家出售而改成養隻貓呢?

總之,我覺得這結局是法式結局,不是日式的,大概看日劇和日本電影多了,總是有貓,對獨居中年大叔再也沒辦法住在原來的房子裡難以想像,他能選的方案應該還有很多。甚至他們兩個可以考慮做朋友,畢竟緣分一場,互相偷窺的時候也很有好感啊,幹嘛不交往一下,不成再分手祝福彼此,這才是日劇或漫畫或電影或日本小說啊。

法式冷結局,就像冷湯,也好喝,但就不是台灣人的熱湯,也不是日本人的味噌湯。



孤獨無關好壞

小說好不好看?還是好看,孤獨這種東西,是不分東西的。

也不分男女。貫穿每個人的心的東西,不管哪個國家哪個城市,都會存在,強烈地存在,模樣越平淡,感受越強烈;而且,既非正面,也非負面。

講白了,就是好不到哪裡去,但也沒什麼不好,擁有的人偶爾嫌,沒有的人偶爾追求,像我,住的地方有另外兩個朋友,我們都在各自的房間,但有共同的客廳廚房,我覺得這樣很好,不是完全獨居,還有伴。但很多他們兩個都不在整棟大屋子只有我一個人時候,非常自由自在,不用擔心自己發出什麼聲響可能會吵到別人睡覺,或是如果流理台裡的碗盤放著不洗別人就無法使用廚房了....。

獨居久了,無關好不好,就是習慣而已。

最後,我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關於可以住在別人家裡不被發現一事,晚上睡覺都不起來上廁所嗎?又如果性別反過來大概就很難成立,男子躲壁櫥裡窺看獨居女子?顯然故事會整個走調。


誰的寂寞與疏離?

至於有人形容是巨大的寂寞,我覺得沒有。我覺得獨居不等於寂寞,寂寞的人是渴望被愛的那種,獨居和無住所者不見得渴望有另一半,或許很孤獨,充滿遺世獨立的感慨,或許有欣賞和關愛的對象,但不見得嚮往兩人世界或組成家庭,我反而認為獨居者多半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跟別人住,不管是家人還是愛人,只想擁有自己一個人的空間。

偶爾孤單寂寞感覺來襲是難免的,但是否到巨大的程度,是否長期都寂寞,就不盡然了。書裡的男女主角並沒有那麼茫然,生活方式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選的,與社會疏離嗎?我覺得也還好,選擇獨居或當一個無住所人就等於與社會疏離嗎?只能說與目前的主流價值不相容,與人們制定的社會結構不一樣,他們對社會不關心嗎?故事可沒這麼說。

有家、與家人同住的人,就不疏離於社會嗎?漠然者多的是,所以我看這個故事,看的不是人的寂寞,也沒有特別看見疏離或冷漠,就是看見中老年獨居者的需求,未來社會可能的結構,家庭組成方式將改變,以傳統結婚生子組成的家,比例不會再高了,單親、不婚、不生、獨居、多元成家的比例會上來。

這才是我們要面向的趨勢,新時代的家可能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只是體制不想承認,終究要肯定,要有新的配套,人類社會才能重新安穩,不必擔心寂寞與疏離的問題,獨居者和流浪漢並非邊緣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認同。



我的結局

而我,故事提醒我最多的是,五十多歲時獨居的可能性很高,我會是怎樣的獨居方式呢?

我比較幸運的是開了書店,人們與社會都對我認同,沒有說我是邊緣人,也不對我投以同情的眼光,甚至視我為高知識分子或意見領袖什麼的,但事實上我就是個獨居者,跟書中人物一樣,上班下班;不過我正在學吹笛子,有一天想在街頭賣藝賺錢,可能被當成行乞的一種,只是有點才藝。

不像故事裡的人物那種獨居,我有必須打開的門,必須迎接的讀者,必須認識的人,必須說的話,不會真的孤獨到極點。我有必須讀的、非常多的書,還得幫它們找到收藏者,算是有任務在身。所以不會與人疏離。

會孤單寂寞嗎?會的,始終想要與人相愛,是天性啊,現在的我願意相信到時候已經有了相愛的人,必須充滿希望才行。即便獨居下去或到處流浪,心裡還是都會有愛的,如果這本小說由我往下寫,就會導向這樣的結局,或許老套了一點,但,是人類啊,我們。


堤上


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安】好在

閱讀經常提高我孤單的濃度
好在
我開的是書店
用大量還沒讀的書
來稀釋

還是雲




這一片真的是雲不是飛碟嗎?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安】天空在辦選美大賽嗎



這幾天天空的雲是在舉辦選美大賽嗎!

在澎湖待久了,會覺得,如果孩子只能透過課本認識雲(雲朵和雲彩),那真是太悲慘了。

當然,海也是,花也是,整個大自然都是。但雲特別搞怪愛變來變去我覺得,只是在台北的時候視野被太多東西阻隔了都沒發現。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安】在雲的懷裡醒來

那天一早醒來得到一個訊息,口吻冷漠,出門晨運的時候,我心也涼涼的。

好在我是剛好要晨運了,身上衣服沒口袋也帶不了手機,暫時無法回應,有時間緩緩。

整個路上我都在想,要怎麼回呢?要怎麼回好呢?要怎麼回能表達我真正的意思嗎?不是,要怎麼回才能掩飾好我當下的感受,但又能正確傳遞出我理性的反應,而不是短暫情緒?

要怎麼回才能讓人感覺我還是誠懇的,不是虛偽?要怎麼回才能不像對方那麼冷,但也不像我原來那樣熱切?要怎麼回才能只流出一點淡淡的無奈,而不是失望,但仍然保有友誼?

要致歉,也要致謝,我是冒失,而人是好意;我是鬆散,而人是嚴謹;我是急躁,而人慢慢;我是作夢,而人是清醒。要怎麼回,才能一面畫下句點,同時起一個新段落,讓自己往下走。

這事件我描述得很抽象,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來我就遇到她,在感覺困頓的時候,小島上總能生出一些安撫我的東西,只要我注意到,就會被療癒。後來我打開電腦才寫下遇到她的那一幕:


【粉紅雲】晨運的時候遇到一朵可愛的雲,很3D立體,懸在很靠近小島的海湖上。我讚她:真是凹凸有致啊。

剛日出的太陽也讚美她,打了一道粉紅光在她臉上,頓時成了她的腮紅,有嬌羞的表情。

我跟太陽都說她漂亮,她不信,低頭拿湖光當鏡子照,才回說:

真的耶~~~今天我是亮粉紅色的。

(有時候沒帶相機手機也不錯,紀錄不了平面,就用故事去記憶那一刻)


之後,我就釋懷了,也說不清為什麼,但就醒來。


因為天空太精彩,各種雲,各種形狀,各種顏色,高低遠近,各種規模,各種飛翔的方向,隨著時間前進、太陽升起、光線變化,她們也變幻姿態與位置。

因為天空太精彩,除了雲,天空自己的顏色也精采,倒映在海上的顏色也迷人,我常在晨運時思考為什麼我會覺得小島很療癒?她到底用什麼魔法或力量在安撫島上的我們?什麼是台北沒有的?天空和雲台北也有啊,海和島基隆也有啊,何以澎湖比較舒服?

那天,我好像得到一個答案是:小島的雲比較靠近。

除了她們變化多端以外,也比較靠近地表,不知道是不是我視覺上的錯覺,但那天我看這朵懸在半空中的粉紅雲時,真的有伸手可及那麼近距離的感覺。

在小島生活,不只被海擁抱,也有雲可以依偎撒嬌。

大概是這個美妙的新發現,讓我清醒過來。開始真正檢討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誤,開始想應該怎麼改正。

我的錯誤就是急就章,個性急躁使然,每次喝熱湯都不等稍涼一點,所以常常燙到,就是我的缺點,看似慢活,其實愛搶快,並不沉穩。

應該還要更穩重一點,何況我已進入中年。凡事三思而行,很會勸別人,自己做不到?來澎湖的功課,就是要練習緩步而行,包括與人往來也是,急不得,包括學音樂,包括愛也是。

只有慢下節奏,才能吹好每個音,吹實每個音,才能放鬆自己去吹出有力量的氣來,才能控制好自己;只有慢下節奏,才能放鬆自己,去找到真正相愛的人。

這世界上只有澎湖群島有這樣大一面鏡子給我們照,這麼平,穩,又亮,又美,又水,又寬闊,對於能在她的懷裡醒來,我感到幸運。

謝謝妳,粉紅雲。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宅15】書店主人的修行:害怕



開書店收穫最多的,應該是書店主人吧,於我,像修行似的。

修行的意思,我是指一個改變的過程,包括生活型態,包括學習與思考,包括做書店、做老闆、作讀者、做媒人、做紀錄者,包括隨機應變,琢磨出一個屬於這間書店的生存之道,包括克服恐懼、尋求成長...這種八股心靈目標。

身為一個人類,我有許多弱點,過往經歷,讓我有不少毛病,其中一項害怕的事,是害怕辦活動。

我很害怕辦活動,也很害怕要去演講什麼的,主要是因為,在活動那天來臨之前,我都放鬆不了自己的思緒,甚至會睡不好,擔心各個準備細節,我很怕睡眠不足,所以在練就放鬆的功力之前,我決定少辦,於是,安書宅成了一間很少有活動的書店,跟其他獨立書店比起來。

這個部份真的是書店主人的私人問題,所以對客人很抱歉。

雖然我常常會用各種原因來解釋:書店空間太小不適合、太熱沒冷氣、老闆跑來跑去常不在、講者很難請、讀者更難請....之類的,還有夏天大家都忙,冬天大家都不在澎湖、春天要去玩、秋天要進修等等。

歸根究柢,老闆怠惰。

抽絲剝繭,老闆逃避自己的恐懼。

怎麼辦?

等一下,那書店一定要辦講座辦活動嗎?

轉個彎,有沒有柳暗花明發現另一村的機會?

我把焦點回到書,因為我是書店呀,書是我的主角。不論有沒有辦活動,賣書的事我要做好,我店可以不熱鬧,但書要被看見。

他們好不容易來到安書宅,每一本我都要盡全力找到收藏的人,也許多辦活動會吸引人走進來就有做成媒人的機會,但除此之外,一定也有被看見的方法,例如,我好好地介紹他們,或用心陳列他們。

一個人做書店,時間很有限,如果花在辦活動,被瑣碎的事佔滿,又可能因為壓力而睡不好,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如把時間拿來多看點書,這樣客人來問時,就能好好介紹書啊。不過,這也是因為在開店以前,我看書太少的緣故,大慚愧。跟其他書店主人比起來,我是一個文學底子很薄弱的人,所以,我比別人更需要看書。

所以,我害怕辦活動,如果把精力用在企劃、宣傳、寫案子、推廣、邀請講者、邀請讀者、經營書店粉絲頁,那能看書的時間就少很多,更重要的是,能看書的「心」少很多,是我最害怕的。我需要聚焦,不能把力氣發散,我知道自己如果專注力放在辦活動,就靜不下來看書,人會浮浮的,甚至得失心都變重。

反之,如果專注力放在看書,我發現,書看多了,可以把自己定靜下來,(雖然很多書也看得有點吃力),投入書的世界,很有安全感,文字對我來說,竟然是踏實的東西,而不是虛幻,有趣吧。

也許我害怕辦活動真正的原因就是我書讀太少,很怕招架不住講者,招架不住讀者,很怕被發現自己很弱,不但比講者弱很多,可能也比讀者弱很多。行筆至此,書店主人終於要承認自己是心虛,實力不足,見光死。

於是你知道,我說書店主人的修行之一,是想辦法讓虛虛空空的心,慢慢變實,以閱讀為穩固地基方法。但還不夠,能否融會貫通把書讀懂,是修行之二,才有可能消化吸收轉給客人,才能建立屬於書店主人的信心,才能不再害怕。

安書宅,努力中。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安】為什麼不是基隆?



我始終要面對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是基隆?尤其我基隆的老朋友們,總習慣性說我是「基隆的孩子」、「基隆人」,希望有一天安書宅可以開在基隆...。

答案是:很久以前我就一心想離開基隆。對基隆的老朋友很抱歉,但事實就是這樣,多久呢?大概高中和大學的時候,高中我考北聯不是一個人決定的,但我沒有想念基隆女中,而想念台北的學校是事實,不是討厭基隆,也不是覺得台北的明星學校比較好,純粹嚮往一個「大城市」啊,十五、六歲的青少年。

大學則完全由我一個人決定,老媽喜歡的基隆的海洋大學,我是完全不考慮的。也因為我只想念有興趣的科系,所以只填了傳播相關,老媽喜歡的至少是公立的師範院校,我也死不願意,從小立志不要當老師。最後我去了淡水,像放飛的鳥,那麼愉快。

那仍然不是討厭基隆,也不是覺得台北的大學比較好,純粹嚮往「自由」啊,十八歲。

對基隆的印象,就是國小六年和國中三年,只有學校和家庭生活,沒多少童年記憶,更沒有土地情感、家鄉情感什麼的,何況,我是雲林人。父親是雲林人,我在雲林出生,所以老家在雲林,身分證字號也是P開頭。雖然其實只有每年過年回去而已,但父母親從來都說我們是雲林人,沒有基隆人三個字。

只是目前家在基隆,爸媽買的房子在那,我媽住在那,工作在那,貓養在那,所以我得回基隆。真抱歉用平淡甚至有點冷漠的口氣講出這樣的話。不過,我也不認為雲林是我的故鄉,那是我父親和祖父母的故鄉,不是我的。現在有人問我是哪裡人,我都回答一長串:雲林基隆澎湖人,整個台灣都是我的故鄉啦!

因為戶籍已經遷到澎湖了,也喜歡住在這,來來去去無妨,是我選擇的地方,舒服爽快的地方。

就像當年我父親選擇了基隆一樣,他喜歡那,在那兒討生活,得到成就感,娶到美麗的老婆,擁有兩個可愛的女兒,成家立業之所。沒有人叫他回老家創業,直到祖父過世,剩奶奶獨居,大家不放心,老爸才決定退休返鄉陪伴他母親,從漁夫又當回農夫,雲林基隆來來去去。

我畢業後有回基隆工作近兩年,後來大部分都在台北上班,通車太累,所以還是在台北租房子住多,幾年後又回基隆住,通勤太磨人,我是很會暈車的體質,終於改在基隆找工作,放棄台北。基隆合適我的工作不多,漸漸走上Soho的路,做兼職或接案子或打工或彈性上班。

總之,我離開正常軌道了,甚至把工作帶著,試著回雲林陪家人,也曾去住台中兩年,體驗不同城市氛圍。

想說的是,我對基隆的感情,沒有朋友們想像的那麼濃厚,之所以一直回去,只為家人。從沒想過要把書店開在基隆,是因為從沒想過要在基隆過我的下半輩子。一定會離開的啊,不管是嫁人、工作、實現夢想,一定會「出外」去打拼的啊,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嗎?也算嚮往自由的一種吧,也許我嚮往的是「未知」。

去異地,去探索未知的地方,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啊,二、三十歲的青年。

每當我回答說在澎湖開書店,當初的評估點之一,是澎湖沒有我想要的這種書店,大家就會直接反問我:那基隆也沒有這樣的書店啊,基隆也需要啊!

是的,我也不懂為什麼基隆沒有獨立書店,照道理有很多有志之士啊,怎麼沒人想開書店呢?跟我一樣都離開了嗎?應該沒有,很多藝文、文史工作者、社區工作者都留在那,怎麼不開書店?實在得問他們,我也不知道。

而我不想開在基隆,確實有隱含難以說清楚的原因,某種社會氣氛很不開闊,明明在海邊,卻充滿壓迫感,不像澎湖有遼闊感,視野總是能拉到很長很遠的地方,空氣呼吸起來是清爽的,而基隆卻常讓我感到窒息。

這麼多年了,我還是沒辦法分析清楚為什麼,基隆常讓我頭暈。各方面都暈。

大概我的交通工具是公車吧,每回出門我的第一個移動方式就是搭公車,常常在路邊等車就準備要暈了,一上車,從味道、冷氣、站、拉,到等著與公車司機急踩煞車油門行駛在上坡下坡左轉右彎狹窄的道路抗衡。出門還好,回家則幾乎每搭必暈,有時候我改搭計程車,也是一樣的開車方式,只是暈長暈短的差別而已。

唯一能具體說明我頭暈之苦的只有公車這件事,其他都講不清,可能是路太小、樓又蓋太高、還蓋在山坡地上吧,可能是人,可能是事物,可能是雨,可能是腥味,可能是數十年如一日。也可能只是我在這裡成長,所以我要離開,離開才形成「一個人」的孤絕,孤絕才夠力。

以及,基隆真的離台北很近,與台北的交通血脈已經到微血管的地步了,而台北那麼繁華,書店那麼多,藝展演目不暇給,基隆人隨時能補給養分,澎湖則得飛一趟,才有台北城可逛。相較之下,我覺得澎湖還是比較需要書店一點。

對每個「返鄉」的人我都非常佩服,我覺得在陌生的地方展開新生活,是比在家鄉開創新局容易許多的,歸農也好,開書店也好,做社區工作也好,創業也好,熟悉的地方,明明白白裝載著你過往的地方,有一堆親戚朋友同學的地方,看似土親人親,其實歷史包袱也是大的。

像我這樣跑到人生地不熟之處傻傻開書店,反倒取得同情與關懷,於是,前無包袱壓力,後有新朋友照顧,變得比較能展開手腳做事呢。

好吧,也許我也嚮往「新朋友」。

回到原本的問題:為什麼不是基隆是澎湖?這問題聽起來像是已經籌備好要開書店,在選址的時候列出了台北、基隆、雲林、台中、澎湖、花東...,最後手一指,指向澎湖;事實上並非如此,安書宅的誕生不是如此發展的,不是捨基隆而選澎湖來開書店。

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定居」澎湖什麼的,很多人喜歡問定居的問題,我只會答說,沒想到定居那種境界,能住多久就住多久,這樣。

也就是說,故事發展的方向並非人們所設定的「開書店、找地點」邏輯這麼明確,我的進程是這樣的:
來澎湖玩、來打工換宿、因為機票便宜而遷戶籍、因為想幫朋友的忙而來來去去、因為想有自己的浴室不想再借住朋友的民宿、所以找房子租,最後相中一間剛好是一樓的房子、在鬧區大街上的小巷子裡意外安靜、很適合當書店,又有一房一廳,乾脆把客廳作為書店,開開看,書不夠就厚著臉皮向台灣的朋友募集,從二手書店開始,慢慢學習。

先在小島停駐著,才思索能否開書店的事,順序是這樣的。

住在基隆時,沒這樣的機緣啊。

「機緣」不是我嚮往來的,只能說,我是把握了它。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宅14】這樣的朋友很重要

今天好幸運,得到許多好書,是原主人親自送到安書宅來的,都是很好的人,也瞬間變朋友。

二手書店的好處就是這種人與人相遇美妙的緣分誕生在隨時,不是全然沒理由的聚在這屋子裡,也不是什麼多久以前約好的事。

交集就是知道彼此有【買書】這個共同點,知道把書的生命再延續下去的方法,知道有個書的媒人在小島上巷子裡靜靜等著。

有些人我們同星座,有些人我們同興趣,有些人我們待過同一個城市,有些人我們做過類似的事,有些人我們一樣來來去去,

有些人我們讀過同一本書,

有些人我們同一個年代。

書店的好處就是很快知道這世界上有跟我一樣的人,這點很重要。

有的我們留下名字、交換名片,有的我們拍了合照,有的我們約好再來,有的說回去會再寄書來,

有的就在臉書上加朋友,決定保持聯繫,

也許不會是最好的朋友那種,

但,漸漸地,這樣的朋友很重要。這樣機緣巧遇的朋友,隨時可能走進來,大方地肯定小書店與我,甚至又捐書又買書的,讓書店老闆感動不已。

我開始感覺到,人生至此,最好的朋友本來就會精簡到只剩一兩個,而且通常根本不在身邊,想仰賴他們的及時安慰並不容易;君子之交很多,網路來去已足夠。

到底多少人可以來到你面前,用真正的手跟你握手而不是按讚圖案,讓你看見真正的笑臉表情而不是表情符號,真的用嘴巴有聲音有眼神地交談說話而不是打字,真的跟你說哪裡很美哪本書的哪句話真不錯,而不是拍照傳檔轉載...。

我好珍惜這些來到店裡的客人,他們活生生的,好真實。這時,我慶幸自己選擇開了一間實體的書店,而不是虛擬的,我的等待都是地面的等待,而不是雲端的。

今天好幸運,得到很多力量。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宅13】孤島3-紙之島



澎湖不是湖,是陸地,是真正的海上島嶼;安書宅不是宅,是書店,是在偽裝的湖面上,偽裝孤島的金銀島;島由書疊成,書由文字寫成,由紙張做成,這是一座字紙之島。

字紙島怕的,應該是水,書泡了水字會糊掉;也怕太陽,陽光能把字曬到淡出紙張;還怕火,一燒成灰燼。風,則並不怕,吹翻頁而已,翻太快翻回來就好。

最怕的,是不透氣,沒人打開書,每一頁紙張密密實實疊得緊緊的,文字被壓在裡面,不見天日,沒有呼吸的空間,久了,紙張都快黏住彼此了,每一本書又排排站,在書架上,擠來擠去,爭先恐後,希望跳出去,一下也好,喘口氣也好。

在閱讀的海上,紙本書是孤島。

現代人翻閱紙本書的時間恐怕已降到最低,在大螢幕手機普及之前,電腦的閱讀時間,早就高於一個人每天讀書的時間;在手機能做任何事之後,書冊與人類的距離更遠了。

當時代來到、人們就算走進一間書店、還是不由自主想使用手機電腦與網路時,紙本書籍在架上看見人類的眼光只掃射書背,或好不容易拿下一本書翻翻,沒多久拿出手機查詢相關資料或網路價格,最後把書塞回隨便一個空隙裡,

它們大概知道孤單是怎麼回事。


在閱讀的海上,紙島散落,過於樸素,或過於靜默,或慢,或就是陳舊。


不過,放心,紙裡的字安慰著自己,它們相信自己的價值。書是這樣的東西,當它寫好印好流傳於世,只要曾被閱讀,即使只被一個人閱讀過,之後,就算放把火也燒不掉它的內容,這個易燃物,能化灰燼,卻無法消滅。那些曾經想藉由大規模毀書來消滅思想的人,都是給該思想的沸騰添了柴薪。

孤島在海上並沒有很害怕,尤其承載思想的。



你問我如果電子產品一直發展下去,紙本閱讀會不會整個沉沒?像地球暖化、海水上升、世界上某個小島國家會消失那樣?

我覺得不會。

我是以使用者身分來答。

就我自己看書的經驗,螢幕的亮光是使人虛弱的,眼睛也很不舒服,大腦說內容很難吸收,記憶說存不太住,只能抓重點,有時候看過就忘,對標題有印象就不錯了;翻書則能前前後後反覆自由走,特別是方塊字,能享受一目十行的樂趣。

直覺紙之書有不可取代的功能,例如翻閱,例如保存,例如陳列,例如不用電就能看。

例如珍貴,例如可以邂逅,例如無意間地共鳴。

閱讀電子書的經驗我少之又少,我的螢幕閱讀多半為網路文章,這個部分跟紙本書並不衝突,有時候在這些網路文章的帶路下,才知道某些書,進而搜尋、翻閱、購買。時下有很多書是集結網路文章而來的,從這個角度看,則電子島也沒有什麼不好,是孕育的基地。

有些書則是紙本版可能已經找不到了,只能靠螢幕版,這時候又感謝電子科技的存在,呼,好在閱讀的海夠深夠大夠寬廣,容納得下所有的書小島。從這個角度,則相輔相成,紙島與電子島沒有水火不容,不必選邊站。


人們對書的情感,跟對電子產品是不一樣的,擁有書在書架上一事,可不是紙做的,對許多愛書人來說,那是鋼鐵般的意志。


而且,人比書孤單,人需要書更多,所以紙之島不會沉沒。

【遇見畫展10】誰在畫上偷插了花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宅12】孤島的孤島2-金銀島



你說開書店跟其他店比起來,是一種自成孤島的行為嗎?

我覺得還好。

這是我經常回答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開書店?為什麼不開民宿?應該兼賣咖啡啊?

你開書店,在茫茫民宿海中,就是個孤島;你開只賣書不賣咖啡的小書店,就是孤島。你特立獨行,就是孤島。

彷彿每個人都能開民宿或咖啡館似的,我想不通,不是應該有能力、有資金、有興趣、有經驗...之類的,才能去開那些店嗎?開書店的人如我,到底憑什麼能跟人家開民宿或咖啡館呢?

我大概知道會提此建議的人,是著眼於收入,澎湖嘛,那麼多人來玩,每個人都要住,每個人都要喝飲料,但不是每個人都買書,所以你應該以民宿或咖啡為主,書兼著做就好,經營一間擺滿了書的民宿或咖啡館很有特色啊,客人會比較多喔...。


咦?那我還真該當孤島啊,這樣才出眾啊,否則我不是淹沒在你們之中嗎?


民宿、咖啡館皆非我能力所及,也沒錢裝潢或買設備,也沒錢請人,最重要的是,我根本不會,不會經營民宿,也不會沖咖啡。雖然開書店我也沒有多會,但至少看書是我喜歡的,有過一點點書店打工的經驗,也請教過很多書店業前輩。

以及單純,書店就是賣書,很單純,不用開車接送客人(我不會開車也不會騎摩托車),不用打掃得很乾淨(我很懶得打掃),不用備料(我根本沒概念),不用洗碗(我討厭洗碗)。

書的保存期限又長,不用買冰箱來藏,庫存壓力小,賣書的時候可以裸裝,不用囤積各種包材,每次我看麵店那紙碗、蓋、竹筷子、塑膠湯匙、塑膠袋、提袋、便當盒大中小、醬料包、隔層紙板,飲料店還要加上塑膠杯底座、吸管、糖包、奶精球、攪拌棒、隔熱紙套....,都覺得不可思議。

我連紙袋都是募捐來的。

而且,我其實覺得書店比較好做耶。

光看我自己的朋友:開餐廳的還比我快異動(收攤或換搬家或被房東收回去),開咖啡館的壓力比我大,開蛋糕店的比我累很多,開民宿的要不超忙要不超閒,做路邊攤熱得要命,便利商店冷氣太冷,飲料店充滿食安問題,只有特產行或紀念品店看起來比較人性一點,但滿街都是。我看馬公市區越來越多一樓店面貼著租字好久好久,那紅紙都變粉紅紙變白紙了,還是空著。

所以,你說開書店比較容易倒嗎?由於是小眾市場,經營上本來就保守,不會大張旗鼓,說穿了書店老闆根本沒錢大張什麼旗鼓,投入的資金少,生存壓力也低些,尤其安書宅這種規模的,一年幾萬塊錢就活下來了,開其他種店營業額都要百萬之譜才能應付開銷吧。

店小,像大海裡的澎湖小島們這麼小,吃得少用得少,簡單就活了。

書店老闆有一點點錢就是拿去買書,最好店裡有甚麼硬體需求就在網路上募集,只要把書架釘到天花板齊高,那連牆壁也省下油漆錢了,屋子裡堆滿書即可,有窗戶有吊扇通風對流,冷氣亦沒必要。

來買書就是尋找、遇到、買走、回去慢慢讀,書店存在的邏輯是這樣,要吹免費冷氣慢慢看就去圖書館,想喝咖啡就去咖啡館,需要躺平看書就回民宿,書店就是暫存區,書暫存,人也暫存。

如果有庫存,也全部都是書,這跟你賣衣服或食物是不一樣的,最大差別是....這樣講好了:

你很難穿遍自己店裡每一件衣服或吃掉要賣的餅乾或喝光要賣的茶,但你可以看自己店裡每一本書;

你很難賣已經吃掉的餅乾,卻可以賣出看過的書。


作為書店這種孤島,基本上,就是金銀島,滿島的寶藏,登島,就是來尋寶!

這世界上沒有其他物品是你賣給別人了還能繼續擁有它的,只有書,讀過、就是你的。沒有賣掉的書,並不減損它的價值。

作為孤島島主,基本上,就是富可敵國。





【遇見畫展9】壁畫


【遇見畫展8】掛軸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宅11】孤島的孤島的孤島



書這件事,已經是孤島,在小書店賣,是孤島上的孤島,座落澎湖,是孤島的孤島的孤島。

面對每個開口問問題的客人或朋友,免不了都要回答這一題,為什麼選澎湖,我也一直在想一個好的答案,不要辜負提問人的期待。

我決定提出一個強有力的論點,來說服大家,開在澎湖是很明智的決定,是很應該的,是看好它的發展潛力,是很夢幻,甚至可以說很奇幻的一件事,跟別的書店比起來,顯得很戲劇性,就如果開書店的都是傻瓜,那我是傻瓜中的極致,如果開書店的都好勇敢,那我簡直是英雄烈士等級。

由此可知我心機很重,既然要開書店,就要開在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跳出別人的邏輯,我才勝出。

澎湖是一個小島,雖然沒有那麼"孤懸海上",還是很有偏僻、遙遠、貧瘠、落後、一無所有的印象,在島上謀生想必困難,人們大概窮得只剩下海,被風颳得臉上都是刻痕,被太陽曬得乾癟,濕氣和鹽分同時侵蝕得人又發霉又生鏽,所有的東西都往頹敗裡走,只差沒用寸草不生來形容。

當然不是這麼回事,觀光業注入很多生氣。

每年的旅遊人次都是居民的將近十倍之多,所有頹敗的東西都被拍得美美的,人們因海而富有,普通野花在荒地裡盛開到被遊客奉為勝境。孤島沒那麼孤,與台灣島彷彿有臍帶相連,各種營養都吸收得到,用飛的其實根本沒感覺它的遠近。

遊客買書少,較多是來拍照打卡逛一逛說你很讚便轉身離去,那勃勃生氣無法活絡書店生意,他們或許把孤島上的孤島這麼奇幻的冒險當作旅程中一個必須朝聖的景點,給予精神上的大肯定,使得如意算盤打不到實際收入上。

好在事實情況沒這麼絕對,散客裡面還是有專程找書店的人,多少會買一兩本,或朋友來訪,也加減交關,偶爾出現一個想要大採購的客人,買多一點直接裝箱寄回台灣,安書宅就賺到了。當然,人們對孤島生出同情心的時候,也會多掏腰包盡量支持。

選擇澎湖,越是表現灑脫,越是有裝可憐的嫌疑,你看我用"孤"字就知道了,明明是"島",何必寫"孤島"呢?"安"也是,營造孤女的假象,再用"宅"取代"店"字,心軟的人馬上覺得這傢伙一個人在澎湖都躲在書店裏面怕是要餓死了?趕快寄點什麼去給她吧,趕快撂人去書店買書吧。

這部分真是無心插柳,安小姐是十幾年前被同事叫的,取書宅是效法菜宅的精神,沒想到連在一起看,成了宅女。其實澎湖島並不孤單,是一串群島,大大小小的,很熱鬧的海上;倒是一枚大大的台灣島,看起來還比較孤單呢。

講半天還是沒端出強有力的答案來說明為什麼選澎湖?到底看好澎湖什麼?

有一個很喜歡的說法是:澎湖是澎湖,台灣是台灣,我是以二分之一的機率做選擇,而不是二十分之一。

只有在澎湖會看台灣是一個島,身在台灣任何一個縣市時,都只會看見自己是某一個縣市或鄉鎮或區域的一間書店,而不會意識到自己是一間"台灣島書店",遑論"大海上的一座島嶼的書店"。

在澎湖,便明明白白是"一座小島",確確實實地"在大海上",我能清楚意識到自己是海島上的獨立書店,也能隨口說出。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愛這種清楚明白、簡單扼要,一句"海島上的小書店",彷彿就生出它的風情。當四年前來到澎湖住在沙灘邊的小村落每天被海潮的呼吸氣息哄著睡著的時候,便感覺到身為小島的幸福,差別在於......我這樣講好了:

在大島的時候因為島太大只能感覺到海用一隻手搭在你肩上,
在小島的時候因為島很小可以感覺到海用整個身體把你抱在懷裡。

好啦,我再度承認我用孤島二字是心機重,故意引起你的同情,就像故意引發海的同情博取溫暖擁抱一樣。我們沒那麼孤單,我和我的書店和島嶼們,並非孤島。


2015年7月11日 星期六

【安】四年了2--當然也有痛苦



四年了,現在往回看,覺得一路平順,但當然也有痛苦的時刻。

父親過世的時候,心都碎了。阿嬤中風住院那兩個月,心又堅強了。交往的人有跟沒有一樣,心是空洞的。這些還不是最痛苦。最痛苦的是,被困住,不能展開拳腳做事,心懸著,不能落定。

失去親人是傷心,但並不絕望;待在醫院會軟弱,但也不困頓,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男友不相愛了很現實,沒到痛苦的地步。

只有不能做想做的事,走在路上輕飄飄的,失去希望,不在自己理想實踐的軌道上,茫茫的,好難受。我不想用行屍走肉來形容,還不到那樣,有魂魄,有情感,有心思,缺志氣,缺衝勁,缺戰鬥力,

和一種靈性。

要這樣活下去嗎?如此問自己的時候,是痛苦,日復一日,平淡庸碌,沒有目標,沒得奮鬥。如果那時候我選擇就這樣過,以陪在家人身邊為主,沒有自己,看似孝順,看似犧牲奉獻,看似負起責任,其實是一種浪費。我感覺在浪費自己前面幾十年的養成,這不是奉獻,這是另一種逃避。

每次從安養院大門走出來、右轉往回家的路、那一刻,痛苦兩個字,就浮出。

這樣活,是痛苦;逃走,也是苦。每天看著不能言語坐在輪椅上躺在氣墊床上插著鼻胃管包著尿布雙眼緊閉的阿嬤,每天只陪她一兩小時,離開的時候感覺到她的不捨,是痛苦。連這一兩小時都不做,逃到遠方小島做自己,痛苦再加上愧疚。

父親離開得太突然,為了陪伴母親,我答應要在家裡一年,不料快滿一年的時候,阿嬤倒下了,我一年的計時器又歸零重啟,於是從2013年6月到2015年3月,將近兩年時間,我放著安書宅在澎湖,每個月只來三五天整理書,其他日子請朋友幫忙開門關門,讓客人自己結帳,命運讓它變成無人書店。

直到今年四月,我決定回到安書宅,認真做我的書店,至少半年,一整個夏季,我要以澎湖為主,要把自己的靈魂找回來,要有志氣,有衝勁,有力量,就算還是懷著愧疚,也得排除那讓我感到痛苦的空虛無用浪費。

現在,我終於有一點愉悅,還不太敢說幸福,但因為書店經營算是順利,看書學音樂與朋友交流充實生活,以寫作療癒自己同時分享給社會,三個月過去了,也快要迎接安書宅存在滿三年,有了一些選書與推薦書,光是回頭看每天早上晨運拍下的日出畫面,就很振奮,數一數寫宅的文章有10篇,寫安的文章也有10篇,寫書的有14篇,整理起來也有一小本。

安書宅在地球上不只是一間小書店,它選擇在小島生存,與大自然較為靠近,作為書店有一定程度的艱困,作為理想生活實踐,卻有另外一份也是某種程度的互補。

它生出了別人沒有的靈性,我也被賦予。

例如自在,例如從容,例如善良,例如真實。

我目前能想到的字眼大概是這些,但有點太溫和,應該還有勇敢、創新、堅持之類的,書店與我都樂於擁有這些特質,重點是積極去做。

從安逸的居住地逃離,隻身到小島,不是沒有理由,移民式的,破釜沉舟的決心,每日提醒著,我們是丟下了多麼心愛的人、抱著多大的歉疚而來,必須淋漓盡致才行。

四年裡面,我與痛苦奮戰兩年,總算有一點勝出的感覺,所以也寫下來,做個紀錄。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安】奢侈品的決定



什麼東西是你的奢侈品?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每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想要的也不一樣,它是相對於你的收入而言,一件昂貴的東西,而且不是民生必需,是可有可無,但擁有了它會洋洋得意,有時候會有點罪惡感,心想:

"同樣的錢,可以吃多少便當啊!我竟然拿來買下這個東西,真是太奢侈了。"

但生活裡有一樣奢侈品存在,或追求它,有時候是一種奮鬥的力量,促使自己努力賺錢,買下它。然後滿足於那份可能是驕傲可能是虛榮可能是美麗可能是爽快,伴隨著極好的心情,彷彿有背景音樂響起,是一段屬於你的主旋律。

對我來說,「學笛子」,就是一件奢侈品,以我目前的收入而言,根本沒有學費的預算,只能從積蓄裡支出,走多遠算多遠。但我還是決定擁有它,起初也沒想太多,也不知道學了之後會收穫什麼,這一切都是學習過程感受到的。

如果真的太難,可能還是會中途放棄,好在我遇到一個好老師,笛子確實可以吹到很難的境界,但我不用,老師知道我只是純粹興趣,讓我循序漸進,慢慢學,吹一些有趣的曲子,逐步調整姿勢、氣、力、節奏...各種細節。

每堂課要挑戰的東西都很難,但多多練習後就沒那麼難,講起來好像兩句廢話,每個人都知道,做得到每天練習的人卻很少,這裡藏著另外一件奢侈品:「時間」。

我把時間用在練習吹笛子上,這是比金錢更奢侈的。

身為一個書店主人,看著滿屋子書排隊等我看,時間真不夠用,竟拿來吹笛子?有這麼閒嗎?生活有這麼悠閒嗎?

當然沒有,我沒有那麼閒,每天都有好多待辦事項。
當然有,我是有那悠閒,每天都有好多悠閒生活待辦事項。

人們怎麼決定他想要的奢侈品,我並不知道,可能是時尚潮流的崇拜,可能經由媒體或網路參考別人的奢侈品,可能家庭學校職場社交生活裡看見許多範例心生羨慕之意,可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長年累積下來一路進階到達頂峰...。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很好,有個目標總是好的。

也有人是中場轉換的,像我,以前我沒有學過音樂,所以現在想學學看;以前我沒有時間學,現在我想把時間用來學音樂;以前我沒有錢學,現在我把僅有的一點錢投資下去。

如果要投資什麼的話,我以為:1.投資自己,2.投資自己學習,3.音樂,這三項事物很值得,永遠不會損失,只有賺,不會賠。買衣服給自己、吃好吃的、看書看電影、對自己好一點,這些都是投資自己,學習我們原來不會的,則是其中更有明確收益的事,而不管買東西或學新事物,如果標的是音樂,那就是保證真善美,很少誤入歧途。

因為,音樂是雙手摸不到的物質,卻是具體的精神。

學笛子過程中,每次聽到樂曲從我的雙手與笛孔間流出,就很愉悅,吹不好聽不完整的時候當然會皺眉頭很挫折,但順暢的時候就很美妙很愉悅。每首曲子訴說的情境不同,則是更高層次的享受,同樣的小蜜蜂或望春風或驪歌,投以不同的演繹心情,氣氛就有變化。可見音樂是值得投資的,它貫穿精神與物質兩種生活。

所以我才敢回答你說,是的,我有這麼悠閒,這是我的悠閒生活待辦事項裡排在前面重要的。聲音是真實的東西,音符一個個被寫在紙上;音樂是真實的東西,樂器一首首把曲子演奏出來。

把音樂當作生活享受是抽象的,沒辦法吃進肚子裡產生飽足感,只能穿進腦海裡,牽引你臉頰不自覺一個嘴角上揚,或偷偷哽住你一陣鼻酸,讓你分不清情緒真假。

所以我才決定自己的奢侈品是學音樂這件事,我甚至覺得,它將使我不辜負身為人類的美好。古人發明了樂器、寫下了樂章這件事,真是太厲害,太偉大,也太重要。你能想像如果人類沒有音樂嗎?只會說話不會唱歌?只能聽鳥叫不能自己演奏?

對我來說,這項奢侈品已經從一個外加的享受,變成精神基礎的一部分,幾乎有了療癒的功效。原本我是靠書寫文字來梳理自己、療癒自己,現在音樂學習也幫助不少,它讓我忘記痛苦,每次上課或自己練習的時間,我都不會想到其他的事,任何煩惱都暫時不在腦海裡,像游泳一樣,在水裡的放空、純粹和專注,在吹笛子的時候也是。

大概因為真的很難,我要一個音一個音去學去想,從視覺轉化為手指,把氣變成聲音,還要符合韻律,一點點遲疑就落拍子或吹錯,說真的是比游泳難千萬倍的事,我在海水裡那是真的"休息"狀態,腦袋是比休閒還要靜止的。吹笛子則像練功夫,氣運丹田,力量還要能收能放,身體狀態好壞,一試便知,這怕是一輩子都練不完的功夫。

由此可見,我挑選的這樣奢侈品,真是極高檔吧!一生可用,無窮無盡,精神與物質兼具,又療癒又享受,還增進身心健康。

那天我從老師家裡上完課騎上單車,一路哼哼唱唱在風中微笑,還忍不住對朋友說,今天心情真好,她問我為什麼,我答因為今天上笛子課啊。

我承認那一刻我在炫耀,幾乎像她總是對我炫耀愛情一樣。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安】四年了


四年了,之所以意識到已經有四年,是因為大選又要到了,總覺得前不久才投票啊,還記得選前之夜我在中正路家味素食吃晚餐,候選人才從外面掃街而過,遊街隊伍好長好長,放鞭炮沖天炮,聲響大作,整晚熱鬧沸騰的馬公市區。

第二天我去投票是只能領總統的選票,因為遷戶口到澎湖的時間還不夠長,好像要滿六個月吧,總之,我沒有投地方選舉的資格,只能投中央大選舉。沒想到,今年選戰又開打了,怎麼那麼快?前天與四年前認識的朋友在安書宅聊天,就是從這裡談起,2011年5月我們在時裡一間民宿認識,它沒有正式的招牌名字,我們叫它海龜。

那裏只有民宿主人的朋友、背包客、外國客人會來住,因為沒有冷氣,房間也不是美輪美奐的那種,但面對著海、沙灘、虎井嶼,我們都覺得好幸運,每年都有一群固定洄游的住客,我們叫:海龜同學會。

今年,莫名其妙地,失散四年的海龜同學們,一個個出現,先是當年的民宿工作人員離開澎湖回台北打拼工作,四年後準備再來繼續做民宿管家;然後是每年洄游的一個大哥給我寄了水蜜桃、接著七月中要帶全家玩澎湖了;前天帶著老婆回來的朋友,當年可還是一個人呢;但當年在這交了女朋友才離開回台灣創業的另一個朋友,則聽說分手,好在事業還是很成功。

那天一一聊起大家的近況後,我們說等要重做民宿的老弟確定回澎湖時,就把大家找回來,重開同學會,來個四年後的團圓相聚,最好是新加坡的那幾個也能來。當年我們認識的時間交集其實很短,大概就一個下午大家共乘一台九人座車,被帶去幾個私房景點玩而已,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念念不忘彼此?

後來都是分頭回到澎湖,各自發展,能遇到的機會很少,偶爾在機場巧遇,也有約好在台灣遊玩的,或跑去新加坡相找的,總之,臉書動態把大家串在一起,誰去了哪裡大玩特玩,都躲不過眾人羨慕的眼光,誰結了婚也能隔空得到全體的祝福。所以還是很熟悉,四年過去,變成老朋友似的。

能不能重逢呢?

*   *   *

四年了,距離2011年5月第一次到澎湖,已經四年,之所以感覺到四年整,是因為當年認識的朋友的孩子,一個個長大了,那一年才念國中的,現在快要念大學;那年念大一的,今年都畢業,那年看起來還是孩子的,現在都交女朋友;那年還煩憂單身的,現在結婚了好幾個;那年第二個孩子還抱在懷裡哇哇哭的,今年上幼稚園,而懷裡哇哇哭的,是第三個。

那年三十幾歲的,現在四十幾歲;那年四十多的,今年滿五十了。

時間流逝從人們長大或變老可以清楚看見,或無到有,或有到無,也可以看見。

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開了一間書店,而它快滿三年。當年比我早開的店,已經三周年慶,比我晚開的店,已經成熟運作還開分店,有換地點的,也有換人經營的,有創業沒多久無奈收攤離開去台灣工作的,有從餐飲業改民宿業改作設計或改當導遊的,有澎湖小孩當完兵去台灣工作的,有台灣小孩當完兵留下來創業的,有大學畢業留下來工作的,有高中畢業準備去台灣念大學的。

有來來去去的,有一直回來的。

*   *   *

四年了,四年可以改變一個人什麼呢?我進入不惑之年才知道不惑之難,原來四十歲並沒有辦法讓你瞬間變成不惑,它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條持續延伸的線,是不斷有事物來挑戰你,你要判斷、做決定。

這個過程要問自己的想法是什麼?原則是什麼?原則能不能破例?信念要不要堅持?該不該妥協?能不能取索?能不能拒絕?都很挑戰。

因為,世界還是太多誘人的東西了。這四年我在一條"不惑的線"上努力,可以做的事情有幾百件,想要的東西有千萬種,就像安書宅可以賣各種商品,做許多事,但我總是回頭,問自己,安書宅作為一間書店,前三年要打好的基礎是什麼?如果一開始的時候就說了至少要做十年的話。

以及,安小姐作為一個書店主人,她該打好的基礎又是什麼?

我最慚愧的是,書讀得太少,很多精彩的書都沒看過,很可惜。說愛看書,卻常翻不完一本書,或沒看幾頁就打呵欠,閱讀的能力很弱,到底憑什麼開書店都不知道。安小姐想對得起她的書店主人頭銜,首要任務就是養成讀書的能力,多看點書。

然後,她才有選書的能力,才有介紹書給別人的能力,或幫人想想有什麼書適合看的能力,像其他書店主人一樣。

所以今年的重點就是看書,嘗試選書,練習寫讀後心得,學會抓重點,學會串聯相關的書一起,說是充電的一年也可以,是自我投資的一年,交學費進修最好還能生出一本研究論文,當然不是束之高閣的那種,而是能發給每個讀者的書訊那麼親切。

*   *   *

四年了,老朋友們好奇的想必還有感情問題,答案仍然是孤家寡人一個,前年雖有過短暫的交往對象,但相處的時間太少,就淡出消失了,朋友問我為什麼不主動詢問對方的下落呢?我竟冷冷答說,覺得知道的事情越少越好,被研判為根本並不相愛的兩個人。

是的,要找到能夠相愛的人真是難。還想找到能觸動一點靈魂的人呢。

至少還是會遇見欣賞的人,透過欣賞別人給自己激盪一下,給生活注入新意,要發展成感情太遙遠太困難非我能控制,要發展成動力倒是可以。特別是閱讀的動力,最實惠。

不過我也明白越來會越難,四十歲後,靈魂兩個字都出籠了。還有那條不惑的線在往前走,路會越來越清晰,只能是一樣清楚明白又有交集的靈魂,才碰得出火花吧。

沒有怎麼辦?要一個人終老嗎?我媽很愛問這個問題,她擔心我老後沒人照顧,病痛怎麼辦,我不擔心,真的孤單到老,我也會很高興的,至少還有活到變成老人的時刻,而且反正都已經老了也沒什麼好期待。相較之下,四十一朵花的現在,才是淒冷的,應該為愛沾沾自喜的年紀空白著,太辜負青春。

*   *   *

四年了,有什麼進步或改變嗎?我問自己。

有看多一點書了,有學了個樂器,有持續寫寫寫;沒有變瘦,但有持續運動;有爬一點點山,希望能走多一點;有認識更多朋友,也許老朋友變得很難見到面,但我有盡力在網路上聯繫,讓大家知道我很好,在澎湖很好,受到許多朋友照顧,回家也很好,家人給我極大的支持。

四十年了,我算是一個滿好的人類,健健康康的,平平凡凡,動靜皆美,山水都愛,慢慢安頓自己,一個人雖然孤單但不再害怕。以前怕活著沒有重量,現在懂得給靈魂養分的方法,它開始沉下來,能座落地表了。

之後,還是努力靠近真切,實實穩穩地,即可。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書】不看書總覺得活不下去--半生記 松本清張



偶然間朋友提到看了不少松本清張的書,我只看過一本,砂之器,確實是好看,順暢易讀,很厲害的推理過程,但其實我看完故事終於破案後,才回想起來,那"砂之器"是什麼意思?怎麼沒看到有這個東西在裡面?

想再找一本來看,搜尋訂書的後台,卻只有半生記,不是他的小說,而是他的自傳。等了好一個月書才來到,我都快忘記有訂這本書了,不料,書一抵達,封面的幾個字打中我:

"他的命運在41歲那年轉折",

剛好是我現在的年紀。

然後我一口氣讀完他的故事,前半生跟後半生天差地遠,我到底要怎麼連結在一起?後來我找到這幾個字:"不看書總覺得活不下去"。

他在寫回憶前半生的種種時,常常會回到寫作當下的口吻,然後說,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以寫作為業,日子過得太窮太苦,唯一跟後來成為作家有關連的,只有他真的很喜歡閱讀,有機會有書可以讀的時候,他會抓住那些空隙,時間和空間都是,除了不得已當兵服役的那段時間以外。



打仗是去送死的,最好不要再看寫滿了自由社會的內容,「這樣做並不表示我很好學,但若不看書總覺得活不下去」,他買了一本學英文的書,語言是抽離的,就像囚犯也會選擇學語言一樣,最好不要看描寫社會上豐富多彩的人生故事的書,也許任何把想像力打開的引信,都是讓人產生絕望感的因子。

我對他這段經歷特別記得,我以為書是能豐富讀者生活的,即便囚徒,只要想像力豐富,一些文字的牽引後,人會愉快,會重新對世界充滿希望,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期待....。我果然天真。

原來世界上是有不適合打開想像力,不宜懷抱希望過日子的人、或時刻。

他走過底層,揹著全家人生存壓力前進的人,突然去到軍中,那段暫時的單身,變成相對的奇妙的自由甘露;他走過戰爭,揹著生命隨時消失的絕望前進時,又得靠著語言書來遠離自由社會的真實感的吸引力。

自由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單身也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至少我的單身自由跟他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他是一段時間的跳脫牽絆,我是狀態與意志;他的軍中自由裡甚至還包裹了一點平等快意(相對於職場)。

這位日本文壇巨匠,前半生是貧窮又困頓,在經濟上得不到自由,在社會上也得不到,學歷太低,在報社受歧視難以升遷至他理想的記者工作,當一個小小的製圖美工,那後半生四十幾年沒停過筆的一千篇作品,十二萬張400字稿紙,巨大的能量從何而來?

我想起那句若不看書總覺得活不下去,莫非後半生轉換為若不一直一直寫作好像活不下去?

半生記裡面的松本清張,說是另外一個人,也完全不為過,何況他自己也刻意三番兩次提到,前半生種種與寫作一事之遙遠,連想都不敢想,還靠寫作賺錢餬口?但中年時刻確實轉折了,然後一路狂寫成為大師。

如果真的非常平凡順遂,慢慢升遷,建立安穩的家,也許他不會轉折變成大師;因為窮苦、戰爭、求生存,才寫得出社會派推理小說,才能"總是帶著關懷眼神去看弱勢者",所以並非完全無關連,並非沒有養分,痛苦絕境經常才是小說家的靈感來源,那些覺得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刻,經常成為活下去的力量。

為什麼我猜後半生他可能轉換為若不寫作好像活不下去?因為,我若不寫,也總覺得好像快要活不下去。

然後又想回砂之器,隨時會崩垮。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宅10】談平衡



朋友關心安書宅的平衡問題,尤其聽到「損益平衡」一詞,我總會頓住,想一下,常說「收支平衡」,收入和支出,是簡單易懂的詞,但損和益好像難了點,是指損失和益處嗎?

那就很難回答了,安書宅有收入有支出,以整年來講,兩邊一向差不多,就是賣書收入一年下來在六萬塊上下,房租剛好是六萬塊,但也才三年的數字而已,總之不會多到變成六十萬,也不會少到變成六千塊,到目前為止,證明我當年的推估很符合現實。

安書宅沒有什麼損失,只有收穫,所以損益二字並不是很平衡,因為持續有人捐書來,這些全是收穫,書多到快滿出來了,算是「溢」的概念對吧。

以及安書宅因為空間很小,偶爾客人多一點就快滿出去了,也是個「溢」。

雖然要付房租給房東,但換得這間可愛的房子的持續使用,很公平,沒損失;要付一些書款給別人,那是因為進了書,也很應該,選進的書都很好看,更沒損失,從書的內容獲益良多咧。

如此一間書店,平衡嗎?不平衡嗎?

以各種價值來說,不是分站兩端,而是堆砌起來的,基本上穩穩地坐著,沒有什麼平衡的問題。

當然,我沒有把人事成本算進去,就像如果這間房子是自己家裡的,通常你不會把房租算進支出裡,因為並沒有付錢出去啊,以同樣的概念看待安書宅的人事,不難理解,我沒有聘請店員,顧店的人是我,如果不用付錢給自己,就沒算在成本裡。

何況我也沒有每天都乖乖顧店,如果真的編列人事預算的話,是表示安小姐得一天八小時守著安書宅實行所謂的"上班"制度嗎?這難度更高,在書店上班的價值好難估算,又不是大書店,沒那麼多事給店員做。

問題來了,「那老闆你都沒賺錢要怎麼活?你自己的收支怎麼平衡?」

人喝西北風,我在澎湖嘛,就喝東北風。

其實沒那麼難活,一個人就一張嘴一個胃,吃飽穿暖就活了。

以收支來看平衡,是一根秤,一邊放事物,另一邊疊疊看砝碼顯示的重量數字,秤要平衡,才能量度一切。但,為什麼要用秤來量度呢?

若人跟書店一樣,不是用站在兩端來測,而是用堆砌的,有一個基座穩穩的,便沒有平衡的問題。我想說的是,金錢的收與支不是一切,尤其是書,你能從一本書裡面收穫的,無可衡量,有時候買下一本書就完成了療癒,有時候收藏書就滿足了嗜好,有時候一行文字就警醒整個人生,有時候反覆咀嚼多年才領悟。

那些你每隔一段時間回頭看同一本書,發現有不同感受時,當初買下這本書的錢,是不是要加好幾倍的值進去?

談平衡,很難的是時間軸的部分,你拿起一根秤來秤東西的重量只能在當下,無法把時間秤進去,當下的左右平衡何其短暫,幾年過去,重量還會一模一樣嗎?

我取得的平衡,不是張開兩臂走在繩索上,我是站穩了在地面,一步一步往前的那種。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遇見畫展7】無框畫


你們喜歡這風景為什麼,裡面什麼都沒有。

平的。

靜得。

又淡。

又輕。

還朦朧。

藍不夠藍。

水不像水。

雲也很敷衍。

島嶼甚至不立體。

太陽才剛睡醒還在賴床,風從昨夜就不見蹤影...

只一條線,然後海天一色。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安】六月末


小島的一天從粉色天空開始
也從長卷軸畫展的遇見開始
也從捲尾巴貓和翻滾貓開始
還從躲在咖啡館早餐開始

烈日是讓異鄉人會恍惚開槍的那種
好友們仍然能夠奔向沙灘看熊
想看的電影正在隔著海北邊的大城市上映
想要的讚很久才浮出來
喜歡的男生在雲端
準備爬的山在未來在秋天在十一月

要看的書在架上、桌上、床頭、廁所、背包裡排隊
要買的書在購物車
音樂在手指與笛孔間
下半年在明天
第四年在一個半月後

前幾天真的虹霓在天空和方塊小彩虹在螢幕才歡慶著
後幾天顏色在大島成了夢靨
食慾不在身上
冰箱自己長出的水果有荔枝柳橙芭樂芒果葡萄
夏日之"果"腹

回顧三年前的今天在小小島
沒想到三年後是這樣的一天
再三年後又會是怎樣?

六月末
五月十五
炎熱午間
書宅裡
吊扇下
靜靜坐著請文字跳舞
只有十根手指頭不會流汗
剩下的毛細孔動輒得咎

高中的孩子來說今天下午開始放暑假了
我也想放
放我去哪?


【遇見畫展4】遇見很長的畫展


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宅09】開新的窗

昨天主持新住民中心的活動,是我列為生命中開了一扇新的窗的事情。

我沒想過自己可以去主持別人辦的活動,我只有一點廣播主持經驗而已,自己辦的活動大致可以上台控制現場沒問題,但別人座談會,我如何掌握流程和內容?如何帶動氣氛?如何隨機應變呢?

其實很緊張,但也很興奮,因為剛好在辦東南亞識讀系列書的書展,自己也看了幾本,對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尼....都逐步改觀,對自己長年來以為東南亞國家是落後台灣很多的地方,有出國旅行想像時總嚮往日本歐洲等"先進"國家,感到慚愧。

才在想,有點想去越南看看,對泰國、菲律賓也有點興趣,因為身邊朋友有去過這兩個國家很多次的,覺得自己應該重新去認識這些地方,不只是旅行,而是因為台灣與這些國家已經密不可分。

沒想到新住民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打電話來了,我之前幫忙做電台節目訪問他們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他們竟然還記得我,想到找我來主持這個座談會,真是我的榮幸。

我大致還是用廣播節目上訪談來賓的方式進行,所以不習慣冷場,在錄節目的時候,三秒鐘的空白是不允許的,太多嗯嗯、那、那是不行的,太沉悶也不是我的風格。不同的是,節目一段一段的中間還可以穿插歌曲和音樂,現場座談中間只有五分鐘休息,一段訪談要連續四五十分鐘,很是挑戰。

第一位受訪者在活動前還有十幾分鐘可以先互動了解一下,比較容易帶出她故事裡的特色,第二位是中場休息前才抵達,只能說幾句寒暄的話,約好大致的方向和順序而已,無法蒐集資料的機會,是比較可惜的。雖然工作人員有先給我一點基本資料和建議,沒有先輕鬆聊天舒緩彼此的陌生感,還是讓第二段的問答比較碎,重點抓得不夠。

能夠扮演引導別人把生命故事說出來的角色,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意義,之前做廣播節目也是,但"上電台"這件事對來賓而言有時候會流於目的導向,受訪者侷限在某一個職稱的框架裡說話,或為了宣傳特定活動、工作,較少談及自己的想法。

做人物訪談也是類似的功能,聊天中讓有故事的人娓娓道來,再由我整理文字報導,但我這個人很喜歡拿自己出來互相映照,用一些自己的角度去問,探索我好奇的部分。時而說兩句自己的狀況呼應一下,給對方回饋,適當的激盪,讓受訪者不會覺得只有他一個人在單向吐露,比較能卸下心防,跟我變成朋友。

採訪寫作是私下的,跟公開座談會還是不同,文稿我可以事後寫寫改改,再補收集素材資料來豐富文章,不是一言一句說出來後就放給全世界了,採訪時可以多講,寫作時可以斟酌。但座談會現場是沒得改的,每個字句說出口,都收不回來。

所以我才說,是一個新的意義。因為,我認為是更困難的任務。

而且是第一次以「安書宅書店主人」的身分去主持。

別具意義。

這扇新開的窗,是屬於安書宅的。它是安書宅在澎湖可以做的事情之一,讓我有欣慰的感覺。

兩段訪談開場,我都用書,都念了一小段書上的文字,活動現場,我帶了相關的書去擺,讓聽講的人翻閱,不管書有沒有賣掉,不管參加者能不能讀下這些書,至少讓他們知道,一場講座的背後,可能有很多很多、各方面的書,可以參考。

如此一來,活動的層次更豐富了,人們可以只聽講,也可以繼續探索相關議題。一場由書店主人來主持的座談會,便是宣示兩個小時的故事能無限延伸,世界還更大更大,書店裡面一本一本的,都各自形成一個小宇宙。

書店,是你們永遠的後勤支援,當你說了故事或聽了故事心裡生出火花想再尋找一些共鳴時,你住的地方有一間書店候著,是不是很重要呢?這就是我要努力開書店的理由啊。

新的窗,是我的也是你的,多好。







2015年6月25日 星期四

【安】也想改變生命的貝禮愛琳安



這次上台北我抽一天空看了兩部電影,中午看【貝禮一家】,晚上看【愛琳娜】一家,兩部片都好喜歡,喜歡女主角,也喜歡她的家人們,以及兩部電影都以音樂為關鍵。

電影音樂非常豐富,包括歌曲、詞意、演唱、背景音樂、主旋律、樂器、演奏、家庭娛樂、合奏、記憶、傳遞情感、反覆、展現力量...。


音樂是個美妙的東西,今天早上我的笛子課老師把【友誼天長地久】一曲吹了兩次,先慢後快,前者幽幽地哀傷,後者輕鬆快樂起來,他說只是快慢之別而已,他並沒有做什麼變奏。

當然,他演繹的角度不同,慢板時他就是悠悠地吹它,是告別的氣氛;快板時感覺得到他心情輕盈愉悅,是迎向未來的開朗狀。這首其實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驪歌,告別式的背景音樂,畢業典禮也會唱。


*     *     *     *     *


貝禮一家除了女主角全都是聽不見聲音的人,女兒的嗓音之美,只能從旁人的掌聲和淚水裡去感動,最後,父親把手放在女兒脖子前感受她唱歌時的震動,最最後,女兒在歌唱考試時同步用手語讓家人知道她在唱什麼,那首歌好像是【展翅高飛】,歌詞真是句句打到我。

我也是展翅高飛離家的人。

愛琳娜一家都很台,尤其擠在卡拉OK店舞台上唱歌,就是個經典。不用客氣假仙,把麥克風搶下來唱就對了,沒麥克風就用手握拳假裝麥克風放在嘴巴前,陶醉一番,每個人都充滿歌星的"版勢"。

在家裡泡個茶聊天都會吵起來打起來的一家人,在卡拉OK螢幕前絕對和平,絕對歡樂,絕對合音合得很好。

在音樂面前,或許公平正義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當有錢人家公子在美景下、喝紅酒、遊船河、闊得要命卻演奏出奇慘無比的【大黃蜂小時候】樂曲時。那一刻也打到我,最近我才在練這一首世界名曲。



*     *     *     *     *



人類文明裡面,音樂真是個重要的發明,人聲或樂器都好厲害,我認真覺得從小到大我們上的音樂課不夠多,每個國家政府學校應該保障每個公民有平等學習樂器的機會,並提供更多的演出機會給每一個人。

這樣世界不就大同咧。

我想起上次逛唱片行結帳時櫃檯上擺了好幾本【改變生命】,當下我很意外,沒想到唱片行也會賣書!忍不住跟同行的朋友推薦,這本書很好看,是音樂真的循序漸進地在一個國家裡改變了許多人的故事,「音樂教育是一項社會權利」。


電影愛琳娜好看的地方當然不只陳愛琳的小提琴力爭上游記,學小提琴、當小提琴老師一事確實有衝破階級藩籬的味道,但捷運上小女孩哭不停促使愛琳拿出琴來演奏音樂安撫她,之後逐漸變身為快閃女俠愛琳娜,我覺得音樂的貫穿性就不侷限於是何種樂器了。

就像上次秀春姊在我店裡吹口琴一樣。音樂的魔力不分古今中外,不分老少,不分族群。你若問我為什麼四十歲才要開始學吹笛子?我會回答,因為我不想五十歲或六十歲才開始呀。


*     *     *     *     *


我覺得我很像貝禮,也很像愛琳娜,有一種剛好是兩者交集的感覺。像貝禮那樣想離家展翅高飛(又非常捨不得家人),像愛琳那樣俠義(又傻氣)。

相同的是兩位女主角都很率真吧。其實我的背景也是勞工階層,父親是油漆工、漁夫、農夫,母親是裁縫,我也曾經去不織布工廠打工當過三天女工,超熱,我回家都哭了,曾經在海鮮店、川菜館打工,端菜走路走到腳快斷了。然後,我就知道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幸運的是父母親的支持,讓我在大學選科系不選校,就算沒考上公立,也讓我念。

所以我比愛琳娜多了一點點經驗是,在台北市當OL上班族,逛街買衣服追逐美食賺多少花多少,過過那虛華的日子,才明白了虛華。

又所以,我的心得才會是,看完愛琳娜,想著有一天我可以帶著笛子到處快閃,肖一咧卡攪勻。

註:電影對話作夥來肖...
「人甘會說咱是肖仔?」
「咱本來就不是正常人啊!」
「我看妳好像不正常喔!」
「不正常的是旁邊的人。」
「未駛啦,咱要一直肖,肖到阿伯醒過來為止啦!」
「你真的是肖仔咧!」
「妳才是啦,妳肖得擱卡攪勻(徹底)啦!」

註2:兩部片都有【歐巴馬】是我覺得太巧合的地方,貝禮一家養乳牛,他們給新出生的小牛取名為歐巴馬,那隻牛是全黑色的;愛琳娜的小提琴學生裡有一個叫歐巴馬,他是外籍媽媽勞工爸爸家庭代表。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書】燦爛時光 Lucie的人生探索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會一口氣讀完<<燦爛時光 Lucie的人生探索>>,成露茜的故事很激勵我。之前收到這本書就放進傳記類裡面,直到今年做閱讀的島書展進了多本東南亞識讀類的書,有人在書中開場寫到她,才想起我有這本傳記。

拿出來放在房間備讀一個多月,都被別的書插隊,直到前幾天想放棄決定帶回店裡放,才變成背包讀物,佔據了我的空檔時間好幾天,今天下午忍不住花了幾小時好好讀完"她"。

她是沒有"老"的概念的人,學生說她是"沒有晚年的長輩",「堅持做自己是條寂寞的道路,但Lucie不害怕。她說,想當一輩子的小孩子,一個勇敢自私做自己的孩子。」_P.218

我好像也是這樣。

不過,更引我共鳴的,是書中不斷出現的"階級、性別、族群"字眼。

「階級、性別、族群,在任何地方都有這種差異,造成權力的不平等,不一定要在中國或是台灣,或是哪裡。所以你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從事同樣的工作。」_P.208

她是社會學家,她要弭平不平等,不是屬於某個地方的,不是為了某一個國家。她的視野是整體的,因為問題也本來就遍佈全球,弱勢者被剝削與歧視,從歷史裡一路走來到現代都是,中西皆然。甚至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循環,可能曾為弱勢者,有一天搖身一變成為剝削者。

以及可能有意無意,社會的靜默本身成就了歧視,當我們看見弱勢者而無動於衷的時候。

想,我也是一個女性、永遠的小孩子、傳播科系出身、自認為(理念/理論)實踐者的人,還一樣是充滿開創性的水瓶座,我的行動力真是小太多太多了,好慚愧。

「她的言行舉止都和她的信念、和她的價值觀一致。這不是隨口說說而已,她是真的在生活中落實她的信仰。這樣的人真的真的很少,不少人都會談論不平等的議題,但Lucie是真正在生活中實踐,以表達她的立場。」_P.241

這是UCLA副校長口中的成露茜,擁有信念是容易的,相對於在生活中實踐而言。

所謂的生活中,是真正在面對每一個人都把持得住自己的原則,例如她最後養病的時候,請了看護阿英照顧她,在日常生活互動中,她的風格也完全沒有變,包括她對學生對同事也是,她強調的平等,她強調的實踐,她想要的改造社會,無時無刻不在做。

為什麼說她的故事很激勵我呢?

就是這個實踐精神,不只是口喊的精神,而是有方法的行動,我這個人呢,道理很會講,做的時候七折八扣,就是藉口也很會找的那種,偷懶拖延蒙混過關等等情事所在多有,以一個「安」字自剖即可見,安逸成性,以宅為安,以一個人為安,以遺世獨立為安。

你想問,這有什麼不好呢?是一種自由、一種勇敢、一種泰然、一種與世無爭啊...

其實並沒有很好,是一種逃避、一種美化、一種矯飾、一種以為天下太平、一種消極。

安小姐在澎湖在安書宅裡一個人過得很好,她和她的書店昭示孤獨,甚至打上獨立的旗幟,實則逃避體制、不與人合作、我行我素、走不出自己的舒適圈、一種軟弱自憐,說孤僻也可以了的小傲慢。

露西小姐則完全不一樣,她的實踐是在體制內改革與創新,在美國、中國、台灣都一樣,在教室、在報社、在街頭、在鄉村、在家裡都一樣,竭盡全力,想出方法,去做到達成目標為止,有挫折或阻礙需要放軟身段溝通時,她絕不堅硬自恃;需要強壯信念說服別人時,她絕不輕言妥協。

當然我們的背景我們的力量不一樣,不能相提並論,但看得出來,她一生奮鬥不懈,我沒有。我常常休息,常常做只跟自己有關係的事,愛寫字、愛游泳、愛晨運,偶而也愛憂鬱沮喪、溺在自己的感傷裡,覺得老天不公平,沒給我幸福美滿的人生....等。

看書名:燦爛時光 Lucie的人生探索,如果有一天要寫安小姐的人生探索,我怕會有一半在抱怨世界,而明明自己並沒有夠努力去實踐理想。

我檢討的是自己的反體制,書店不立案,嫌成立公司或非營利組織都麻煩,嫌提計畫案尋求補助麻煩,不多方面去嘗試讓書店更豐富或更容易生存,怕複雜化,不願走別人走過的路。

但【有破才有立,有立必有破】,她說。

她辦立報,推社發所,孵育破報,催生四方報,同時平衡媒體、參與運動、鼓舞青年、幫弱勢發聲,「她忠於自己,所以安心,所以不會後悔。」_P.218

「我做很多事情並不成功,我做那麼多東西,有很多挫折,成功的並不多。雖然自己離成功還差得很遠,但我覺得這些事情都值得去做」成露茜說。

我做安書宅也並不成功,有很多挫折,但我覺得是值得做的事,跟別人走的路不一樣,亦破,亦立,也忠於自己,部分安心,所以沒後悔的。就是如果能像她那樣積極一點,多走出去幾步,最重要的是多思考能留什麼變革給社會。

由於人都會死,所以創新任何事物都要思考留給社會之後,要怎麼運作,所以重要的不是個人存在與否,而可能是方法,是制度,是型式。就算現在破報立報都沒了,我們還是都記得它們曾經的影響力,難保有一天不會復活。

安小姐會死,但安書宅也許不會,我沒辦法辦三個報創幾個研究所,但我可以充滿實驗精神地慢慢精煉出一個能存活下去的安書宅,或作為其他人開書店的參考。

「Love never dies, it only transforms.」她說,愛不會消逝,只會轉型。
「Deep down, I am still a baby.」 直到六十歲,她還在問:「長大後我要做什麼?」

這兩句我記下,因為我也還是baby,愛永遠在。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安】美之遇



那天一大早,看到芒果咖啡館好友寫關於咖啡館美學一事,說「咖啡這檔事不脫對美的感知,如果基本對美的追求與品味都隨便不在意,那我想就算在製作流程上再嚴謹講究還是很難富有詩意。」

美學、對美的感知、品味、詩意,這些字眼看得我心頭一震。

美學啊,很多事情的問題確實都出在美學上。

對美的感知,到底要怎麼養成呢?

富有詩意,又要怎麼做?

後來我在晨運途中就想著,應該邀請我的這些好友來談美學,有的是工作事業的經營美學,有的是生活美學,有的是本身即為美的工作者,如染織藝術家、建築師、料理設計師、麵包魔法師、甜點果醬藝術家、音樂愛好者...,我很想跟他們聊,美學的東西,要怎麼追求?

那我自己呢?我的詩意何來?對美的感知如何?有美學素養嗎?

生活裡有美嗎?

晨運中,我才恍然大悟,每天這樣追雲彩、追日出、聽風聽海聽鳥叫,不就是我的美學養成過程嗎?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喜歡澎湖,其實我一直沒有答案,到此刻思考關於美學的事,我才明白,是因為靠近大自然,遇見了太多"美"的事物,而變得詩意吧。

正巧,剛剛與友人討論"遇"字,他為我說明日文的"遇見"是"出会",我說,那便是要"走出去"才能見到的意思囉,其實中文也是,"遇"走辶部,非走不可。

當然在台灣也有很多大自然美景可以去相遇,非澎湖獨有,只能說澎湖的好處是:近,離海近,走幾步路就能到;離天空和雲也近,因為天際線低,遮蔽物少,視野遼闊,所以能常常覺得整個人就被抱在天地的懷裡那樣。

鳥與花草也很靠近我們,是因為建築干擾少,動植物能相親相愛;魚、玄武岩、珊瑚礁也很靠近我們,是因為島上居民長年仰賴牠們、它們為生,有些人的住家仍是以此大自然元素為組成物,那就是被抱在天地的懷裡呀。

大自然元素都是極美的事物,而且是流動的,漲退潮、海浪沙灘、日出日落、月出、星星滿天、風起、仙人掌開花結果、絲瓜攀牆...,每天能看到時間的美好流動,大景,或小物,都是邂逅。

遇見和邂逅有什麼不一樣呢?好友說,出門遇見一場大雨和出門邂逅一場大雨應該不一樣吧?

也是,現在給我一場大雨,那絕對用得上"邂逅"二字,關鍵還是在人的心態,看"渴望的程度",友答;我則說:終究還是回到人自己身上。

對美的感知,是因人而異的,很難統一教學。別人的美學經驗,很難套用在自己身上,就算我們聽了看了藝術家或設計師是怎麼實踐美學於生活中的,也不能照本宣科。所以很少用"學習",而是用"養成",嚴謹的工作流程可以學習,詩意卻學不來,讀詩或可養成,關注大自然的美或可養成,我在想這個養"成"的關鍵在哪裡?

美之遇,這個"遇"真的是純粹偶然或巧合嗎?

這些年,我倒是有個關鍵可以分享,就是:願意敞開感官、願意重複。

像我晨運,是每天晨運,每天走同樣的路線,在路上觀察、感受,才得所謂的「遇見」。同樣的路線上也有人每天跑步,戴上耳機,我想他永遠也不會像我一樣與半天鳥邂逅,總是看不見小雲雀的蹤影,只能聽牠們大聲歡唱,每次聽見都很雀躍,像得到了喜訊似的。

重複同樣的路線,每天卻能拍到不同的日出,看見差異,就是培養欣賞的能力。美"遇",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那種,而是你每天走到它面前,打開它,看見它的不一樣。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早安讀書會No.9】當愛情在生命末端



這是原訂今天上午要在讀書會上分享的【當愛情在生命末端】話題,因為這禮拜我就是看了這兩本書,剛好都寫到夫妻其中一人過世時,另一半說的話。雖然讀書會沒有人來分享,我還是做自己的文字記錄,算是一種無人讀書會的概念。

--------------------------------------------------------------

"他問妻子:「Ruby,我快要死了吧?」

他的妻子聰慧無比:「又不是你一個人會死,每個人都會死,這世上許多你不認識的人,明天可能就死了。」

...她有時會突然想起兩人相遇種種,心中有分篤定,沒有即將失去的慌張恐懼。「我們這一世結下的緣份,之深之好,不可能就在此輪迴散失。」因此可以慈柔、溫柔、坦蕩:「因為,是愛情哪!」

陳順築對妻子說:「我們是不是要分別了?」

「你只是先去遠一點的地方等我而已。」妻子說:「我們,會再見的。」"

_<<家族盒子>>P.108



"
自從老婆過世,這已經是第三個冬天,今年的寒冷是孤獨與寂寥的暴風雪,老婆沒有方向感,至今仍在古町線冬梅田一帶徘徊,再過一會兒,等我事情做完,就要去牽她回來。"

_<<今日公休>>P.128

"
我已經活到哪一天忽然死掉也不奇怪的歲數了,可是並不能因此以為自己甚麼都懂。在生命結束之前,我要繼續看書,繼續學習,獲得別人的教導。

...有的人會在妻子先一步離開人世之後覺得:「真想快點過去那邊跟妻子會合。」這種心態我完全無法理解。我總覺得妻子就在身邊,所以不會期待她來接引。

...她這次去的是我也沒去過的西方淨土,光憑她一個人應該是到不了的,一定還在迷路,在這一帶徘徊不去。

沒關係,不必急著往前走,請她再等一會兒,我很快就會趕到。"

_<<今日公休>>P.136

-------------------------------------------------------

我可以說是無意間發現兩本書的共同之處,就是他們非常相愛,不管是八、九十歲,還是四、五十歲,不管是結婚六十年,還是不到十年,他們都強調:

【是愛情哪!】

面對死亡,特別是夫妻間另一半的先行離去,他們有類似的態度:

「你只是先去,我們會再見的。」
「再等一會兒,我很快會趕到。」

別害怕,你不是一個人,「我們這一世結下的緣份,之深之好」,我們不會散失的。

也許面對生命的末端,人最害怕的,仍然是孤單,因為我們沒有過死亡的經驗,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所以真正的恐懼還是,"之後的路"會不會變成孤單一個人走?

在人世時曾經深深相愛的人,之後也會一起走的,先後而已。

當然這兩本書的重點並不是在我講的這些段落,但因為我剛好有些個人的思憶,而生出了羨慕的讀後感想,不管相愛多少年,若有那【之深之好】的緣份在心裡壯著,面對死亡,就能比較不害怕吧。

父親過世的時候,我很錯愕,不是父親走得太匆忙,而是「死亡」這件事好近,近到我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死亡怎麼辦?人世之中、我將消失?我要怎麼面對自己的不存在?

「天啊,我不想死」,是的,看到有人過世的時候,我常常想到,天啊,我還不想死,想做的事情還好多,我並非感傷別人的離去,而是自己有一天要離去,也可能隨時,消失之日不見得是遠的。

要怎麼讓自己不害怕呢?只好一方面努力把要做的事做好,另一方面找到那個一起走的,免得孤單或迷路。